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之名 作者:秋李子(晋江vip2013-04-24完结,天之骄子)
一想到这,朱英唇边就有得意的笑,把皮包放下解着丝巾,朱英问沈文迪:“去看看你爷爷奶奶吧。”沈文迪哎了一声就往后院跑去,有人下楼,朱英以为是沈阿婆转身打算叫人,就看见廖文鸾站在楼梯上看着自己。
今天的廖文鸾穿的是件荷叶边裙子,腰掐的很紧,宽大的裙摆被风一吹,摇曳生姿。朱英的唇不由变圆,廖文鸾长的真像沈婉,特别是这身打扮,让朱英以为看见了沈婉。短暂的惊吓褪去,朱英用手按一下胸:“原来是鸾鸾啊,这裙子,我记得你妈妈也有一条。”
廖文鸾点头,慢慢地一步步走下来,来到朱英面前:“小舅妈好像在找什么东西,要不要告诉我,我帮你找一找。”廖文鸾能知道朱英一点也不稀奇,脸上的笑容也没变:“不用了,要知道真的假不了,是你的,一定会是你的。”
廖文鸾随意坐下,笑着道:“对,但不是我的,也未必是你的。”难怪现在的廖文鸯没办法对付廖文鸾了,光口舌上廖文鸯已经占不到便宜了,朱英不打算坐下:“鸾鸾,说起来自从你回来这些日子,我们也没好好说说话,你在外面这些年都做了什么?”廖文鸾没有接她的话,而是把一张纸推到她面前。
朱英下意识地拿起这张纸,随意一扫,接着就拿起来仔细看了看,脸色很快变了。廖文鸾还是看着她:“小舅妈看清楚了吗?是我的就是我的,别人别想从我手里拿走。”朱英手里的纸是几份文件的复印件,一份是有沈阿公签字的,当初接收退还回来产业的,那两间铺面就包括在内。另一份是转让的,沈阿公把自己名下的这两间铺面转让给沈婉,明确指出这是补做沈婉嫁妆的。
至于另一份也是转让,是沈阿公把那层写字楼转让给沈婉的,不过这份就有做价,做价一百八十万,日期是十七年前。
朱英抬头看着廖文鸾,眼里有挫败,但很快就说:“那层写字楼,是在你爸爸妈妈结婚的时候,应该……”廖文鸾又笑了:“应该什么,分一半给廖文鸯吗?小舅妈,要不要我提醒你再看看附属条款?附属条款上有爸爸的签字,上面分明他放弃这层写字楼的权利,是我妈妈名下单独的财产。小舅妈,要打财产官司,你还太嫩。”
这句话如同给朱英打了狠狠的一个耳光,她看着廖文鸾,毫不掩饰眼里的愤怒:“凭什么,凭什么你要得到沈家的财产?你又不姓沈。”廖文鸾看着她:“可我妈妈姓沈,而我,是她的独女。”朱英的牙都要咬碎了:“我那么辛苦,凭什么你们在那坐着,就要和我分?”
廖文鸾笑了:“辛苦?小舅妈,你确实是自己创业,自己开公司,可你扪心自问,如果你不是沈家的儿媳妇,如果不是你开公司的时候阿公全力资助,你有那么顺利吗?当初你创业的时候,创业的钱是阿公给的,创业的地方是在沈家的门面里。甚至连你创业最初的人,都是阿公亲自去找了可靠的,还去帮你疏通关系拉客户。小舅妈,你敢说你创业,沈家没有帮一点忙?”
