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变成猫 作者:陈词懒调(无女主,变成猫的酷男和一群男人的故事,推荐)





  “后来阿婆在草绳上发现了一颗猫牙,是那只猫咬着拽的时候断掉的。”焦爸弹了弹烟蒂,看向远方,继续回忆。
  村里人编的那种粗粗的草绳很结实,只是咬的话不会崩牙,可咬着草绳还使劲扯的话,那就说不准了。猫牙可能是从柴火垛子上抽出草绳的时候断掉的,也可能是后来拖拽的时候断的。不管怎样,焦爸很感激它。只是自那之后,焦爸再也没有见过那只黑猫。
  “阿婆熔了松香,将那颗猫牙放里面,做成一个人造琥珀给我……那个我到现在还保存着,等回去了拿给你看看。”焦爸对郑叹道。
  将近三十年过去,焦爸知道,记忆中的那只猫可能早已经不在,但是第一次见到自己妻子捡回来的黑猫时,他就蓦然想到了当年的那只。
  从夜色中走来,穿梭于夜色中的那只黑猫,即便站在地面上需要仰头看人,眼神却无所畏惧,甚至带着居高临下的对其他事物不屑一顾的气势,像一只小豹子。
  也正因为这样,自从在大城市里生活后就一直不同意养宠物的焦爸,在焦妈将郑叹带回家后,松口了。那时候疫情恐慌刚过去没多久,家里还有两个小孩子,焦妈真没想到焦爸会同意。焦家的其他人也不知道这其中的缘由。
  “阿婆带我往村子方向走的时候,让我别告诉其他人,有些事情,放心里就好,说出来别人也未必会相信,反而还会有麻烦。”
  焦爸当时不太明白,等长大了,明事理了,才知道,那个年代,什么都容易联系到妖魔鬼怪一说,弄不好就会惹麻烦。后来特殊时期过去了,人们的思想在日渐开放,甭管一些现象能不能用科学来解释,行为总不至于太过极端。即便如此,焦爸还是不怎么跟人说当年的事情,曾经当故事讲给人听过,可惜都不相信。而那个猫牙琥珀也时刻提醒着焦爸当年的事件不是梦。
  焦爸还带郑叹看了当年那个坑洞所在的地方,每次回来老宅这边,焦爸都会过来看看,即便这片地方已经大变样,坑洞已被填平,荒郊野岭变成了果园菜地。
  从山上回老宅,焦爸去帮忙办年货,郑叹闲着没事也不跟俩孩子去逮兔子了,偷偷跑去那个阿婆居住附近,听听关于这人的事情。最近村里很多外出打工的人都回来了,每天都有一些过来拜访的人。年轻人们思想开放一些,知道这种事情现在管得不如从前,在大城市里面一些人要嚣张大胆得多,胡扯几句就能捞一大笔钱,相比之下这位阿婆还真是够低调的。
  她在阣阳没什么名气,也就在本地村子里有那么点影响力。听说现年已经快九十了,早年也不是这个村子的人。村民如今对她敬畏有之,忌惮有之。现在村子里有人去外地打工之前都会过来找找她老人家求个平安。
  当然,也有很多人不信这玩意儿,现在普及科学,而且,这东西也讲个正统与非正统,非正统的那就是封建迷信,违法犯罪。但人的心理总是那样,总得求个“以防万一”才放心。
  所以别看表面上大家说不相信那些,说是骗钱的玩意儿,不与那位老婆婆走动,但私下里送钱送礼的也多,久了之后,大家心照不宣而已。就像有些人说的,有些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
  郑叹虽然对这位老婆婆不怎么了解,但现在也能根据所见所闻了解一些事情。甭管那老太婆是否坑蒙拐骗,但也没听说闹出过什么不好的事情,反而暗里称赞的人越来越多,证明确实是有点本事的。再说她救过焦爸,单凭这点郑叹就对那老太婆印象好了些,骗子不骗子的对郑叹来说那都是其次了。何况,正因为当年的事情,也或许她还提点过焦爸几句,才能使得焦爸那么快就能接受自己这只与众不同的猫。
  想到那老太婆让焦爸过完年离开村子的时候再带自己过去一趟,郑叹琢磨不出理由,但依照焦爸所说的事情,那老太婆……应该没有坏心吧?何况,那只三腿的玳瑁猫是被人撞断一条腿后被那老太婆捡回去养的,这样看来,这人应该还算不错。
  
  第一三七章 熊孩子与鞭炮
  
  郑叹来焦家老宅这边两天后,终于知道焦远所说的并一直心心念念的“年味儿”是什么了。
  在焦远的定义中,年味儿,就是鞭炮味儿。
  砰!
