随身装着一口泉 作者:我要的是葫芦(起点13-05-19完结)
随手找了几片刺脚芽把伤口擦了擦。继续坐在那里神游。要说也不是没有精神头,只是天气太热,懒得动罢了。
“姑父,我姨奶的电话”正神游四方,小建辉拿着手机蹬蹬的跑过来。
一听是张倩小姨打来的,刘军浩就知道肯定是又要问何一凡组织同校同学旅游的事儿。当时那小子把事情确定下来后,每天都要在网上积极联系。刘军浩见这小子终于干一件正事,心中自然高兴,随口给张妈提了一下,结果张妈又告诉自己妹子。
张倩小姨听说此事,不知道有多兴奋。每天都操心不下,不停的给儿子出谋划策,生怕何一凡做的不好。那家伙被弄得不厌其烦,最后恼了说再这样他就不干了,另找人联系。
无奈,张倩小姨只得把电话打到刘军浩这里,曲线了解儿子的情况。这段时间几乎是每天一个电话,刘军浩觉得有些大题小做,太过于紧张了,不过也能明白她的心思,可怜天下父母心。
只是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他们最不耐烦的就是父母跟在后边干涉。其实这样不好,应该让孩子独自做一些事情。年轻人有犯错误的权利,即使做错了也有改正的机会,这样还可以通过一些事情锻炼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万一成功,更能极强的增大孩子的自信心。
他和张倩早商量过,两口子以后有了孩子,绝对不会干涉太多,要让他从小让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
扯远了……话说自从两人定下“造人”计划后,几乎隔三差五的都要讨论一下孩子的事情。
今天的电话一个接着一个,刚给张倩小姨聊了几句挂掉,刘广聚的电话又打进来。
“小浩,你赶紧过来看一下,好像有人在咱们村里投农药闹鱼,我屋后那个坑里边飘得全是泥鳅。”
“啥?”刘军浩听到这事儿一个激灵站起,“谁干的,找到人没有?”
“没见人,我也是刚发现,你赶紧过来看下,顺便喊上赵教授……”
农村闹鱼一般用田间除草的灭草利,这玩意儿很好用,随便拿瓶往坑里边一扔,过半个小时不管大鱼小鱼老鳖黄鳝一网打尽,全部翻着肚皮浮在水面上。人根本不用下水,可以站在岸上直接用网兜捞鱼。
由于方法简单,效果明显,有段时间大青山曾经很流行用这种方式捕鱼。不过闹上来的鱼他们根本不要。只拿着网兜挑拣黄鳝和老鳖,这玩意儿弄回去之后用清水漂过几次,上边的药味就能冲洗干净,然后就拿到市场上卖,一般人根本分辨不出来。
这种捉鱼方式看似方便,但是十分缺德,属于断子绝孙的行当。闹一次,整个水塘里鱼虾全部完蛋,那水也变得臭气熏天。尤其是夏天,隔半里地人都捂着鼻子走。碰到这种事,没有人不骂的。
以前也有几个小青年来刘家沟闹鱼,刘五爷看到了赶忙阻止。
几人看刘五爷老胳膊老腿的自然不放在眼中,把他的话完全当成耳旁风,其中一个更是骂骂咧咧的准备动手。结果老爷子发飙了,扭头一喊人,顿时村里的棒劳力全部拎着钢叉铁锨冲过来,把那几个家伙吓的赶忙求饶。
从那以后,刘家沟倒是平静下来,再也没有发生过用农药闹鱼的事情。
现在有人闹鱼……这可是不好的苗头,一定要严查,抓住这小子绝对不能轻饶。
赵教授听说这事后也觉得很严重,赶忙和刘军浩一起跑回村中。等他们赶到,村中已经有不少人围在水塘边指指点点了,不少人都在骂那闹鱼的人缺德。
刘广聚屋后那个水塘并不大,只有七八十个平方。边上种了一圈桑树,个个都有水桶这么粗。一到五六月份,村里那些半大的熊孩子都爬到树上摘桑葚吃,刘军浩小时候也干过这事儿。现在虽说已经过了吃桑葚的季节,但是那枝头上还挂着不少,水塘中落得更多,紫红色的桑葚差点没把水池染红。
这个水塘一头通着水沟,稍一下雨就往水沟里流,往年根本养不成鱼。今年他家盖房子,把这水塘填了一部分,水沟给彻底堵上,变成了一个鱼塘,刘广聚还打算等秋里撒些鱼苗呢,结果却遇到这事儿。
