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隋
()免费TXT小说下载
“大郎,为娘的话,你可有不同意见?”
对于自己的儿子,宇文老夫人的语气可是温柔了许多。
然则,宇文化及分明从老娘的眼神中读到这样一层含义:敢反对的话,就让你爹给你做竹笋炒肉!
在这疑似和平友好的氛围中,这位褒国公长孙的名字,就这样确定了下来,那就是,宇文成龙!
此刻,国公府一家还没有意识到,随着这个婴儿名字的更改,大隋的历史也开始慢慢地拐向了另一条叉路!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哈十八”查找本书最新更新!
正文(ha18。com) 第三章 天雷、科举和造反
褒国公的长孙是个乖小孩!
至少,国公府的宇文国公和国公夫人是这样认为的!
这孩子,基本上不哭不闹,每天吃饱了就睡,睡醒了接着吃,吃完再睡,睡醒再吃,吃吃睡睡,无穷匮也……
更主要的是,这小孩貌似非常喜欢和爷爷奶奶呆在一起。
与之相反的是,这娃对自己的亲爹亲娘貌似都不怎么感冒。
话又说回来了,虽然已为人父,可实际上这宇文化及至今还没满十六岁,而宇文化及的夫人则比宇文化及还小近两岁,都属于稚气未脱少年男女,怎么看也不像为人父母的样子。
故而宇文老夫人也不放心把自己的孙子交给这两个还是孩子的小夫妻带。
于是,除了奶孩子的时候,即便孩子的亲娘也鲜有机会抱一抱自己的亲儿子。
更兼宇文少夫人尚未发育完全,有点儿贫|乳,没计奈何,只得给宇文小小少爷请了个奶妈。
()
而就在宇文成龙出生后不到半年的时间,宇文少夫人便再次有了身孕,这也让宇文化及小夫妻对自己长子的关注度再次减弱。
而此时的宇文成龙早已饭量大涨。
早在宇文成龙刚出生的时候,宇文老夫人便有雇了一个奶妈,及到宇文成龙长到三个月时,两个奶妈的奶量都已经显得捉襟见肘,待到满周岁时,宇文成龙的专职奶妈数量已然长到了八个。
好在满周岁的小孩已经可以尝试着开始吃些流质辅食,所以宇文府的奶妈数量倒也没有再增长。
这样也让素来悭吝的褒国公宇文述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我的亲孙子诶,你也太能吃了吧!这样吃下去,你爷爷我的那点儿棺材本儿,怕是都要给你吃光了啊!当真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嗯,是吃穷爷爷啊!”
而另有一宗让宇文述比较紧张的事情,那就是,当宇文成龙快到一岁半,已经开始蹒跚学步的时候,宇文述的第二个孙子也终于即将临盆了!
与长子宇文成龙出生时的风平浪静、晴空万里不同,此时虽正直严冬十月,可安州城居然罕见的黑云压成,更有滚滚冬雷轰鸣不绝。
这宇文述的次孙似乎非是常人,降生之际,天雷滚滚,直把那产房的房顶给劈了个大窟窿。
这原本也没什么好愁的,宇文述身为当朝国公,加上平素敛财有道,如今已是家良田万顷,家财数以亿万计,就算把整个刺史府全都烧了重盖,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偏偏当时宇文老夫人正抱着长孙宇文成龙在产房外等候佳音。
于是,这一击天雷殃及鱼池,把宇文老夫人和宇文小少爷劈了个正着。
亏得有一个忠心耿耿的小丫鬟奋不顾身地挡了一下,结果,这三人都被这一记天雷劈了个外焦内脆,当场晕厥。
所幸那天雷虽然气势汹涌,可实际威力并不算很大,而且还被房顶拦截了一下,此刻又有三个人分摊,加上还有两人是直接接地的导体,更兼其中还有几分莫名的玄异,于是,很神奇地,居然没闹出人命。{免费小说ha18。Com}
经过一番抢救后,身为成年人的宇文老夫人以及那个尚未成年的小丫鬟很快便脱离了危险。
唯独那国公府长孙宇文成龙,至一直昏迷了三天三夜,险险挂掉。
俗话说了,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可实际上,目前而言,对于宇文府来说,还没看到什么福气,反而多了一宗让宇文述夫妻俩日夜操心的麻烦事儿。