  响声之后,是孩子们的欢呼。
  郑叹趴在老宅屋顶的瓦上面,看着老宅前面的一块菜地旁,焦远带着小柚子看村里几个孩子在空地上放鞭炮。
  城市里这种东西管得严,不准乱放,可是来这儿之后就没约束了,想怎么放就怎么放,这类小玩意在镇上以及乡里集市上都有卖的,而且够便宜。简单的爆竹之类,一些年纪大些的男孩子们甚至能够自己制作。
  孩子们玩着玩着就熟了,除了逮兔子之外,小柚子就被焦远带着跟他们玩鞭炮,很多时候小柚子都只是站在旁边旁观,对于她来说,这种东西比较陌生,焰火和鞭炮爆竹是不同的,观赏和自己燃放是不同的。包括郑叹,他们的经历也只有在广场观看焰火,郑叹以前还是人的时候为了泡妞曾经托人买过很多焰火,但还真没像这些孩子们一样玩过种类繁多的鞭炮爆竹。
  这也算是一种流传千百年的民间娱乐了,可惜危险程度高,环境污染大,大城市里管得严,生活在大城市里面的很多孩子极少接触这类,就算玩也只是玩一些村里孩子们口中的“小玩意”而已。村民们也不怎么管孩子,这些孩子们可是从小就开始接触这类东西的,精得很,玩的花样也多。
  焦远显然每次来这里过年都跟他们玩过,他现在虽然上初中,但说起来也不过是个十来岁的孩子,玩心大着呢,跟焦远年纪差不多的几个孩子带着年纪小的玩,家长们也放心一些。
  “用这个试试!”
  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不知道从哪个角落里拿出来的一个破旧的小铝锅,倒扣在地上,然后放了个爆竹在里面。蹲身抬起铝锅,那小孩用燃着的香去点引火线,点燃之后起身就跑。
  站在远处的小柚子和焦远等人都捂住耳朵。
  趴在屋顶看着那边的郑叹也抬爪子捂耳朵,那爆竹的声响太大了,而且他自己现在的听力又好,那声音确实冲击很大。
  砰!
  小铝锅被高高掀起,大概有一二十米。可惜那些孩子们不太满意,说什么威力不大。
  郑叹看了看从空中掉落的铝锅,都炸变形了。
  这帮熊孩子胆子真够大的。
  “大的没几个了,玩小的吧,省点用,不然今天就没得玩了。”一个跟焦远年纪差不多的孩子说道。他手里拿着一个盒子,里面都是爆竹之类的东西。
  其他几个孩子手里也有大小不一的纸盒,只是里面的装的鞭炮爆竹没他的大。
  “小的不好玩。”一个八岁左右的孩子嘟囔道。
  “怎么不好玩?看我的!”
  一个孩子往周围的菜园子看了一圈,将燃着的香要过来,然后拿着鞭炮盒子往不远处的一个菜园子走。
  由于离各家的分的田还有些远,宅子周围的一些空地也被开垦出来,一些人家用篱笆围起来建了菜园子。
  那个孩子跑向的那个菜园子里,大白菜长得正好。这段时间天气不错,气温颇高。而且这地方冬天也不至于像北方那样零下几十度的低温,遇上暖冬都不会下雪。
  找了棵长势最好的大白菜,那孩子掰了掰白菜叶,将一个小些的爆竹放里面,用香点燃,跑开。
  既然是小的爆竹,孩子们也没有跑太远,连耳朵都没捂。
  郑叹只听砰的一声,然后便见到原本长得好好的大白菜,白菜叶碎了碎了的。
  果然是熊孩子。这要是被主人家看到估计得气得胸口痛。
  知道这事不能做多,年纪大些的孩子将那个还欲继续炸大白菜的小孩叫过来,没让他祸害人家的大白菜。
  不是自家的白菜炸着不心疼,看着还爽,可要是自家的菜被炸,这些孩子估计会抡着棍子抽过去。
  “不炸白菜炸什么?还去炸鱼吗?”
  “不行,昨天我们炸鱼被骂了,你只能去没有养鱼的水潭和河里炸,不能去鱼塘。”
  “没鱼炸着有什么好玩的?!”
