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窃天下
谭家宝不知道的是,他的这个善意的举动,竟然真的救了这个人,并且他无意中为歌坛成就了一名丑星,当然这是后话了。
这时,范弩他们开始拍摄第二组镜头……
感谢各位的支持和鼓励,感谢士兵荣誉的再次打赏……
还是那句话,求点击、www。zulongcn。com收藏及票票……
新人,新书不容易啊。
www。ltggg。comwww。ltggg。com
十六《明报》三巨头
《明报》大楼,金庸办公室里,金庸的大班台上放满了书和文稿,墙壁周围也全部都是书柜,书柜中整整齐齐地装满了各种书籍。www。ltggg。com提供
金庸端坐在大班椅上,神情严峻地注视着他对面的两个人。他左手边放着5本书稿,右边却是拿着一本明报出版社曾经出版的《七杀》。
在金庸的对面,坐着沈宝新和潘粤明。沈宝新与金庸年龄相仿,都是40岁出头,他是《明报》的另一股东;而潘粤生却还只有30多岁,他是《明报》的主编。这两个人是《明报》的重要人物,也是金庸的左臂右膀。
“我花了6天时间,终于读完了这5本小说。以我的眼光来看,这五本书的作者,就是《七杀》的作者!我想,这决不会错!”金庸讲话很慢,似乎每个字都要经过深思熟虑才说出来的。
潘粤明也感慨地说:“我早就读完了这5本书稿。呵呵,这5本书无疑都是宝贝,我们《明报》和明报出版社又有得赚了。”
“问题是,我们该给这个‘唐嘲’多少稿酬呢?连同《七杀》的稿酬与版税一并给他吗?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啊。”沈宝新似乎有点担忧什么,他叹息一声道:“宝贝是宝贝,但是这宝贝对于我们来说,实在是太昂贵了。其实,我也看出来了,《七杀》的作者就是唐嘲。他……现在是来向我们讨债来了。”
金庸沉吟了一会儿,然后又慢条斯理地说:“该还的,终究是要还的。我们不应该忘记,我们《明报》发展这么迅速,这本《七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免费TXT小说下载
沈宝新和潘粤明都不说话了。他们的思绪仿佛回到了几年前。
1959年5月,金庸出资8万,沈宝新出资2万,共同创办了《明报》。《明报》创刊初期,沈宝新管营业,金庸负责编务,潘粤生作他们的助手。尽管他们不断更改副刊内容,改变新闻路线,金庸更是抱病撰写《神雕侠侣》,但是《明报》还是一步步滑向“声色犬马”之路,销量在千份之间起伏,第一年就亏空严重。《明报》的老员工都记得他当年辛劳的身影,一方面经常要通宵写稿,另一方面又为经济问题苦恼不已。有一段时间他要靠典当来维持《明报》。
60年代初期中国大陆的政治变局为金庸的出人头地提供了机会,金庸拯救《明报》也靠的就是这个时候的社论,特别是1962年“难民潮”事件的报道社论。1962年,受“大跃进”影响,内地有大批人员偷渡香港,被香港警方堵截于上水梧桐山。由于事件敏感,《大公报》、《文汇报》等报都不予报道,《明报》却“莽莽撞撞”,大声疾呼,从是年5月12日起,几乎每天都作头版全版报道。
也就是在那时,在梧桐山上,一个难民交给金庸一本叫做《七杀》的手抄本。金庸连夜读过这部小说之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果断出版《七杀》。
也许《七杀》是大陆头号“**”的缘故,《七杀》一经出版,3万册在香港3天时间就销售一空。他们接着印刷了好几次,把《七杀》销到了台湾、南洋。然后又翻译成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及日文,向全世界销售。
《七杀》一本书就让《明报》赚得盆满钵满。《明报》迅速走出困境,并且得到了飞速发展。五年间,《武侠与历史》杂志、《明报月刊》、新加波和马来西亚的新加坡《新明日报》、《明报周刊》、《明报晚报》、《野马》杂志和《华人夜报》相继创刊。1966年下旬,《明报》通过银行按揭,用六百多万元买下了位于北角的全幢共九层的南康大厦,并改名为明报大厦。一时间,《明报》成为了香港举足轻重的一家传媒企业。
“老查,按照《七杀》的销量,再加上这五本小说,我们至少要付给唐嘲200万啊。而我们刚买了这幢大楼,创刊了《华人夜报》,资金方面有些吃紧啊。”沈宝新忧心忡忡地说:“这个唐嘲,早不来,晚不来,偏偏选择这个时候来……”
