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诈人生 作者:七剑下面条
5淖靶薰灸岩越酉抡饷创蟮呐套樱颐且膊豢赡芊植鸪邪蟮淖靶薰揪圆换嵩敢夥制诜峙ぁN乙仓滥阕畛醯拇蛩悖凑酱锓虻奈懊鞴驹谀暇┑闹饕滴窬褪浅薪诱遄靶蓿墒悄阋哺弥溃庋票卮蠓段г黾游懊鞯某杀荆谑亲钪仗概械某山患凼票鼗挂岣撸缦兆匀辉龃笫找嬉彩票丶跎佟?br /> 我听完胡治的长篇叙述,心里嗡的一下,就像是被人突然用万斤大锤打了一记一般。
我使劲儿一拍脑门,一声清脆的响声让胡治脸部肌肉小小跳动一下。我站了起来,开始扶着脑门在办公室里转圈子……
胡治说的太对了,我不能指望这次全部按照我的思路建成的四百多平的豪宅也像童话公寓那样一两个月内销售告罄,的确是需要一个比较长的销售周期,胡治所说的四个月仅仅是个保守估计,更大的可能性是四个月销售了大部分房产,而还剩下几套迟迟销售不出去。那样的话,任何大型装修公司都是不会愿意承接这样的看似整体实则分散的业务的。伟明做倒是没问题,反正是家里的事情,但是成本的增加不容小觑。
怎么办?难道放弃这个计划?或者说我视为核心的唯一提高房价的方式必须流产?
“你有其他的解决方案么?”我喃喃自语般问胡治。
第二卷 风卷云涌 第十五章【把主意打到学生头上】
胡治没有立刻回答我,而是思度良久,甚至从我桌上的烟盒里取了一支烟,抽的咳嗽连连,却还坚持抽完了整支烟,然后才慢慢开口。
“办法不是没有,但是说实话,第一,我只是觉得这个方式有可操作的可行性并没有十足把握;第二,真要操作起来,还有一大段弯路要走,可能需要政府批文;第三,这个办法有一个好处,而且是绝佳的好处,不但能有有效提高那百分之四十的房价,甚至能够合理提高经济适用房的房价……”
我闻言一愣,转身走到胡治对面,直愣愣的盯着他看,心中剧烈的翻腾。
因为我已经猜到了胡治想到的办法……
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个极佳的创意。但是,就像胡治说的那样,操作起来有很大的困难,而且保障度上没有原先的方案那么让人信服。
“你是说教育?”我迟疑着说出这句话。
胡治重重的点点头,“就是教育,我们要让那边的房子变成学区房!!!”
“这就需要一所中学和一所小学,如果能搞定教育局,天,这次的利润会让我们觉得烫手!”
胡治依旧点头,“但是,说服方达夫可能会比你之前的计划要难,不过,这样没有漏洞,一旦得到认同,将不会有你之前的计划中被质疑的部分……”
我快步走到自己的座位上,低头打开电脑,点开那份计划书,立刻开始了疯狂的键盘敲打。“今天,在我自行出门之前,不要让任何人来打扰我!”
