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鼎金童倩女
罗天赐与梅花仙姑,此际立身二丈之外,正注意著这一面,双双均已望见。
罗天赐忍不住为他亲手调教银牛,放声喝彩。
而梅花仙姑却忍不住惊叫謷告:“师姐小心下面!”
但她这一声警告,为时已晚,老道姑云拂再展,光顸拂打沙尘。
开声惊觉,右膝上锐风袭至,慌忙中抽腿后移,未及一分,“叭”的著了一蹄,顿时只觉得一阵巨痛,摈心而入,眼前一黑,腰上一紧,迷里迷糊的,已似腾云驾雾般,飞了出去!
第九章 结恩树敌原无意
梅花仙姑瞥见师姐兰花仙姑,被银牛长尾缠住中腰,一甩之下,抛出去三匹丈高,不由大惊失色!
疾捷一掠,抢上前去,纵身空中,将兰花仙姑接下,祗贝那兰花仙姑,脸色凄厉苍白,已然晕死过去!
左腿自膝以下,一折为二,碧血自断处泉涌而出。
而那只脱离的左脚,跌在远远的一堆沙丘之上,周围遍洒碧血,映著偏西的残阳,格外凄厉怕人!
梅花仙姑自己过去虽则杀人如同家常便饭,但这时见师姐这等惨状,也不由面目变色!
她暗暗惊骇,畜牲尚且如此厉害,主人之能,更不可测!
因此,她第一次感觉到生命的威胁,内心中产生了深深的怯惧。她觉得,自己的生命,似乎已捏在那一人一兽的手里,只要那可恶的小子,稍一示意,自己的师姐便是前车之鉴!
但她究竟是老江湖,持定功深,外表上表现得仍然是阴冷与镇定!
她迅速的截住兰花仙姑断腿虚的血脉,“哧”的一声,撕下半幅前襟,为师姐上药裹伤,同时著手检查腿的伤势!
银牛站在三丈开外,凝立不动,一及火红的眼睛里,流露出困惑的光芒。
它实在十分困惑,何以这兰花仙姑,竟如此的不堪一击?怎的连自己极轻的一尾一腿,均受不了?
同时它也暗暗的怕著,主人会不会责备它?因此,它不敢看罗天赐,为的是怕遇著罗天赐怪责的目光。
罗天赐先前被梅花仙姑暗袭一掌,肩头火辣生痛,才极愤怒,但此隙瞥见鲜血与断肢,却不由大吃一惊!
须知罗天赐出道至今,尚未曾亲眼目睹过鲜血,如今骤然见苬花仙姑,伤得如此惨重,不仅适才的怒气,消于无形,同时内心中惭疚万分,反暗怪银牛不应该随便伤人。
不过,他并未真个去责备银牛,他晓得银牛也是无心之失。
均因这银牛力大无穷,皮肉坚实,不动则已,一动之下,气动随势而发,不可收拾。
那兰花仙姑一再迫击银牛,换了是罗天赐自己,也必出手还击。
如此势出劲随,不中尚可,一中敌身,难免要骨断肉裂!
罗天赐既知此理,虽不去责备银牛,内心中对兰花仙姑,却大起怜悯同情之心。
他呆立半响,直待那梅花仙姑,为她师姐裹好伤势,立即翩然上前,待为那兰花仙姑诊治医伤!
那知梅花仙姑早存芥蒂于心,表面上虽无怯惧戒备之态,暗地里眉稍眼角,却始终未离开一人一兽!
此际,瞥见罗天赐向她走近,心中一惊!“呛”的一声,拍下背上的三尺青锋,厉声暴叱!
“小子,站住!”
罗天赐瞥见梅花仙姑,头脸衣衫之上,到处沾有血花,右手横剑,护在晕迷的兰花仙姑身前,神色凄厉之极,不由得心头一凛,依言止步,朗声道:“仙姑休要误会,在下实无……”
梅花仙姑色厉内荏,心乱如麻,根本不愿在此地多事逗留!
她一见罗天赐脸色微变,停步不前,祗当已被她吓住,那愿再多纠缠,不等罗天赐解释清楚,立时厉声接口道:“小子你别得意,本仙姑师姐,一时大意,遭你那畜牲暗算,身受重伤,这笔账,记在你小子头上,日后本仙姑自会找你结算……”
说著,也不符罗天赐答话,回身抱起而花仙姑,一路厉望长啸,向来时方向,电奔而去!
