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秘史
跚干跚浮G氲奖致凶桑说亓⑻覆槐恪!蔽拿⒉嬉幻婊估瘢幻嫦缚茨枪耗暝嘉逖笥遥鹿谄铀兀任蕹涤撸稚凫璐印H舴悄巧倌曛该鳎诔砣酥心睦锉娴贸鏊歉鼍鳌G蕴酒涞赖轮撸烨坏溃骸肮酃夤蠊附恕D嗣上仁我钥说保 钡毕虑妨艘换幔锤四枪蜃蠖小V诎傩站∩ⅲ巧倌暌嘧匀チ恕!?br /> 文命等走不到几百步,只见路旁有三间向南的平屋,简陋之至。当中开着正门,门外站着两个赳赳武士。看见国君走到,一齐举手致敬。那国君就让文命等进去,说道:“这是某的行馆,请小坐吧,可以请教。”文命等再三谦谢,然后入内,分宾主坐下。那国君先说道:“某本是中华人,自从先祖流寓于此,已经三世了,回首故乡,不胜眷念。闻说二位从中华来,某如归故乡,倍切欢迎,一切都要请教。敢问现在中华圣天子是哪一位?国中太平吗?二位大贤到敝地来有何贵干?”
文命就详详细细的告诉了他一番。那国君听了,重复起身行礼道:“原来是二位天使辱临小国,简慢之至,罪甚罪甚!
”后来又谈到文命的履历世系,原来同是一家。文命是颛顼帝之孙,那国君是颛顼帝的玄孙,比文命辈行为小,是在从孙之列。那国君尤其大喜。文命便问他开国情形,那国君道:“先曾祖老童,自颛顼帝崩逝之后,即浪游西方,生子多人,又复散居各地。先曾祖后来居于騩山,成为神仙。先祖又到处远游,偶然游到此地,觉得民风美茂,就用中华的礼乐去教导他们,颇蒙国人之推戴,遂做了此地之君主。百年以来,礼陶乐淑,颇有成效,传到某已经三代。某谨守成法,尚无陨越,这是差堪告慰的。”
伯益道:“用中华礼乐改变外邦,固是可喜,但贵国君究系中华人,桑梓之邦,岂可忘却。况现在圣天子功德震古烁今,贵国君何不入朝修礼,兼省颛顼帝庐墓呢?”那国君道:“某何尝不想入朝?无奈路程遥远,约计往返,恐非四五年不办。
前数年,某曾遣人乘船探测路程,据所报告,仅仅前面一座方山绕过去,遇着顺风已须半年,倘遇逆风更难克期。绕过方山之后,到中华还有多少路,须行几日,更难预算,所以因此作罢了。请问二位到此走了几年?坐的是什么船?”伯益一一的说了。那国君不胜骇异,益发钦佩。
文命道:“贵国对于中华固然交通不便,但是对于邻邦亦通聘问吗?”那国君道:“对于邻邦都相往来,有两处亦是本家,往来尤熟。”文命便问是哪两处,那国君道:“一处在敝国西南,上有三山:一名芒山,一名桂山,一名摇山。摇山上所居住的就是先曾祖老童的次孙,名叫长琴。先曾祖老童本来是精于音乐的,发音常如钟声。所以这位渊源家学,亦精于音乐,尤长于琴,所以取名叫长琴。敝处最重音乐,有时前往请教,颇得其益。一处在敝国正西,名叫大荒之山,居住在上面的是先曾祖老童之子。此人已经得道,变更了他本来的状貌,三面一臂,怪不可言。”
伯益一听,便问道:“三面一臂,那两面是如何生的呢?
