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图卷
庄周这时已知太阳系必然是洪钧所立,其中必然另有奥妙,神族五行八卦已经全了,玄门却是太极两仪四象循,其中太极两仪是道门的,四象是佛门的,都是玄门一脉,如今太极两仪系统已经有了,整个太阳系就是太极,太阳月亮是两仪,四象却还是不全。
当下他从里往外数,先是水星,之后是地球,金星在两者之间,意思是金蕴含在水地之间,被两者包含了,然后地上除了金,还有火,还有风,却还差一个风。
风无常形,但最后的土星和木星之间却刚好有一个巨大的小行星带,加起来的体积不逊于一颗行星,土和木之间不就是风么,风吹过长在土地上的树木,这可说是表示风的最佳手法了,这么一来水地火风四象也全了。
玄门的太极两仪四象,神族的五行八卦,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这就是鸿钧的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之道,是吸收了伏羲五行八卦的长处之后所创。
道祖鸿钧的确把他的道留在了天上。
庄周忍不住叹道,“掺簇五行、和合四象,不愧是道祖洪钧,竟然把洪钧大道和神族的五行八卦通过如此匪夷所思的方法结合在了一起,实在厉害,通天啊通天,和洪钧比起来,你实在是差太多了,诛仙剑阵没四盏灯镇压,你不会把万仙阵中的太极两仪四象阵搬过来么,如此内外贯通,岂不是比你那个外实内虚的什么诛仙剑阵强上百倍。”
原来太阳系中便蕴含了洪钧紫府大道,连伏羲的五行八卦也都在其中,双方完美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其中各个星球的比例推算,彼此的相互作用,洪钧大道都能推出。
庄周的星辰诀,终于不再是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功法了,其中原理,都在太阳系中,这是道祖洪钧立在天上,给后来万法末世的人看的,将洪钧大道演示的清清楚楚,以示大道绝无虚假,是真真实实,明明白白,的确存在的。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庄周见道门兴起的源头,是在祝融共工之战,便知古始,明道纪,此后都贯通,暗思自己能知古始,得两书之力最多,一是圣经,此书确定了整个西方的神话传说体系,二是封神演义,此书确定了整个东方的神话传说体系,两者互相鉴照,再和人间流传的其他神话传说相印证,便能见古始。
只是圣经的来历已经清楚,是上帝和耶稣启示下写出,封神演义却又是谁所写。
西游记是吴承恩所写,这是没疑问的,据说吴承恩大大有次在海边旅游,见一石猴,忽然便心中灵感勃发,写下了传世的不朽巨著西游记,但另外一本,封神演义,作者是谁就有很大疑问了,据后人考证,封神演义是明时道士陆西星所做,根据是封神演义一书中的思想和陆西星所说丹道吻合,以陆西星的经历和文化素养,能够支持他写出封神这样的书来,但这只是一个推测,因为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陆西星和许仲琳是同一个人,封神的作者许仲琳是谁,仍然是一个很大的疑问。
也有持许仲琳才是作者一说的,因为书第一次刊行的时候便是写着作者许仲琳,但是问题又来了,这个许仲琳竟然是无根无影,在那个户籍森严的时代硬是找不到半点这位许仲琳大大生活的痕迹,找不到人,所以这一说便没了根据,最大的可能还是别人托名而做,这才是陆西星许仲琳二人一体说流行的根本原因。
庄周现在自然不敢这么认为,他现在修行已是远远超越了一般金仙,离无上神人不过一步,再看这两书,便见分别,西游记文辞精妙,但于修行着实粗陋,虽不能说错,但大多是仙人以下的修行,是讲的成仙之前的修证,封神演义文笔较之西游记朴素许多,但里面关于修行的描写,却是集中在金仙以上到圣人这一段,关于仙人位以前的修证,基本没提。