那就是这宇文府的长孙,自从被雷劈了之后,一直就很蔫儿,饭量也大减。
当然了,这个所谓的饭量大减是相对于这宇文成龙自身而言的,与正常的一岁半小孩儿相比,这宇文成龙的饭量并不算小,甚至还略微多上那么一点儿。
只是,虽然貌似饭量仍不算不小,可这宇文成龙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瘦了下来。
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便从原本肥嘟嘟的一个小胖娃变成了一个皮包骨的廋猴儿。
心疼孙子的宇文述夫妻四处求医问药,甚至,宇文老夫人还把附近的道观、庙宇、尼姑庵什么的都求了个遍,也不见自家长孙有所好转。
唯一让宇文述夫妻感到有那么一点点儿欣慰的是,自家的次孙貌似身体不错,能吃、能喝、能睡,俨然没出事儿之前的长孙一般。
在宇文述这次孙出生后的第三个月,长孙宇文成龙的情况终于稳定了下来,虽然没有好转,可也没恶化。
于是,另一件貌似比较重要的事情被提上了日程,那就是这个次孙的命名问题。
宇文府三代二公子的名字不再是宇文老夫人这个当奶奶起的,同样也不是宇文化及这个当爹的起的。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宇文化及倒是给自己的二儿子起了个名字,叫做承趾。
可惜的是,当时做为听众旁听的长子宇文成龙一听到这个名字就直皱眉头,一张小脸都皱成了个“苦”字,一副苦大仇深的架势,俄顷小嘴儿一撇,似乎随时有晴转多云转暴雨的迹象。
于是,疑似与长孙心有灵犀的宇文老夫人立即出言极力反对,大骂宇文化及没文化,什么“成鸡”、“成只”,这是人名吗?
一通口水喷下来,直把宇文化及批了个体无完肤,险些羞愧得自杀。
最终,这命名权还是老国公宇文述拍板儿,正式将自己的第二个孙子定名为成都,全名宇文成都。
听闻这个名字后,宇文成龙的小脸终于不再做“苦”字状,眼中也闪过一丝亮光,只不过,此刻大家都没有注意到罢了。
宇文成龙出生时,还有许多朝臣前来道贺,甚至当今天子也都派人送来贺礼。而宇文成都出生时,却是一个重量级的朝臣都没有来,只有几个宇文述手下的官员过来借机溜须拍马。
因为,此时的宇文述虽然还顶着上柱国、褒国公的头衔,却已经不再任京官,而是跑到了安州担任刺史总管。
这是大隋开皇十年,即西元590年,冬十月。
宇文二少的出生,在开皇十年自然算不上什么大事儿,甚至连一个浪花都没有掀起来。
可就在宇文成都出生一个月多后,即开皇十年十一月,江南故陈之地发生了一宗大事儿。
一大批的江南士族,造反了!
婺州(治今浙江金华)汪文进、越州(治今浙江绍兴)高智慧、苏州沈玄懀,这几个是称帝造反的。
另外还有,蒋山(今南京钟山)李忮、乐安(今浙江仙居西)蔡道人、温州沈孝彻、泉州(治今福州)王国庆等,这些人倒是没有称皇帝,而是自称大都督。
几路反叛多的数万,少的也有几千,彼此呼应,残杀隋朝官吏,一时之间,竟在江南掀起一阵血雨腥风。
这些人造反,可不是为了给南陈复国,更不是一群农民伯伯活不下去了,为了生存而造反。
实际上,这些反贼都是江南士族,家里有房有田、奴婢成千上万,平时吃香的喝辣的,活的那是相当的滋润。
那有人就要问了,不愁吃不愁喝,那他们为毛要造反呐?
()好看的txt电子书
自然是为了权力!
魏晋以来,江南选官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
具体这九品中正制如何,咱就不细说了,可有一点,当初魏文帝曹丕推行这九品中正制的目的就是为了拉拢当时的士族。
所以,毫无疑问的,九品中正制,那完全是为了迎合士族利益而设定的。
在知识分子阶层里面,与士族对应的,就是寒门庶族了。对士族有利的东西,自然是要压制寒门的。
推行九品中正制的结果,那就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隋文帝杨坚,那可是西方人眼中最伟大的中国皇帝,没有之一!