少去的是哪臂呢?”那国君道:“少去的是左臂。三面的位置,恰成三角形,所以见了他,任在哪一方,都可以和他谈话。”
文命道:“离此地有多远?”那国君道:“并不甚远。”
这时天色已不早,那国君就殷勤的将文命等留下住宿,又遣人去招呼真窥等加以款待。等到晚间,国王有事他去,伯益向文命道:“某看前面那座方山既无居人,又阻塞海道,何妨将中央直辟一条海路,便利西东往来之船,岂不甚妙。”文命道:“我刚才亦如此想,此番到海外来,各国差不多要走遍了,对于治水工作一点未做,如能将此山凿开,使西方各国由海道到中华的减省不少路程,亦是一种成绩,留个纪念,岂不其妙。
”当下二人议定了。
到了次日,就和那国君说知。国君听了,赞成之至,益加佩服。文命就率领大众乘龙再到方山,拿出伏羲氏所赐的玉尺,测准了高低,勘定了路线。工作之人,除由淑士国选派多人外,又叫了祝良、勾太丘来和他商议。请他派了龙宫精锐之士,无论虾兵蟹将,凡有能胜工作的,都来帮助。一面由天地十四将指挥合作,务须于最短期间使其成功。自此之后,方山之上,丁丁啄啄之声响彻云宵,日夜不绝。文命与伯益等则乘龙来往于淑士国、方山之间,指督一切。
闲暇的时候,又和伯益等到摇山去访长琴,与长琴叙起来,是同堂兄弟。那长琴对于文命、伯益亦非常亲热。文命见他室中四壁都挂的乐器,长长短短的琴尤其多。文命本来是闻乐不听的人,在此无事,又兼为联络亲谊起见,就请长琴弹奏一阕,长琴亦欣然答应,取了琴,盘着膝,安弦操缦,慢慢的弹起来。
倏见有五彩之鸟三只飞翔集于庭中,伯益认识一只是凰鸟,一只是凤鸟。弹到后来,那三鸟亦展翅而舞,引吭而鸣,与琴声如相应和。长琴曲终,那三鸟亦停止。文命等看了不胜稀奇,当下齐劝长琴回归中华。长琴仰天笑道:“二兄是建功立业之人,弟是世外之人,久已无志于富贵。一归故乡,不但尘俗之气不可耐,而且难免于富贵逼人,那时再逃避,真是何苦!还不如在此空山之中,较为清净。”文命等听了,深叹其高尚,后来又谈了一会,文命等告辞,长琴直送到海边。
路上遇到一只异兽,其状如兔,又如猿,自胸以下颜色纯青,不能见其裸露之处。伯益便问此兽之名,长琴道:“此山异兽甚多,某亦不能尽识,不知道叫什么名字。”过了两日,文命和伯益又到大荒山去访求宗族,果然遇到一个三面一臂之人,三面都能言语。文命和伯益立在两面和他谈话,他两面同时对付,从容不迫,还剩着一面,仍是空闲。
文命问他变形的原故,他说:“我觉到人生的应事接物非常困难,顾了这面,往往顾不到那面;顾了前头,往往顾不到后头。所以我添出两面,那么面面顾到,可以不致疏忽了。还有一层,人生在世,最不好的是妄作妄取,我去了一臂,使一切动作非常不便,那么自然不至于妄作妄取了。”文命听他的话,都是愤时嫉俗之谈,也不和他多说。后来又问了他几句,才知道他是工于吐纳导引之术,已可以长生不死,料他隐居遁世,决不愿再回中华,所以亦不劝他。
一日,文命和伯益又游到一处,只见一座大山,山的石缝中处处露出一种黑的丹药,不知何用。山的南面一片平阳,树木甚多。中间有一大池,周约数十丈。池之四周,砌以条石,工程伟大,显见是人工所成。但是环山细寻,不见一个人迹,惟见异鸟翔集,有青的,有黄的,内中最怪者,是一只五色之鸟,人面而有发,可怕之至。
文命回到淑士国,将此山情形与淑士国君谈及。国君道:“这山名玄丹之山,青鸟名叫青,黄鸟名叫黄骜,那五色人面之鸟不知其名。从前先祖初到之时,带了几个知己的朋友同来,有一个姓孟名翼的才略很好,辅佐先祖,成立淑士国。后来又乘船往各处游览,曾经到过这个玄丹山,看得那地方有山林,有平原,地势甚好,所欠缺的就是少淡水,于是和先祖商量,派遣人到那边去凿一大池,以备将来殖民之用,取名叫颛顼池。
()免费电子书下载
因为这孟翼亦是颛顼帝的臣民,虽在海外,不忘旧君,所以取这个名字。后来大家叫起来,又添了几个字,叫作“孟翼之攻颛顼之池”。池凿成之后,移过去的百姓亦不少。一日,先祖往访三面一臂的那个本家,和他谈起这件事,他很不赞成。他说这个地方虽好,但是有青鴍黄骜等,都是个不祥之鸟,其所集者其国亡,劝先祖不要去祝先祖拿这话告诉孟翼,孟翼绝对不信,说道:‘国之兴亡,在政治,在道德,在教化,与鸟何关?迷信之谈,不必听它。’先祖拗他不过,只得听他前去经营。哪知隔不多时,疾疫大作,死者不少,孟翼亦一病不起,大家怕起来,想起不祥鸟的话,赶快一齐搬回,所以成为空地了。”
