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旧版)





醯丶吮惆荩俊?br />   瑶端仙子见这三人情状狼狈,点苍山农脸上受了兵刃之伤,半张脸裹在白布之中,采薪客身上血迹斑斑,抚仙钓徒手中那根片刻不离身的钓杆只剩了半截,忙问:“怎么?敌人很强么?思归的伤怎样?”那点苍山农名叫董思归,听瑶端仙子问起,眼中如要喷出火来,大声道:“思归学艺不精,惭愧得紧,倒劳王妃挂怀了。”瑶端仙子幽幽的道:“你还叫我什么王妃?你记心须得好一点才是。”董思归低下了头,道:“是!请王妃恕罪。”他说的仍是“王妃”,想是以往叫得惯了,无法改口。
  朱丹臣道:“高侯爷呢?怎么不进来。”抚仙钓徒凌千里道:“侯爷在门外,他受了点儿内伤,不便下马。”瑶端仙子轻轻“啊”的一声,满脸惊讶之色,道:“高侯也受了伤?不…不要紧么?”凌千里道:“高侯爷和南海鳄神对掌,正斗到激烈处,叶二娘突然自后偷袭,侯爷无法分手,背心上给她印了一掌。”瑶端仙子微一踌躇,拉著段誉的手,道:“誉儿,咱们瞧瞧高叔叔去。”娘儿俩一齐走出观门,渔樵耕读四人跟在后,木婉清也跟著出去。
  只见善阐侯高升泰伏在马鞍之上,背心上衣衫破烂,清清楚楚,现出一个掌印。段誉抢上前去,问道:“高叔权,你觉得怎样?”高升泰抬起头来,一见瑶端仙子站在门边,挣扎著要待下马行礼。瑶端仙子道:“高侯爷,你身上有伤,不用多礼。”但高升泰已然下马,远远摔倒,说道:“高升泰敬问王妃安好。”瑶端仙子道:“誉儿,你扶住高叔叔。”木婉清满脸疑云:“这姓高的武功非同小可,一枝玉笛,数招间便惊退了叶二娘,在武林中定是有极高的声誉名位,怎地见了段郎的母亲也是如此恭敬?他也称她为‘王妃’,难道……段郎……段郎他……竟是什么王子么?可是这书呆子行事莫名其妙,哪里像什么王子了?”只听瑶端仙子道:“侯爷既是有伤,请即回大理休养。”高升泰道:“是!”站起身来。木婉清见他一张俊脸全无血色,但站在当地,仍是神采飘逸,不由得暗自钦佩,只听高升泰道:“四大恶人同来大理,情势极是凶险,请王妃暂回王府。”瑶端仙子叹了口气,道:“我这一生一世,是不回去的了。”高升泰道:“既是如此,咱们便在清华观外防守。”转头向点苍山农董思归道:“思归,你即速去禀报皇上与王爷知道。”董思归应道:“是!”翻身便跨上了马背。他虽受伤不轻,身手仍是矫捷异常。
  瑶端仙子道:“且慢!”低头沉想。几个人目光一齐集中在她脸上,但见她脸色变幻,显是心中疑难,好生不易决断,午后日光斜照在她面颊之上,如明珠、如美玉,晶莹华彩,虽已中年,芳姿不减少女。过了半晌,她抬起头来,说道:“好,咱们一起回大理去,总不成为我一人,叫大伙儿冒此奇险。”段誉大喜,跳了起来,搂住她的头颈,说道:“这才是我的好妈妈呢。”董思归道:“我先去报讯。”纵马向北便行。凌千里牵过马来,让瑶端仙子、段誉、木婉清三人乘坐。
  一行人首途前赴大理,瑶端仙子、木婉清、段誉、高升泰四人乘马,抚仙钓徒凌千里、采薪客萧笃城,笔墨生朱丹臣三人步行相随。只行出里许,迎面奔来一小队大理国的骑兵。凌千里向那队长招了招手,说了几句话。那队长一声号令,众骑兵一齐跃下马背,拜伏在地。段誉挥了挥手,笑道:“不必多礼。”那队长率领骑兵,当先开路,铁蹄铮铮,向大道上驰去。
