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图卷
是再三纠正也是无用,即便是那些将官,见了庄周都容易头脑发热,更何况这些没受过多少教育的士兵了。
庄周身边的几个护卫自动堕后了几步,这个时候,没有人敢和皇帝并列。
庄周在这种时候也会感慨一下自己把头像印到钞票上的行为,搞的自己想微服私访都不行,不过也只是想想,微服私访,那都是扯淡,一个皇帝要是堕落到只能通过微服私访来发现问题,那他基本上和一枚图章没什么区别了。
直到庄周坐下,一声令下,几十万人一起站起,比斗正式开始。
能从几百万人中脱颖而出,无论哪一只队伍都实力很强,这是肯定的,而且整整有两千人在较技,即便是庄周神识变态,也懒得去一个个看清楚,他还要抓紧时间和身边湛卢等人交流,相比起庄周来,其实她们才是最忙碌的,能有这个机会和庄周轻松交流,自然不愿去看别人表演,不过是不经意的瞥上一眼。
丝毫不知道皇帝在干什么,参赛的众人却是全力以赴的。
但庄周的不专心很快就被制止了,随着纯均的惊讶质询声,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外面的比赛吸引了,不是比赛有多么的激烈,即便是比赛在激烈,在他们眼里也只是小孩子过家家,不过博一笑罢了,彼此的距离实在太大了,能吸引她们的是其中一队使用的招式。
虽然很粗浅,但是那种风格,那种出手时抹不去的直指本源弱点的战斗思维,简单明了,直截了当,是如此的熟悉,这分明就是庄周常用的战斗方式。
虽然因为修习的东西早已经定了型,湛卢等人后来修炼了烟霞古卷中的法门后,用来战斗的方式却还是瑶光剑诀,华丽到了极点,却又蕴涵了无限杀意,即便是庄周也认为这门法决的威力其实已经没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欠缺的只是功力的高低罢了。
但并不意味着她们对庄周战斗风格的不了解,曾经在禁谷生死厮杀,也曾经在红海上空和上百名西欧结丹期的高手激战,庄周的战斗风格,她们实在是太了解了。
虽然这些人手中使出来的招式,和庄周手中的招式,可说是天壤之别也不为过,但那分明就是庄周的风格,而且也不可能是昆仑星上的武功,因为整个武道理念就完全不同,庄周的武学,是从一次次生死搏杀中提炼出来的,里面有战场格斗的元素,堂堂正正,却又招招致人死地,不留半点后手,和许多充斥了大量礼节套路的武功截然不同。
惊讶的彼此看了看,湛卢有些不敢置信的问道,“翻天十二式。”
身为庄周的侍女,湛卢等人对庄周的情况自然是清楚的,庄周虽然并没有传人,但他的武学却是分成了两部分传了下去,一部分内力修行的方式,也就是先天罡气诀,传给了江都庄家别府的家人,还有一部分翻天十二式,却是只传了一人,也就是庄周出山前丢给了一个被人追杀的少侠,叫魏西楼的。
这两门武功,在湛卢等人看来自然是粗浅的很,不过是适合用来筑基的,真正可贵的是其中的理念,因为是庄周这样的已经踏上天道的大宗师所创,其中的一些理念,已经完全超越了武学的范畴,而且拥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性,不会对以后的修炼造成负面影响,只是这一点就让人心动了。
因此当庄周写出先天罡气诀,真正对此最用功的还是湛卢等人,因为从中可以看到一个虚无飘渺不可琢磨的道,那平实简单的语句,蕴涵着的却是最本质的东西,但是庄周却并没有主动传她们翻天十二式,因为庄周认为她们本身所具备的武学已经足够,没有必要学别的,最后弄得博而不精。
第八卷 大地平沉 第六章 惊雷(二)
由于庄周之前的指导思想,重视的是队列纪律,却没有教具体的战术,因此这队修习了翻天十二式的士兵显得优势很明显,杀伤力明显在另一队之上,很快就把对方压成一团,平均的兑换率在一比二左右,一边很快就只剩下一百来人,而修习翻天十二式的那一队却还有三百多人。
两队其实在指挥方面基本相差不多,这么大的兑换比还是因为其中一队经过一定的格斗训练,单兵战力明显要比另一支强,这种兑换比在小规模的战斗中看不出来,但一旦大兵团作战,优势就很明显了,大群的人都把目光投注到这两支正在较劲的队伍中,尤其是几个高级将官,更是开始考虑要在全军中推广这种格斗术。
