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法变
元始天尊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老子和通天教主只好勉为其难,卖元始天尊个情面。燃灯道人可不知其间变故,只道元始天尊果然说服了老子和通天教主,不断前来捧场的三教弟子就是证明。又逢达摩道人从教中返回,带来了西方二圣的赞誉,以及应诺不会随意插手此事;即使应邀前来,西方二圣亦是做为调解人,不会表露明确的立场。
如是,燃灯道人雀跃非常,拿出十二分的努力,说服六国之君;非止一日,六国再次合纵,上百万大军并力攻秦。早有墨家、兵家等流派门人,将消息传至秦国;秦王闻讯,方寸大乱,连忙问计于张仪。张仪却知事情并没有秦王想的那么简单,非是六国为攻秦而来,实乃元始天尊不忿自己行为,欲杀自己而后快。
莫言、仓颉等则又是另一种看法。认为三教如此兴师动众,不可能仅仅为了张仪一个,很有可能是针对老师胡卢而来。于是,莫言等不敢擅专,请赤屁马猴明理报于胡卢。胡卢的看法和莫言等相近,认为张仪之事不过是个由头,连忙通知镇元大仙,请其在适当的时候,助自己一臂之力。至于西方二圣,胡卢一时拿不定主意,倒不曾请援。
总之,三界忽然乱作一团,大有再起“封神”之意。张仪倒是有心弃秦而去,奈何如此巨变,已经脱出了他的掌控,如何发展,怎样结局,实在不是张仪能够做主的。幸好胡卢亦不曾让他久候,闻讯不久。就亲至阵前;未几,镇元大仙也来了。六国联军亦不甘示弱,三清等同样接踵而至,与秦国成对峙之势。
胡卢和镇元大仙商议良久,想破头皮,亦猜不出三清究竟意欲何为。若说为了张仪之事,实在没必要如此兴师动众;若说三清欲以张仪为由,挑起争端,将置道祖鸿钧之言于何地?没奈何,胡卢和镇元大仙只好决定,在阵前问个分明。实际上,元始天尊同样受到了老子和通天教主的置疑,元始天尊只得再次保证,“两位道兄尽可放心,前言依然有效。”
次日一早,两军在函谷关前对圆。细说起来,双方乃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形,当真微妙的很;尤其是胡卢的门人,遍布诸侯各国,尤其严重。由于两军大神通者甚众,兵将撕杀只能延后,须由大神通者先行对话,决出胜负。
胡卢身份上最适合出面,又急欲向元始天尊问个分明,遂下芦蓬至阵前,说道:“请玉清道兄出来一见。”元始天尊闻言,远远接道:“葫芦道兄,汝无故夺吾门人。有何面目见吾?”复对燃灯道人说道:“道友为六国之相,贫道不便擅越。还请道友出面对话,与其辩明是非;若其执迷不悟,可先行动手,贫道等自然不会坐视。”
燃灯道人专于谋事,早已自迷了心窍,岂疑有他?当即跃阵而出。戬指胡卢,说道:“葫芦道兄。世人皆称你乃圣贤,贫道深以为然。何故自弃身份,夺人弟子,复又轻染红尘,阻六国之大势;造此恶孽,不怕天遣么?”
胡卢心存疑惑,急欲见元始天尊不假,但也未曾因此乱了方寸。眼见燃灯道人礼仪不周、口出不逊,胡卢不答反问:“汝乃何人?汝师何人?”燃灯道人闻听胡卢问得古怪。忽然省及眼下化身苏秦,不能以真实身份论,登时怔住,无言以对。胡卢却紧逼不放,不愿轻饶了他。自顾说道:“汝为苏秦,师从鬼谷,学艺数载,见了贫道焉何不拜?”