杨坚最主要的一个功绩,那就是开创了科举制度。
此外,杨坚还首次推行了三省六部制度。
这两项制度隋朝结束之后为历代统治者所承袭,直到封建制度结束!
科举制度的开创,让寒门庶族看到了一条爬向官场高层的康庄大道。自然而然地,这一制度也触犯了士族的利益。
于是,就有了这次江南士族的集体造反事件!
对于反叛,杨坚自然不会心慈手软,很快便下圣旨任命越国公杨素为行军总管,率军南下平叛。
此时的隋军兵锋正盛、名将辈出,而南方这些士族,虽然都有文化,可论起兵事来,却多为马谡、赵括之流。
所以,虽然貌似占据了地利、人和,可江南的这场看似声势浩大的叛乱,实际上并没有持续很久便被扑灭了。
然则,这场叛乱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
借着这场叛乱之势,北方士族也都一齐发力,最终逼着隋文帝杨坚废除了刚刚开创的科举制度,连带这那些开办没多久的州学、县学、太学、国子监等所有教育机构也都一并废除。
至此,在全国士族的积极努力下,这个影响华夏文明千余年的科举制度刚刚萌芽即便夭折,而且是连根儿都被拔了起来。
当然了,科举制度废除与否,对于宇文家的两个官三代、二世祖,那基本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倒是文帝杨坚,此刻却是被江南这块麻烦地方折腾得险些一夜愁白了头。
原本,文帝杨坚对南陈这块刚打下来的地盘儿给予了相当多的优惠条件,比如,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举措就是江南地区免税十年!
然则,江南士族似乎并不领情,在一小撮别有用心的反动势力的鼓舞下,江南地区造反不断。
没计奈何之下,杨坚想起了自己最出色的儿子,晋王杨广。
做为征讨南陈的七路五十一万大军主帅,尽管实际上没做什么事儿,可杨广的军功依旧不少,论功行赏之下被封了个太尉兼并州总管。
所谓,能者多劳嘛!
眼见江南麻烦事儿不断,连换了几任总管都无法搞定,杨坚终于再也无法蛋定,于是一道圣旨下到并州,把杨广改任为扬州总管,总领江南事宜。
晋王杨广当上了扬州总管,高兴之余又有点儿犯愁。
高兴的是,扬州总管的权利可比并州总管大多了!至少,管的地盘就大了许多!而窃扬州素来繁华,人口基数更不是并州那种穷乡僻壤能够比拟的!
至于犯愁嘛,自然是因为江南的事情可没那么好解决了!
深感江南问题棘手,自己手下人才不多,于是杨广便琢磨着,想搞定江南这事儿,必须得先拉拢一批小弟以为羽翼才行。
()
心底把满朝文武全都琢磨了一遍,最终,杨广把目光落在了安州总管宇文述身上。
这宇文述,那可是被窝里放屁,能闻(文)能捂(武)啊!而且才三十多岁,还很年轻,绝对属于有升值潜力的绩优股!
最关键的是,这宇文述不和自己的太子哥亲近,貌似也算不是自己老爹杨坚的死忠份子!属于可拉拢人士。
念及此处,杨广遂上书给自己的皇帝老爹杨坚,表奏请宇文述为寿州刺史总管。
这一年是开皇十一年,西元591年。
而此时,宇文成龙三岁(实际上还没满两周岁),宇文成都两岁(还没满周岁)。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哈十八”查找本书最新更新!
第一卷 江南好(ha18。com) 第四章 风起兖州
隋开皇十九年,西元599,兖州,寿春,总管府。'‘哈十八ha18。com小说‘'
自角门悄悄地送走了一位南方来的神秘客人,兖州总管宇文述眉头紧锁、慢慢踱着方步回转府内。
“要起风了!”心中沉吟着,宇文述有点神思不属,不觉之间已然转过花厅来到后花园门外。
“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一阵稚嫩的读书声把宇文述从沉思中惊醒。
“这几个小家伙,嗯,不错!”轻捻着胡须,宇文述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