例如里面有一句,说是“顶上三花朝北阙,胸中五气透南溟”,这是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大罗金仙正果,倒不奇怪,然则南溟却是庄子一脉才有,庄周也是注经之后才知,不想这封神之中却早已指出,说是到了南溟便是大罗金仙。
西游记当是吴承恩被某位大神通者启发下写出来的,封神演义却绝不是如此,不是无上神人级别的,根本写不出来,里面的东西无不是暗合大道,比之庄周现在都要高远许多,非是凡人能写。
当下庄周仰天大叫,“许仲琳大大,你到底是哪位大佬的马甲啊,启示下吧。”
说着把桃树枝在地上乱画,将许仲琳这三个字写了几百遍,忽然开悟。
许者,“虚”也。
仲者,伯仲叔季之意,指排行第二。
琳者,美玉也。
这三个字加起来,不是说的那位喜欢出门坐车,满头金灯莲花、璎珞明珠的玉虚宫元始天尊,又是何人。
庄周嘴巴张开了刚想骂天,又合上,打了个稽首,暗道,“无量天尊,原来是元始老大,难怪此书不同流俗,硬是将太极图写成一座金桥,将天皇伏羲写成一个牛头人,盖天尊不撒谎,如是说,如是写,是真有其事,确有其事,绝无半点虚假,想不到元始老大也曾经写过书,哇哈哈,看来是元始老大也知道以后道门要和两大恶根一起除去,后来人自恃聪明智慧,再不信大道,只会当作笑谈,不同西方,世人仍信上帝,才以此法传道,告知众生,三千五百年前,真有封神,真有阐教,真有元始,真有洪钧大道,并非虚假。”
庄周既然知道封神演义是元始天尊开马甲写的书,哪还能不拜读,立刻取出,从头开读。
这次却是看的甚细,连书中歌词也不漏过,看到诛仙剑阵一段,猛地心中一跳。
先是多宝道人对广成子,被广成子用翻天印打了一下,正中后心,扑的跌了一跤,逃回阵中,被翻天印打中还能无事,肉身之强悍,简直是可怖可畏,庄周现在雪花术和玄黄术都用上都做不到,但中间元始大大的点评才是真正有料的。
他说多宝道人是截教门人根行差,此后要“多宝西方拜释迦”,说以后多宝道人要化为释迦摩尼如来,说的是老子化胡,释迦摩尼为佛一事。
然后是老子出场,三个分身出场,都有歌,其中暴出了不少惊天动地的秘密。
先是老子,做歌一首,其中开句就是,“玄黄世兮拜明师,混沌时兮任我为”,说明玄黄世的时间还在混沌之前,道门所说的混沌,其实是在玄黄世之后。
这个是真正最大的秘密,暗含着道门的起源。
然后三个分身也歌,但只说了化胡一事,但也很有料,是“函关初度五千年”“函关初出至昆仑,一统华夷属道门”,封神一书成于明朝,当时只四千多年,但元始大大就一口咬定,总共就五千年,盖道门只有五千年气运,以后还需再争高下,而且连老子出函谷关后的去向也有交代,是到了昆仑墟,此庄周得离地焰光旗之处也,最后是一统华夷属道门。
其中又有二句,说老子是“清净兮修成金塔”,“参通天地玄黄理”,连天地玄黄玲珑塔的来历都有交代,这塔是老子自己修成的,并非洪钧道人所传,当日所获,应该只是一团天地玄黄气。
最后是道门的大BOSS洪钧道人出场,也有歌,这个就更厉害了,洪钧道人歌曰:
高卧九重云,蒲团了道真;天地玄黄外,吾当掌教尊。盘古生太极,两仪四象循;一道传三友,二教阐截分。玄门都领袖,一气化鸿钧。
只解释其中重点的,先是天地玄黄外,吾当掌教尊。
一般理解天地玄黄就是天地,但这是错的,因为前面刚好老子也说了,他是玄黄世时拜名师,后来混沌时才开始横行,说明这个天地玄黄其实说的是时间,九头氏炼天地玄黄气,玄黄世就是指代人皇纪,天地玄黄指的就是太古三皇的时代,洪钧的意思是说,天皇、地皇、人皇三个老大都挂掉了,现在我当老大了。
接着是盘古生太极,两仪四象循,这便是洪钧所传大道,他说的很清楚,太极两仪四象才是他所传,五行八卦不是他传的,另有来历。
然后是一道传三友,二教阐截分,这句很清楚,没疑义,道门从来就没立教,世上其实并无道教,只有玄门道门,阐教截教,真正有意思的是用词,他说他传的是三友,注意这个友字,是三个不同的人,这就彻底推翻了三清是盘古元神三分的说法。
最后的一气化洪钧,说的是洪钧师法盘古开天辟地之道,见前人所未见,炼先天混元一气,成混元道,是洪钧大道的究级。