之后我听到门被轻轻打开又关山的声音,接下来整个房间里就只剩下了键盘敲击的声音和我的呼吸声……
不得不说,胡治想到的这个用教育来推高产业的计划真的很好,虽然实行起来难度很大,但是不试就永远没机会,试了才有可能成功。很早之前听过人家说一句话,说什么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当时深以为然,后来发现是狗屁。无论有准备没准备,机会都是均等的,只在于概率。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不劳而获的人,那仅仅是因为他们试了第一次就撞到了机会而已,但是还有一些人,即便他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却在概率面前败下阵来,输的很惨。于是后来我总结了一句话,机会的产生不在于准备而在于不断的尝试,找到机会之后再准备其实一点儿都不晚。
于是,说实话,我现在正在敲击的这份计划书也就是个摆设,但是没办法,人们相信这个。比如在某个公司中,如果有人仅仅是做了一堆的事情,就远不如那些什么也不干,整天坐在电脑前写计划书的人。很简单,你做的多那么失误也多,他仅仅是书面表达,即便错了,好在没有施行,那么很快就会被淡忘,至少那样不会带来直接损失。但是一旦他十个计划书里有一个成功了,OK,所有的功劳都将被记在他的头上。这就是我所说的机会在于不断尝试……
人民的需求有时大过一切,比如就算是方达夫那样城府深的就像是昆明的春天一样的人(众所周知昆明四季春),也不免需要计划书这样的东西装扮脸面。实际上,用口头表达跟用书面表达不会有任何区别。
由于大径的走向没有任何问题,我需要修改的部分也仅仅是关于提高房价的理由这一块,叙述起来方便快捷。最大的难题,在于如何说服方达夫相信我有能力摆平教育局……
而实际上,捐资助学这种事情,在社会各界时有发生。
一所中小学的建校费用是多少?一百万还是两百万?企业方需要投入多少才能说动教育局?这似乎才是我真正需要考虑的问题。海福巷的地处位置,一所学校够不够?这些,都是技术上的难点。
计划书的修改很简单,大致调整一下也就差不多了。我发给宋方赵子华他们传阅的时候,他们也纷纷表示沟通教育局开办新的学校难度太大,似乎可操作性太低。我也只能先用话语稳住他们,并且告诉他们我会想办法解决。
开个新的学校自然没什么可能性,但是如果其他的学校开办分校呢?我托一个原先在省作协工作的时候打过一些交道的家伙帮忙打听,他母亲是教育局一个副科级干部,才知道海福巷周围居然正好是个真空,附近至少五公里范围内没有任何中小学。
这,大概就将是我谈判的起点……
搁在前几年,想都不要想,那附近生源不足,办一所学校形同虚设。可是现在不同,城市扩建,并且海福巷周边被划入地铁区,房地产开发力度也加强了,再加上南京理工大的一个科技园发展壮大,周围的居民呈几何倍数增长。即便目前生源尚有不足,但是这个等待的时间不会太长了……
请那个朋友的母亲吃了顿饭,大致了解了一下关于申请社会助学开办学校的流程,我知道,这是一个绝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便申请成功,其最终的审批过程也会将时间坐标指向两年之后,等到那个时候,估计方达夫的房子不用炒作,地铁线路的规划彻底落实,房价也会噌噌的上扬,那就用不着我炒作了。
为今之计,似乎只剩下一条,找南京的其他名校商量,由本公司牵头,捐资办学,帮助学校扩大疆土节约成本。
吕青衫同学,该你出力的时候到了……
跟吕青衫简单交待了这件事情,他老婆是南京很著名的电学小学的物理教师,更主要的是,他老婆的父亲跟电学小学的校长是多年前的大学同学。
由于吕青衫的岳父帮忙,我们很顺利的见到了电学小学的孙校长。交谈不久,我便发现孙校长此人颇为书生意气,且态度和蔼,不拿什么架子。这样的人相对来说都比较好打交道吧……后来,我才知道我对于他的第一印象完全是错误的。
第二卷 风卷云涌 第十六章【难缠的小学校长】
于是我也不想多兜圈子,简明扼要的向孙校长说明了来意。
孙校长听完我打算出资帮助他们在海福巷建立分校的意向之后,从容的一笑,“石先生年轻有为,做事业的同时不忘捐资助学回馈社会,热心的很呐……”听到这明显是应酬的话语,我也不动声色,耐心的等待孙校长说出那个但是。果然,孙校长脸上笑容倏地一敛,“但是,想必石先生也明白,开办一个分校这种事情不是说做就立刻能操作的,很大程度上还需要教育局那边审批。政府职能部门办事有一定的规程,老朽倒是怕石先生等不了那么长的时间啊……”
我装作惊讶的样子,“哦?为什么等不了?只要审批手续下来了,我的款项即可到位,这个等待的过程,贵校该比我这个拿钱出来的人更着急吧?”
“哦?呵呵,石先生还是个很幽默的人啊……老朽一贯平直,不喜欢那些虚套的假招,石先生如此热心教育事业,不仅仅是掏钱买单那么简单吧?”
我沉默了一下,几次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三缄己口,我很担心自己的一时冲动最终误了大事。
最后,我决定坦坦荡荡的说清楚,“既然孙校长如此睿智,学生在您面前也便不藏掖着了。我是个商人不错,商人无利不起早,帮扶公益事业也好,捐资助学热心教育也罢,如果没有合理的回报我自然是不会冒失失的拿钱出来打水漂。不过,即便我是为了经济利益出发,最终的效果却是一个三赢的局面……”
“哦?那老朽倒是愿闻其详了,石先生解释解释何谓三赢?”