水面上白花花的飘了一层鱼,清一色的泥鳅,都泛着肚皮,嘴巴一张一合的。只有少数抵抗力强点,在水面上不住的打着摆子乱窜,好像被暴雨打蒙的晕头鸡一样。
“好像不对呀,广聚叔”刘军浩伸着鼻子在水塘边嗅了嗅,没有闻到一丝刺鼻的气味。按理说用农药闹鱼,肯定能闻道农药味儿的。再说被农药闹过的浮出水面后,很快就会死掉,这些泥鳅的反应并非如此,它们虽说翻着肚皮,可是却显得很有生机,刘军浩刚抓了一个放在手中,那家伙立刻身子扭动了几下,重新跳入水中,很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等他将自己的分析一说,其他人也发觉出异常来。
“对呀,怎么都是泥鳅,没有见其他鱼翻身呀”
“就是,按说那些白鱼更容易被闹死。”毛孩子跟着插了一句。这熊孩子倒没有说错,白鱼这种鱼对生长环境要求很苛刻,水质必须清澈无污染,至少稍显浑浊,它们就会泛起肚子呛死。因此,白鱼在死水当中很难长大,只有在小溪大河中才能长成。
“会不会是那个闹鱼的倒的农药太少?”刘启勇说出了另一种可能。
“那不对,如果是农药的话其他鱼也应该飘起来呀。”
……
“咦,你们快看,这泥鳅都活了。”众人正讨论着,突然一个小家伙开口惊奇的叫道。
还真是奇了怪,刚才泛着肚皮一副半死不活模样的泥鳅此刻一个二个在水桶中攒动,显得非常活跃。
“再捞几只试试看,说不定这些泥鳅还有救。”随着刘广聚一声令下,几个熊孩子都挽着袖子在水沟边猛捉起来。捉出来的泥鳅全部扔到水桶中,当然另换了清水。
还真和他们想的一样,那些泥鳅在新的环境中很快活泼起来,完全没留下什么后遗症。
这叫什么事儿,一群人讨论半天也没想出个靠谱的答案。
第三百七十章 不平等条约
真是奇了怪,一群人在水塘边看了半天。最后也说不出个所以然然。
“会不会和这桑葚有关系呀,你看塘里的水都快染成紫色的了。”一个游客看水面上紫红色的桑葚很多,于是做出如此推测。
“兄弟,你平常不钓鱼吧?”他话刚说完,旁边一个游客就开口问道。
“你咋知道?”那人略带奇怪的反问。
“你要是经常钓鱼就不会说出这样的话,告诉你,桑葚是上等鱼饵,钓鱼效果非常好。”那游客继续科普。这人刘军浩比较熟,是个资深钓友,隔三差五就要开着车来刘家沟钓鱼。
“不是吧,桑葚能钓鱼?”那人带着满脸不相信的看着刘军浩,显然是希望“专家”释惑。
游客都扭头看着刘军浩,他们当中有很多人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事儿,觉得分外稀奇。
“他说得对,桑葚可以钓鱼,尤其是大鱼。”这问题自然难不倒刘军浩,他小时候经常用桑葚钓鱼,有次还钓了一个四斤多重的草鱼。其实不但桑葚可以弄来钓鱼,嫩玉米粒、葵花籽儿、毛豆、南瓜花儿等等,这些他都试过,效果不比专门做的饵料差。
“都围在这里看啥呢?”正讨论着。刘五爷的声音从外边传来。他和老牛头手中还提着大半袋饲料,原本打算给养鸡场的小鸡喂食的,结果一看这边围了一大圈人,两位老爷子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儿,也过来凑热闹。
“老爷子,你们终于来了,我们刚才还想找你们呢?”一听他的声音,几个游客立马兴奋起来,三言两语把事情讲清楚。在他们看来,刘五爷比刘军浩更权威,毕竟年龄在那里放着。还有就是他们都听说过老爷子飞叉捉鳖的光荣事迹,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但“人的名,树的影”,这老爷子肯定不是一般人。
不过让他们失望了,刘五爷围着水塘看了半天最后直摇头。
“我知道为啥,这些泥鳅都醉翻了。”老牛头蹲在水边捉了两条泥鳅瞧了一会儿,站起身子说道。
“泥鳅喝醉?”众人难以置信的看着他。这老爷子的答案太有创意了!谁会傻的往水塘里边倒酒呀,那纯粹是脑子有问题,有钱没地方扔。再说这么大的池塘,想把鱼醉翻,估计最少要倒入百来斤酒。
