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封印&人间无限
知道对方就是那个在中国神秘出现的、叫成刚的学者。
赵曼没想到的是,他这种不肯直接认输的小聪明做法,却给自己带来了无尽的烦恼。
他的加密邮件被美国国家安全机构截获了,由于被截获的邮件在30秒后消失了,安全机构没能掌握其中内容,而赵曼是在美国的敏感研究部门工作的华人,本身就属于安全机构暗中监督的人物之一,这样的邮件,不可避免地被怀疑为泄露机密情报的邮件,安全部门暗中对他展开了严密的监控和调查。
成刚很佩服阿曼的聪明,竟然用这种办法来发现目标,这样的人是值得结交的,自己今后的事业需要许多各有专长的人,当然要等自己显示出绝对实力以后,这些人才愿意加入。
今天要去参加由傅老召集的学术研讨会,他刻意准备了一下,就早早的出门了,对他来说这是一个结识专才,增长见识的难得机会。
这是一个为期两天的公开性学术讨论会,地点选在北京饭店,来的人大多是国内一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相关专业的专家,也邀请了部分国外大学的研究人员。
讨论的主题是未来新能源的发展,从手上的会议安排日程、和参加人员的规模来看,虽然说是学术研讨会,成刚却觉得应该叫做“新能源发展”论坛可能还准确些。
成刚办完报道手续后,工作人员告诉他,傅老交代:请他先去见个面。
工作人员将他带到一间客房,他一眼就认出了那个头发全白、双眼透着智慧的老者。
“您好,学生成刚!”他恭敬地向傅老自我介绍。
“欢迎,欢迎!”傅老主动伸出手来,看着眼前这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感叹道:“果然是年轻有为啊,中国后继有人!”
“您过奖了,你的事迹和对国家的贡献,是激励我们这一带人投身科技的动力之一!
能见到您真的很荣幸”。
“哈哈,我们不要互相吹捧了,小成啊,你下一阶段的研究由我来引导,你有什么想法?咱们随便聊聊!”。
成刚本就不是寻常人物,他在短暂的拘谨之后,便开始和傅老轻松交谈。他将自己所设定的研究方向、以及自己的发展打算都全盘向这位值得尊敬的老人托出,他明白取得了傅老的认同和支持,就等于获得国内整个科技界的支持。
傅老静静地听着,不时在关键地方提一些问题,脸上逐渐露出欣慰的笑容。这个为了中国的强盛,把自己的一生都贡献在科技事业的老人,无时无刻心里都想着国家的兴盛,在他迟暮之年,能看到成刚这样的年轻人,使得自己的事业可以延续,那种欣慰是发自内心的。
成刚谈完后,傅老拍拍成刚的肩膀,道:“你选定的这些研究项目,都是目前国际上热门的前沿科技,我会全力支持你的,但科学的东西也是急燥不来的,你要一项一项慢慢来,至于你自己的发展计划,我个人认为,只要是对国家、对人类有利的,无论选取什么形式发展都没有关系。”
“谢谢您,您的支持非常重要”成刚真诚地谢道。
“不必谢我,都是为了社会发展,说大点是为了全人类!”傅老接着道:“你目前所欠缺的实验条件,我来想法安排,你等我电话就行了。走吧,会要开始了,你仔细听听,会对你有启发的,找机会我给你介绍些专家”。
饭店的大型会议厅已经坐满了人,成刚跟着傅老被直接请到贵宾座席。
会议采用由预先安排好的一些知名专家,针对要讨论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第二天再针对所有的观点进行讨论和辩论。
来自不同科研机构的专家们,对未来新能源的话题表现出极大热情,各自从不同的出发点阐述自己的观点。
成刚的思路和视野在这样的交流中被无限拓展。
关于新能源,众专家们各抒己见,对现在被普遍看好的未来的能源资源做出了详细的论述。其中有: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海浪波能、微生物、绿藻、太阳能、受控聚变等五花八门的能量来源。