我恭恭敬敬的帮孙校长的茶杯里续上茶水,然后才开口说到,“那么学生就坦白而言了……其一,学生能从周边的地价上收回成本并且赚取利润;其二,贵校扩大知名度,帮扶教育事业;第三,也是最关键的,海福巷周围的居民日渐增多,其子女的入学问题势必让其父母很是头疼,近了没什么好学校,并且似乎还真没有太近的学校,父母接送的困难还是很大的,远了吧,学校倒是有好一些的,但是父母的负担势必更重,而且,这样还会导致许多的购房者在海福巷附近入住之后,却不愿将户口迁至周近,政府的工作压力也很大啊……”我每说一条,便在桌上摆一根牙签,好似那三支牙签便可代替我说的三赢一般。
孙校长听完笑了,“你这个孩子还是很机灵的,这么快就给你找到如此之大的两顶大帽子,也不容易啊……”
我欠欠身,“不快,来之前考虑了几乎整个通宵,才找到这三条合适的理由……”我着重强调了三条,而非孙校长所说的两条,就是希望孙校长看到我的谈成。面对他这样的睿智长者,从言行举止上便可观察出其实他是一个很愿意提携后进的人,那么,尽量坦白尽量谦虚才是跟他这类人谈判的最佳途径。
“好了,你的理由陈述完了,我也不可能自作主张的去答应你什么。只能说,你的提议我本人还算有点儿兴趣。这样吧,我回头在学校的教职员工范围内做个民意调查,讨论一下此事的利弊,有了决定我会通知你的。”说完,竟是丢下跟他一同前来的另一个老者,起身告辞了。
看着孙校长的背影,我知道这次的谈判前景不容乐观。如果孙校长真的比较热心的话,那么他该会表示回去开会讨论,而不是做什么民意调查。天知道这个劳什子的民意要调查到什么时候去,一两天也能调查完,拖上个两年也未尝不可。
之后,我去找宋方沟通了一下。
在宋方家,他沉思良久,最终说了一句,“石磊,我始终觉得把这次的策划定位在学区房上过于冒险了,一旦没有学校愿意这样做,带来的就是灾难性的结果。”
我点点头,杵着下巴,“这些我知道,但是还有什么其他更好的解决方式么?”
宋方苦笑着摇头,“要不,我们就按照老方的建议,承接他们的策划就是了,那样的话,一百多万是旱涝保收的……”
说实话,我真的没想到宋方居然会说出这番话。倒不是说我现在骑虎难下非接下这个大盘子不可,可是他也知道,如果追求旱涝保收,我们的利润实在太低了。难道他就想看着用了半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做出来的成果仅仅是一百多万么?除掉成本之后我们还能剩下些什么?要利润没利润,要声誉没声誉,这根本就是一个苟安的心态。当然,到时候我们每人都能分个二三十万,可是下半年呢?还能有这样被照顾出来的生意么?
“宋师兄,你不会不明白,这次的单子根本就是方师兄送给我的一个便宜吧?做得好,以后大家继续合作,如果我们抱着旱涝保收的思想,想必这次的楼盘也不会升值太多。没有巨大的利润空间,方师兄以后还会不会跟我们合作了?难道我们一辈子就小打小闹苟富即安么?或者干脆抱着这几百万退休算了……”
宋方眼里一阵落寞,我能够理解他,到了他如今的岁数,稳妥毕竟占了天平的重要一侧。
“要不你先把计划书给老方看看吧,或许他能给你一些建议也说不定……”
我缓缓摇头,我倒不是没想到这些,只是我担心给了方达夫,他还需要不需要我操盘下去。这可不是上次的童话公寓了,我手里拿捏着宋方的把柄,他不敢轻举妄动。可是方达夫,我只能无奈的摇摇头,除非他果真如我和胡治之前所料,他就是纯粹想要无偿的帮助我,否则,凭什么?
“你真的觉得这样适合?”我反问了宋方一句,然后摇摇头,“我再想想?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