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我作主
华盛顿就把大使和大部分使馆人员都从波兰召回,斯鲁特是三等官员里惟一的单身汉,所以就被选中留守。这位外交官听说拜伦把护照扔掉了,简直吓坏了。〃我的天,伙计,这个国家是在打仗呀!你没给抓去坐牢或者枪毙真是万幸啊。虽说你在这儿到处乱转确实有真正的原因,可要把你说成是个德国间谍,似乎更合情理一些。人家也难以相信你们俩是一对儿。你们这么侥幸,也使人难以相信。〃 〃而且也脏得使人难以相信,〃娜塔丽说,〃我们现在怎么办?〃 〃你正赶上了,亲爱的。目前可离不开波兰了。德国人正在蹂躏波兰的农村,狂轰滥炸。我们得给你们在华沙找个地方住下,等到,嗯,等到局势有个眉目的时候再说。同时,你们也得和我们这些人一样躲炸弹。〃斯鲁特对着拜伦摇了摇头。〃你父亲正为你担心呢。我得给他打个电报。我们仍旧可以通过斯德哥尔摩联系。他可以告诉埃伦·杰斯特罗,说娜塔丽至少是找到了,还活着。〃 〃我可太想洗个澡了。〃娜塔丽说。 斯鲁特搔了搔头,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串钥匙,从桌子上溜过去。〃我已经搬到这儿来了。你就用我的房间吧。在一楼,那是最安全的地方,还有一个挺深的地下室。我离开那儿的时候,还有自来水,我们还有电。〃 〃拜伦怎么办?〃 拜伦说:〃我可以去监理会招待所。〃 〃那儿挨炸了,〃斯鲁特说,〃前天我们不得不把所有的人都搬出来。〃 〃要是他和我住一起,你会在意吗?〃娜塔丽说。 两个男人都吃了一惊,而且显得很窘。拜伦说:〃我想我母亲会反对的。〃 〃哎唷,还像小孩儿那么哭哭啼啼,拜伦。就凭咱们那会儿一块儿老往树丛里跑,还有其他那些事儿,我不知道,咱们俩之间还有什么秘密可言。〃她转向斯鲁特说:〃他真有点像我忠实的亲弟弟。〃 〃你别信她的话,〃拜伦烦躁地说,〃我可是爱发火的野兽。这儿有基督教青年会吗?〃 〃瞧,我倒不在乎。〃斯鲁特说,说话的口气显然缺乏热情。 〃客厅里有张沙发。由娜塔丽决定吧。〃 她抓起钥匙。〃我想先洗个澡,然后睡它几天……它炸它的。我们怎么样才能离开波兰,莱斯里?〃 斯鲁特耸耸肩膀,清了清嗓子,然后笑起来。〃谁知道?希特勒说,要是波兰人不投降,就把华沙炸平。波兰人叫嚷说,他们已经把德国军队赶回去了,正在向德国挺进。这可能是胡说。据斯德哥尔摩电台广播,纳粹已经突破了所有战线,一周之内就要包围华沙。这儿的瑞典人和瑞士人正想法为中立国侨民越过德国战线谈判安全通行。咱们或许都得用这个办法离开。这件事办成之前,最安全的地方就是这儿。〃 〃那么说,我们到华沙来是干了件聪明事儿。〃娜塔丽说。 〃你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化身,娜塔丽。〃 无轨电车弯来弯去地在住宅区窄小的街道驶过,拜伦和娜塔丽看到,这里遭到的破坏比克拉科夫严重得多……炸毁或烧坏的房屋、人行道上的弹坑,偶然有一条堆满瓦砾的街道用绳子拦住……但是总的说来,华沙看起来还是跟和平时期差不多,尽管这个和平时期离现在不到一个星期,却好像已是另一个时代了。德国人威胁说要消灭波兰,就算它能办到,至少目前还没发生。其他的乘客对拜伦头上的绷带和满脸胡子并不注意,他们有几个也缠着绷带,大部分男人的头发也都像刺猬似的,整个车厢里都是人身上发出来的难闻的气味。
《战争风云》第十一章(5)
