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法变
三朵较小血莲花,只是一直不曾成熟。适才贫道不得已。只好借血海精华生机催化,期望加快其成长速度,不意借此机会加深了对血莲地理解,知道了此花的一幢妙处。道友可将此花炼化,其中妙处,自有体会。”
好东西谁不想要?又听冥河之言,似乎其间另有妙处,接引、准提二人虽已成就混元,证得无上大道,亦是眼热地很。准提道人寻思:“十二品血莲乃是先天至宝,得整个血海和修罗一族生机温养,一共才生出三朵血莲花,却是太过珍贵,绝不在接引师兄所有的金色莲花之下,端的是修罗教教中瑰宝,冥河能送葫芦道友一朵,已属异数,想来也没有贫道和接引师兄的份儿。不过贫道已经成圣,血莲花再珍贵,于贫道地作用也是有限的很。”
接引道人却因冥河之言生出一番联想,又是事关己身,反不如准提道人看得开,寻思:“若能得绝品血莲一朵,便是不如十二品血莲,对贫道来说亦有大助益,正可借此与贫道的十二品莲台相合,增长修为倒在其次,完善我西方教义才是要紧。”心中如此作想,望向冥河老祖的眼光亦更见热切。
冥河老祖看在眼里,心中冷笑,暗道:“沉不住气了吧!刚才贫道把血莲子拿出,不意你二人竟似不放在心上,贫道还当你二人已经修成那无上忘情大道,如今才知,圣人亦不过如此!”自言自语似地说道:“贫道这血莲花虽说妙不可言,却还只是针对未曾成圣之人,接引、准提两位道友已经成圣,贫道地血莲共才三朵,非常有限,怎好浪费!?”
接引岂能不知冥河之意?心中略感遗憾,随即却也释然,寻思:“以贫道的那三朵金莲,便可知道冥河血莲的珍贵程度,自然不可轻易送予外人,何况冥河本就和贫道有对立之意,适才却是贫道动了贪念,一时存了妄想之意。”
准提道人则想:“冥河三番五次挑衅贫道和接引师兄,虽说贫道并不在意,但毕竟于接引师兄面皮无光,久留无益,不如及早归去。”于是说道:“此间诸事了了,贫道等三人各自有事在身,便不再打扰冥河道友。”接引说道:“正是,今次吾等三人讨扰道友,得道友‘盛情’管待,于心不安;道友若是得闲,可往我西方教一行,吾等三人一定悉心照待,定然不叫冥河道友失望。”
冥河老祖却道:“道友此言却是有误,贫道只和葫芦道兄论交,对两位道友却是多有怠慢,怎好厚颜到贵教讨扰?何况便是贫道去西方教做客,照待贫道也只是两位道友,与葫芦道兄何干?”准提道人却是心中一动,暗道:“来而不往非君子!汝作弄师兄与我多遭,口舌着忧,却报在眼前!”故做讶然道:“冥河道友难道不知么?葫芦道友却已是西方教的三教主了,道友只要来我西方做客,吾等三人自然是一齐管待。”
胡卢向来不肯承认自己是西方教的三教主,但是接引和准提两位圣人既然这样说了,却也不好直接驳了两人颜面,连道“不敢当”。冥河老祖却是信以为真,怔在当场;即使他与接引、准提矛盾重重,但也不认为接引、准提二人以洪荒圣人之尊、西方一教之主的身份会拿这种事儿开玩笑。至于胡卢之言,本就说得不清不楚,冥河老祖自然自动过滤了,哪有细究的心思。
接引、准提二人瞧见冥河老祖的反应,虽没有放声大笑,却也心中畅快之极,根本不给冥河老祖反应的时间,径直拉着胡卢,驾起祥云离去。独留冥河老祖一人在那里喃喃自语:“此番只怕却是亏大了!”半晌方才安慰自己似的说道:“虽说贫道白费了一番心思,但也交好了葫芦道友,落下一份人性不是?将来不论如何,他葫芦道人终须顾念点儿情份,只是贫道却须小心,万万不可在葫芦道友那里落下口实。”
正所谓“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吃亏或者就是占便宜,冥河老祖今日或者吃了一个哑巴亏,未尝不是他日一番善果!