燃灯道人自知理亏,寻思,“棋差一招,再言无宜。”大叫道:“汝与贫道虽有授艺之恩,贫道铭记于心,但汝却非吾师。何况私谊大不过公理,汝即倒施逆行,贫道岂能容你?”说罢,仗剑来取胡卢。至半途,燃灯道人忽觉不妥,心道:“葫芦道人根行深厚。修为不凡,又兼法宝众多,利害非常,贫道非其敌手,不可自陷险境。”于是半路刹车,忽然返身而走,为防胡卢乘势赶来,随手还玩了一记飞剑。
胡卢不知其故,只觉莫名其妙。还道那“飞剑”是何等厉害的法宝。惊疑之余,心念电转,寻思:“东海之时,燃灯道人祭出葫芦藤,险险令贫道吃了大亏。如今这柄飞剑同样不起眼儿,说不定却属先天至宝之列。”即存此想,胡卢焉敢小觑,忙把玄功运转,祭起落宝金钱,复又用七彩葫芦法相护住身形。以待不测。
166回 妙中妙了却因果 玄中玄终证混元 (下)
果然“不出所料”,落宝金钱振两对小翅飞去.竟然落不了一柄“飞剑”;原来落宝金钱只落得法宝,却落不了兵器。胡卢一时未能想及此点,越发肯定了自己的猜测。当真是神慌行亦乱;索性吉人天相。歪打正着,胡乱把手一指。倘若那柄“飞刮”果然是先天至宝,胡卢这一指虽有大法力,定得换乾坤,但也定不住先天至宝一级的“飞剑”。
实际上,就连胡卢本人也没报多大的希望,早有了脚底抹油溜之大吉的想法。倒不是胡卢就此怕了燃灯道人,而是胡卢认为燃灯道人好歹亦是个有道真修;既然拿来用出。定是非同一般。有道是好汉不吃眼前亏,先避了锋芒再说。奈何那“飞剑”还真就是一个“凡物”,其神异之处不过是对寻常修士而言,似这般胡乱丢出,根本伤不得胡卢。
于是,胡卢很意外的发现,自己无形中被燃灯道人给耍了,不觉恼羞成怒,就欲施些手段,让燃灯道人吃点苦头。然而,胡卢一念未绝。还不曾付诸行动,就听燃灯道人惨叫一声:“痛煞吾也!”胡卢定晴一看,却见一口棺材立在当地,确切地说应该叫做“灵棺宫灯”其上有一物,正是落宝金钱。
原来,胡卢适才一时慌神,只是一味地加大对落宝金钱的法力输出。控制落宝金钱的念头却在元形中弱了几分。偏偏那落宝金钱又和“飞剑”专业不对口,阴差阳错之下,只好去找燃灯道人的麻烦。燃灯道人已然得道、有了智识不假,但其本质仍然是一件先天灵宝,不备之下自然就被落宝金钱打回了原形,灭了道行。
说来话长,一切其实只在刹那;除了胡卢本人心情跌宕,旁人不明内里,还道胡卢一早就计算好了,攻防一体,瞬间就将燃灯道人“斩于马下”。是以,非止胡卢一时怔住。两军阵前的修士们亦是惊诧不已;身负神通者寂然,凡人们却不管这许多,秦国将士登时欢呼起来,威武之声连成一片。
胡卢闻声省悟,连忙收拾心情,把袖一挥,将那“灵棺宫灯”收了去。然后复请元始天尊出来说话。元始天尊定了定神,亦觉有些意外,心中嘀咕:“燃灯好歹亦是个准圣,就这么没了?”元始天尊深恨燃灯不假,有心算计燃灯亦不假,但却不认为燃灯道人会因些被坏去性命。如此结果,元始天尊亦不知是喜是忧,滋味满怀。
燃灯即去,元始天尊很有些心恢意懒,生了早离红尘之念,遂至阵前。打一稽首,说道:“道兄请了!”胡卢把礼还了,乃道:“申公豹与贫道投缘,今入贫道门下;失礼之处。还请见谅。玉清道兄如何才肯掀过此事,尽可直言;只要合乎情理,贫道无有不应。委实不必如此兴师动众,扰乱凡尘。”
元始天尊笑道:“六国合纵。并力攻秦;皆乃燃灯一人所为,意图挑起争端,叫吾神州修士自相残杀。他西方教好从中渔利,用心真是险恶。三教修士不过受其所惑,贫道正为平息纷争而来,不意竟使道兄和镇元圣人误会。至于申公豹叛教一事,贫道看在道兄面上,本没打算深究。如今道兄提前,贫道自当从善如流,将这段因果了却。依贫道之意,道兄只须给一个口头承诺,并在适当的时候还贫道一个人情即可,未知道兄以为何如?”
胡卢自然不会相信元始天尊的说辞。但也没有深究的打算;既然元始天尊这么好说话,胡卢报之以李。接道,“玉清道兄即有善念,贫道焉能落后?就依道兄之意,化干戈为玉帛。”
如是,一场纷争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或者在胡卢看来,元始天尊的行为有些儿戏;他却不知元始天尊对他忌惮的很,认为不借三教之力以势相压,胡卢未必会服软。尽管元始天尊相信,合三清之力,非是胡卢和镇元大仙两个可以相抗。然而,元始天尊同样清楚,若是自己不依不饶。老子和通天教主未必愿意尽全力帮助自己。一旦将事情搞大,有违道祖鸿钧之命不说,西方二圣的虎视眈眈,亦不得不防。最终自己非但得不到好处,还要因此欠下老子和通天教主天大的人情。
即是如此,何必一味交恶胡卢,让外人得利?如今非但得了胡卢的承诺,亦缓和了双方的关系,更不曾因申公豹一事失了面皮。日后倘有行动,胡卢总须记得这一份人情;虽然未必有多大的好处,终归没有坏处不是?