成刚听着听着却陷入了沉思,能源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未来能源一定要在这些自然资源上面做文章呢,能量本身充斥着整个物质世界,能量与物质构成的是一个循环转换、不生不息的世界,应该有比较直接的方法对各种能量进行转化应用,而不应该像现在一样,以自然资源的消耗为代价获取能源。
真正的未来能源应该是:一种以自然资源为媒介,可循环再生的能量应用方式。
当然,要达到这样的目的,还需要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成刚认为现阶段考虑新能源,至少也应该以对环境影响小、能源利用率高为出发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能源不是以发现什么资源为主,而是以提供能源应用手段为前提的。
到第二天下午,会议已经接近尾声,上台发言的人越来越少,大家都开始三五成群地自由讨论,由于傅老的特殊身份,周围为了一大群学者,和傅老探讨一些问题。
傅老看看坐在一旁一直沉思的成刚说道:“这两天有什么新想法?到台上去讲讲,让大家分享一下!”。
众人很惊讶傅老竟然对两天来一直坐在他旁边的这个年轻人如此看重。
成刚明白傅老是在给自己提供表现机会,对于傅老建议发言的人,大家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大家的鼓励下,成刚站到了讲台上。
只见他在呼吸之间,精神异力运行,顿时心神稳定、思路清晰。他以“未来能源无所不在,能源的瓶颈是技术手段而不是资源!”为主题,展开了他的观点。
他说道:“……。当人类最终走向未知宇宙,在那里我们不能随处获取自己熟悉的能量资源的时候,我们把希望寄托在什么上面呢?是获取能源的手段!一种可以获取各种能量形式的基本手段!我认为,我们可以找到一种技术,能将各种能量形式转化为一种基本能量单元,这种能量单元可以直接储存或应用到我们的各种需求上去……”
越讲思路越清晰,他旁征博引、论经推理,将论述的焦点这样一种技术产生的可行性。
洋洋洒洒地一讲就是一个半小时,竟然成了两天来演讲时间最长的一个,开头他提出这样的论点时,听的人觉得他是个可能是个哗众取宠的年轻人,没想到越往下听就越投入,被他演讲过程中一些与众不同的论证方式,新奇的理论视点所吸引。
大家纷纷打听这个年轻人是什么来路,最后知道,原来就是那个近来在网上发表许多思路奇特的论文的成刚,而且据说已经成了傅老的学生。
会议厅的后面一些外国记者,纷纷埋头记录着什么,如果你看看他们的记录,你会发现,这些记者竟然基本上都是专业人事,其实,他们是一些具有双层身份的记者。
由于这是一个公开的研讨会性质的论坛,所以并不拒绝记者,本来这种会议记者通常不会太感兴趣,只会在开始或结束的时候出现,不过,由于这个研讨会的专题是国际上比较敏感和热门的话题,而且,应邀前来的大多是一些著名学者,所以,倒是来了这些怀有其他目的的外国记者。
刚刚他们还在对这样一个泛泛而谈的研讨会失望,后悔白来一趟的时候,成刚的演讲引起了他们极大的重视。
不久后,许多国家的秘密档案中出现了成刚的个人资料、以及对他个人的科学理论水平的综合评价,同时,这些国家一些的科研机构将成刚所设想的这种技术手段列入了研究日程。
成刚在这里发表演讲的时候,邱枫那边的活动已经有了明显成绩,上次成刚在总装备部介绍完后,他所构建的系统引起了军委的高度重视,很快就成立了专家项目组,并指示要尽快定型量产、装备部队。
正常情况这种产品一定是由军工企业自己总装生产的,在邱枫的特殊公关活动下,产品的总装生产权被授权给了刚刚注册成立的一家民营企业,当然这就是李倩刚刚注册的企业!
