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秘史
鼻一嗅,果然酒气扑鼻,不禁大怒,便立刻骂道:“你这个畜生!你欺侮我眼瞎,竟敢如此蒙蔽我!你在外边干得好事!”骂着,就用手打过去。
舜至此才知道上当了,然而瞽叟并未说明吃酒,舜亦无从伸辨,只能跪下,磕头讨饶,并且立誓改过。然而瞽叟怒不可遏,说道:“你眼睛里既然没有我这个父亲,我亦不愿意有你这个儿子,你给我滚吧,我不要你在这里。”说着,就用脚踢。
舜听了,益发恐慌,连连叩首:“请父亲息怒,情愿听凭父亲,不愿出去。”瞽叟大声道:“你不去吗?你不去,我让你。”说罢,立起身来,要往外走。又叫他的继室夫人:“快些打叠行李,我们走,让他。”继室夫人便来扯舜道:“你赶快去吧,你不听父亲之命,倘将父亲气坏了,这个罪名,你能承当吗?”舜至此,真是无可如何,不禁大哭,只得说道:“父亲息怒,儿遵命出去。但是今日已晚,请容儿明日搬。”瞽叟将足一顿,说道:“不行!不行,快滚!快滚!”舜不得已,痛哭而出。
回到房中收拾行李,看见乃兄,如痴如梦,心想:“平日全是我在这里照应的,我去之后,饮食寒暖,哪个来扶持呢?
”想到此际,真如万箭攒心,悲痛欲绝,要想迟延一息,等父亲怒气稍乎,再图挽救。不料瞽叟在里面还是拍案咆哮,屡屡问道:“他走不走呀?滚不滚呀?”舜料想无可挽回,只得胡乱取了几件衣服,打叠作一包,余多的统统都留与乃兄,再到堂上拜辞父母,又别弟妹。瞽叟连连催促速走。后母和象目的达到,遂了心愿,理也不理。独有敤首,年纪虽小,对于舜非常亲爱,看见舜要走,竟哇的一声大哭起来。那后母慌忙抱开,舜亦痛哭而出。
前 页封 面后 页
第六十六回 舜初耕历山 象受教于兄
第六十七回 秦东赠舜行 二耕历山下
且说舜一肩行李,痛哭出门,心中凄楚万状,暗想:“如此黑夜,到哪里去呢?”要想去找秦老,继而一想:“自己不能孝顺父母,为父母所逐,尚何面目见人?且在黑夜之中,敲门打户,亦觉不便。”于是一路踌躇,信步向北行走。约有二里之遥,适有一个邮亭,暂且坐下息足。但觉朔风怒号,万窍生响,身上不觉寒颤起来,即将所携的衣服穿在身上,坐而假寐,然而何曾睡得熟,心上思潮起伏不休,直到鸡声遍野,月落参横,东方有点发白了,方才要起身前行,忽见后面似有人走动之声。舜暗想:“此时竟已有行人,为什么这样早呢?姑且坐着等待。”那人渐渐近了,看见了舜,好像有点害怕,倒退几步,大声叱问:“何人?”舜答道:“是我,我叫虞舜。
足下是何人?”那人道:“莫非是虞仲华先生吗?”舜答道:“贱字是叫仲华。请问足下,何以识我?”
那人听了大喜,忙向舜拱手施礼道:“久仰,久仰。”那时天已黎明,渐渐可以辨色了。舜看那人,年约二十左右,手提着行李,气概清秀,器宇不俗,急忙答礼,转问他姓名。那人道:“贱姓灵,名甫,是冀州北部人,久在豫州游学。春间遇到一个朋友伯阳,说起足下大德,渴慕之至,专诚前来拜访。
不料昨日刚到贵处,正想今晨造府,忽有家乡人传说,家母病重,因此心中着急,不及登堂,昼夜的动身,凑巧在此遇着,真是大幸了。现在归心如箭,不能多谈,且待归家侍奉家母,病愈后再奉访吧。”说着,将手一拱,匆匆就要起身。舜听了这话,不觉泪落,,以曝:“人家在远道的,都要赶回去服侍父母,我好好在家,却被逐出,不得服侍父母,真是惨酷极了!
”当下便说道:“某亦因事要到北方去,且和足下同行一程,谈谈亦好。”灵甫听了,亦大喜。说道:“那么好极了。”
于是两人一同上路,一面走,一面谈。灵甫问舜道:“仲华兄到北方去何事?为什么这样早?”舜见问,不好回答,只说道:“一言难尽,且待将来再奉告吧。”灵甫听了,亦不再说。当下二人同行了一程,约有十里之远,只听见后面有人大叫:“仲华!仲华!”舜回头一看,只见有两个人,手中各提着一包物件,狂奔而来。舜驻足等他,到得相近,原来是秦不虚、东不訾两个。舜诧异道:“二位何以知道我走这条路?