但这显然不是湛卢等人现在在意的,她们现在想的是从这些士兵粗浅的格斗术中推导出翻天十二式的原貌来,虽然和庄周的差距很大,但毕竟这只是武者手段,可以说是最基础的东西,倒也不是说湛卢等人就连研究的资格也没有了,要是能够自己弄明白其中的奥秘,对修行上的帮助自然是极大的。
庄周明白这一点,所以也不去说破,一边悠然的看着外边比武,一边吃着面前的糕点,偶尔还看一眼正在冥思苦想的几个小丫头,他的神识扫过,已经将魏西楼找了出来,没想到他没有跑到江南去,却躲进了汉国的军营里,不过仔细想想,这也的确是最好的办法了,要在几十万大军中找一个人,要是没有详细资料,那可真是太难了,尤其军营重地,防范极为严密,一般人想窥探也没有办法,用来躲避仇家,自然是极为安全,哪怕宗师级别的人物,也挡不住军队啊。
庄周在这里悠然无比,想法渐渐的也有眼前的赛场转移开去,越想越远,渐至毫无干系,忽然旁边有人说道,“我明白了,原来翻天十二式其实只有一式,就是以强击弱,以拙破巧,以实击虚,之所以分为十二式,其实是对应人体十二正经,为借助外力迅速打通经脉所用。”
庄周转头看去,却是胜邪,一双乌黑的眸子里满是灵动,看着庄周的眼神充满了兴奋与渴望,庄周重重的点头,冲着胜邪笑道,“没错,就是如此。”
胜邪激动的双颊满是红晕,庄周拉过她的双手,笑着说道,“胜邪,既然你能看出其中的奥秘,那我就交给你一个任务,就由你来重新推导出这翻天十二式如何,到时再和我做的来比一比,看看两人做的谁更好。”
胜邪一个劲的点头,已经说不出话来,庄周看着她发光的眼神,心里也不由觉得喜悦,这个问题的解决,很可能以后就会因此诞生一个踏足天道的大宗师,其实,所谓的超越一切,不也是在征途中战胜一个个对手的结果么,正是不断的胜利,铸就了那种坚定不移在任何环境中都不可战胜的信念。
一切法门,到了最后,都是看心灵的修炼程度,道心坚定,才能无视一切险阻,上窥大道,而炼心之术,其实并无奥秘,就在日常生活之中,一点一滴的铸就锻造。
由于地球修行之术的衰落,以及湛卢等人以前的经历,要想以后能傲视群雄,在修行界过得风光快活,也必须重新树立对自己的信心,让她们做回自己,而这,正是庄周要做的。
“我这翻天十二式,其实没有多少秘奥,不过是调动天地元气,这些你们也都会,要说有点与众不同,就是每一式都借助了外界的天地元气,练的多了就能够打通体内的经脉,对一些初修者大有好处,人体有十二正经,为了不伤及经脉,每一式能够牵引的外界元气都必须恰到好处,因此我才将这套格斗术分成十二式,这十二式全部练成,体内经脉自然贯通,真气便江河入大海,畅通无阻,修习者可以直接将其导入体内奇经八脉储藏,节省了筑基消耗的时间,又不会对以后的修行造成不良影响,这东西不过是我游戏之作,你们由此入手,或许还能创出更好的法门,却不必和我这功法强求一致。”
庄周淡淡的对其余几人说道,虽然是胜邪首先想到,但庄周知道其余几人智慧其实和胜邪也在伯仲之间,做为一个引路人,自然不能厚此薄彼,他是真心希望,这几个女子在自己离去后,没有他的庇护,也能茁壮成长,不至夭折。
湛卢等人自然想不到庄周的苦心,但无论如何,有机会在庄周面前表现,总是她们最高兴的事情,当下纷纷点头不已,答应下来,要独立完成这份功课。
修炼了翻天十二式的士兵果然是永不可挡,顺利的击败对手,晋级决赛后,仍然是精神饱满,士气昂扬,最后的那一队面对着凌厉的攻势,又呈现出不支之态,如果没有太大的变故,落败已不是悬念。
湛卢看了一会,忽然问道,“公子,其实这几队人彼此实力都差不多,只不过魏西楼领的那一队修炼过一些翻天十二式中的基础法门,这才占了优势,我不明白的是,显然公子早就知道这个,为什么不早点教他们呢。”
庄周看了一眼外面,见卢东和等人必恭必敬的守在外面,神色肃穆,不由笑了笑,略微提高了声音,说道,“湛卢,你可知为将之道。”
“为将之道,当知天时、地利,人和。”湛卢毫不犹豫的答道。
