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表雄风
那七煞剑阵由凌铁谷首先发动,引剑进击。其余的六人,各依阵法,游走出剑。
霎时间剑光大作,本来这剑阵只有七柄长剑,可是阵法一转,居然变化出数十柄长剑,从四方八面向史思温攻到。
史思温看都不看,听风辨位,随手封拆,开头数招轻轻易易便化解开。
对方剑阵陡然一变,七柄长剑凌凌乱乱地攻到。史思温立刻感到压力大增,敢情人家虽是东一剑西一剑地攻到,其实合起来,却等于绝世高手以全力一招一招地施展出来,配合之妙,如天衣无缝。
史思温吃力地封拆了五六招,看看情势不对,长啸一声,施出师门绝艺“伏魔剑法”。这套剑法分为小九式和大九式,合起来一共是二九一十八式,每一招都变化精致,虚实难测,宛如含蕴天地之玄奥,无穷无尽。可是内涵虽深博无底,外表看起来却如日运中天,普照大地,光明磊落,架式甚是平实。
这路称尊武林剑法一使开来,阵势立被隐住。史思温全心全意,诚敬地运剑护身攻敌,两兼其妙。十余招过去。玄镜道人长长叹息一声,拂髯摇头。这位老道人气度狂洋,已是未来的一派掌门,此刻见了史思温这等光明正大而又威力无穷的剑术,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同时又想到本门视为无上心法的镇山至宝“七煞剑阵”,今日无法难倒对方,故此不禁摇头大息。
史思温稳住阵脚之后,已有余力视察,登时发觉这七煞剑阵一共分为“璇玑” 和“玉衡”两部分。凌铁谷剑术最精,位居“天枢”,即是“璇玑之部”的首位,提钢携目,是全阵威力发源之位。
其次要算玄法道人功力最深,故此位居“玉衡”,即是“玉衡之部”的主位,但仍须听命于“天枢”。
七人均按天罡方位进退,阵法威力最强之时,便在由正变反,或由反变正之时。这个当儿,七柄长剑都一齐发挥威力,而且错综杂乱,令人摸不出端倪。
他虽是观察出这七煞剑阵的大概情形,但固守则较易,想即时冲出,便有困难。
玄镜道人从怀中取出一枚信炮,向空施放,炮声响处,一朵黑烟直冲霄汉。
炮声过后,空中黑云未散,山上隐仙观传来悠扬数响钟声。
七煞剑阵中的七个峨嵋弟子俱无暇细听。
只见那老道人面上神色未变,长髯轻颤,显然心中甚为激动。
他一纵身飘飞到外面,预先拦住史思温出山之路,然后举袖遮面,沉声道:“掌门真人有谕,即将此人擒住,如敢违抗,格杀勿论。”
清朗的话声传人每个人耳中,凌红药为之一怔,但凌铁谷已全力发动,拼命施为。她被阵法带动,急攻疾走,连略为思忖的时间也没有。
史思温见这七人个个攻时如猛虎出押,退守时翔动灵活,威力大增,不敢怠慢,剑上使出九成真力,严密防守,这一回长剑屡屡相交,铮铮之声,不绝于耳。
转眼间又打了二十多招,凌铁谷沉不住气,一剑劈去,竟然违反规定,使出了十成真力。原来这剑阵规定最多。只许用丘七成真力,仗着阵法转动,有别人助长威势,对方所感受的已不止十成之力。假如对方过强,则这留存不发的三成力量,便可以在硬碰之时,从容护招换式,长剑不致于被对方击出手去。
史思温一直在留心这个率领全阵位居天枢的凌铁谷,他这一下全力击出,正是求之不得,立地以左掌劈出一股掌力,逼住背后同时袭到位居“瑶光” 的人,跟着使出达摩三式中的“弹指乾坤”,轻轻一指,便把左侧攻到身边位居“天璇”的长剑弹开。
这时右手长剑已和凌铁谷长剑相交,“铮”地大鸣一声,凌铁谷虎口又疼又热,手腕酸麻,那柄长剑险险飞出手去。
史思温得理不让人,使出伏魔剑法大九式中三招进手剑法,左驰右突,晃眼已冲到阵边。只须一跨步,便可出阵。
玄镜道人朗声道:“玉亭观主恕贫道无礼……”袍袖扬处,一蓬丈许大的绿光,电急射去,罩住史思温出路。
史思温不敢不理,挥剑划个圈子,剑上劲气布成一堵无形墙壁,把那一大蓬绿光挡住,纷纷跌坠地上,竟是无数的树叶。
他身形微挫,七煞剑阵的斗柄部分,即是“玉衡之部”,三柄长剑一齐攻到,又把他卷回阵中。
玄明道人一面凌厉进攻,一面喝道:“观主小心,贫道等要施展暗器了……”
史思温心想这倒不错,敢情一踏入峨嵋山界,他们便可为所欲为!真是岂有此理,怒气一发,也冷冷答道:“各位也得小心,暗器出手之际,便是贫道绝情之时——”
众人当他虚言恐吓,全不在意,玄法道人的枣核镖,玄明道人的柳叶刀,凌铁谷的金弹丸,均已捏在左手,觑机发出。
玄明道人首先抓到机会,左袖扬处,三把细小的如柳叶的飞刀一齐脱手。闪电般向史思温背后射去。
史思温嘿的一声,剑化“日过中天”,划出一道长虹,封住前方和左右两方,人已一翻身,左手一掌拍出。
那三口柳叶刀,其中一口几乎钉在他手掌之上,可是暴响一声,狂飚激转,那三口飞刀一齐散开倒射开去。
正当他手掌正面的玄明道人猛觉一股无形罡气,挟着崩山裂岳的威势迎面涌到,不由得心胆俱寒,剑掌齐施。但只能稍为化解锋锐,整个人吃那股罡气一冲,退飞了两丈有多。同时左右两旁齐齐发出一声惨叫,人影相继倒地!