  木婉清见了这等声势,料知段誉必非常人,心中忽生忧虑:“我还道这是个落魄江湖的书生,因此上要嫁便嫁。瞧这小子的排场不小,倘若他是皇亲国戚,或是朝中大官,说不定会瞧我不起。师父言道,男人越是富贵,越是没良心,娶妻子要讲究门当户对。哼哼,他好好娶我便罢,若是三心两意,推三阻四,我不砍他几剑才怪。我才不理他是多大的来头呢!”她一想到这事,心里再也藏不住,勒马驰到段誉身边,问道:“喂,你到底是什么人?咱们在山顶上说过的话,算数不算?”段誉见马前马后都是人,她忽然直截了当的问起婚姻之事,不禁颇为尴尬,笑道:“到了大理城内,我慢慢跟你说。”木婉清道:“你若是负……负心……我……我……”说了两个“我”字,终于说不下去了。段誉见他胀红了粉脸,眼中泪水盈盈,更增娇艳,心中爱念大盛,低声道:“婉清,我是求之不得,你放心,我妈妈也很喜欢你呢。”木婉清破涕为笑,低声道:“你妈妈喜不喜欢我,我理她作甚?”言下之意自是说:“只要你喜欢我,那就成了。”段誉心中一荡,眼光过处,只见母亲似笑非笑的望著自己两人,不由得耳根子也红了。
  傍晚的时分,离大理城尚有二三十里,忽见前面尘头大起,一队数百人的骑兵疾驰而来,两面杏黄旗迎风招展,一面旗上绣著“镇南”两个红字。另一面旗上绣著“保国”两个黑字,段誉叫道:“妈,爹爹亲自迎接你来啦。”瑶端仙子哼了一声,勒停了马。高升泰等一干人一齐下马,让在道旁。段誉纵马上前,木婉清略—犹豫,也纵马跟了上去。片刻间双方驰近,段誉大叫:“爹爹,妈妈回来啦。”只见两名旗手向旁一让,一个黄袍人骑著一匹神骏高大之极的白马迎面奔来,喝道:“誉儿,你胡闹之极,累得高叔叔身受重伤,瞧我不打断你的两腿。”
  木婉清吃了一惊,心道:“哼,你要打断段郎的双腿,就算你是他的父亲,那也不成。”只见这黄袍人一张国字脸,神态极是威猛,浓眉大眼,肃然有王者之相,见到儿子无恙归来,三分怒色之外,倒有七分喜欢。木婉清心道:“幸好段郎的相貌像他妈妈的多,像你的少。否则像你这般凶霸霸的神气,我可不喜欢。”只见段誉纵马上前,笑道:“爹爹你老人家身子安好。”那黄袍人佯怒道:“好什么?总算没给你气死。”段誉笑道:“这趟若不是儿子出去,也接不到娘回来。爹,就是将功折罪,你别生气吧。”黄袍人哼了一声道:“就算我不揍你,你伯父也放你不过。”双腿一夹,那白马行走如飞,向瑶端仙子奔了过去。
  木婉清见那队骑兵都是身披锦衣,甲鲜胄明,兵器擦擦闪闪生光,前面二十人都是手执仪仗,一面朱漆牌上写著“大理国镇南国王段”七字,另一面虎头牌上写著“保国大将军段”六字。木婉清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儿,但见了这等威势排场,心下也是不禁肃然,问段誉道:“喂,这镇南王、保国大将军,就是你爹爹吗?”段誉笑著点头,低声道:“那就是你公公了。”霎时之间,木婉清勒马呆立,心中一片茫然。
  木婉清呆了半晌,纵马又向段誉身边驰去,这大道上前后右左虽都是人,但她心中突然觉得说不出的孤寂,必须靠近段誉,心中才稍觉平安。只见镇南王在瑶端仙子马前丈余之处勒定了马,两人你望我一眼,我望你一眼,谁都没有说话。段誉道:“妈,爹爹亲自接你来啦。”瑶端仙子道:“你去跟伯母说,我到她那里住几天,退了敌人后,我便回清华观去。”镇南王陪笑道:“夫人,你的气还没消吗?咱们回家之后,我慢慢跟你陪礼。”瑶端仙子扳住了脸,道:“我不回家,我要进宫去。”段誉道:“很好,我们先进宫去,拜见了伯父伯母再说。妈,这次儿子溜到外面去玩,伯父很生气,爹爹是不肯给我说话的了。你帮儿子去说句好话。”瑶端仙子道:“你越大越不成话了,须得让伯父狠狠打一顿板子才成。”段誉笑道:“打在儿身上,痛在娘心里,还是别打的好。”瑶端仙子给他逗得一笑,道:“打得越重越好,我才不可怜呢。”
  镇南王和瑶端仙子僵对无语,本来情势甚是尴尬,但给段誉嬉皮笑脸的一说,父子夫妇间登时充满了融融之乐。段誉道:“爹,你的马好,怎地不让给妈骑。”瑶端仙子一纵马,说道:“我不骑!”向前直驰而去。段誉纵马追去,挽住母亲坐骑的辔头。镇南王已下了马,牵过自己的马去,段誉嘻嘻直笑,抱起母亲,放在父亲的白马鞍上,笑道:“妈,你这么一位绝世无双的美人儿,骑了这匹白马,更加好看了。”瑶端仙子笑道:“你那木姑娘,才是绝世无双的美人儿,你来取笑妈这个老太婆么?”