他们一下车,娜塔丽就说:〃啊,新鲜的空气!咱们身上管保也是那个味儿,也许更难闻。我得马上洗个澡,不然真要疯了。在路上的时候我倒不在乎。现在就是再等一分钟,我都受不了。〃 一缕缕的阳光,穿过紧闭的百叶窗射进来,使斯鲁特的住宅变成了一片若明若暗的安静绿洲。摆在客厅里的书籍,使房间里有一种尘埃满布的图书馆气味。娜塔丽拨动电灯开关,显然她对这儿挺熟悉。〃要先洗洗吗?〃她问,〃我一进那个澡盆,几个小时之内就别想让我出来。这儿只有凉水。我要烧点热水。但我不知道。也许首先你得去找个医院,把你的头检查一下。〃 这句话一出口,两人都觉得挺滑稽。他们俩笑啊,笑啊,笑个不停。〃好了,趁着咱们俩都还带着臭味儿,〃娜塔丽喘着气说,〃过来,〃她用胳膊搂住了他,吻了一下。〃你这个该死的傻瓜,为了保护几个呆头呆脑的犹太人,连护照都不要了。〃 〃我的头没事儿。〃拜伦说。尽管他们俩都又脏又累,可是姑娘的嘴唇和他的嘴唇一接触,就像鸟儿的歌声和鲜花一样。〃你烧水的时候,我先梳洗一下。〃 他在刮脸的时候,她把一铁桶一铁桶冒热气的水提进浴室,倒进有裂痕的发黄的澡盆里,嘴里哼着一支肖邦的波兰舞曲。中午的新闻节目之前,总是先播这段音乐。拜伦只听得懂它的几个地名:从西部和南部边境离华沙不到一半路远的几个小镇和城市。 〃我的天,你的脸多苍白啊,勃拉尼,〃她说,细看他那刮得干干净净的脸;因为用的是冷水,划得一道一道的。〃又多么年轻!我老是忘了你还是个孩子。〃 〃哎呀,别太夸张了。我都从研究院毕业了。〃拜伦说,〃难道这不是成年人才干得出来吗?〃 〃出去。我要跳到澡盆里去了。〃 约莫半小时以后,外边清清楚楚地响起了空袭警报声。拜伦正在沙发里,拿着本旧的《时代》杂志打盹儿,他猛地醒过来,从手提包里拿出望远镜。娜塔丽从浴室里走出来,脸上红扑扑的,头发还在往下滴水,身上裹了一件斯鲁特的白色厚绒布浴衣。〃咱们要去地下室吗?〃 〃我先去看看。〃 街道上冷冷清清:没有汽车,没有人。拜伦在门口,用肉眼仔细察看天空;过了一会儿,他看见了飞机。机群钻出一片白云,穿过散散点点的黑烟,慢慢地移过天空。他听到了远处呜隆呜隆的闷响,像是没有回音的雷声。他走到人行道上,把望远镜举到眼前时,响起了一阵哨声;大街上,有个带白钢盔、白臂章的矮个子男人正生气地向他摆手。他又退进门洞,用望远镜找到了飞机:这是些黑色的飞机,比那架打伤他的飞机大,是另一种粗大的形状,但漆着同样的十字和卐字图案,机身特别长,在望远镜彩虹般的框子里,看上去有点像小型飞行货车。 电停了,娜塔丽借着烛光在门厅里的一面镜子前梳头。 〃怎么回事?在轰炸吗?〃 〃在轰炸。它们不是往这边来,我看到飞机了。〃 〃算了,我想还是别回到澡盆里去好。〃 咚咚的响声更大了。他们俩坐到沙发上,抽着香烟,你看我,我看你。 娜塔丽声音颤抖地说:〃这可真像夏天的大雷雨冲着你来了。我以前可没把它想象成这个样儿。〃 远处传来的哨声越来越响,突然轰隆一声,把房子都震动了。不知什么地方玻璃震碎了,哗啦啦的一大片。姑娘尖叫一声,但仍然直挺挺地坐在那儿,一动不动。近处又是两声爆炸,一次紧接着另一次。街上声音嘈杂,吵嚷声、尖叫声和砖墙倒塌的声音,透过百叶窗传进来。 〃勃拉尼,咱们要不要跑到地下室去?〃 〃顶好坐着别动。〃 〃好吧。〃 这是最厉害的了。后来又咚、咚地响了一阵,有的离得远,声音小点儿,有的比较近,但是不再使人从空气中、地板上和牙齿里都感觉到了。它们渐渐消逝。外头大街上,响起当当的钟声,石子路上奔跑的脚步声不停,人们在喊叫。拜伦拉开窗帘,打开一扇窗子,在强烈的阳光下眯起眼睛,看到街上两幢被炸起火的房子。人们围着炸散的瓦砾堆和着火的残屋转来转去。把一桶桶的水浇到熊熊的大火之中。 娜塔丽站在他身旁,咬着嘴唇。〃这些可恶的德国杂种。哎呀我的上帝,勃拉尼,你看,看!〃人们开始把断了气的人从阵阵烟雾中抬出来。一个穿黑色胶皮上衣的男人,手里抱着一个两条胳膊向下耷拉着的孩子。〃咱们不能帮帮忙吗?不能做点儿什么吗?〃 〃一定会有志愿队的。娜塔丽,中立国人员可以参加护理、抢救、清扫。我会去打听的。〃 〃看这个我受不了。〃她转身走开了。娜塔丽·杰斯特罗光着脚没穿高跟鞋,矮了一二英寸,身子裹在一件太大的浴衣里,没擦粉的脸朝上仰着,一双眼睛泪汪汪的,看上去年轻了些,也没有往常那么倔强了。〃离得那么近,很可能把咱们俩都炸死的。〃 〃下次再听到警报响的时候,咱们或许应该钻到地下室去,现在我们知道了。〃 〃都是我害你的。为了这我心里一直不安。你在柏林的父母亲一定都为你愁病了,而且……〃 〃我们家里都是海军,这些都司空见惯了。至于我自己,觉得挺好玩儿。〃 txt小说上传分享