”东不訾道:“不必说,老师真是仙人了。老师临去时候,不是交付我和不虚各人一个密密固封的东西吗,拆封的日期,就在昨日夜里。我到昨夜拆开一看,原来是一个书牍,上面写的是:‘仲华将于明日清晨出门,但是衣食不备,用资毫无’,叫我们‘须尽量的帮助,并且须于巳刻以前送到某处去,不得有违’等语。我看了,急急将家中所有的衣被资斧等,搜集了一包。侵晨出门,正要去看不虚,哪知不虚亦正搜集子要来访我。原来老师吩咐我们两人的话语是同的,因此我们就向此处赶来,不想竟得相遇,可见老师真是前知之神仙了。”
舜听了,非常感激垂爱的恩师,又感激仗义的良友,正要开言道谢,只见秦不虚问道:“仲华,你究竟为着何事如此匆促的出门?”又指灵甫问道:“这位是何人?”舜道:“这位是灵甫先生,刚才相遇,才认识的。”说着,就将秦、东二人介绍与灵甫。灵甫听了大喜道:“原来就是秦、东二位。某在豫州时,曾听伯阳谈及,并且都有介绍信,叫某先来访了二位,再访仲华先生,不想一齐在此相遇,真是可幸之至。不过诸位在此,想来还有许多时候的聚谈,某因家母有病,恨不得插翅飞回,不能相陪,恭聆高论,改日再见。”说着,将手一拱,提着行李匆匆而去。众人知道不可相留,只得听其自去。
这里东不訾便问舜道:“仲华,你究竟为着何事?”舜道:“惭愧!总是我不孝,当初从务成老师受业,没有禀明家父,家父如今知道了,怒我欺蒙,所以将我逐出,真是我的不孝之罪,无可逃逭了。”秦不虚道:“你今天出门的吗?”舜道:“不是,是昨夜出门的。”东不訾道:“那么你住在何处!”
舜道:“就是邮亭里。”秦不虚道:“我家甚近,何不到我家来?”舜道:“做了人子,以欺蒙父母获罪,尚有何面目见人?
二位如此,我感激极了。”东不訾道:“仲华,你此刻想到何处去?”舜道:“并无成见。刚才遇见那个灵甫,是伯阳的朋友,似乎人尚可交。他家在北方,我想跟到北方去走走,但亦并非一定的。”秦不虚道:“你午餐过吗?”舜道:“我昨晚至今,并未吃过,其实亦吃不下。”秦不虚道:“不可,不可。
”说着,慌忙从衣包中取出干粮来递与舜道:“赶快吃点,倘饿坏了身体,不孝之罪更大了。”
舜答应,就接来吃。东不訾道:“师傅从前说你坎坷未满,外边去吃点辛苦,亦是应该的。男儿志在四方,怕什么!不过你此去如有立足之地,务必托便人给我们一信,至多一年,必要归来省亲,兼免我们盼望。区区盘缠衣服,是我与不虚的赆物,请你收了。空手出行,如何使得呢?”舜接过来,谢了,又向秦不虚道:“不孝负罪远窜,不能侍亲,罪通于天。家父目疾,家母女流,家兄病废,弟妹幼稚,务乞你转恳老伯大人,随时照顾,感戴不荆”说着,拜了下去,泪下如雨。不虚慌忙还礼道:“知道,知道。家父力之所及,一定帮忙,请你不必记念。”东不訾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时候久了,我们亦要转去。后会有期,前途保重,你去吧。”说着,与舜作别。舜负了秦、东二人所赠的两包物件,转身向北而去。
这里秦、东二人眼睁睁看他不见了,方才转身。秦不虚道:“仲华的遭际太不幸了,竟弄到如此!”东不訾道:“你记得古书上有两句吗:‘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我看仲华这种曹际,正是天要降大任于他呢。
此番出去,增广阅历,扩充见闻,多结交几个贤豪英俊,亦未始非福,你看如何?”秦不虚亦点首称是。
不提二人闲谈归家,且说舜起身之后,一路感激恩师良友,又记念父母兄弟,心绪辘轳,略无停止。看看天晚,就在一家农产中寄宿,打开秦、东二人所赠的衣包一看,只见衣被之外,还有用资,很是富足,足够三四个月的维持,因此又踌躇道:“究竟到哪里去呢?”忽而一想道:“是了,我听说当初黄帝诛蚩尤于涿鹿,那边形势一定很好,何妨到那里去游历游历,寻点事业做做呢。”主意决定,人亦倦极,倒头便睡。
