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 作者:弄雪天子(起点vip高推8.9完结)
别让这帮小孩子小觑了。”
钟毅只好愁眉苦脸地答应下来,他自从离开医学院,虽然也时不时地写论文发表,但被人强制留下作业,这可还是第一次……
事后,钟毅碰上沈国手聊天的时候,就顺便把这事儿说了,他本来的意思,是调侃秦卿在自己面前拿大,毕竟,钟毅的年纪,不光不比秦卿小,还要大上几岁的,按说,秦卿给比她还大的‘老大夫’留作业,未免过了,人家又不是她的学生。
结果,沈国手不说自家小弟子装模作样,在学生们面前摆师傅的谱儿,还洋洋得意,沾沾自喜起来,觉得自家爱徒越来越有他这个师傅的风范,虽然年轻,却已经是个知道应该怎么教书育人的好老师了。
所以说,当一个老头子打定主意护短的时候,别人是毫无办法的。
换了新药,孔和宇只喝了一次,睡了一夜,第二天高热便退去,体温恢复正常,人也变得精神健硕,病人的亲人们这才算是放下了一颗心。
这几天病人的病情没有好转,医院里来来去去的那些病人家属,射在医生护士身上的目光,简直像是想把他们的身体给穿个洞一般,让人压力很大啊!
钟毅总算是松了口气。汪晓和陶菲也大为欢喜。
秦卿到底不大放心,便又过来复诊一回,见护士正给病人换chuáng褥,显然昨夜出发了汗,还是大汗。沉吟片刻,秦卿还是叮嘱了钟毅两句:“我看,离大好还早,恐怕还会有反复,你仔细一点儿……这湿病和风寒外感不一样,风寒外感一般就是一汗而解,可是湿病嘛……”
秦卿摇摇头,苦笑:“恐怕不会那么快!”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得了湿病的人久治不愈了。
钟毅点头,想了想,正好病人得病一个星期,确实是要小心在意的时候。所谓伤寒之病,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yīn,五日少yīn,至六日为传经尽,七日当愈。七日不愈者,谓之再传经……要是弄到传经,那可麻烦。
秦卿还是有些挂心,连晚上都留守医院没敢回家,陶谦他们几个师兄,邀请她一起去参加中医协会的医学研讨,她考虑了一下,都只让陶谦事后给她一份儿会议记录,人没lù面。好在这样的研讨会一般一月半月的总有一次,有很多医生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到场,不只是秦卿一个人,旁人到不至于编排她骄傲自满,看不起别人……
有的时候,你不想某事发生,它还就偏偏不如人意。
这日,刚过了晌午,秦卿正窝在办公室里一边儿喝茶,一边儿和沈醉通电话,沈醉最近稍微清闲了些,正准备想办法跟刘峰告个假,好带秦卿出去转转。
“出国是不可能了,天南海北的随便走走也好,咱们结婚以来,还真没有专门出去旅行过,还有甜甜,趁着咱们甜甜还没有上小学,多带她出去玩,等上了学,学业一紧张,恐怕就真没有时间了。”
沈醉的声音温柔入骨。秦卿忍不住笑,曾经的羽林第一仙,也变成了疼老婆,爱孩子的俗人,脑子里面,也添加了许多俗人才有的念想。
“刘队能放人?”沈醉好好磨一磨,刘峰看在秦卿的面子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给个一天半天的假期,还有点儿可能,可是,想旅游,那得多少假才够……
这不年不节的,刘峰会愿意把得力大将放出去逍遥自在?
沈醉含含糊糊地道:“最近还是不太平,刘队总发脾气,也就周队还能硬扛着,别人见了他就绕道走,我看,这么下去不是事儿,我干脆也躲躲清静……”
秦卿心里一叹,脸上的笑意也淡下来,声音却依旧平稳无比:“好,那你请假吧,如果能多请几日,咱们就出去走走,甜甜不小了,也能跟着出去见见世面了……”
两夫妻正说话,电话铃声响起。
秦卿赶紧把听筒拿起来,是护士长来的电话——“秦院长,一零二病房三chuáng的病人高热40度,现在呕吐严重……”
秦卿急忙问:“钟医生呢?”
