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法变
力锐灭。商军却是士气正宏,商侯又素有仁善之名,豫方诸侯大多心中向往久矣!消息才一传开,豫方诸侯纷纷派遣使者,情愿推举商侯为新盟主,历数葛伯垠诸般罪状,请商侯兴义师征伐葛氏。如今却是柏鉴引大军,兵临葛城。
胡卢按下云头,行至辕门,自有探马报入:“葫芦道长来了。”柏鉴急忙出营,把胡卢迎入中军帐内。胡卢将素色云界旗取出,说道:“此宝予你破敌,有阐、截两教修士相助,料想当再无甚意外,事后切记得派人把宝旗送还天庭,送还之时只说是胡卢谢过天庭援手便是!”
柏鉴把宝旗接了,说道:“老师只管放心,弟子理会得。”复又取出一弓三箭,说道:“另有一事,日前弟子去火云洞送还乾坤弓、震天箭,轩辕师兄却说自己隐于火云,不复红尘,再不问世事,空使利器蒙尘,不肯把宝弓利箭收回,叫弟子转呈给老师处置。”
胡卢闻言怔住,并不接弓箭,寻思:“乾坤弓与震天箭,原该放在陈塘关的,但是贫道却为什么要将它放到陈塘关?且不论这弓这箭是不是贫道记忆中的那弓那箭,即便是同一样东西,就目前而言,也没必要拿来给四百年之后的哪吒当玩具吧,或者可避免一场杀劫,救回几条性命也说不定。”说道:“这乾坤弓和震天箭,非常人可以驭使,仅有限几人可以驾驭,但为师要来无用,便由先由你收着。有机会交给玄元防身吧,此宝由玄元使来倒是相得益彰。”
事有轻重,亦分缓急;商军受阻,须用素色云界旗来破阵,胡卢理应把宝旗寻来。但在胡卢的眼中,伐夏之事却远远不如确立六道轮回的秩序来得重要,于是说道:“为师还另有要事在身,须为六道轮回之事奔忙,不宜在阵前久留。军中若有当紧事。可着知事寻我。”遂与柏鉴匆匆作别,驾祥云望五庄观而去。
不一时行至万寿山,只见:高山峻极,大势峥嵘。根接昆仑脉,顶摩霄汉中。白鹤每来栖桧柏,玄猿时复挂藤萝。日映晴林,迭迭千条红雾绕;风生阴壑。飘飘万道彩云飞。幽鸟乱啼青绣里,锦鸡齐斗野花间。正是:崖前有草秀。岭上着梅香。荆棘密森森,芝兰清淡淡。麋鹿从花出。青鸾对日鸣。仙山真福地,洞天只如然。
胡卢赞叹之余,不觉又将之与圣人洞府、自家居所相比,心思愈见弥坚。暗道:“只待此间诸事了却,定要向黄钟李道友求教,到方丈仙岛,开劈一方福地。”行到观前。正逢清风、明月出来,瞧见胡卢身影,急忙上前行礼,说道:“原是葫芦老爷来了。”一个留下,把胡卢迎入观内;一个飞奔,报与镇元大仙:“禀告大老爷,葫芦老爷来访!”
镇元子闻言大喜,起身来迎胡卢,笑道:“贫道正觉今日神清气爽,至此方知原是贤弟要来,快入观内相叙。”胡卢打稽首坐下,把来意说明;镇元子接道:“此事甚善,为兄怎么会有异意?贤弟看着处理便是!”
胡卢以为镇元大仙和三清等人一样,没有意识到六道轮回的重要性,叹道:“兄长不免太过看轻六道轮回的作用了。”遂又把参与六道轮回的好处说了一遍,劝道:“吾观兄长空担地仙之祖的虚名,实际上却极少管事儿,小弟理解兄长的难处,但兄长亦不可一直无所作为,凭白湮灭了自己的威名。否则,只怕待到千年之后,那新进之仙竟不知天地间有一位地仙之祖是兄长你。以小弟之见,兄长不如乘此机会,在六道轮回占得一席之地,取得部分话事权,一则张显威名,一则可以广结善缘,将来有事,或者有用得上地时候。”
镇元大仙听罢,摇了摇头,叹息一声,苦笑道:“贤弟呀,为兄自是知道你是一片好心,但你对为兄说这些实在是没有意义的。一则是为兄性情淡漠,即不争名,亦不夺利,只愿潜心静修、一心向道,以求早日得证混元道果;再则是地仙之祖这个名份极大,以至于为兄身份尴尬,行事不得不慎,就如贤弟你名声虽盛,却无立教之缘法无异。”
胡卢闻言,亦知镇元大仙说的是实情,地仙之祖的名份实在不小,别的不说,单只阐、截两教的门人弟子绝大多数便份属地仙之列、名义上实归镇元子管辖而言,就非常遭人忌讳了。以此而论,镇元大仙的处境和胡卢倒很有些同病相怜的意思,尽管胡卢向来就没有立教的心思。胡卢心有戚戚然之余,却又生出一丝好奇,问道:“兄长修为精深,法力通玄,见识心得未必就比圣人稍差,只是缘何迟迟不能成就混元,证得无上道果?”