《战争风云》第十一章(6)
〃好玩儿?〃她皱起眉头瞪了他一眼,〃真活见鬼!别说孩子话了。〃 〃娜塔丽,我从来还没有过这样激动的时候,就是这么回事。我不信我会给炸死。要命我也不愿意错过这个机会。〃 〃拜伦,就在刚才这半小时里,可能已经有几百个人死在那儿了!难道你没看见他们从房子里拖出来的那些孩子吗?〃 〃我看见了。你瞧,我的意思是……〃拜伦犹豫了一下,因为他说过他的意思是觉得挺好玩儿。 〃这么说可真蠢,真麻木不仁。德国人才会说这种话。〃她把浴衣裹了裹紧,〃好玩儿!莱斯里觉得我神经有点儿怪,你才是真怪呢。〃 她对他不满意地摇了摇头,就大步往浴室走去。
《战争风云》第十二章(1)
从柏林回到华盛顿,使帕格大为震动,就像一九三一年他从马尼拉回到陷入大萧条的祖国时一样。这回使他吃惊的不是变化,而是无所变化。在经历了纳粹德国的那种花哨的场面和战争狂热之后,就像从一座上演彩色电影的剧院里出来,到了一条阴沉宁静的街道上一样。连鹿特丹和里斯本对战争都有急切的反应。而此地,这个国会大厦的圆屋顶和华盛顿纪念像都在九十度的酷热下闪闪发光的地方,人们却无动于衷地在为自己的事情忙碌。对波兰疯狂的侵略,已经看来像一切时代的一次历史性征服,离这座城市就像火星上一次火山爆发那样遥远。 他坐在陆海军人俱乐部的饭厅里用早餐,吃的是萨门鱼和摊鸡蛋。他头一天到这儿的时候,有些摸不着头脑。国务院德国处接受他报到的那个人……从他那小办公室,次等家具和连个窗子都没有等等来看,是个小人物……要他在第二天早上等电话;别的没说什么。 〃哎呀呀,我们的出头露面的朋友!〃 〃你那带条纹的裤子呢,帕格?〃 他的三个同班同学,咧着嘴笑嘻嘻地看着他,他们是:迪格·布朗,保尔·孟森和哈利·华伦道夫。尽管帕格和他们三个都有好几年不见了,可是他们和他坐到一块儿,互相开玩笑,闲聊起来,就像彼此天天见面似的。他挺感兴趣地望着他们,他们也这样望着他,因为都发胖了,也秃顶了。孟森远在一九二一年就学会了飞行,现在他是〃萨拉托加号〃的空军作战军官。帕格的同宿舍老友迪格·布朗,虽然脸色有点发青,但相当自信。他可能是全班第一个成为战列舰副舰长的军官!华伦道夫是三个人里最聪明的,他也和托莱佛一样命苦,在一个雾天执行舰队司令的命令时,和另外六个人把一艘驱逐舰冲到加利福尼亚州海岸外的岩石上。他被降到扫雷艇上,直到现在还在那儿。 他们表面上拿帕格的社交工作粗鲁地开玩笑,可是他们对他还是满怀好奇和尊敬。他们对欧洲战争提了许多非常幼稚的问题。他们都估计纳粹的力量要比其在战场上实际力量强一倍,盟国完全是无能为力的。虽然报纸和杂志上关于纳粹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报道滔滔不绝,可是美国人对欧洲仍了解得这么少,大多数人除了他们从事的专业以外,对别的事竟也如此无知,这又使帕格大为吃惊。 〃如果像你说的那样,那到底为什么德国人在波兰能干得这么顺利呢?〃华伦道夫说。他们都注意地听着他对交战双方力量进行的估计,可又不怎么信。 〃谁都那么想。我认为:搞突然袭击,武器装备优良,兵力集中,战场指挥得力,政治领导较强,部队训练较好,又有一个专门的作战计划;而且波兰方面可能内部有许多腐败之处、混乱和背叛。同时,英法两国好像都光坐在那里发呆,错过了击败希特勒的极好战机,像这样的好机会以后永远不会再有了。你要是不上战场,就不可能打胜仗。〃 一个侍者请他去听电话。一个轻快、陌生的声音说,〃是亨利中校吗?欢迎你来到了和平的海岸。我是卡顿。罗素·卡顿上校。好像咱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