这是玄门最后大法,封神演义全书中,除了洪钧和三清外,西方教的接引准提和女娲伏羲都称圣人,但并无混元两个字在前,显然这些人成圣之法和三清不同,这大罗混元金仙是洪钧一脉独有,玄门不传之秘。
庄周知古始,明道纪,再看封神演义真是一触即通,洪钧应该在人皇九头氏的时代就已经开始出现了,当时还有老子等三人拜他为师,这就是玄黄世,后来共工撞不周山,九头氏的文明遭到严重损失,当时连纪年都丢掉了,这段时间就是道门所说的混沌。
中国神话史便从此开始了,分为两条线,一条是女娲伏羲一脉的,这两人都是神族,是继承九头氏一脉而来的土族正统,主要是女娲补天造人,天皇伏羲定纪年,他参悟九头氏河图洛书,又融合神族五行大道,创先天八卦,这就是后世五行八卦的起源。
另一条线是洪钧和三清一支,主要是洪钧证道,创立玄门,传下太极两仪四象之道,由于这时女娲伏羲神族一脉才是主体,所以洪钧之名不显,这时洪钧应该还没师法盘古炼先天混元一气,还不是混元圣人,相对于女娲伏羲一支并没有绝对优势。
事情在轩辕氏的时代出现了变化,当时轩辕部落搞出了男耕女织,生产力超过了其他部落,对此天皇伏羲的反应是,这会让人沉迷物欲,人心趋利,世风日下,是以智慧坏大道,于是把黄帝部落赶了出去,但是物质的诱惑是无法抵挡的,土族分裂了,有六个强大部落投靠了黄帝部落,结成了黄帝部落联盟。
洪钧和三清这时选择了支持黄帝部落联盟,派出了阐教二代弟子之首的广成子做为黄帝之师,得到道门支持的黄帝部落联盟和代表伏羲女娲正统的蚩尤部落联盟正式对抗。
这就是逐鹿之战的起源。
真正的较量其实是在逐鹿之战背后完成的,洪钧以太极图和玄黄气大破伏羲诛仙剑阵,强夺了土族五千年气运,此后人皇一脉和人道一脉,便有五千年的纠缠,彼此即斗争又合作,最后相容相通,并为一家——
关于两个恶根,其实是圣经所载的预言,说是古蛇的后裔要和女人的后裔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古蛇的头,古蛇要伤女人的脚跟,这两件事情有具体事件,更进一步说,这两件事情其实代表了两个恶根,多想一会,会明白的,我不好多说。
第十五卷 诛仙隐事 第四章 华夏
明古始,知道纪,绝非无用,能知道纪,便知道两条线,一条是伏羲女娲,是人皇一脉,一条是洪钧三清,是人道一脉,由此两条线看去,便万事皆明,观上古之事如观掌中之纹,了然于胸矣。
先前庄周认识其实都有误区,以为人皇一脉有两大源流,一是太古土族,一是人道,这是以轩辕黄帝为唯一正统的说法,但这样便无法解释上古的许多事情,仍是不通。
这时却知道,其实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人皇和人道都是土族,一为神,一为仙,是土族中衍生出来的两大支流。
这两大支流彼此交缠,在后世衍生出无数故事。
由此便能一东西神话,晓华夏起源。
自盘古开天辟地,先有后世称为皇天后土的东皇太一和地皇后土出世,当时有赤白青黄黑五种肤色之人,由五族天帝分管统治。
自后土尊皇陨落,便有人皇九头出世,这两位至尊都是土族。
此后九头氏一脉便一直是洪荒天帝,九头氏一脉统治末期,相续有五位天帝之名流传下来,分别是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在伏羲女娲的时候,有共工撞不周山,混元河洛大阵被破,洪钧定银河,立玄门。
从此土族便有两支,一支是伏羲女娲人皇一脉,一支是洪钧三清人道一脉。
这两脉有很明显的不同,人皇一脉传五行八卦,崇拜天帝,人道一脉传太极两仪四象,崇拜“天”,是一种非人格化的至高存在,两者的信仰崇拜截然不同。
这两脉第一次冲突,是在五千年前,在天上是洪钧以太极图和玄黄气大破伏羲的诛仙剑阵,在地上是黄帝轩辕氏战胜蚩尤氏,建立了炎黄部落联盟,此后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以此?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