玄镜道人朗诵一声“无量寿佛”,颔下灰髯飘竖,慈目中射出忿怒光芒。
玄明道人吃对方罡气震退两丈余,身形落地,却发觉身上丝毫无伤。
放目一瞥,只见水字辈两位师侄,各各在前胸插着一口柳叶飞刀,只剩下一点点刀柄在外,仰卧地上,血如泉涌,一看便知被刀尖刺入心房毙命。
这个中年道士怔一下,心胆摧裂,两目流下眼泪。
史思温自家也呆得一呆,他本无伤人之念,为了对付玄明道人的柳叶飞刀,兼且破阵,故此施展出功行未满的玄门罡气功夫,一面把柳叶刀劈开,一面趁势震退玄明道人。谁知三口飞刀中,有两口横飞出去,竟把武功最弱的两个道人刺死。若是他罡气练到十分火候,这一掌劈出时,便能控制三口飞刀去向,不至于误伤对方。
除了两个已死道人以外,其余的人,无不愣在当场。忽然人影连闪,凭空多出四位道人。
史思温猛一惊醒,扬目看时,竟是峨嵋派掌门太清真人亲身赶到,那形如野人的白灵宫真人在他右侧。后面尚有两个未曾见过的年老道人。
太清真人面色严肃,道:“本真人既是对石轩中大侠的武功人品极为钦佩,但像玉亭观主你这等恶毒手段,却不能轻恕,铁谷,你把两名弟子尸体移开!”
凌铁谷应了一声,跃到左边那名仰卧地上的道人身边,惨然道:“你们为本门遭难,目下掌门真人亲自驾临,终必还大家一个公道……”
说着挟起尸首,跃到那边,又把地上另一具尸首挟起,突然厉声道:“师父,天屏谷中还有四个门下弟子横尸楼下……”
太清真人手中拂尘轻挥,道:“知道了!”
凌铁谷把两个尸首放在石壁之下,然后跃了回来。太清真人环顾众人一眼,道:“玄镜你率领众人,再以阵法向玉亭观主请教……玄明退回来……”
他身后的两名老道人,正是峨嵋门中三大弟子中的玄钟、玄钹两人,这时不待师尊传命,齐齐绕跃出去。于是由玄镜道人为首,以下便是玄钟、玄钹、玄法、凌铁谷、凌红药等六个玄字辈的弟子,加上一名水字辈的弟子,一共七人各站方位,把史思温困在剑阵之中。
史思温按剑不动,朗声道:“今日之事其中误会甚多,掌门真人可容晚辈解释?”
白灵宫真人没有命令,不能出手,闻言暴跳如雷地喝道:“什么误会,难道我们眼见那两名弟子的惨毙也是假的?”
