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图卷
故呛妥约旱谋拘杂行┫嗨瓢 ?br /> 庄周自知自己心境上的修行大有问题,既不是道门的大无情,也不是佛门的大慈悲,又不像儒门的中正平和,一直以来的修行都有点以命兼性的味道,说穿了就是依靠实力强行带动心境的提升,而不是如一般修行者那样通过心境的提升来带动修为的进步。
所以庄周对自身力量的掌控总是不能达到完美无瑕的地步,问题多多。
其中原因很复杂,但最根本的,却还是本性不合,佛道儒固然是博大精深,但都是别人开辟出来的,最适合的,也是那个创始人的本性,对于其他人来说,终究有些不契合,而修道这种事情,却是真正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即便是天分再高,跟着别人走也终究难证大道,这也是佛道两派混元圣人也就那么几个创始人得证的缘故。
因为无论是道门三清,还是西方二圣,他们所传,固然是他们的道,甚至他们的弟子也都知道证道是怎么回事,不过缘起性空,道本自然,可惜,这却是这些圣人证道之后的感悟,于后来人来说,却只是知道而已,要凭着这个就证道,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那是别人的道,不是你自己的道,又怎么可能证道。
走自己的道才可能证道,这便是庄周注经后最大的发现。
自有修行以来,绝大多数的修行者所谓的炼虚合道,便是改变自己的本性适合前人的道,这样怎么可能证道呢,固然这是一条捷径,但也是一条永远无法达到终点的捷径。
所以庄周虽然对这些流派都有所涉猎,但他的潜意识却总是有些抗拒,不愿完全改变自己的本性来迎合这些已有的道,而是努力让这些已有的道来适合他自己的本性。
这突如其来的念头仿若闪电一般,照亮了庄周的识海,以往的许多零散的认识忽然连贯起来,让他明白来过己要走的路。
立至圣之心,超越一切,包容一切,这便是自己的炼虚合道之路。
而这首先便要将自己的理性意志,情感欲望,统统归一,进入一种恒定如一的境界,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净不垢,不移不易,恒定如常。
这个时候,庄周并没有认识到,这种境界,在远古诸神最兴盛的时代,被称为“太一”。
太一之境,几近于道,再进一层,立刻自身成道,和后来三清等人所用的炼虚合道截然不同,炼虚合道也不过是将自身和道的一部分相结合,依托大道而存在,只能算是大道衍生出来的附属物,而自身成道,却是自身便能造就圣人。
两者之间的高下不言而喻,两者之间的难度同样不言而喻。
成大道者,开天辟地等闲事,是为盘古。
证大道者,与道共存,万劫不磨,永恒不灭。
明了今后要走的道路,庄周眼前却是一片开朗,再无之前不知所措彷徨犹豫的样子,先前注经也好,苦修也好,为的是什么,还不是因为不知道今后的道路应该怎么走,但既然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那所有的意志便立刻统一到这条道路上来。
这便是庄周。
他立刻说道,“我要闭关。”
匆匆说出这句话,连一点更多的解释也没有,庄周便跨入自己所建的芥子空间,消失在叶知秋面前,这样的机遇,实在是可遇而不可求,如果错过,只怕又要空耗许多时间,一时间连戚休等人的事情也再顾不上,躲到了芥子空间之中,要是没有十倍以上的力量,那是休想找出他的痕迹了。
一进入芥子空间,庄周便盘腿坐下,进入了深层的入定,这时所有的意识都已经集中起来,似乎一瞬间便想到了所有,又似乎什么都没有想,这便是非想非非想,就在这种浑浑噩噩的状态中,意识海中终于有一点光亮起。
这点光亮却是暗淡如同萤火虫一般,周围裹着大团大团的黑色雾气,翻翻滚滚,那光亮就好像随时可能熄灭一般,但这光亮虽然微弱,却总是有一点点光透出来。
也不知过了多久,庄周只是万念俱灭,无想无识,那一点光却是越来越亮,那黑雾被逐得慢慢退散开来,这心光却是一寸一寸的扩展开来,最后成了尺许方圆的一个光团。