这是事实,朱英的胸在那起伏,但没有回答,廖文鸾站起身:“小舅妈,人要知道自己得到什么,而不是盯着没有得到什么?沈家的财产,阿公愿意给我,我就要,阿公不愿意给我,我也无所谓,但我不会像你一样,天天算计着别人的钱。”
朱英觉得心口堵的厉害,眼都有些泛红地望着廖文鸾:“现在你当然可以说漂亮话了,你阿公给了你。”廖文鸾冷笑:“那你告诉我,阿公一分钱都没留给小舅舅吗?每年小舅舅得到的钱是三百万,这三百万全划到你户头上。说句诛心的话,小舅妈你既然嫌那么辛苦,这三百万在当今中国,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过的很舒服,就算是在伦敦,三十万镑一年,也足够你们一家四口舒舒服服过了。”
朱英愤怒地把脸别过去,却发现客厅那一边站了沈阿婆,也不知道她听了多少时间,朱英的唇不由抖起来,但很快就重新镇定,既然说出来了还怕什么。沈阿婆缓慢地走过来,眼里分明有叹息,来到朱英面前和平常一样:“本来我是想来问问,你想不想吃年糕炒螃蟹的。”
朱英的唇张了张,很快就说:“我不吃了,这就走。”说着拿起包包,连围巾都没取就匆匆离去。沈阿婆看着廖文鸾,廖文鸾站在那里,过了很久才走到沈阿婆面前,低头靠在沈阿婆肩上,小声叫了声阿婆。
沈阿婆拍拍她:“我都和你说过,何必为了那些金子银子的事和人淘气。”廖文鸾摇摇沈阿婆的胳膊:“我就是不服气,不是为钱。”沈阿婆点头:“我知道,可是这些事情,我都已经安排好了,鸾鸾,你是你妈妈的独生女,我不会看着你吃苦的。”廖文鸾嗯了声:“阿婆,阿公不是说过,孩子还是要吃点苦才好,我没事的。”
沈阿婆又是一声长叹:“我知道我知道。囡囡,阿婆晓得你虽然嘴里不说,但心里是怪阿婆那样对阿鸯的。”廖文鸾顿了下,没有继续说,那天杨乃恩的话又在耳边,是廖凯强|奸了我姐姐,才生下阿鸯的,也因此送了命,沈家欠的,是一条命。
沈阿婆把廖文鸾拉着坐下,瞧着廖文鸾的眼睛:“你是知道阿鸯不是你妈妈生的,也应该知道了你爸爸和阿鸯妈妈曾经的事。但你不晓得的,该是你妈妈怎么嫁给你爸爸的。”小时候廖文鸾也曾经问过,但都被沈婉笑着回避了。这时沈阿婆说起,廖文鸾摇头:“是啊,我不晓得,但小时候偶然曾经听到奶奶说,当初妈妈嫁给爸爸,爸爸其实是对不起一个人的。”
沈阿婆似乎陷入回忆之中:“是,当初我们也不知道。你妈妈嫁给你爸爸是在七五年,原因你听了都不会相信,那一年你阿公病了,病的很重,你两个舅舅都还小,我又要照顾家里又要出去做零工糊口,怎么能照顾你阿公?你妈妈就想回来,可回来探亲是可以的,但长住不行。”
那段日子沈婉很少提到,但就像黎明前的黑暗一样,极难度过。沈阿婆缓缓地说:“你妈妈想了很多办法,但当时离开只有两条路,一是招工二是上学,招工的话,当时去的都是那边城里的工厂,这条路就不行。上学的话,倒是有这边大学的名额。但那个时候的上学名额,比黄金还贵。你爸爸知道了你妈妈的心事,很巧这时候就有一个名额,当时都推你爸爸去。你爸爸就把这名额让给了你妈妈。”
难道说妈妈嫁给爸爸,是因为报恩?这还是说得通的,沈阿婆摇头:“这名额让出去,你奶奶就不高兴了,说不能人和名额都丢了,她是知道你爸爸喜欢你妈妈的,要你爸爸和妈妈领结婚证,不然她死都不答应。”
☆、39过往
用婚姻来拴住一个,这种事情并不鲜见;吴雁南还想用婚姻拴住自己。廖文鸾的眼低垂:“这是趁之危。”沈阿婆拍拍她的手:“孩子;没有经历过,贸然下结论是不对的。奶奶当时提出这个;爸爸不肯答应,妈妈更加不可能答应。奶奶就把通知书和报名表藏起来,看着妈妈心急如焚,开学的日期一天比一天近了。爸爸去找了妈妈;说为了哄奶奶;就假结婚吧;等两三年后他再来找妈妈;然后离婚。”
说着沈阿婆又是一声长叹;用假结婚的方式来得到一个大学名额,这是沈家的怎么都没想过的事。廖文鸾心里的疑团却越来越大,为什么之后假结婚变成真结婚,还有了自己,如果爸爸是真的深爱妈妈,又为什么和廖文鸯的妈妈有了她?