金庸思索了一会儿说:“我们现在银行里不是还有几百万吗?我想还是还给人家吧。”
沈宝新大摇其头道:“老查,那不行的!那几百万都是有计划的,你知道的,还有相当一部分已经投入到了股市里面去了……”
“难道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吗?”金庸当然知道那些资金的用途和去处,所以他打断沈宝新的说话。
沈宝新沉吟了一会儿,然后轻声地说:“唐嘲刚来香港,对香港出版业并不熟悉。我们随便给他几个钱就是了。我想,我们用不着这样算得清清楚楚。”
作为《明报》的高层,潘粤明摇头道:“我认为这样不妥。唐嘲能够把五本《七杀》系列小说让给我们,就说明唐嘲很看好我们《明报》。谁都知道,这五本书是可以赚大钱的,如果我们给低了,他完全可以找其他出版社。而且,我们这样做,对《明报》,对老查的声誉都有莫大的影响。”
“如果我们做得巧妙一点,我们的声誉就不会受到什么影响了。至于这五本书,虽然可以赚钱,但是,决不会再想有《七杀》那么赚钱了,我们……不要也罢。”沈宝新似乎已经经过了深思熟虑,他早有办法了。
“我同意粤明的意见。我们虽然是商人,但是我们首先还是文人!对于这种不义之财,我是不会要的。大不了,我们卖掉股票,或者卖掉一两家报纸。”金庸这次说话很果断,他不容置疑地说道:“老沈,我们59年——62年,那么困难的时候都咬牙挺过去了,难道这一次就需要出卖自己的良心吗?”
沈宝新一愣,他想说什么,但是最后还是忍住了。
金庸继续说道:“不是说,唐嘲派了一个人来《明报》工作吗?我想见见他。”
沈宝新点头道:“是的,那个人叫做郑大士。我想,他是唐嘲派来……讨债的。这段时间以来,我想他一定知道了我们《七杀》的销售数量。”说到这里,他生生地盯了潘粤明一眼,心中的怨恨表露无遗。
潘粤明连忙说:“这个郑大士刚来香港,没有落脚之处,他说请我们安排他工作,只要有口饭吃,有个安生之所就行了。我看见他实在可怜,而且又有唐嘲的五本新小说,所以我就把他留下来了。事实上,这个人还是比较勤奋的,而且与人相处也非常好……”
“好了,不要说了,把他叫进来吧。我马上见他。”金庸果断地说。
www。ltggg。comwww。ltggg。com
十七 君子金庸
郑大士很快就坐在了金庸的对面。www。ltggg。com提供
“郑先生,这段时间在《明报》还习惯吗?”金庸微笑地问道,仿佛在和一个老朋友聊家常一样,没有一点老板的架子。
郑大士点头说:“谢谢查先生,我在《明报》非常好。”
郑大士在这里的确非常好。他不但好吃好住,而且还学到了很多东西。潘粤明分配给他的校对工作并不多,他每天一两个小时就做完了。接着,他就主动去给其它同事帮忙,编辑、排版、采访等等,他都参与。
金庸微笑地注视着他,说道:“我这人不善言辞,所以有什么事情就直来直去了。我想见见唐嘲先生,我想与他探讨写作方面的心得。呵呵,说实话,我其实与唐嘲先生神交已久,自从1962年年末,我第一次看到《七杀》那本手抄本后,我就想见见这个作者了。”
金庸的这句话很厉害,开口就点出了《七杀》,指出了他们这次谈话的核心所在。好在郑大士早有准备,他不慌不忙地说:“唐嘲先生也对查先生仰慕已久,查先生的大作,他大多数都拜读过。不过,他在最近的这段时间,不可能来见先生。”
“哦?”金庸心里微微一惊,心想,这个人的架子也未免太大了吧。在香港,金庸想见的人,而又不愿意来见的人,还真不多。
“查先生,唐嘲先生不能来见你,那是因为他有他难以启齿的苦衷。他说,他可能会在适当的时候,亲自来拜会查先生。”郑大士当然看出了金庸的不快,他连忙解释道:“唐嘲先生说,当查先生看见他的时候,自然就会谅解他了。”
此时的谭家宝还是个七岁多的儿童,他的这种“形象”与他所创造出来的东西反差实在太大,他还暂时不想把这个事实暴露出来。谭家宝考虑到,自己现身虽然可以引起某种轰动效应,但是对他的发展是没有好处的。做一个“神秘人”反而对于他今后事业发展有太多太多的好处,所以谭家宝决定安心地做几年“神秘人”。
对于金庸这样的人物,谭家宝倒是觉得没有必要去防备什么,反而他很想去结交金庸,但是考虑到目前时机还不成熟,他想在时机成熟之后,再来亲自拜访这位他前世今生无比敬仰的人物。
金庸点头道:“好吧,你能够全权代表他吗?”
