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秘史
那雨点已如豆大的降下来,大家以为这一次定有希望了。哪知对面山上忽然窜出一个青白之物,长不满三尺,张开嘴,仰着天,向空嘘出一股红气,直上云霄。气之所到,屏翳、玄冥、冯修部下的神将顿时支不住,纷纷逃走。
黄魔、大翳一见,哪敢怠慢,绰了兵器,飞也似的赶去。
这里繇余、庚辰、童律、狂章、乌木田等也一齐赶去。看看将近,那妖物霍地回转头,向各天将大嘘其红气,觉得这股红气焦辣异常,比火都厉害。黄魔、大翳首当其冲,浑身毛发皮肉都如受熬炙一般,禁不得大叫一声,赶紧退回。其余天将亦都因受灼,不敢上前。
文命大怒,忙喝一声:“应龙何在!”哪知寂无影响,连喝数声,仍不知下落。文命又是诧异,又是焦急。这时七员地将早商议好,从地下潜行过去,趁妖魃不备,向她脚上乱打。
妖魃出于不意,倒在地上。七员地将刚要上前擒捉,哪知妖魃灵敏,霍地立起,转身向西北逃去,其行如风,顷刻不见。
这时天空早已云净风消,夕阳低挂,一丝儿雨意都没有了。
文命没法,只得与始均等退回营帐。大家商议,文命最怪的是应龙忽然失踪。庚辰道:“应龙是神物,灵敏忠勇,追随多年,况且是东海神禺虢所派遣的,决无退缩藏躲之事,或者到什么地方求救去了,崇伯且等他一等吧。”伯益道:“我看刚才地将等打翻妖魃,是从地下着力的,妖魃嘘气虽然厉害,或者不及于地下。最好明日请两师等仍在空中预备,妖魃来时,由各地将从地下去打。妖魃一去,就请雨师降雨,崇伯以为何如?
”文命想了一想,说道:“姑试试看。”当下无话。
次日,文命果然又叫了云师、雨师等来和他们商量。玄冥、屏翳等虽有为难之色,然亦只得答应,率领了部下去布置。俄顷之间,阴云四合,雨点如珠。忽然红气又发现了,云、雨二师,赶即收队而逃。文命等细寻那红气发现之处,才知道这次她竟离开土地,攀援在一株树上,七员地将见了,亦无可奈何她。
大家正在愤怒,忽听得空中一阵拍拍之声,半天骤然发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条长龙长约万丈,昂着头,伸着爪,径向妖魃扑去。那妖魃又仰着头嘘出她的红气,以为抵抗。那长龙口中亦喷出一道白水,以相迎敌。起初相隔几丈之遥,红气遇着白水而消,白水亦遇着红气而灭。后来红气渐渐觉得不支,愈缩愈短,白水则势力渐猛,愈逼愈紧,相持约有一小时之久。
白水差不多要逼近妖魃身边了,但听得极尖厉的一声怪叫,妖魃转身想逃,那长龙怎敢怠慢,伸下两只大爪,早将妖魃禽获,送近嘴边,那口中的白水,仍是滔滔不绝向妖魃身上淋下去,足足又淋了一小时之久。那时四山四谷水势漫溢,文命等已浸在水中,好在天气亢旱已久,土地因此滋润,旋满旋干,尚不为患。忽然间那条长龙举起大爪,将妖魃从空中甩下来,落入水中,扑通有声,水沫四溅。那条长龙身躯顿然缩小,飞到文命面前,点头行礼。文命等一看,原来就是应龙,不禁大喜,竭力称赞了他一番。
原来这应龙在黄帝时遇见女魃,曾经吃过她的亏,这次又遇到女魃,心想报仇,忙飞到北海神禺强之所去求救。禺强神给他饮满了北海真阴之水,以灭女魃灵邪之火,因此得奏奇功。
昨日文命叫他,他正在北海,所以不见了。闲话不提。
且说天地将见女魃丢在水中,忙过去捉了来,献与文命,原来已经死了。文命等一看,只见她袒着上身,赤着脚,腰系皮裙,胸前两|乳高耸,的确是个女身,遍体白毛,长约数寸,已给水浸成一片。脸上生着一双眼睛,顶上又生着一双眼睛,形状煞是可怕。文命吩咐,抬到高处,架起柴火来烧去,以绝后患。那时人民观者何止万千,都称颂文命不置。从此之后,北方无旱灾了。后来始均在北方种田的成绩日著,到舜做天子的时候封他作为田祖。他的子孙非常蕃衍,散居北方,不归中土,就是南北朝拓跋氏的祖宗。这是后话,不提。