这光团也无形状,只是一团纯粹的光,那黑雾早已不能靠近,但那光团上却还是覆盖了一层灰蒙蒙的物体,使得整团光仍是不够明亮。
庄周的意念略略清醒了一些,靠近了这层灰蒙蒙的物质,顿时有无数意念传来,庄周赫然明白,这正是过往无数次轮回后留下的印记,这时被重新激发出来,所谓宿命神通,便是接触到这些烙印,激起过往世中的记忆。
这层灰蒙蒙的物体并没有将光团全部覆盖,所以仍有淡淡点点的光透出来,庄周意念一动,那光团便化做一轮明镜,上面布满了灰色的斑斑点点。
庄周便用意念将那些斑点拂去,不拭去尘埃,如何得见明珠,要是执着于过去世的记忆,却是不必,所以庄周毫不犹豫的便将这过往无数个轮回留下的印记抹去。
无论如何轮回,那生命的本质却是不变的,庄周现在所求的,便是那真正不变的。
这便是释迦的轮回,这便是庄子的海运,这便是不易。
随着尘埃被拭去,那一团光越来越亮,最后就如同一轮明月从海平面上跃起,浑圆通透,没有一丝的瑕疵,这轮光团浮在意识海面上,附近的整个空间,都在他那柔和明亮皎洁的光照耀下,无有一丝黑暗。
但那海平面以下,仍是深不可测的幽暗深邃。
这,便是庄周的本心。
庄周的意念投入这团璀璨的光中,顿时光明大作,整个空间的黑暗都被照彻,便是那幽暗深邃无有尽头的海底,也隐隐透着光,一股巨大无形的意念用庄周无法想象的速度传播开来,寰宇虚空世界一起震动起来。
眼前千万景象变幻,那是无数神秘而强大存在的意念。
虚空中有瑶池仙阙,金甲神人,威武雄壮,仙子起舞,姿态婀娜,万千气象,恢弘壮丽,令人一望便起愉悦向往之心,但这幻景只是靠近庄周便在柔和光照中化为无形。
璀璨本命心光,虽然柔和,却无坚不摧。
又有粉红纱帐,赤裸女子,无边诱惑,男女交媾,使人颠倒迷离,沉醉其中,空中隐隐有异香漂浮,只是这域外天魔侵袭的情景,却是在各类修道典籍中被说烂了的,别说庄周此刻本心无想无识,便是情欲大盛却也无法动摇得了他的意志,被那本命心光一照,这天魔幻化的意识也一样瞬间湮灭。
就在庄周要清醒过来时,虚空中又出现变化,这次却是一座巨大的宝塔,从地上长出,层层拔高,放万丈光明,无边的梵音吟唱,波罗花开,有大欢喜,大解脱,令人头脑清明之余,又有万念俱灭,看破红尘之感,忍不住便欲投入其中。
庄周忽然便明白,这便是多宝塔出,见性成佛,只要自己一个念头,便能飞升西方极乐世界,成就佛陀正果。
当年释迦摩尼佛有言,嗣后三界众生有人成佛,必以多宝塔做见证,让众生知道佛法无边,这多宝塔,正是释迦摩尼如来证道的法器,也是众生成佛的见证。
庄周淡淡的微笑起来,成佛么,本命心光忽然大盛,那巍峨的多宝塔顿时尘烟般幻灭了,意识海中再无其他幻景出现,只剩海平面上一轮无暇的光轮,这光轮便是庄周的本心,又名佛性,此物一出,震动十方世界,自然是天庭之上,极乐西方,域外天魔,一起生出感应。
或来接引,或来拉拢,或来阻挠。
只是恰好庄周事先有了明悟,要成至圣,便需立心超胜一切,自然不可能投入西方极乐世界,更何况明心见性之后修行已经达到了大圆满的地步,此后的道路却是无人可教的,便是投入了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一样无用。
这有为法可传,无为法却必须自悟。
强修他人之道不过是舍本逐末之举。
心念一动,本心所化的光轮便一分为三,化做三道光流直冲而上,一道浩浩然化做大日,一道皎皎然化做明月,最后一道光流却是碎裂开来,将前两道光流包裹在一起,化做漫天星辰。
这便是庄周的三光。
这三光其实便是道家的顶上三花,只是日月星辰自来并称为三光,庄周的心相呈现日月星辰,自然是称为三光,和老子的一气化三清一般,有无穷的奥妙。
只是现在庄周功力不足,这三光只是心相,只能存在意识海中,还不能发挥大威力,必须结合星辰海中的元力,由虚生实,如鲲鹏飞南溟,才算是真正的三花。
满天星辰之下,是一片幽暗深邃。
庄周眼中带着笑意醒来,这片刻间的领悟,庄周却是道行大进,虽然说降魔护法还需大法力才行,不过这却是急不来的,既然境界已到,只要积累足够功力,成就大罗金仙不过是水到渠成之事,却是不值得忧虑了。