“钟医生正赶过来。”
秦卿安抚了两句:“别急,我马上过去……”
沈醉在那边儿听见动静,果然,没等到媳fù一句交代,电话就挂了——找了一个医生做妻子,就永远不用想着跟病人‘抢’时间……
秦卿到的时候,钟毅已经提前赶到病房,一见秦卿,急忙道:“院长,您顾虑的不错,我看,这是传经了……”
就在这时,病房的大门洞开,以前秦卿见过的那个二十来岁的姑娘,满面焦虑,身后还跟着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男子,急匆匆冲进了房门。!
第二百六十二章
那姑娘和那个外国人一冲到病chuáng前,就看病人浑身颤抖。皮肤通红通红的,呕出来的全是药汁,弄得整个病房,充斥着一股子极为难闻的药味儿。
女孩儿一见,登时双目泛赤,咬紧了嘴chún,反手抓住那外国人的胳膊,喊道:“你还愣着愣着做什么要是连连大姨夫,都,都治不好,你看妈妈,妈妈不录了你的皮”
这女孩儿似乎不是很习惯说话,这时说的太急,竟然有些磕绊结巴。
秦卿只是扫了他们两个一眼,径自坐到病chuáng前,给孔和宇诊脉。
只mō了片时,秦卿便冲钟毅点点头道:“脉弦滑带数”说着,她有站起身,让孔和宇张嘴,看了看舌头“苔白腻转微黄。”想了想,秦卿和护士低声交谈两句,叹了口气道:“大便未通,不过,腹部柔软,并无压痛,确实是传经了。”钟毅皱眉:“这太阳传经,是先传阳明吧?”两个人自顾自地说话,一直照顾孔和宇的女孩儿急得都快跳脚,不停地掐那外国男子的腰身,那男子让她掐得愁眉苦脸,可是,却并没有上前打扰秦卿诊断,只是拉着女孩儿的手,低声安慰:“妹子,别急,按规矩……………”
“什么规矩,不,不,规矩……”女孩儿生拉硬拽地把外国男子往病chuáng前拉“我,我我就只要大姨夫好”她越急越是说不出话。
钟毅回头看了看这两个病人家属,觉得真是奇怪,那外国男子一口正宗的普通话,还稍微带了一点儿京腔儿,女孩儿明明是〖中〗国人,语调里却多多少少带了些许怪味儿,像是外国人学习〖中〗国话的样子。
秦卿却不曾理会,所有的心思都在病人身上:“看脉象,还没有离开太阳,不象传阳明,而是传少阳这应该是属于太阳少阳合病。”“那处方是不是应该用小柴胡汤,桂枝加附子汤合用?”
秦卿摇摇头“不能用桂枝还是上回的方子,加上柴胡4克,麻黄12克。
钟毅自然是对秦卿的决定没有异议的,接过方子,就准备去抓药,到是那外国人凑过来,看了看药方,惊讶道:“《伤寒论》里面,有这个方子吗?”他声音很清脆,又有一种丝绸般的光滑感,听在人耳朵里,只觉得浑身舒服,以至于病房内外的医生护士,都忍不住多看了他几眼,连秦卿也侧目,觉得这个外国人长得真漂亮,金发碧眼,皮肤雪白,而且并不如大多数西方人那样粗糙,反而细腻的很,连毛孔都看不见,五官也有着东方特有的秀丽。
“没想到你还读过《伤寒论》?”
秦卿仔细端量了一下,忽然觉得这个外国男子很眼熟,她似乎在哪儿见过,可是又想不起来思索了片刻,她便忍不住暗自纳闷,按说以她的记忆力,不可能认识却遗忘的状况发生,除非那个人并不重要,她根本就没有娄心思去记忆……
“我是医生,对〖中〗国的传统医学也有所涉猎,当年学汉字,家母就是用《伤寒论》教导的我。”
这披着外国皮的男子,说起话来,到比很多〖中〗国人还有古韵,秦卿心下叹息,就是〖中〗国人,别说其他,就是〖中〗国的西医,读过伤寒论的又有几个?
