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秘史
因此而生恐怖,但是随从之人却都气喘心颤,狼狈不堪了。幸亏得人多,拼命的保护了帝喾,走一程,息一程,有时大叫一阵,以壮声威;有时将武器挥一回,以壮胆力。走到半夜,那一钩明月渐渐地升起来,依稀辨得出途径,大家才得放心。可是歇不多时,天亦亮了,匆匆的回到山下宿舍,这一日一夜的疲乏,方得休息。
()
过了些时,有几个随从的人就去找土人询问,土人道:“我们这里的钟山走上去有好几条路。一条是从东面上去,但是路很难走,歧路又多,走错了就要上当。一条是从南面上去,较为好走些,不过路程远得多了。要是从稷泽里坐船过去,亦是一法,较为安稳。一条在西面,从泰戏山那边来的人都是走那条路,但是我们不大到那边去,所以那条路究竟好不好走,亦不甚清楚。”随从人又问道:“这座钟山上有一位九天真王,你们可知道他住在哪里?”土人道:“九天真王是什么人?我们不知道。”随从人道:“是个活神仙,你们怎的会不知道?
”土人道:“是神仙吗?我们亦听见说是有的,所以这座山重有许多虎豹猛兽之类,从来不害人,大家都说受了神仙感化的原故。至于这个神仙,他的名字是否叫九天真王,却不知道。
”旁边另有一个土人夹着说道:“我们这山上有一项怪东西,名字叫作鼓,这是我们所知道的。据老辈传说,他就是这座钟山的儿子,他的形状人面而龙身,极为可怕。有一日,不知为什么事,和住在西南昆仑山上一个人面兽身的得道之怪神名叫钦В嘟星业牧掀鹄矗≡诶ヂ厣侥厦娴囊桓鲎娼彼懒恕L斓畚哦笈徒暮颓狰'两个一齐捉住,在这座钟山东面的一个瑶崖地方正法抵命。哪知后来钦У木昊恢淮箴剩渥慈绲瘢淄范谟穑嘧於⒆Γ衅鹄瓷舴路鸷秃桊酪话恪D枪牡木暌嗷恢还帜瘢轩Q鸟,其状如鸱,赤足而直嘴,白头而黄羽,叫起来声音亦仿佛和鸿鹊一般。这两只鸟儿都是个不祥之物,大鹗如其出现,地方就有兵革之灾,鵔鸟如果出现,地方就有极大之旱灾。但是几百年来,大鹗始终没有见过,鵔鸟亦只见过一次。大家都说全是这座山里的神仙禁压住的,所以照这样看来,神仙是一定有的,不过我们无福,没有见过。至于他的名字是不是叫九天真王,那就更不知道了。”随从人等听了这番话,谢了土人,就来奏知。
帝喾道:“既然钟山正面不在这里,那么朕向南面那一条路去吧。”随从人道:“从水路去呢,还是从陆路去呢?”帝喾想了一想道:“水路贪安逸,便不至诚,朕从陆路去吧。”于是一齐起身,循山脚而行。
到了次日,果然看见一条大路直通山上,一面逼近稷泽,水口有一个埠头,停泊着一只船,船里没有人。帝喾也不去留意,遂一步一步上山而来。但是此处所有景物与东路所见竟差不多,走了半日,并不见一个人影,四处一望,亦并不见一所屋宇。众人到此,又觉诧异,但是帝喾诚心不懈,仍旧前行,众人只得跟着。又走了一程,只听见从人中有一个叫道:“好了好了!前面有人来了。”帝喾向上一望,果然看见一个人下山而来,便说道:“既然有人,就好问了。”说着,止住了步,等他下来。只见那人头戴着帽,身穿褐衣,脚踏草屦,手中拿着一根竹竿,徐步而行,神气仿佛像个渔夫。帝喾等他走到面前,慌忙拱手作礼,向他问道:“请问一声,这座山上有一位九天真王,住在何处?足下可知道吗?”