  几个孩子在那边激烈地讨论,郑叹听着好笑,这帮孩子昨天把人家鱼塘里面的鱼炸翻了几条,主人家看到鱼塘里面翻着白肚皮的一条条大鱼,气得肺都快炸了。每年都要这么闹一闹,这帮熊孩子记吃不记打,挨过打之后继续炸。
  所以说,当熊孩子遇上鞭炮,那就不得了了。
  郑叹正想着,那边已经又有了法子。
  目标是搁在一家菜园子角落里的水缸。
  村子里现在也有通自来水的,但大多数人还是喜欢用井水,每家都有这种陶制的水缸用来储水。搁在菜园子角落的那个水缸应该放在那里很久了,里面的水很浑浊,还散发着臭味,大概是主人家放在那里浇花浇菜用的。
  “哎,我突然想到一个语文书上的故事。”有个孩子说道。
  “我知道!我知道!”一个小屁孩抬起胳膊用袖子一抹鼻涕,“那叫司马光炸缸!”
  郑叹、焦远、小柚子:“……”
  好觉悟!
  程度都升级了,比司马光还狠。
  炸完大白菜炸水缸,这帮熊孩子果然很能折腾。
  一个孩子掏出成人小拇指粗细的小爆竹,外面包着一层塑料皮,末端还是尖头的。听这帮小孩子们说,那叫“鱼雷”,防水的,有大有小,爆炸威力各不相同,他们炸鱼的时候就是用这种。
  用香点燃这个“鱼雷”之后,那孩子就掐着点将它扔进水缸里面。扔太早容易熄灭,扔太晚意外多,作为有丰富经验的玩家,他们对这个技巧熟。
  其他人站得比较远,虽然这个爆竹是个小的,但水缸里面的水太臭,这帮孩子们不想被溅上臭水而已。
  不知道是不是这水缸的年代太久不经炸,还是这“鱼雷”的威力太大,总之,郑叹就看到那个水缸破了个洞。里面泛黑的臭水从水缸缸身上那个破洞里流出来,臭气四散。
  点爆竹的那个孩子没来得及跑太远,身上还是被溅上水了,闻着臭臭的,赶忙回去擦洗了。
  快到午饭的时间,手头的鞭炮也放得差不多了,熊孩子们各回各家,吃完饭,再捞点囤货出来继续玩。
  焦远用零食跟几个孩子交换了一些鞭炮爆竹等,没办法,他就算有零花钱一时也买不到鞭炮爆竹,这附近没什么小卖部和商店,就算有,鞭炮爆竹的种类也不多,这就是不方便的地方,买东西得去集市那边。
  和这些孩子们交换鞭炮爆竹的时候,焦远特意挑了一些引火线比较长的,到时候回去给小柚子玩玩,引火线短了他也不放心。焦远有自知之明,虽然他年纪比那些擦鼻涕的小屁孩大,但论经验,他可比不上那些小屁孩。
  回老宅的时候,焦妈正在厨房做午饭。
  厨房是那种老式的灶台,点柴火的那种,锅也是大铁锅,焦老爷子喜欢用这种,煤炉子现在用来煮卤菜和炸肉丸子藕夹等,平日里也不怎么用,现在过年才燃上。
  焦远翻出一根香,伸进灶里点燃。
  “你点这个干什么?”焦妈皱眉。
  “放鞭炮。”焦远答。
  “注意点别伤着,还有,别吓到黑炭。”焦妈担心道。
  “没事,黑炭一点都不怕,上午一直看着我们玩,它还知道捂耳朵呢。”焦远咧着嘴笑,点燃香之后就和小柚子来到老宅后院玩。
  乡下的好处就是地方大,限制少。
  后院里推着一个高高的柴火垛子,零星种着一些杉树,地面的杂草叶子等早被焦老爷子清扫过。
  这里也有一个水缸,不过焦远可不敢炸自家水缸,之前为了办置年货,焦老爷子买了一些鱼放在这个水缸里面,昨天将鱼腌制了,水缸清洗了一下,放了点水在里面搁置在那里,一时也没动它。
  老太太坐在厨房后门那儿炸藕夹,时不时看看后院的俩孩子,虽然村里的孩子们经常玩鞭炮,但自家孙子跟村里这帮混小子们可不一样,接触鞭炮少,老太太担心。
  郑叹跳上柴火垛子,看着下面。
  焦远用一根金属棍在地面上戳一个小洞,将小爆竹插在里面,让它直立着,这样方便点燃。
  点燃之后鞭炮发出“啪”的一声响。
  这些都是小些的鞭炮爆竹,焦远在自家院子里也不敢玩大的,第一是危险,而且会吓到老人。他也就是过过手瘾而已。
  在自家后院,焦远和小柚子都放开很多,一人拿着一根香点鞭炮玩。
  玩了会儿之后,小柚子看向爬柴火垛子上的郑叹,道:“黑炭,你玩不玩?”
  郑叹动了动尾巴尖,貌似,有那么点爪子痒。
  “给,黑炭,你也来玩吧。”焦远踮起脚尖,将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