道行一进,许多以往朦胧如同雾中观花的事情便再也无法隐瞒自己,涉及到自身的许多事情,也不用人品爆发才能看清,而是事先便有感应,神通更是大进,佛家有言六神通,第六神通便是漏尽通,意为通晓一切,漏尽神通,无有障碍,也就是说所有的神通都具备了。
这正是元神修行大圆满的结果。
自修行以来,庄周第一次境界超越了实力,道行还在法力之上,对体内力量的掌控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
精微奥妙,追本溯源,造乎究极。
庄周闭上双眸,神情一片冷淡,日间和戚休的一战的情景再次掠过脑海,短短几分钟的战斗,却被分解成亿万个片段,每一丝力量的交锋、变化、消湮都在元神中巨细无遗的展现出来。
能知世间一切法。
戚休所用的手段立刻就被庄周还原出来。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场战斗,但是神族力量的基本运用却已经了然于胸。
庄周脸上露出一丝明悟的笑容,“原来如此。”
浩然正气急剧的运转起来,在庄周的强大意念下被凝成一滴玄黄色的血液。
眼看玄黄精血炼成,庄周忍不住狂喜。
当下庄周镇定心神,默运神功,将那滴玄黄精血化进周身血脉之中。
随着玄黄精血的融入,周身鲜红的血液渐渐变色,血细胞上开始出现淡淡的黄色。
却是庄周还本溯源,终于明了元力的本源,又从戚休身上窥到了神族修行的基础法门,以体内新修炼的浩然正气为基础,炼玄黄精血,重修不坏神体。
这却是因为庄周的一身修为都是从那颗传承的种子而来,但他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却是走了极大的弯路,凝气成丹,又碎丹成婴,却是走的道门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的路子,力量质地却是不纯,最后无奈之下只好将一身元力悉数封印进星辰海中,重修浩然正气。
这第二次修浩然正气,质地固然是纯粹了,但修行方式问题仍是无法解决,如果按道门的修炼方式,却无法实现自身和力量完全为一,身体和力量便如河床和河水一般,仍是载体和内容的区别,自然不能说是神体不坏。
道门那种用天地元气锻炼而成的仙肌玉骨始终无法真正和神族的不坏神体相比。
这次庄周在戚休身上却是看到了神族修行的基础法门,又结合以往所学,加之元神大成,这才真正有了自己的炼体法门。
原来一切法门都有对应的本源能量,本源越强大,功法便越杰出。
话说盘古劈开混沌,这最强大的本源自然是混沌,只是既然混沌已经被破开,再要寻找这混沌之气自然是极难,偶然流落出来一丝便被众人争抢,这便是先天混元一气,要是炼入元神则修行者修为大增,要是炼入法宝则提升法宝为先天,所以这混元气却最是珍贵不过,像那混元金斗、混元锤之类的法宝,便是因为炼入了混元气才有如此强大的威力。
除了这先天混元一气外,却另有两气,鸿蒙清气和鸿蒙浊气,其中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降为地,清浊两气相冲,却又生一气,便是天地玄黄气,是万物造化的本源,有无穷的生机,这三气便演化了鸿蒙世界。
这个过程便是老子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由于混元一气难寻,所以修士能够利用的本源就只有这鸿蒙清气和鸿蒙浊气、天地玄黄气。
像道门修行,修的便是鸿蒙清气,尤其是清气中最纯最粹的一缕紫气,上升化为日月星辰,只能在恒星的内部获得,所以修士都是早上修行,就是为了吐纳那一丝夹带在阳光中的鸿蒙紫气。
而鸿蒙浊气又演化了幽冥黄泉血煞天魔阿修罗等诸多外道,只是浊气虽然修行容易,却很难练到纯粹,境界体悟上先天不足,后期修行要远比道门困难许多,因此这些?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