次日起来,谢了主人,立即上道。行了几日,过了太岳山,早到昭余祁大泽。古书上所载,女娲氏诛共工于冀州,想来就在此地。渡过了大泽,忽见一片平原之上有无数人在那里经营版筑之事。仔细打听,原来近日孟门山上的洪水冲泻愈急,平阳帝都已有不能居住之势,而吕梁山上又有洪水冒下来,平阳北面所预备的那个都城,亦恐不免于水患,所以又在此地兴筑了。舜听了,不免增一番感叹,正是忧家忧国,惆怅不胜。
自此一路无话,过了恒山,径到涿鹿,瞻仰黄帝的祠宇。
上古秘史··
当时诛戮蚩尤的迹踪,据故老的传说,还有存在的不少。舜各处游历了一回,再望北方而行。这时已是四月天气,麦浪摇风,荷池抽水,处处都有人在那里播种。舜想:“我尽管如此漫游,殊不是事,好歹总须做些事业。”于是买了锄犁刀斧之类,到了一座深山之中,辟草莱,开荆棘,诛茅筑舍,独自一人住下,操他的耕种旧业。这个地方很为荒僻,邻舍绝少,所有的无非是巉岩、岝石、麋鹿、犬豕之类。舜一人在此,独力经营,很为寂寞。然而舜绝无恐怖,工作之外,心里总无时不记念他的父母兄弟,如此而已。
()免费TXT小说下载
一日,耕种之余,将他收获的农产拿到山下村里去,换两只母鸡来养食。刚要转身,忽听得背后有人叫道:“仲华兄,久违,久违。”舜一看,原来就是灵甫,满身素服,慌忙问他道:“足下何以在此?尊慈大人已去世吗?”灵甫听了,流泪道:“不幸弟到家一月之后就去世了。终天之恨,不堪设想。
仲华兄,你几时到此?此刻住在何处?作何事业?”舜道:“我到此已半年了,现在就住在后面的山里耕种,不嫌简亵,到弟舍中坐坐如何?”灵甫欣然答应,就同舜一齐前行,跃过数岭,方到茅舍。只见那茅舍的结构,陋劣不堪,荜门圭窦,觉得还要比它讲究些。屋内地上亦无菌席,就是茅草而已。贝壳土缶,便是他的器具。仔细一看,何尝像个人,竟和那深山中的原始野人差不多,禁不住问道:“仲华兄,你何以要到这个地方来,过这种奇苦的生涯?我听见伯阳说,你家境还不至于苦到这样呢。”
舜听了,不禁叹一口气,便将自己如何不孝,欺瞒父母,以致被逐的原由,大约说了一遍。接着就说道:“如某这样罪孽深重之人,只合窜居荒山,受这种苦楚,以自惩罚,还有面目见人吗?还有心情享乐吗?”灵甫听了这话,知道舜是过则归己之意,也不和他多辩,只能以大义责他道:“仲华兄,你深自刻责,固然不错。但是父母遗体,亦不宜如此作践。圣明时代,在此深山之中,虽无盗贼,但是虎狼猛兽总是有的。你孤身在此,万一有个不测,那么不孝之罪,岂不更重吗?我劝你还是归去,或亲自向堂上乞怜,或托父老转圜。父子天性至亲,岂有不能相容之理?当时虽则盛怒,过后早消。仲华你以为如何?”舜听了,非常感动,说道:“是极,是极。金玉良言,非常感佩,某就此归去吧。”灵甫道:“你田事如何?”
舜道:“差不多都可以收获,收获之后,就可以动身。”灵甫听了,就立起身来说道:“今朝出门过久,深恐家中人悬念,改日再来奉访。”舜才问道:“尊府在何处?”灵甫道:“就在那边山下西村。弟归来之后,始则侍疾,继则居丧,多月未曾出门。不然,我两人恐怕早已遇到了。”说罢,与舜作别,下山而去。
过了两日,又来访舜,说道:“我已替你计划过了,你所已收获或未收获的农产,都可以卖与此间的人,交易些轻便的物件带回去,亦可以供养父母,你看何如?”舜道:“我正如此想,但恐急切没有受主,携带即不便,弃之又可惜,正在此踌躇。”灵甫道:“我此间熟人甚多,你的农产价值多少,你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