该企业法人和总裁是邱枫,董事长是产品的研发人成刚,这也是为什么中央领导能允许这种授权生产的原因,只需要对整个生产的保密性提出要求并加以防范,就没有太大问题。
仅管有邱枫的担保,国家安全部,甚至军方的情报部门还是对成刚暗中进行了严格的调查,可以说是上查三代,近查所有与之相关的人、事,中国的这一套安全措施还真不是吹的!
※※※
说明:到本章,第一集就已经结束,请有兴趣的朋友静候第二集。
第二集内容简述:成刚终于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将重点转向应用科技。中国在崛起,国际社会充满暗流,很多人是不愿意看到一个强盛的中国的……
请继续期待《人间无限》续集
~第一章 质能世界~
自从上次的学术研讨会结束后,成刚全身心陷入了对物质、能量世界本源的思索,在傅老的安排下,他被允许参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相关实验。
他早出晚归,整天泡在实验中心,这种高能物理的特殊实验条件,让他更加深入地了解质能世界的本质及规律。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于上个世纪末建成,是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重要实验基地之一,它坐落于北京西郊八宝山东側,占地5万平方米。由注入器、输运线、储存环、北京谱仪、和同步辐射装置等几部分组成。
他在各个不同的实验站,观察实验结果的同时,思感却跟踪着正、负电子经过弯转磁铁和扭摆器、并不断分析在整个过程中发出的同步辐射光束。
被加速的电子束在对撞时产生了大量能量,令成刚感兴趣的是,这些能量最后去了哪里?
如果说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电子、或者一些基本粒子构成的话,那么能量的本质又是什么?
对于物质和能量的关系,现代科技已经基本明白,然而现代物理学所定义的能量概念,只是准确地提供了物质运动关系的度量,却也留下了许多还无法解释的能量特征。
例如,中国的气功、神秘的宗教力量、特异功能等,尤其是成刚自己这种不可思议的思感能力,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能量形式呢?
一定还存在一种人们未知的能量形式,成刚在实验过程中有一种忽隐忽现的感觉,他知道这里的实验条件加上他的思感能力,已经很接近揭示这一奥秘的边缘了。
他不禁又想起牛顿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来,牛顿在晚年转向研究宗教,很多人认为他已经误人歧途。
※※※
可成刚现在理解了,以牛顿那样的智慧有可能是误入歧途了吗?应该是人们对这位科学巨人的一个跨世纪误解,他一定是发现了什么并在寻找着新的真理。
在微观的高能世界潜心寻找答案的成刚,终于有了突破性的发现,他发现了一种比夸克还要小的一种粒子状态,之所以说是粒子状态,是因为,这种微小粒子其实只是一个个微小能量团,这是一种无属性的混沌能量团,其存在时间小于10的负六次方秒,是一种瞬态存在。
这种瞬态存在的粒子,在不同的外部条件影响下瞬间转化为其它任意能量形式或基本粒子。
当然这种未知的粒子状态是他在思感的捕捉下发现的,他结合实验现象,用理论分析和推论的方式将这个发现公布出来,并命名为H粒子。
某空军装备研究所的实验室内,由一群专家组成的技术鉴定组,正在对成刚提供的原型系统装置进行严格的性能测试。
经过几天的综合测试,除了对原型机的硬件尺寸、外观要求提出了一系列实用化改进意见外,其它性能指标都达到系统介绍中所宣称的技术指标,这意味着该系统已经从技术上通过了军方鉴定,剩下的工作就是要试制试用机型,进行实际飞行测试。
空军装备部对这样的设备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工厂还没建立,针对目前空军几种机型的配置要求就已经交到邱枫手中。
拿到生产授权书后,由一家商业银行提供的首期6个亿的贷款也已经到帐。
李倩招聘了几个助手,组成一个筹备组,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工厂建设。
地点最后选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新建成的一个厂区,这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区,由三栋8层楼的厂房成“工”字型分布。
最近,成刚又去了安徽,说是去利用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所的HT…7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做什么实验,所有的企业建设事情,他一概不闻不问,全部交给李倩全权处理。
李倩和邱枫商量了一下,出于发展和安全性的考虑,他们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