罗天赐当时怔在那里,不知如何方好,想揽住她解释一番,但心想日下那兰花仙姑,身受重伤,已成事实,即使说清楚了,银牛并无伤人之心,亦是无补。
何况他知道这梅花仙姑,刚愎自用,也未必是三言两句,能令她相信的事!
无奈,只好眼睁睁看著那梅花仙姑,疾奔逸走,那四散的鹿群,也随著那啸声而奔,直追下去,片刻间全都消失在起伏无尽的沙丘之后!
罗天赐喟然长叹,没精打彩的掠上银牛,嗤骑而走,心中却为这刚刚结定的怨仇,伤感不已!
银牛本以为罗天赐会责备它,那知竟出所料,此际得罗天赐示意,顿时放开四蹄,格外卖劲的疾驰而去!
正行间,霍然有一阵悲伤的歌声,随风传来。
罗天赐心神一震,心想这歌声凄苍强劲,歌者非身具上乘的内家功夫,不克臻此。
同时这声音,十分熟悉,似在何处听过。
罗天赐心中纳闷,暗度:“何人如此伤心,在这漠漠黄沙之中,引吭悲歌!……”
想著倾耳细听,只闻那歌者,悲声唱出!
“……青梅竹马两无猜,情根深种,白首可期怎料风云多变幻,龙女多事,拆散鸳鸯,石利横刀夺吾爱,何物小儿,败事败事!……”
罗天赐初初不解,及听到“败事败事”,震地幌然大悟:“这歌者不正是戚戚翁吗?……”
同时由歌词句中,罗天赐亦已了然,敢情这戚戚翁,原来是个多情的种子。
如此,不用说,他早年必是与那阴婆婆,两小无猜,情根深种,到后来,不知怎的阴婆婆被上代大伙蟠龙剑客杨小春的后人,六阴龙女杨瑾春看中,收去为徒!
而与那败事老人结成连理,使得这戚戚翁好事难成,常年遗恨,戚戚至今。
这念头在罗天赐心中电闪而过,使得他对这戚戚翁大生同情定念。往夕对他的一些反感,亦跟著消失无踪!
歌声至此,早已止住,银牛脚程快捷,天下无及,就在这片刻功夫,转过了一堆沙丘。
而龙钟衰老的戚戚翁,也同时出现在罗天赐的眼前。
罗天赐一拍银牛颈项,未待银牛停住,翩然瑾下,对戚戚翁抱拳一损,道:“戚戚翁可好,在下这厢有礼了!”
戚戚翁早已闻得银牛的蹄声,故此方才住口不再悲唱,贴地银虹入目,面前急风拂颊,丈外已多了个彬彬后生,定睛一瞧,竟是在胭脂山会过一面的罗天赐。
不由又觉意外,又是暗暗赞许。
须知罗天赐入赘张家,左近人尽皆知,戚戚翁自也有个耳闻,此际骤见是他,竟未在张家,享那富贵荣华,而独行于沙漠之上,怎不令他意外?
至于他暗赞之事,一者是为了罗天赐的丰神玉貌,功力卓绝,二者则是这彬彬有礼的君子风度!
要知,年轻人多半喜事冲动,像罗天赐这般的品貌武功,持才傲物,更是人之常情。
但罗天赐,非仅无此恶性,更且豁然大度,连对这会被指为偷牛贼的戚戚翁,亦一般礼貌相待,毫无鄙容,岂非难得之至!
故此,戚戚翁见状,心头暗赞,同时表面上,竟也一反常态,温言相向道:“小娃娃休要如此,我戚戚翁不惯俗礼,最厌虚伪,你有何事,尽管直说好了!”
罗天赐莞尔一笑,知他会错了自己的意思,以为自己是有为而来,亦不点破,朗声道:“在下迷于黄沙,敬烦老前辈,指点明路!”
戚戚翁微觉愕然,道:“小娃娃待往何处?”
罗天赐简答:“甘州!”
戚戚翁往前一指,道:“笔直前去便达甘州。”
罗天赐道谢之后,又问道:“老前辈欲往何处?……”
戚戚翁又是一指,亦道:“甘州!”
罗天赐道:“黄沙日烈,步行颇燥,敬请与晚辈同行如何?”