“你小子那是啥眼神,不相信是不是。”看到刘启勇的表情,老牛头带着微恼的解释道:“你们看旁边的桑树,这么多桑葚落在水中,夏天天热,在水中一泡肯定会发酵。这又是死水。时间一长,这水坑就成了桑葚汁,不被醉倒才怪呢。”
“我说和桑葚有关系吧,你们还不相信。”听老爷子这么一解释,先前那游客立马相信,略显得意的跟了一句。
老牛头这个解释听起来好像有些道理,不过往深处一想又觉得不对,为啥单单泥鳅醉翻了,其他鱼没事。
“那我也不知道,反正我以前就见过这情况,听老人们说是桑葚泡的。”对这个问题,老牛头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我知道,泥鳅一般在水底生活,这桑葚泡出的汁液密度比水大,一般都沉在水底。鱼类大部分都在水上层生活,因此暂时无事。”
听完那游客的解释,又有人提出质疑:“貌似以前没听过桑葚吃得多了会醉呀。”
“谁说没有,《诗经》里边就描写过有其他动物吃桑葚醉倒的例子。”
“《诗经》?”众人脑门上都闪现出一个大大的问号。
晕倒,越说越离谱了,一圈人都觉得这人巨能吹,这也能和《诗经》联系在一起。
那人卖了个关子。然后又抑扬顿挫的念到:“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可不就是描写斑鸠吃多桑葚醉倒了吗?”
听人家一念叨,不少人才恍然大悟,《诗经》里边还真有这么一段。刘军浩也有几分印象,貌似以前上学的时候学过那篇文章来着,不过他学校那点东西早还给老师了。如果不是刚才人家解释,他还真不知道那两句是什么意思。
这游客记性不错,三十多的人了还能清楚记得高中的文章,很了不起的说。刘军浩原本很有些佩服,后来才知道人家是高中的语文老师,难怪记得这么清楚。
泥鳅的事儿只是个小意外,来的快去得也快。既然不是有人恶意投农药,那就没啥大问题,大热天的他也不想在村里瞎转,给众人打了个招呼,然后返身回家。
刚坐在风扇下吹了不到五分钟,手机又响了起来。
“喂,张倩,是你吗……”电话接通,还没等刘军浩开口呢,那边徐晓丽已经哭着喊叫起来:“我要和庞旭这个混蛋离婚……唔,他太不理解人了,天天和我吵架,这一个星期就吵了两次……我要离婚,老娘我不给他生孩子了,他愿找谁生找谁生。”
“喂,徐晓丽,你可别冲动”不是吧。两人要离婚,孩子也不要了?刘军浩吓了一大跳,赶忙出声劝阻。
“哦,是你呀,把电话给张倩,我找她有事儿。”徐晓丽这才反应过来,话语中挺不好意思的。
听她在那边哭的一个凄惨,似乎天塌下来了一般,刘军浩不敢耽搁,赶忙把手机递到张倩手中。他并没有离开,主要是想听听两口子怎么了,前几天来的时候还柔情蜜意的,怎么一转眼开始大吵大闹,还要离婚呢。
张倩却不给他机会,摆了摆手让他出去,显然是怕私房话让他听到。
不听就不听,等下老婆不说自己也要打电话问庞旭那货。
这两口子还真把他们当成灭火队,只要一有事儿,准打电话过来。要说他们的日子过得的确惊心动魄,跟演电视剧一样,记得有次差点因为庞旭打游戏的事儿分手。
这次又发生什么大事儿,竟然要离婚。刚才徐晓丽貌似在电话里大骂庞旭负心来着,莫不是这小子有外心了?刘军浩越想越觉得有可能。这小子上高中的时候就不是什么好鸟,拿望眼镜偷瞄女生宿舍次数不少。
本以为徐晓丽哭诉一阵子就该挂电话,可是眼瞅着都半个小时了,屋里的动静还没有停止的迹象,中间倒是传来张倩的笑声。
这电话破纪录,一直打了一个多小时,张倩才合上手机走出来,苦笑着摇摇头说道:“她真能说,我的手机都发烫了。”
“他们因为啥事儿要离婚呀?”
刘军浩话刚问出口,老婆突然哈哈大笑起来,让人莫名其妙。她这是不是幸灾乐祸呀。
良久。张倩才止住笑意说道:“你猜,猜中了这一个星期的碗?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