“不错,然则天时、地利、人和,何者为重?”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看了一眼站在外面的几人,庄周沉声问道,“卢东和,你说呢。”
卢东和正听得起劲,忽然听到庄周问道,吓了一跳,连忙说道,“末将也是这般看法。”
“你们呢?”庄周一个个看去,竟是没人反对,都是一般的看法,不由苦笑一声。
古来对战争的论著虽多,但其实经典的也就那么一部,便是孙子兵法,此后的兵书,看似洋洋洒洒,但大多只是就其中的一个方面做了论述发挥,就是论述的深度也很少有超过的,至于广度上超越了这个范围的,更是极为罕见,至于战争论,它的价值更多的来自于孕育它的文化背景和古中国截然不同,因此在思维视角上,有了不同于孙子兵法的另一个坐标系,这才是它的突破。
突破啊突破,战争日新月异,将领更要学会跟上时代,一味的跟着前人亦步亦趋,这样的心态怎么行呢,就是要大胆怀疑,小心求证,勇于突破,这才会超越前人,如果没有这种勇气,书读的再多,最后也不过是起了个传承的作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却看的还不如两千多年前的古人远,真是羞煞。
错了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怕犯错而不思考。
庄周声音加大,“你们知道我为什么不训练你们格斗术吗,因为以一万人敌一万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十万人敌十万人,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平齐,缺一不可,但是一百万人举一百万人,天时胜地利,地利胜人和,我大汉国现今大军何止百万,所缺者,天时也,所重者,亦天时也,得天时者,横扫天下如卷席尔,何难哉。”
以一百万举一百万,天时胜地利,地利胜人和。
得天时者,横扫天下如卷席。
一时间众人都说不出话来,不但是之前几人,就是随后悄悄的溜过来倾听皇帝教诲的几十位将官也震的呆了。
历来的观点,都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民心者得天下,怎么到了皇帝这里,却完全反过来了,庄周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看了一眼这些将官,湛卢如此说还情有可原,毕竟她只是负责情报工作,这些人却是真正的高级指挥官,却连自己的看法都没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语出孟子,但孟子此人,却是儒家代表,也有着儒家的通病,致力于个人道德完善而轻实务,论证无限上纲上线,一直把一件小事拔高到仁义的高度,似乎只要君主行仁政,其他就什么问题没有了,在具体的事务上却是极为薄弱,最典型的就是孟子口中的仁政,就是重礼教,然后种桑则有衣,养鸡则有肉,种田就有粮,老百姓不饿死,就可以王天下了,没有一点具体策略,难怪孔孟游说诸侯都不被诸侯所喜,政见不被采纳,不是因为人品不好,而是除了人品好外,提出来的东西没有多少可行性,论证也是常常由小及大,看似很有道理,其实站不住脚,小大之间,其实并不存在多少可比性,适合于小的,并不见得就适合大的,这种类推和比喻的手法,是用来写文章的,而儒家最喜欢的就是写文章,从人格上否定一个人,在人格被否定后,这个人的观点无论多出色,也自然是不败而败,一败涂地,最后抱头鼠窜,灰溜溜的躲墙根舔伤口去了。
事实上士兵的士气固然重要,但人力有时而穷,冷兵器时代,在人数少的时候,士兵的意志几乎占了决定性的作用,可随着人数的增多,这种作用反而下降了,万众一心毕竟只是个形容词,人数一多,客观的因素就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十万人百万人以上,那就是占据着庞大地域的政治经济军事集团,一时的胜负已经?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