戚戚翁面无欢容,黯然摇了摇头,目视他处,悲声道:“老头儿一生孤苦,行无伴,居无处,已成习惯……”
罗天赐闻言,正觉失望,戚戚翁忽然眨了罗天赐一眼,霍地又点头,改口说:“不过小娃儿你还不错,老头儿也不愿辜负了你的好心,好,咱们就一块儿走吧!”
罗天赐喜形于色,忙请戚戚翁上骑,好在银牛背上,十分宽敞,二人乘坐足足有余!
那银牛驼了两人,仍然是毫不吃力,健蹄迈开,风驰电掣,戚戚翁坐在前面,只觉得劲风扑面,两旁景物,倒退如流,偏偏跨下平平稳稳,毫无簸波的感觉,不由暗赞,这银牛果然是天生异种,人见罕睹的宝贝!
甘州今名张掖,地当甘肃走廊的蜂腰中心,为西北交通的咽喉。
那时虽未开发,但自古至今,由于其重要的地位,商贾往来,必经于此,放而正方杂处,颇为繁华。
华灯初上时节,街门客栈饭店,灯火辉煌!
饭堂里高朋满座,汉、蒙回各族杂处,有的在高谈阔论,有的在猜拳行令,大碗酒!
店小二忙得脚底朝天,汗如雨下,不时将搭在肩上的抹桌子布,据著前额上的汗水,端汤送菜,忙得不亦乐乎!
蓦的,这厅中霍扬起一声长叹,叹声虽不高吭,却顿时刺破了喧哗之声,清晰的传入每一个酒客的耳朵里!
喧哗之声,不由刹时均顿,一厅中,每个人却被这宛似古墓幽灵的叹息之声,吓了一跳!
就在这喧声一顿,众人惊诧相题之倾,大展一角上,霍又扬起一阵悲唱陨词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窐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二百杯。
店小二,小娃儿,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镗钟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嘻谑。
主人何为言小钱?径须沽酒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与尔同消万古愁。”
这正是一代诗仙李白的“将进酒”诗,但歌者却将“岑夫子”,“丹丘生”,改成了“店小二”,与“小娃儿”。
同时后面也加多了一句“与尔同消万古愁”。
这歌声,声如沉雷,直震得满厅,灯火摇摇,欲灭还明。其调悲苍之极,闻者有几人竟被感动得双泪交流,默默的举碗而作牛饮!
其他多数人虽未如此,却不由均皆停杯不饮,面含惊疑的注视著那位仰头的歌者!
那歌者白发苍苍,满面皱纹,层层叠叠,衣衫破旧,肤色黑黄,仰首闭目,泪痕斑斑,似是不胜悲戚!
歌者对面,同桌而坐的,是一个英俊满洒的少年书生,满脸怜惜之客,用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注意著歌者的一举一动!
众酒客纷纷暗自惊异猜疑,不知这一老一少,是何来路?怎的那老人,会在这大厅广众之下,慷慨悲歌?
那少年书生,待那老人歌罢,立即接口道:“老前辈何事忧愁?在下不才,可得闻乎?”
那老人闻言,方似霍然惊觉,身在何处。
忙即举袖抹去脸上泪痕,长叹一声,正待开口!
却听厅中前座上,“咚”的一声大响,站起来一个彪形大汉,戟指著老人,喝骂道:“老甲鱼在这大厅广众里,鬼哭神乎,卖弄功力,敢是轻视我塞上无人吗7”
那老人勃然变色,怒道:“大小子出言不逊,老夫戚戚翁,一生率性而行,还未见过像你这般的人呢……”
那人一听,“戚戚翁”三字,神色一怔,旋即“哈哈”大笑,抢先接口道:“想不到尊驾果然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哈哈……”
他这一阵狂笑,声震饭堂,坐在附近的酒客,均被震得耳鼓刺痛,面目变色,纷纷掩耳而逃。
罗天赐见状,大为不平,一声断喝:“住口。”
其声不吭,却直震得那发笑的大汉,心颤顶战,大吃一惊,笑声霍然停住,嘴巴却还来不及闭拢!
与那大汉同桌的尚有四人,他等与戚戚翁,虽不曾觉得罗天赐这一声喝,有何异处但瞥见发笑的大汉,这般形状,均皆大吃一惊!
须知这几人都是行家,均知道以内力道发出震耳洪声,并非难事,但像罗天赐这般,震荡之力,仅让一人闻得,却非有数十年苦练,习得上乘玄门内功,精通内家传音之法,不克臻此!
罗天赐却不管别人如何想法,他潇洒?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