这么一想,秦卿就对眼前的外国人平白生出几分好感,笑着解释道:“我没有用伤寒论的方子,病人高热而无汗,不宜用桂枝,我们中医里面的药方,还是要辩证开药,一向是讲究灵活多变,并不都是以医书为准。”
那个外国人闻言愣了愣,眉头纠结:“我看,我不到七老八十,是学不好中医了……”不多时,药就熬好,在服药之前,秦卿先拿出银针来,替孔和宇针灸。
那个外国人饶有兴趣地在一旁看,不时称赞秦卿的手法飘逸轻灵,搓转银针时,迅捷而又有序,动作非常完美“秦医生,您的针灸技术肯定很好,比我见过的不少针灸师都要好得多…”
这人竟然还认识几个xué位,看了一会儿,嘴里便开始咕哝着四缝xué,足三里什么的,遇上他认不出来的xué位,就十分好奇的询问。
秦卿见这么个大男人,居然一脸好奇宝宝的样子,也不由失笑,并不藏sī,一一解说xué位的功用:“很多xué位都是我们行医过程中自己发现的,你不知道,也并不稀奇……”
“什么?你竟然发现了新xué位?怎么没听说过?”听了秦卿轻描淡写的话,那外国人不觉变sè,按说,在医学界发现新的xué位,绝对是可以记入史册的大事件,新闻里早该报道了。
秦卿笑了笑:“没什么好奇怪的,我也看过新闻,总是说你们有西方的哪个医学专家,又发现了什么什么xué位,其实,在我看来,你们发现的那几个xué,根本脱不开阿是xué的范畴,在我们〖中〗国,老大夫们发现个把新xué位很正常,没有人去大惊小怪……”
外国人一噎,好半天才长出了口气:“〖中〗国人真神奇!”
秦鼻也不知道他这是夸赞还是嘲讽,不过,她并不在意也就是了,低声向钟毅交代了几句注意事项,又对那个孔和宇的亲属小女孩儿道:“你放心,等吃了药,我晚上再给他针灸一次,只要发了汗,很快就会好了,这一回,反复的可能xìng很小。”
说完,秦卿便径自带着钟毅和几个护士一起离开病房,她转身回了办公室,让钟毅去写总结,顺便把情况告诉汪晓和陶菲他们。
守着自家大姨夫的女孩子半信半疑,虽然不像一开始那般焦虑,却依旧忧心忡忡,不过,她的教养显然不错,没有在闹腾了,那一会儿失态,是因为她大姨夫的情况看起来很糟糕,甚至比发病最严重的时候还要糟糕,这才心惊胆颤。
至于那个外国人,他也被女孩子拾到病chuáng前,要他守着孔和宇,显然,女孩儿对这个外国人的医术很相信,看她那架势,似乎觉得这个外国人,甚至比整个医院里所有的大夫加起来都更值得信任。
事情发展,确实如秦卿所料,病人服过药,甚至没等秦卿给他第二次针灸,便全身出汗,这一回,汗水不多,只有一点儿。
秦卿过来看过情况,再次给他针灸之后,就交代护士可以给他准备些营养品,病人这些天胃口不好,恐怕需要补充营养。果然,到午夜,病人的体温便开始退,一直到早晨,体温已经退至3摄氏度连着排泄了两次,病人的精神大为好转,也开始叫饿。
钟毅彻底放松下来,说实话,当医生,真是让人精神紧张的活儿,要是病人一直不好,他们心里也不好受,等到病人的体温恢复正常,钟毅就请秦卿再来给检查了一次。
清晨,微雨,病房里的窗户半开着,空气很清新。
秦卿过来给病人把过脉,看了看孔和宇的脸sè,笑着点点头道:“算是化险为夷了,我看,以后用小柴胡汤吧,等两天之后,就可以停药,再补充些营养剂,观察一周,您老人家就可以安安心心地出院了。”
听了这句话,病chuáng上的孔和宇不光没显得高兴,还有点儿扭捏:“…我多住些日子不成吗?大不了多给你点儿病chuáng费啊。”
秦卿讶异,还是旁边陪chuáng的姑娘翻了白眼,伸手拎起一只苹果塞到孔和宇嘴里,孔和宇一边努力地吃苹果,一边咕哝:“前些日子没有胃口,都没吃多少东西,现在胃口好了,何必太早出院”
秦卿这才恍然,又是一个让医院里的“营养品,给养刁了胃,想赖着不走的病人。
医生和护士们都对这样的情况见怪不怪了,他们医院的伙食好,无其是所谓的“营养品”都是用秦卿家里养的鸡鸭鱼肉制成,味道鲜美,和外面那些肉鸡肉鸭什么的完全不同。
而且,养人又有营养,偏偏因为有专门的营养师搭配饮食,怎么吃体重都不会增加,简直是又能满足口腹之yù,又不用费心节食。
结果弄到现在,很多病情较轻,精神压力不大的病人,住院一段时间之后,只要不是急着出院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