第二卷 086回 六道地府初议事 三界部族多奔忙
说胡卢等三人辞别冥河老祖,接引道人说道:“此间道友若无要事,不如随贫道一起到教中,少住几日。”胡卢闻言,略感诧异,说道:“此间事情虽了,但于情于理,我等也该再去见平心娘娘一次,回个信儿,把事情交待一下吧?”准提道人接道:“接引师兄甚少在人间行走,对这些礼数却是不甚了了,又放心不下教中诸般事务,固有此语,不如接引师兄先回西方,由贫道和葫芦道友去向平心娘娘辞行。”
胡卢这才释然,他却不知,接引道人固然绝少在红尘人间行走,却也不会连这最基本的常识也不知道,只是因为平心娘娘虽是祖巫后土所化,身具化身六道的无量功德之人,终是修为甚是有限,根本不在接引道人眼中,若无必要,下意识便存了几分轻视之心。至于刚入地界之时,却又不同,接引提出须见平心娘娘一面,无非是想借平心之口,要胡卢知道自己所言未虚,并非信口开河,对冥河老祖生出恶感。
三人作别,接引道人自回西方教不提,单表胡卢、准提二人来见平心娘娘,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平心娘娘再三谢过,寻思:“葫芦道友果然是德高望重,连冥河老祖这般桀傲不逊之徒,都须拜服有葫芦道友的威仪之下。”这却是平心娘娘出身巫门,不通天数,并不知晓胡卢根脚、神通,正好是那冥河老祖的最大克星,和什么德高望重却没有半点关系。说道:“冥河老祖虽已应下,但修罗一族已成气候,放任不管终是个麻烦。况且六道轮回新立,秩序尚未建全。名不属实,葫芦道兄乃是三界少有大智慧者。不知可有甚建议以教贫道?”
“大智慧者?还三界少有?”对于平心娘娘的这个尊称,胡卢打心眼儿里高兴,但却不敢承认,说道:“贫道何德何能,当得道友如此赞谕。”准提道人接道:“葫芦道友却是太过谦虚,便以道友的经历——教化洪荒人族万民,指点仓造字,助轩辕战败蚩尤。导大禹治理洪水肆虐,那件不是关乎三界安危?便称为三界第一智者亦不为过。”
胡卢闻言,心中苦笑,寻思:“贫道行事原本没什么明确的目的。所行之事几尽属是机缘巧合、因缘际会,遇上之后,下意识地按照记忆中地历史进程行事,或者说叫‘顺天行事’,就算没有贫道参与,结果多半也不会改变多少。凭白落下这许多好处,心中已觉惭愧,再枉称三界第一智者,那就有些狂妄过分了。奈何别人不得而知,贫道又不能明言直说;照准提道友的说法。却是把贫道这‘智者’地称呼坐实了。”
平心娘娘、准提道人见胡卢默然不语,还道他已经默认了;一个说:“请道友不吝赐教”;一个道:“正要听闻道友高见”。
胡卢在地界已经很有些时日,对六道轮回亦有新的认识:三界六道就目前而言其实乃是个相对非常广泛的概念。三界为天、地、人三界,六道是天道、人道、畜牲道、修罗道、饿鬼道、地狱道;所谓祖巫后土身化六道轮回。重点乃是轮回。却非是六道。六道本来就是个概括的说法儿,以人道为例。并非单指人类,而是指洪荒一切人形生物;再如畜牲道,以字面意义来理解,应该是指被人放牧畜养的动物,实际上却几乎包括了洪荒世界的绝大部分物种,连得道未化形的妖类若不幸身陨也要入畜牲道,行轮回之事。
由于三界的生灵,目前只有人族创造了真正意义上地统一文字,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对六道轮回的描述也夹杂了太多的私人感情和习惯。还有一点须要明确,所谓祖巫后土身化六道轮回,只是增加了一个贯通三界,并具有轮回功能的枢纽。除此之外,三界一早就有其它通道,只不过“路”难走了点,不能适用于绝大多数地寻常生灵罢了。
洪荒亿万生灵真正常久居住的地方,是三界,而不是六道,六道只是六条“道”,并非指生存空间。至少人道中的“人”,畜牲道的“畜牲”,就共同生活在人界,而不是住在各自的“道”。洪荒和人界也不是同一个概念,而是泛指天、地、人三界。
六道轮回的现状,或者说地界的现状,也可谓是“诸侯”林立,由于原住民数量
又缺乏大神通者,只能依附于别人;因此地界的势力娘娘的地狱道、冥河老祖的修罗一族,以及极少量地西方教下门人,缺少统一、正规的行政系统。这个行政系统应该有两层含意,一方面是管理地界,一方面则是负责六道轮回的事议;就胡卢个人认为,后者才是重点。
于是胡卢沉思半晌,主要是借鉴忘记中关于阎君、判官等职责地描述,组织一下语言,然后叙述一番,说道:“贫道认为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六道轮回缺少起码地秩序规则,生灵身陨,为善者未有善果,做恶者亦无恶抱,这就须要建立一个审判机构,设生死簿、判官笔及其相应官员,根据魂魄生前地功业,判定如何安排‘当事人’的下一世轮回转生。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万不可有例外,方可使六道轮回各安其所、井然有序,各族亦没有生事地理由。”
平心娘娘见胡卢闭口不谈地界,心中理解,有道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毕竟以胡卢身份,实在没有必与参与到地界的纷争,不免微微有些失望。但是,紧接着却又被胡卢对如何管理六道轮回的描述所惊,心中叹服不已,倒不是说平心娘娘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想不到,而是缺少明确的概念和详尽的实施办法,暗道:“果然是盛名之下并无虚士!这胡卢道人果然不负三界第一智者美誉!”