那人将帝喾周身上下估量了一会,又向那许多随从人等望了一望,然后才转问帝喾道:“汝是何人?来此寻九天真王何事?”帝喾道:“朕乃当今君主,特来拜询九天真王,访问大道。”那人道:“既是当今君主,那么所访问之道,当然是理国治民之道,决不是升仙登天之道。九天真王是个真仙,但知道升仙登天之道,并不知道理国治民之道,要到他那里去访问,岂不是错了吗!”帝喾一听这个话,词严而义正,大有道理,不觉肃然起敬,拱手正立,不作一声。隔了一会,那人又说道:“如果要访问理国治民之道的,请回去吧,不必在此穷山之中。
如其要访问升仙登天之道的,那么亦不必寻什么九天真王,跟我来就是了。”说着,徐步下山而去。
这时随从人等看见那人言语态度如此倨傲,个个心中都有点不平,因为他们跟了帝喾跑来跑去多少年,所看见的人对于帝喾总是极恭顺,极客气,从来没有这般大模大样的。但是看看帝喾,却是越发谦恭,竟跟了那人同走,大家亦只得跟了去。
后来走到山脚稷泽水口,那人就跳上停泊在那里的船上,插了竹竿,钻进舱中。隔了一会,手中拿了一部书出来,递与帝喾,说道:“照这部书上所说的去做,亦可以升仙登天,何必寻九天真王呢!”帝喾接来一看,只见书上面写着《灵宝秘文》四个大字,知道是道家珍贵之书,慌忙稽首拜受,口中说道:“谢老师赏赐。”原来帝喾竟愿以师礼事之了。哪知那人头也不回,早跳上船去,拔起竹竿,向岸边一点,将那只船向泽中撑开。然后放下竹竿,扳起柔橹,竟自咿咿哑哑的向西南摇去了。
帝喾想到问他姓名,已来不及,惆怅不已,回到宿处,把那《灵宝秘文》翻开,细细一看,觉得非常之有味。
原来帝喾本是个圣哲之人,又加赤松子、宁天皇两个已经讲究过,所以虽则极深奥的秘文,亦看得明白。当下看完之后,又细细再研究一遍,心中想道:“我这次跑来,虽则受了许多辛苦,但是得到这部秘文,亦可谓不虚此行了。不过九天真王终没有见到,目的未达,就此回去,总觉问心不安。况且赤松子老师曾经说过,可以会到的,宁天皇亦劝我要有毅力。我想起来,不是九天真王一定不可得见,大约总是我欠虔诚罢了。
”想到这里,起了个决心,重复斋戒沐浴起来。
过了三日,吩咐从人将所有器具糇粮一切都携带了走,预备这次见不到时,就住在山上,各处去寻,一定要见着而后已。
于是再由原路上山而来。走到半山,忽听得一派音乐之声,风过处,香气扑鼻。帝喾暗想道:“这次或许侥幸可以得见了。
”于是益秉诚心,奋勇而前。转过峰头,只见山顶上有一块平坦之地,地上有一座石头堆起来的台,台上坐着一个道者,修眉凤目,羽衣星冠,飘飘不群,正在那里焚香鼓瑟。旁边许多侍者,或是吹笙,或是击鼓,正在作乐。一见帝喾,那道者便推瑟而起,下台拱手道:“王子远来,失迓,失迓。”帝喾知道就是九天真王子,慌忙倒身下拜,说道:“俊不远千里,前来求教,今日得拜接光仪,实为万幸,还请老师赐予收录,使俊得列门墙,那真是感戴不尽了。”九天真王急忙还礼,一面邀请帝喾登台坐下,便说道:“王子远来,贫道极应相接,不过岑寂之性,不愿轻与世人晤面,所以未能迎迓,抱歉之至。
后来知道王子诚心访道,贫道理应效劳,所以特饬舟人送上《灵宝秘文》一部,以供修养之助。不料王子殷殷厚意,仍复屈驾前来,贫道问心更觉不安了。”帝喾听了,恍然道:“原来那部《灵宝秘文》之书是老师所赐的,俊犹没有拜谢,荒唐之至。
”说着,再拜稽首。九天真王道:“那送书的人是王子一家呢,王子认识吗?”帝喾诧异道:“是俊一家人?俊不认识。”九天真王道:“他是颛顼高阳氏之子孙,王子没有见过面吗?”