前 页封 面后 页
第一百二十一回 大禹巡海外 应龙杀旱魃
第一百二十二回 夸父逐日影 大禹游北方
且说应龙杀了女魃之后,旱灾已除,文命就别了始均,率领众人乘了二龙,郭支为御,依旧向北方进行。遇到大都会,必定下去察看询问,有事则多留几日,无事则即刻他去。
()好看的txt电子书
一日,行到一国,名叫柔利国,亦叫留利国,又叫牛黎国,大概都是译音,不能准确。那国中人民状貌极为奇异,一只手,一只脚,他的脚又能反折转来,用足指碰着膝盖,或碰着胸口。
虽则亦能站立起来,但不能持久,因此不能行路。所有往来转动,都是用身子乱滚,滚来滚去,甚是便利,想来是熟习之故。
文命等细细考察,才知道他们都是生而无骨的,所以这般模样。
后来又探听他们的历史,原来本是个儋耳国人的子孙。儋耳国有一年出了一位豪雄的君主,主张强种之法,下令百姓:凡有初生婴孩体相不具的,或孱弱的,都不准抚养,以免谬种流传,致民族柔弱。凑巧那几年有几处百姓生了几个无骨的子女,弄死他呢,心里不忍,不弄死他呢,深恐君主知道,不免受罚。后来大家商量好,竟私下养起来。养到十几岁,就将他们送到此地,听他们自营生活,自相婚配,这就是柔利国人的祖宗了。到现在人数已经不少,竟能小小组织一个国家,亦可谓极难得了。
文命等游过柔利国,刚要他往,忽见一个极长大的人从南面直冲过向北而去,手中仿佛拿着一根大杖,那个走路之速,几乎不可以言语形容。七员天将见了大呼有妖,绰起兵器正要追踪而去,只听得头上拍拍之声,原来那应龙已追踪而去了。
天将等见应龙已去,便不上前,先来伺候文命等跨上了龙,然后一同向北过去。
不过几十里,只见应龙正在那里和长大的人交战,山坡之下,纵横死着四条大黄蛇。那人手持大杖,奋力与应龙抵抗,但是终究敌不过应龙,肩上着了一大爪,撇了大杖,就向地上倒下。应龙正要过去送他的性命,庚辰忙喝阻道:“且慢且慢!
等崇伯来发落!”然而应龙的爪早已透人那人腹中,几乎连肚肠都掏出。
这时文命等已降下地面,文命细看那人眼睛一开一闭,唇色淡黑,似乎尚有呼吸,便问他道:“汝还能说话吗?汝叫什么名字?到此地来做什么?”那人张眼一看,随即闭去,叹口气道:“我今朝死在这里,真是天命。老实和你们说,我姓邓,名叫夸父。我曾祖是共工氏,我祖父叫句龙,我父名信。我自幼求仙访道,得到异人传授,教我一种善走之法,所以我走起路来,‘逐电追风’四个字恐怕还不能形容我之快。我十几年前,打听得帝子丹朱欢喜奇异之士,我就投到他部下去做臣子。
我替他从丹渊到帝都去送信,往返不过片刻,就是给他到南海去取物,往回亦不过一时,这是人人知道的。昨天我在帝子面前夸口,说我能追及日影。帝子道:‘汝果能追及,必与汝以重赏。’我听了这话,拔脚就走,那太阳影子的移动竟没有和我走的那样快。我从丹渊起,一直向南面追,追到一处,日尚未午。我肚里饥了,就举起一个锅子,放在三座山之间,拿它来当一个灶头。煮好之后,将饭吃完,心中一想,正好以此作一个凭据。不然,我追逐日影,究竟有没有追着是没有对证的。
所以我吃完饭之后,就对当地的人民说道:‘我是夸父,某年某月某日某时从某地追逐日影到此,将来如有人来探问,请你们作一个证据。’说完之后,我又再赶,那时日影已移西北。
我赶到一处,忽然脚上的一履渐将卸下。我急忙振了一振,然后再赶,从崦嵫山过细柳,一直到虞渊之地,竟给我追着了。
但是日光灼烁,愈近愈厉害,再加之以狂跑气急,汗出如浆,我就渴得不得了。归途经过河、渭二水,我急忙狂饮,但是二水不够我解渴。我耳上的两条黄蛇、手中的两条黄蛇、亦是非常燥渴,我想此地北面有一个大泽,其广千里,那个水足以供给我们,所以急急行来,不想遇着这条惊龙,竟拦阻我的路程,与我为难,先将我手中的黄蛇斗死,又将我耳上的黄蛇斗死。