镇元大仙面露缅怀之色,声音略显空洞,说道:“当年为兄与红云道友一起到紫宵宫
钧老师讲道,闻得证道之法有三:以力证道、斩三尸成圣,后来鸿钧老师赐下鸿蒙紫气,言道得者可证圣位。为兄没有机缘,不曾分到,红云道友倒是有幸得了一道,可惜红云道友时运不济,不幸中道身陨,那鸿蒙紫气却有不知所终了。”
胡卢奇道:“难道那鸿蒙紫气竟是成就混元地关键?兄长迟迟不能得证大道,只因少了那一道鸿蒙紫气的大道机缘?”镇元大仙接道:“是!然却也不全是!鸿蒙紫气虽为混沌之前无上妙品,但证道之事若只由区区一道鸿蒙紫气决定,却也未免太过儿戏了。”胡卢闻言一愣,不禁失声惊问道:“此言怎讲?”
镇元大仙解说道:“为兄与红云道友交情甚密,据他所言,鸿蒙紫气只是对道行的增长极有帮助,但说到境界与法力却还得靠自己领悟、积累,以此看来,鸿钧老师所说的‘得紫气者有望可证圣位’虽蕴涵大玄机,但也未免略有言过其实之意。为兄坚信。即使是没有鸿蒙紫气,只要方法对头,机缘不差,亦可成就混元,无非是多费此时日、气力罢了。”
胡卢问道:“那兄长你……”镇元大仙叹道:“为兄却是作茧自缚了,本不愿与外人提起,但贤弟你却非外人,而且早早说与你知,或者对你他朝证道略有裨益也说不定。至少可避免重蹈为兄覆辙。”胡卢谦虚道:“兄长也太高看小弟了。”镇元大仙却是正色道:“如今三界,最有希望成就混元的,也只有贤弟及贤弟门下第一人仓了,其它人如祖龙、冥河、鲲鹏以及为兄看似只差一步,实则机会甚为渺茫。”胡卢问道:“这是为何?”
镇元大仙说道:“大道三千,条条可证,归纳起来却只有三种。以力证道太难。也至为凶险,古往今来。未有成功之例,本来盘古大神是最有希望。可惜为天道所不容,不得以才开天劈地,演化洪荒,便是为自己留下一线生机。但智识全灭,反而成全了三清。
斩却三尸之法,看似层次分明、步步递进,实则对本身性情、智识影响甚大。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也是自毁世间生灵本意之道。斩却善我、恶我二尸,虽说对自身性情有一定的影响,但总还在得道生灵本身意念控制之内。而斩却本我,便是永远没了善恶之分,情欲所求,自己还是自己么?甚至最终还须要以身合道,鸿钧老师便是如此;后来之人,或有变化,但也还是忘情之道,只看老子圣人的情况,就能猜出一二,‘太上忘情,蔑视众生’,却为有情生灵所恶。何况,即使没有这许多顾忌,想斩去本我,也是难上加难,所以这一种方法也不是常人可得,就目前而言,也只有鸿钧老祖用此法成功证道,老子将来或者能修成此道,至少现在还没有。
功德成圣,看似简单,其实甚难;到目前为止,也只有女娲娘娘以此法证道。”
胡卢奇道:“照兄长所言,三清、接引、准提等人等一众圣人又是以何法成圣,难道不在这三种之列?”