沈阿婆拍拍孙女的手:“鸾鸾,知道,接受不了这个,但当时为了急于离开,也只有选择结婚。然后妈妈回来,帮照顾阿公,阿公的身体慢慢好起来,她也遵照当时的约定,每个月都给那边写信,安抚住奶奶,这一过就是三年。”
三年后,就是恢复高考,曾经的工农兵推选上大学的方式改成继续高考,廖凯这几年也没闲着,下地干活之外又努力学习,要说聪明,廖凯是真聪明,底子很薄,小学毕业后仅仅读了一年初中的他,愣是几年之内依靠沈婉留下的书和这几年给他寄回去的那些教材,生生考上大学,而且学校还不差。
廖凯来到这所城市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沈婉,践行当年的诺言,离婚。但他沈家没有见到沈婉,先见到了沈阿公,那时虽然开始落实政策,但沈家并没搬回这所大宅子,而是住前面不远弄堂处两间狭小的屋子。
沈阿公和廖凯聊了整整一下午,对这个聪明礼貌的年轻十分有好感,更何况他还是女儿的丈夫?于是当沈婉回到家,悄悄离婚的计划显然就不可行了。
廖文鸾脸色十分惊讶:“妈妈那时候爱着爸爸吗?”沈阿婆的唇紧紧抿住:“说呢?鸾鸾,如果一个男,对十分照顾,最困难的时候不舍弃,帮助,给别没有的帮忙,甚至努力提高自己来让自己配得上?就算不爱,也会感激、会动心。”廖文鸾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可是阿婆,廖文鸯的妈妈又是怎么一回事,都说她和爸爸青梅竹马,还说妈妈是横刀夺爱,甚至说,”
廖文鸾没有说下去,沈阿婆的神色变得安静:“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们一直没有告诉这些事情的原因,鸾鸾,原来脾气暴,被宠坏了。知道了一定会和阿鸯吵起来,甚至反目。可是们怎么也没想到,和阿鸯终究是有心的拨弄下,变成今天这样。鸾鸾,这点,和阿公做错了。对不起。”
握住沈阿婆干瘪的双手,廖文鸾轻声说:“阿婆,不怪,要怪,或者该怪,”廖文鸾说不下去,该怪自己的奶奶,强迫妈妈嫁给爸爸?还是该怪自己的妈妈,无心去嫁却爱上了爸爸,让这桩婚姻变的名副其实。还是去怪爸爸,既然和妈妈相爱有了自己,怎么又会去和杨小花有了廖文鸯?
这样一个圈圈转下来,让廖文鸾无从可怪,仿佛又回到原点。沈阿婆了然地反握住廖文鸾的手:“囡囡,晓得,晓得现很乱。这些年不,有些事们不会去管,可现已经回来了,要有什么错都是们上辈的,再说,就算有错,还了这么些年也该还清了。和阿鸯,原本该做对好姐妹。”
可惜别不肯,廖文鸾苦笑一下,接着就说:“当初把廖文鸯接回来,妈妈心里未尝没有补偿的意思?”沈阿婆嗯了一声:“杨小花这个姑娘,说倔是真的倔,爸爸和妈妈领了结婚证,对她打击是非常大的,但当时廖家和杨家并没定下亲事,只是乡邻间彼此开玩笑,当然那个时候,开玩笑最后成真的也很多。那几年妈妈不,她就跟原来一样,每天去找爸爸,但爸爸都拒绝了。之后爸爸来到这里,又是三年时间都没回家。据说那段时间,向她求亲的也不少,可是她都不肯答应。这让她妈妈非常恨廖家,经常寻机去找奶奶的麻烦。爸爸快毕业那年,本来是打算带着妈妈回家乡的,那时候有了,妈妈反应很重,爸爸就单独回去。一年半后杨乃恩抱着个孩子来了,说是爸爸的,还要和爸爸拼命。”
当时的情况可谓混乱至极,凭空冒出一个孩子来,谁都不会立即承认,廖凯也是如此,但杨乃恩只说了一句话,廖凯就抱头蹲地上,任由杨乃恩责骂和打击,一个字也不说。种种混乱过后,沈婉接受了这个孩子,让她和廖文鸾一起长大,户口本上,她是廖凯和沈婉的次女,而沈家,也把她当做外孙女一样看。
廖文鸾用手扒下头发,感觉一切都还是那么混乱,几乎颠覆了自己的认知,长辈们错综复杂阴差阳错的事情,结果变成自己和廖文鸯两个来承受。沈阿婆望着廖文鸾:“囡囡,这些事,是不是也觉得啼笑皆非。看,都这么大了,知道了这些都还觉得理不清。更何况阿鸯呢,更何况她当时知道的未必就是全部。”
而是断章取义的部分,而那时的廖文鸯还很小,几岁?廖文鸾看着沈阿婆:“那时她多大?七岁、八岁还是十岁?”沈阿婆微微一愣:“爸爸就带她回过三次家乡,一次六岁、一次十岁,还有一次十四岁。”
三次,廖文鸯和杨家那边的外婆见到的次数只有三次,廖文鸾只所以那么肯定,是因为杨外婆和廖凯妈妈一样,不肯离开家乡,而是要家乡终老,直到廖文鸾十五岁那年廖奶奶去世,那时因为沈婉已经病重,廖文鸾并没回乡奔丧,而是这里陪着沈婉。
记得过不了多久,杨乃恩也回乡奔丧,这回是杨外婆去世,她比廖奶奶晚去世四个月。廖文鸾眼里有泪滴下:“三次,三次见面,她就能把妈妈和阿公阿婆待她的好忘得一干二净,而心心念念都是妈妈和沈家害的。三次见面,该说是血终究浓于水,还是妈妈的教育太失败了。”
廖文鸾这么说沈阿婆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