准提道人赞道:“道友此论绝妙,委实是暗合天道,大善之言。若能依葫芦道友所述的办法,来治理六道轮回,不但可使六道有序、轮回有纲,三界亿万生灵若知‘善有善报,恶有恶果’有心作恶亦会心中顾忌,如此一来,却有导人向善的无量功果。”准提道人一番感慨本是由心而发,说到最后,心中忽然一动,隐隐间似乎抓到了一点什么,却又似乎不是很明确,当真叫人心痒难耐。
平心娘娘毕意事关己身,尚须作通盘考虑,沉思半晌,含糊其辞地说道:“葫芦道友微言大义,果是至理,贫道深表赞同、并无异意,奈何事关重大、牵扯太广,与洪荒各族均有关联,必须征求一下各方意见,方可行事。但贫道又限于修为法力,身困六道轮回,不能轻离,难以向各族代表当面请教,还须两位道友帮衬一二。”
准提道人亦是一教之主,岂能不知平心娘娘心意?寻思:“平心所述不假,更重要的却是自知其本身威望有限、修为不足,难以服众,意图叫贫道和葫芦道友出面,为其分担压力,难听点说就是想让贫道和葫芦道友做出头鸟。虽说此事功德不小,贫道却是不合适出面;一则是我西方教声名未远播于洪荒三界、势力尚弱,教主名头还不如圣人身份管用,反不如葫芦道友在人族的影响、盛名,葫芦道友本就是主持此事的最佳人选。再则是三清又向来以盘古正宗自居,把贫道与接引师兄视作左道、旁门,非常排斥我西方教义,若是贫道在这件事上强行出面,势必会引来三清的注意,甚至是不满,以为贫道有什么谋划大计,团结起来打压我西方教便不好了。”
胡卢却不曾想这许多,马上大包大揽,倒非看重此事功德,而是胡卢很有些穿越人事的恶趣味,非常乐意参与到这等大事件当中。这种恶趣味就如到某地游玩,写一句“某某到此一游”一般。问道:“却不知须要向那些道友征求意见?”准提道人玩笑道:“道友你身为人族圣父,当是其中之一。”胡卢微怔一下,已明准提道人之意,却听平心娘娘说道:“确是如此,首先要询问的便是胡卢道兄,然除却地狱道和饿鬼道,其它四道,皆须得到至少一位代表人物的首肯,这样算下来,至少需问讯天庭、女娲娘娘、老子、冥河诸位大神通者。”
准提道人忽然说道:“以贫道之见,葫芦道友应该先去问一问女娲娘娘的意见,然后再去天庭,较为妥当。”平心娘娘亦附合道:“正是,女娲娘娘同时代表人、妖两族,确该放在首位。”胡卢点头表示同意,心中却总觉此二人别有所指,只因目前洪荒世界的大部分仙人并不把天庭放在眼里。
第二卷 087回 前日考量今日失 今日因缘他日果
是却还是胡卢首次拜访玉虚宫,即见这般好景致,不府相比较一二,心中略略升起几分羡慕之意。据说从衣着举止,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味习惯;那么居所住处的布局用物,亦不会例外;或简朴或奢华,或清静秀丽或富贵堂皇,大抵总和个人喜好有关。凡人居处与仙家洞府自然不可相提并论、同日而语,但道理却仍是一样的。
从洞府布局上?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