  镇南王这时才转头向木婉清看了一眼,问道:“誉儿,这位姑娘是谁?”段誉道:“她……她是木姑娘,是儿子结交的……结交的好朋友。”镇南王见了儿子的神色,已知其意,见木婉清明眸皓齿,秀雅端丽,不禁暗暗喝彩:“誉儿这孩子眼光倒是不错。”但见木婉清眼光中野气甚浓,也不过来拜见,心道:“原来是一个不知礼教的乡下女孩儿。”心中记挂著高升泰的伤势,快步走到他身边,说著:“泰弟,你内伤怎样?”伸指搭住他的腕脉。高升泰道:“我督脉上受了些损伤,并不碍事,你……你不用损耗功力……”一言未毕,镇南王已伸出右手食指,在他后心和颈中点了三指,右掌按住他的腰间。
  只见镇南王头顶冒起丝丝白气,过了一盏茶时分,这才放开左掌。高升泰道:“淳哥,大敌当前,你何苦在这时候为我损耗内力?”镇南王笑道:“你内伤不轻,早治一刻好一刻。若是见了大哥,他就不让我动手,自己要出手指了。”木婉清见高升泰本来脸色白得怕人,但只这片刻之间,双颊便有了红晕,心道:“原来段郎的爹爹内功深厚之极,怎地他……他却又不会武功?”
  抚仙钓徒凌千里骑一匹马来,服侍镇南王上马。镇南王和高升泰并骑徐行,低声询问敌情。段誉则与瑶端仙子有说有笑,在铁甲卫士拥护之下,向大理驰去,却是将木婉清冷落了。
  黄昏时分,一行人进了大理城门,“镇南”、“保国”两面大旗所到之处,众百姓大声欢呼:“镇南王爷千岁!”“大将军千岁!”镇南王挥手作答,看来极得民心。木婉清见大理城内灯火处处,大街上青石平铺,市肆甚是繁荣,她一生都在深山长大,这两年来虽到了不少城市城镇,但从未见过大理这般众百姓熙来攘往的景象。过得几条街道,眼前笔直的一条石路,大路尽头,耸立著无数黄金宫殿,夕阳照在琉璃瓦上,金碧辉煌,令人目为之眩,一行人来到一牌坊之前,一齐下马。木婉清一抬头,只见牌坊上写著四个大金字:“聚道广慈”。
  木婉清心想:“这定是大理国皇帝的皇宫了,段郎的伯父住在皇宫之中,想必位居高官,也是什么王爷、大将军之流了。”一行人走过牌坊,只见宫门上的匾额写著“圣慈宫”三个金字,一个太监快步走将出来,说道:“启禀王爷,皇上与娘娘在王爷府中相候,请王爷王妃回镇南王府见驾。”镇南王道:“是了!”段誉笑道:“妙极,妙极!”瑶端仙子横了他一眼,嗔道:“妙什么?我在皇宫中等候娘娘便是。”那大监道:“娘娘吩咐下来,务请王妃即时朝见,娘娘有要紧事和王妃商量。”瑶端仙子低声道:“有什么要紧事了?诡计多端。”段誉知道这是皇后故意安排,料到他母亲不肯回自己王府,是以先到镇南王府中去相候,原是撮合他父母和好的一番美意,当下牵过母亲的马来,扶著她上马。
  一行人折而向东,行了约摸两里,来到一座大府第前。府门前两面大旗,写的也是“镇南”、“保国”两字,府额上写的是“镇南王府”。门口站满了亲兵卫士,肃静无哗的躬身行礼,恭迎王爷王妃回府。镇南王首先进了府门,瑶端仙子踏上第一级石阶,忽然眼眶一红,怔怔的掉下泪来。段誉半拉半推,将母亲拥到了大门,说道:“爹,儿子请得母亲回来,立下大功,爹爹有什么奖赏?”镇南王心下甚喜,道:“你向娘讨赏,娘说赏什么,我便照赏。”瑶端仙子破涕为笑,道:“我说赏你一顿板子。”段誉伸了伸舌头。
  高升泰等到了厅上,便不进去了。段誉向木婉清道:“木……木姑娘,你在此稍坐片刻,我见过皇上皇后,便来陪你。”木婉清实是不愿他离去,但也无法阻止,只得满肚委曲的点了点头,迳在首座第一张椅上坐了下来。高升泰以下诸人,站著直等镇南王父子三人进了内堂,高升泰这才坐下,但凌千里、萧笃诚、朱丹臣等人却仍是垂手站立。木婉清也不理会,放眼看那大厅,只见正中一块横匾,写著“邦国柱石”四字,下首署著“辛酉御笔”四个小字,楹柱中堂,悬满了字画,一时也看不了这许多,何况好多字跟本不识。侍仆送上清茶,一膝半跪,恭恭敬敬的举盘过顶。木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