帝喾一想颛顼氏子孙甚多,散在四方,没有见过面的人亦甚多,便答应道:“是,是。”只因求道心切,也不追问那舟人究竟是颛顼氏的子孙曾玄,便说道:“俊自从在亳都的时候,已经立志前来拜谒。虽则承老师赏以灵宝秘书,但当时并未知道是老师所赏赐的。不远千里而来,未见老师之面,如何敢就回去呢!今蒙老师不弃,赐与接见,还请多多教诲。”九天真王道:“王子求道之心,可谓深切,但不知于《灵宝秘文》一书都能了解吗?”帝喾便将那秘文大意统统说了一遍,有些疑问处,经九天真王一一解释,也都豁然了悟。九天真王道:“这种书,不过一个大意而已,大意如果都能了了,其余都是糟粕,无所用之。那部秘文王子可以见还,或者就藏在这座山里,待将来遇到有缘的人,再送与他吧。”帝喾连声答应,即向台下叫从人将那部秘文取来,亲自递与九天真王。那九天真王却又从袖中取出一书来,交与帝喾。帝喾一看,上面写着是《九变十化之书》。正要翻阅,九天真王忙止住道:“现在且不必去看它,待下山之后,细细推究,一个月自然明了。王子本有夙根,此刻功行亦过一半,所未达者,只此一间。如能将此书参透,则不但升仙不难,而且一切可以无不如志了。此处不可久留,贫道亦就要他去,我们后会有期。”说罢,便站起身来。帝喾不敢再问,正要拜谢,只见那九天真王回转身来用手将石壁一扳,顿时落下一大块,里面却露出一个大洞,叫帝喾将那部《灵宝秘文》放在洞内,他再将那大块岩石把洞口掩好,却是泯然无迹,和天生成的一般,一点碎缝都没有。帝喾看了,暗暗称奇,叹为仙家妙用,于是就拜辞了九天真王,下得台来。九天真王送到转弯之处,即便止步。
这里帝喾等自下山而行。回到旅舍,就将那《九变十化之书》取来翻阅。哪知这部书却深奥极了,有几处看不懂,有几处竟连句法都读不断。帝喾无法,只得搁起,夜间辗转不能成寐。次日再上山来要想请教九天真王,哪知走到昨日之地,空台尚在,人迹毫无。帝喾料想不能再见到了,于是将台的三面察看一回,只见那台是靠着石壁造的,高不过两丈,周围不过四文。南面大石上凿着“牧德台”三个大字。帝喾于是又朝着台拜了两拜,方才循原路下山。心中想道:“古人说‘思之思之,鬼神告之’,现在这部书虽则很多不懂的地方,但是我昨日并没有苦思,只想请九天真王指教,未免不用心了,未免太想不劳而获了。况且九天真王明明叫我研究一个月,现在还不到一日夜,未免太欲速了。这种情形,岂是学道之人所宜有的!
”想罢,心中自悔不已。
不一会,回到旅舍,便和随从人等说道:“现在朕拟在此休息一月,汝等跟着朕终日奔走,都太辛苦了,亦可休息休息,且待一月之后再回去吧。”众人答应。
帝喾自这日起就居于室内,终日不出,一步不走,将这部《九变十化之书》反来复去,忽而诵读,忽而研求。过了二十日以后,却是绝无门路,不懂的地方仍旧是不懂,有几处连已经懂的地方反而疑惑起来。但是帝喾仍旧研究不懈,有时终日不食,有时竟终夜不寝。有一日,正在参究的时候,实在疲倦极了,不知不觉伏几而睡,忽见一人前来说道:“九天真王有请。”帝喾听了,惊喜非常,慌忙站起,也不及招呼从人,也不及驾车,跟了来人便走。走到山上牧德台边,只见那九天真王依旧在台上鼓瑟。帝喾走上台去,正要行礼,那九天真王先问道:“《九变十化之书》王子已参透了吗?”帝喾慌忙道:“还不曾参透,正要想请老师指教。”九天真王哈哈大笑道:“区区这一点诀窍还不能参透,哪里还可望升仙登天呢!贫道看来,王子不如就此回去,做一个圣贤的君主吧,不必在此了。
”说着,用手一推,将帝喾直从台上倒跌下去。帝喾大吓一跳,不觉醒来,乃是一梦。仔细一想,但觉那部《九变十化之书》通体一句一字无不朗彻于胸中,一无疑难,一无遗漏。从前所疑惑不懂的,现在竟没有不懂了,这叫作“真积力久,一旦豁然贯通。”古来多少困而学之的人,大半有此境界,不是作书的人所能够虚造的。
自此之后,帝喾大道已成,通天彻地,无所不晓,并且能够隐遁日月,游行星辰。从钟山回到亳都,不过倏忽之间就可以到。不过帝喾以君主之尊,假使如此行动,未免骇人耳目,所以不动声色,仍旧吩咐随从人等明日起身归去。计算起来,恰恰研究了一个月,这亦可谓奇了。
前 页封 面后 页
第二十二回 舟人授秘书 帝喾悟天道
第二十三回 帝女常仪谢世 盘瓢子孙分封
且说帝喾自出都访道之后,到此番回朝,不知不觉已是几年。这几年之中,国家之事自有大小臣工和衷共济,依旧是太平无事。可是宫中却起了非常之骚?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