郑大士坚定地点头道:“我能!”
“《七杀》和这五本小说,唐嘲先生要卖多少钱?”
郑大士想了一会儿,然后说道:“《七杀》的确是唐嘲先生的作品,查先生好眼力!不过唐嘲先生说,既然查先生得到了这部小说,他就不打算收钱了。而且,这本书是**,在大陆那边,他还有亲人,他不想这本书给他的亲人带来麻烦。至于这五本书,唐嘲先生也说,查先生能给多少就多少,他绝无异议。另外,他还想请查先生亲自为这五本书作序,并且运用媒体大力宣传这五本书。”
“这个唐嘲好厉害啊,他深知自己不会占人便宜,就用这样一句话,轻而易举就把这个问题抛向了自己。”金庸心中感慨起来。他想了想,然后从抽屉里掏出支票簿,在上面飞快地写了起来。
一会儿,一张200万的支票交到了郑大士的手中。他说:“我不喜欢占人便宜,我把《七杀》的报酬一并付清了。至于宣传这五本书,就不用你们操心了。毕竟这已经牵涉到《明报》自己的经济利益了。还有,我也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在这五本书出版和连载完毕之后,唐嘲先生要在《明报》开设专栏,连载他的新小说。”
郑大士接过这张200万元的支票,心中大喜。他没有想到,谭家宝就这样轻而易举就赚进了200万元。这样,他们拍电影,做唱片就有了资金了。同时,他也对金庸敬佩不已,他相信了谭家宝的判断,金庸果然是一个君子!
正所谓“文如其人”。写了这么多脍炙人口的大侠的金庸,胸襟应该是广阔的,加上他良好的教养与自身的修养,他又怎么可能做出那种见利忘义的事情呢?
郑大士把支票小心翼翼地装进西装的内口袋,然后对金庸说:“谢谢查先生!难怪唐嘲先生说,在香港,你是他最想结交的朋友之一。至于在《明报》开专栏的事情,我想唐嘲先生一定会非常乐意的。”
金庸点头道:“我也喜欢结交朋友,特别是唐嘲先生这样有才华的朋友。我也非常希望能够早点与他谋面。”
他们再随意聊了一下就握手道别了。在临出门之际,郑大士突然想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于是他说:“查先生,如果你手中有股票的话,唐嘲先生建议你在这一两个月之内全部卖掉。不然,后果会很严重。”
金庸一愣,然后缓缓地点头,哈哈一笑道:“呵呵,谢谢你和唐嘲先生的好意。我本来就要卖股票了,不然,我哪里有这么多钱来归还唐嘲先生的这笔巨债?”
PS:随着剧情的深入,世界著名人物将一个个地粉墨登场。www。zulongcn。com收藏吧,支持吧,你一定会觉得你的支持,你的票票会物超所值!
感谢各位的支持,感谢weilide打赏200及情书,感谢怜花公子打赏300及情书,感谢士兵荣誉打赏1000及情书。
()免费电子书下载
www。ltggg。comwww。ltggg。com
十八 乔峰的英雄泪
由于有尔光坐镇,谭家宝轻松了很多。www。ltggg。comwww。ltggg。com另外范弩的适应能力很强,据说第二天拍摄的时候,他就对导演工作基本熟悉了。而那些新演员也逐渐掌握了一些拍摄技巧,拍摄热情都很高涨,他们都希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