史思温默然无语,要知他虽然感到双方之间存有误会,但他本人也不十分明白。今日之事,就算他解释,也不是一言半语可以说得清楚,何况连他仍不十分明白,更是无从说起。
扬眼一瞥,只见武功最强的玄镜道人,位居“天枢”,正是七煞剑阵之首。玄钟道人则位居“玉衡之部”的首位,此位主持阵法转动时,正反交换那一阵最厉害的攻势。
史思温如今阅历已增,不比昔日,在这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之际,仍然沉住气寻思护身破阵之法。
前三年他得到血印禅师指点,前赴紫湖山野鸟洞,取那天玄叟庞极手抄的“天玄秘篆”和十二件奇珍。血印禅师曾对他说,那天玄叟庞极乃是百年前黑道中数一数二的高手,平生醇嗜武功,精心搜罗了天下各派奇功秘艺,载在秘篆之中,连碧鸡山鬼母仗以称雄天下的“玄阴真经”他也览阅过,详载在天玄秘象中。当时血印禅师告诉他说,如要与鬼母为敌,必须知己知彼,若然得到这本秘象之后,因洞悉鬼母秘传心法,便有制胜之机。
后来他得到这本天玄秘篆,经过三年来虔心苦参,天下各派绝技他都会上一两手,其中特别对鬼母玄阴门的绝艺研究得最有心得。故此昨夜他碰上玄镜道人之时,曾经露过许多其他门派的武功,包括黑道名家的绝技在内,当时曾经使得玄镜道人以为他是无情公子张咸。后来见他施展达摩三式,方始确定他是石轩中传人。
那本天玄秘篆内所载的武功,多如恒河沙数,史思温全力研摩玄阴门绝艺,花了大部分时间,其余各派武功,他虽然都揣摩过,却不甚用力。然而此刻着意寻思,却忽然若有所悟。
要知史思温天生根骨奇佳,禀赋过人,若以外貌论人,他好像太过诚朴忠厚,其实却聪颖无比,才华深藏不露,故此才人崆峒门下八年,一身技艺,神鬼莫测。近三年来揣摩那天玄秘篆之时,偶然发觉内中有不少连环招数,找不出妙处。当时他因全力攻研玄阴门秘艺,便不曾十分留意。可是如今想起来,却隐隐有所触悟。
说起来话长,其实在当时不过是刹那之间。玄镜道人举剑道:“奉掌门真人渝,凡我门中弟子,共同戮力擒拿敌人。”
玄钟等六人一齐道:“敬领法谕!”
响亮的声音,在晨风中散布出老远。
史思温全神戒备,只见玄镜道长虚挥一剑,迈步游走,把剑阵发动。霎时间剑气冲霄,人影飘摇。史思温使出师门绝艺,连挡数招,但觉这一回阵势发动,精严奥妙,比起上一次由凌铁谷带头发动,威力有天壤之别,不觉暗暗心惊。
崆峒剑法为天下之冠,自从由石轩中找回师门失散的秘笈之后,重新出现于武林,威震宇内。此时由史思温使出来,果然夺天地造化之功,看上去平凡无奇,但那种光明正大的气象,却足以令人心折神往。
七煞剑阵虽然奥妙毒辣,但一来史思温剑法神妙绝伦,二来他练有罡气功夫,玄镜道人不敢急急把压力集中在一处进迫,是以打了数十招,仍然相持不下。
在阵外观战的太清真人和白灵官真人,全是武林中一等一名家高手,眼力何等高明,这时连暴躁自负的白灵官也微党心寒,忍不住凝想起史思温的师父剑神石轩中,他的剑术何等厉害。
那七煞剑阵极快地由正变反,复又由反变正,两度变阵之时,困在阵中的史思温简直被四方八面密攻上身的剑光迪得透不过气。
玄镜老道人头脑清晰,判断明确,心下已了然史思温功力有限,如若剑阵发动最大威力,四面压攻,他便无法施展无人可挡的玄门罡气。
又斗了十数招,史思温业已恢复从容。玄镜道长朗朗道:“玉亭观主若仍执迷不悟,不肯放下兵刃,莫怪贫道妄启杀戮之心!”
太清真人颔首微笑,心想玄镜这等风度心肠,力足以继承本派掌门重任。
史思温应道:“道长之命,恕难遵从,贫道今日如死在七煞剑阵之中,只怨学艺不精,决不敢见怪。”
太清真人又是一阵感慨,心想史思温年纪轻轻,但已身为一派掌门,果然自有不凡之处。似他目下这等情况,被困于动辄毙命的剑阵中,说话仍然不亢不卑,保持身份尊严,实是世上罕睹的一代奇才,无怪他的武功也如此惊世骇俗。
玄镜道人朗应一声“好”字,长剑一挥,发动剑阵威力。
要知道峨嵋剑阵自古秘传下来,阵法深奥,均由位居“天枢”之人发动,按着天罡方位,每换一位,便有正反两种变化阵法,总计起来,一共有二七一十四种阵法变化。
玄镜道人身为未来掌门,全山之中,除了太清真人以外,只有他懂得这十四种阵势变化,其余的人,均未学全。
可是以峨嵋派的威望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