镇元大仙笑道:“怎么不在,不过是略有变化罢了。毕竟单纯地以功德成圣,所须功德实在太过巨大,三清身负开天功德在先,立教功德在后,却也要差了一线。开天功德本来是足以使三清任何一人成就圣位,然开天功德近三成皆化为那天地玄黄塔,剩下的部分又经三人分薄,最终落在三清身上地功德也就少了许多。不过三清得天独厚,当时又已经各自斩出一尸,再加上立教功德,所以成就混元相对甚易,而且看起来,也似乎和女娲的证道没有区别。
实际上二者性质并不相同,这里就不得不承认接引、准提二人确实有大智慧、大毅力,居然率先发现,斩尸可以减少功德成圣所须功德地上限,或者说功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替无法斩去的一尸,甚至两尸。于是接引和准提二人在此基础上,简化了斩尸的法门,通过取巧,早早斩去两尸,又借立教大功德,成就了圣位。
不过取巧终非正途,再加上他二人缺少上等的先天至宝寄托元神,所以在实力上要比三清弱了半筹。接引还算好点,尚有十二品金莲和青莲宝色旗可用;准提就惨了,为兄虽不知他具体用得是什么宝法,料想也好不到哪里去,只怕连天先至宝之列也未必入得。”
胡卢问道:“兄长,据你所言,斩尸须要异宝寄托元神,为何小弟斩出三光道人时,却不须如此?”
镇元大仙解说道:“贤弟你先不要急,待为兄一一为你述来。
如果说接引和准提取了巧,致使修为法力不如三清,那为兄却是太过追求,而作茧自缚,自讨苦吃了。为兄所斩两尸,使用得便是那人参果树和地书,一为五行灵根属土,一为五方本源土之精,可谓相协相成。轮到斩‘本我’时,却是再也无法斩出,后来受到三清和接引、准提证道过程地启发,准备用功德来代替本我。
工撞不周山,致使天河之水泻落。为兄顺势立下仙。之祖,本想凭此无量功德,成就混元应是十拿九稳之事,不意斩出两尸所用法宝、灵物品阶的高低,竟对代替本我所须功德的多寡有影响,最终竟差了一线。再加上为兄并无鸿蒙紫气相助,想要触摸天道非常困难,却无法用道行来弥扑这一线差距。所以至今也没能成就混元,证得无上道果。
至于贤弟你斩出的三光道人情况就比较奇怪了,按理说应该和贫道借地书斩出地那一尸类似,同为五方本源才对,但事实却是截然不同。三光道人看似当份属水之本源,实则五行齐全,似乎有贫道那人参果地影子。不知为何又代表了日、月、星三光,着实叫人奇怪。而且为兄也分辨不出三光道人究竟是善尸还是恶尸。”
胡卢面露尴尬。人说他即是五行灵根之中的葫芦根得道,又兼是五方本源中的水之本源得道。却不知胡卢的灵魂是穿越而来。并非灵根、本源自然生出地智识,只知自己确是从葫芦里化形得脱,对混沌之事一概不知,全靠从别人口中了解。自己都搞不清自己怎么和水葫芦、水之本源扯上了关系。说道:“兄长之所以从三光道人身上感到了人参果树的影子,是因为小弟先前求得四种五行灵根亚枝,结合自身,悟通了五行生克循环之力。无意中把四种灵根亚枝炼化,后来在玄都洞丹元会斗法时,一并斩了出去。”
“原来如此,怪不得!”镇元大仙感叹一声,又见胡卢神色,还道胡卢担心自己的状况,安慰道:“贤弟你也不必担心,你现在这种情况,想来是法门奇物,再加上身上地功德太多,这才致使三光道人属性发生了异变。这种异变,只有变好,绝无变坏的可能。”
胡卢原是豁达之人,再加上自我感觉良好,本就不是很在意,反而更关心镇元大仙地问题,于是说道:“兄长既然只差一线功德,为何不行走凡间,做些善事,再积累大功德?如今确立六道轮回秩序,正是兄长机缘,为何又不愿把握?”
“虽说只差一线,实则数量不小,只凭做善事,根本无法积齐,何况为善未必有善果,贸然行走凡间,反而容易卷入事非,沾惹因果,实在得不偿失。”镇元大仙忽然顿住,问道:“贤弟,你刚才说确立六道轮回秩序,正是为兄机缘,难道有甚大功德可得?”
这却是镇元大仙,或者说绝大部分人对此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便是胡卢自己若非经历了萧升、曹宝造钱之事,也未必能意识到。胡卢见镇元大仙若有所思,于是解说道:“是呀,当年小弟在五夷山与萧升、曹宝两位道友相遇,无意间促使天地间第一枚金钱正式现世,即刻有大功德降在小弟身上。那时小弟就想,金钱地推广发行亦是有大功德之事,后来萧升、曹宝两位道友入红尘主持此事,果然成就功德之仙。以此观之,确立六道轮回秩序,不正和萧升、曹宝两位道长主持金钱的推广发行一个道理么?金钱地诞生又如何能与六道轮回相比,更何况此事还关乎三界之一——地界的无量气运,兄长若能参与进来,何止是大功德,当有无量功德,无量气运。”
镇元大仙闻言大喜,叹道:“贤弟当真不愧为三界第一智者,自身能聚?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