文命听了,方始恍然。过了几日,方山凿通,船又往来,路程可以省三分之二。后人因为两山夹峙中如门户,所以就叫它门户山。
前 页封 面后 页
第一百三十四回 禹配合二国失败 淑士国禹凿方山
第一百三十五回 奇肱试飞车 槐山通老童
且说文命自从凿通方山之后,就与淑士国君告辞,乘龙更向西北而行。一日到了三身国,其人民一首三身,举动异常不便,言语亦不可了解。遂不多留,再往西行。
远远空中又看见那似鸟非鸟的车子。伯益道:“这个东西非常可怪,究不知是什么东西。我们跟过去,看它一个下落吧。
”大家赞成。郭支口中发出号令,两条龙就掉转方向,径跟那飞车而行。走不多时,那飞车渐渐降落。两龙亦跟了降落,文命等一看,原来是个繁盛之地,庐舍廛市,弥望相接。那时飞车已降在地上,仿佛旁边还有飞车无数,停在那里。
文命等之龙太长大,降不下来,只能再转向海滨空旷之地,然后降下。刚下龙背,陡听得机声轧轧,又有两座飞车凌空分道而去,接连又是一座翱翔而来。文命无不诧异,就叫郭支等守住行李,独与伯益、黄魔、鸿濛氏、之交五人缓步入其国境。
沿途所见人民都只有一只手,而眼睛却有三只,一只在上,两只在下,成品字形。又遇到几个同样之人,各骑着一匹浑身雪白而朱鬣、目若黄金的文马。伯益认识,就指给文命看,道:“这个就是从前在犬封国看见,骑了之后,可以活到千岁的吉量马。难道此地之人都是长寿不死的吗?”
正说时,只听得路旁树林之内劈拍一声大响,接着,又听见兽嗥之声,大家吓了一跳。仔细一看,陡见两个猎户从外面奔进林内去,原来已捉到好几只野兽了。文命等跟进去一看,只见里面设着一种机括,有三只野兽关住在内,亦不知是何名字。
那两猎户将三兽一个一个捉出捆缚,依旧将机括张开,然后将野兽扛之而行。自始至终两个人,只有两双手,极不觉其吃力费事。文命等看得稀奇,就上去问他们道:“请问贵国何名?”那猎户道:“叫奇肱国。诸位远方人是否要探听敝国情形吗?某等苦不得闲,从此地过去几十步,有一间朝南旧屋,屋中有一个折臂的老者。他闲着无事,而且到过的外国不少,请诸位去问他吧。”说着,竟抬兽而去。
文命等依他的话走到一间旧屋,果见一个老者坐在里面,看见文命等走到,先站起来问道:“诸位是中华人吗?难得到此,请进来坐坐。”文命等入内,与之施礼。那老者道:“老夫病废,不能还礼,请见谅,请见谅!”文命等坐下之后,就问那老者道,老先生曾经到过中华吗?何以知道某等是中华人?”那老者道:“老夫久仰中华是个文化礼义之邦,但是无福,却不曾到过。前几年在别个国里遇着中华人却不少,现在看见诸位服式相同,所以知道是中华人。不知诸位到此,是做何种买卖,还是为游历而来?”
文命道:“都不是,都不是。”因将看见飞车,特来探访的来意说明。那老者听了,诧异道:“敝国飞车每个时辰走四百里。诸位所乘的是什么船,竟能追踪而至?亦可谓极快了。
”文命道:“某等坐的不是船,是龙,所以能追得上。”那老者听了,益发诧异道:“龙可以骑吗?究竟是中华天朝,有这种能力!敝国飞车算得甚么呢?”文命道:“敝国骑龙,不过偶尔之事,并非人人能骑。贵国飞车乃人人所用,且系人力所造,所以某等极愿研究。”那老者道:“既然如此,待老夫指引诸位去参观吧。”说着,站起身来,往外先行,文命等跟在后面。
走约一里之遥,只见一片广场之中停着飞车不少。这时正有二人向车中坐进去,忽然用手指一扳,只听得机声轧轧,车身已渐渐上升,升到约七八丈之高,改作平行,直向前方而行,非常之稳。那老者邀文命等走到车旁,文命细看那车的制造,都用柴荆柳棘所编成,里外四周都是轮齿,大大小小,不计其数。每车上仅可容二人,所以方广不到一丈。座位之前,又插着一根长木。
那老者指点道:“这飞车虽则自能升降行动,但如得风力,其速率更大,所以这根长木是预备挂帆布的。”又指着车内一个机括,说道:“这是主上升的,要升上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