我真渴极了,没有气力和他嘶杀,否则不要说一条孽龙,就是再添两条,我亦不怕,现在竟给他弄死在此,真是命也!”说到此处,已是气竭声颤,说不下去,过了些时,两眼一翻,竟呜呼了。
文命等至此才知道他就是丹朱的臣子夸父。又可惜他有如此之绝技,不善用之,以至死于非命,不禁代他悲伤。于是就叫地将等掘一个坎,将他的尸首埋葬,又将他弃掉的那根大杖竖在他坟前,作一个标帜。哪知这根大杖受了夸父尸膏的浸润,竟活起来,变成大树。后来发育蕃衍,愈推愈广,成为森林,所以此处地方就叫作橙林,又叫作夸父之野。隔了长久,夸父的子孙寻到此地,就在橙林之旁住下,依他祖父的习惯,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久之,蕃衍成为一国,因为他的体格生得长大,所以称为博父国。这是后话,不提。
且说文命等葬好夸父之后,一路议论夸父的为人。文命叫了应龙来吩咐道:“夸父亦是个人,并非妖怪,你无端杀死他,未免不仁了。他虽一大半是死于渴,但是你不与他为难,不去弄伤他,他虽死亦不能怨你的。现在他到死口口声声怨你,你岂不是做了一件不仁之事吗?以后你如遇到此种,切须小心,不可造次。”
那应龙听了这番教训,仿佛非常不服,蓦地展开双翅,飞上天空,盘旋了半晌,霍然再降下来,向文命点首行礼,又和众人都点一点头,重复上升,掉转身躯,向南方而去。文命看得古怪,忙再呼唤,应龙置之不理,从此以后,竟不复来了。
它后来在南方专为人民行雨,人民非常敬重它。天旱时,只要将它的形状写了一挂,早就下雨,非常灵验。不过东海神禺虢因为它任性倔强,所以亦不来助它升天,它就永远住在南方了,闲话不提。
且说文命见走了应龙,念它平日屡立大功,非常忠勇,心中时常恋恋不舍,然而亦无可如何了。一日,行到儋耳国,仔细查考他们人民的身体,亦未必个个都能强健,独有那两耳都非常之大,直垂到两肩之上,仿佛如挑担一般,所以有儋耳国之名。
过了儋耳国,忽遇到大海,一望茫茫,极目千里。但见无数大鸟或飞或集,都在海滩之边,陡然见文命等两条大龙翱翔而来,把它们惊得一齐飞起,真是盈千累万,蔽满了天空。因为慌忙,没命乱逃的原故,那卸下的羽翰片片都落下海去。
文命在龙背上和伯益说道:“此地想来就是夸父之所谓大泽了,好大呀!”庚辰在旁说道:“已经小了三分之二了。从前某随侍夫人初次走过的时候,着实要大呢。”文命道:那么是地体变动升高之故。”横革道:“或许是女魃致旱的原故。
”大家互猜了一会,也究竟不知其所以然。郭支向文命道:“现在我们还是直跨大泽而过呢?还是绕大泽而走呢?”文命道:“我们此来以考察为主,自然以绕大泽而走为是。我们先向西吧。”郭支听了,口中作声,那两条龙首径掉转而向西方。
一日,到了一处,只见那些人民都是人身而兽首,有的其状如蝟,或则如狗,其色皆黄。他们的言语虽则钩磔,但尚约略可晓。文命等仔细探问,才知道他们竟是黄帝之后。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二头,自相牝牡,其后子女便成为如此形状,蕃衍益多,遂成部落。四面邻邦都叫他环狗之国,亦叫犬封国,或叫犬戎国。
文命细细考察它的风俗,亦与他处无异,不过有两项不同,就是女子非常敬重男子,对于男子跪进杯食,仿佛个个都如古贤妇的举案齐眉一般。一项是专用肉食,不用谷食,这两项是特别的。还有一项,他们亦有祭祀之礼,但是所祭的神道是个赤兽,其形如马而无头,名字叫作戎宣王尸,究竟有何历史,为什么原故要祭他,他们自己亦不得而知,不过是循旧例罢了。
后来又遇到一匹文马,浑身雪白而朱鬣,目若黄金,据说就出在附近一座融父山上,名叫吉量。因为他的颈项有如鸡尾,所以亦叫作鸡斯之乘。乘了它之后,寿可以活到千岁。然而非常之难捉,所以环狗国的人?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