六国联军本就互相提防,未能生死相托,眼见根卢和元始天尊达成谅解,众修士亦依命散去,又失去苏秦的协调,登时傻了眼,各怀心思,同一个疑问:“这还打不打?”未几.有消息传来:苏秦罢相。张仪出奔。”六国联军更无战心,待到粮草尽时,终于生了内乱。被秦军随后掩杀,大败而归。
正如天地大劫之时,封神一役中,修士们可以通过了却因果,脱劫超生一般;胡卢自从杀灭了燃灯。把因果了却,忽觉本心通明,似有触动。于是弃了红尘,复回方丈仙山,闭关静修,以乘有所突破,道行精进。然而时过百年,胡卢无论如何也抓不住那一丝悸动,悟不通过往是非,寻不见大道所在。
纵观胡卢一生,甚少与人结怨。便有因果,亦是别人欠胡卢的人情。非是胡卢欠了旁人的因果,必须要了却。仅有燃灯道人一个,莫名其妙地敌视胡卢,三番五次地来寻胡卢的麻烦。尽管胡卢未曾真正放在心上,终归有所妨碍,如今燃灯道人已经成为过去式,自然心有所感,似有所动,只是时机未至,不曾找到契机而已。
至于胡卢许给元始天尊的承诺,毕竟只是一个口头协议;申公豹的叛教改投,亦非受了胡卢的蛊惑,全凭自愿。因此,严格说来,胡卢和元始天尊之间的因果,并不似表面上那样大,若非如此,元始天尊岂会善罢干休?何况胡卢和元始天尊已然达成谅解,双方自愿把因果掀过。胡卢欠元始天尊的仅是一份人情来往。
一日,胡卢似有所悟,未及深究,上有无量之大功德降下。
原来在凡尘间,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灭诸侯,一统神州;履至尊,制六合。威震天下。至此,诸教道统已传。百家学说流芳;胡卢“开创”纵横之说,门下各兴其学,多在豪杰治世教化,有功于人族,亦有德于天地。
无量之大功德加身,集合胡卢原有,数量之多,非是恐怖可论,终于由量变引起质变。无尽的玄黄功德之气,在七彩葫芦法相之中,汹涌澎湃,激荡碰撞。胡卢本人亦是心驰神遥,五识凝聚,分外敏锐。过往是非一一现于眼前,走马观花一般,若见未见,似感非感。
下一刹那,或者已然过了很久。胡卢的脑中眼前,忽然浮现出一番景像来。胡卢心中一动,但觉有些熟悉,如那满天繁星,又如电子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蓦地,诸多星辰或者微粒子动乱起来,很是不安。似乎受到巨大的压迫,非要聚在一齐不可。撞击、爆炸,伴着无尽的光或热,十分壮观;然而,总是敌不过压迫。
胡卢突发其想,忆起一句话来:“有压迫的地方,就有反抗。”紧接着,胡卢又为自己的想法感到奇怪。大约省起之前的想法很不应该。未及深思,聚合在一起的星辰们,或者说微粒子们,终于不再沉默。或者说不愿在沉默中死亡,选择了暴发。轰然雷响处,胡卢什么也辨不出来,只是感到自己的神识,亦要随着雷响暴发了。
神识的暴发有没有雷响,胡卢不太了然,似乎响过罢,他已顾不多这些了。神识在扩散,扩散至无限大,胡卢顾不得细节,只是觉得思维发散的太厉害,几乎要于天地溶为一体了。胡卢很生气,或者是恐慌,再或者是其它的什么,总之是突然起身,咆哮起来。咆哮声有多大,或者说别人有没有听到,胡卢亦不太了然,大约亦是有的罢。
正当胡卢以为自己“走火入魔”。将要迷失在天地时,神智却忽然清醒了起来。耳中隆隆地响个不停。整个洪荒似乎都在颤抖,胡卢全不在意,只感觉很舒畅。天地尽在掌握么?不是!天地算什么!胡卢的眼光已然越过三界,看到了天地之外:无尽的虚空,了无一物;似乎又不全对,因为鹅卵似的物什周围有个大旋涡。
“葫芦道兄!差不多了吧,差不多就可以停了!”
胡卢很有些觉得耳熟,把眼一看。居然是道祖鸿钧。道祖鸿钧看起来很着急,脸上直流汗。胡卢觉得有些奇怪,不知鸿钧为何这样说,略略怔了一怔,终于发现大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