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枭雄
嵬名安康自以为以后可以真正掌握大权了。朝堂上为国势悲伤了一番,下朝不多时,纨绔本性便又占了上风,想起美艳的太后,便直奔太后宫中来。
嵬名安康本想着替先皇照顾一下太后,不然良田荒芜,且不是大大地罪过。没想到萧合达已经先来了一步,有他在场。自然不好行那违礼之事。忍着欲火。规规矩矩与太后见过礼。便道:“萧将军来此何事啊?”
言下之意自然是有事赶紧办,没事赶紧走人。
耶律南仙见嵬名安康不时偷瞄向自己身体,顿知他来意不善,又恐萧合达说漏嘴,抢先道:“萧将军千些日子接到我一个族兄的信,知道哀家心牵族人,便来与我说一些族中之事。刚刚说了几句。皇上便来了。听得灵州一战,我国惨败,值此国难当头之际,朝内必然还有很多事情等皇上处理,哀家就不留皇上了。”
嵬名安康见耶律南仙居然下了逐客令,不由一愕,欲要用强,见萧合达在此。又放不下面皮。只好悻悻道:“朕只是路过此,顺道来问候一下太后,朕还有事。便先走了。”
耶律南仙目送嵬名安康出宫,这才松了口气,对萧合达道:“这皇上对我用心不善,你尽快出城去招集兵马吧,有了大军做后盾,便也无人能冒犯我们了。”
萧合达想到刚才嵬名安康色迷迷的眼神,也是心头一惊,自己等了十几年还没结果呢,可不能让他先占了便宜,赶忙道:“南仙你小心些,我这就去招兵马进城。”
耶律南仙摇头道:“不急,嵬名安康今天应该不会来了,你也不要收拢太多兵马,但一定要整编妥兵马再进城。有你大军在外,他也不敢把我怎么样。等你整编好,再进城来,到时再建一独立营寨,他也不能把你怎么样。想来现在许多人都没战心了,你以事败后也能逃往辽国为借口,定能让他们跟从。到时再以兵逼嵬名安康坚守,等木已成舟,他们便也无法回头了。此事关键在欺上瞒下,做好了便大功告成了。”
萧合达原本还担心嵬名安康一声令下,部下便都反水。听得耶律南仙这么一说,真有些拨开云雾见日出的感觉。军中兵丁消息闭塞,自己只要把军官一换,等他们知道时,已经是生米煮成熟饭了。逼宫之事一成,他们便也无法回头了。说来自己也是帮助他们抵抗天朝,还请党项族先人保佑我成功啊。
耶律南仙见萧合达会意,脸上突然涌出些羞红,道:“我也不留你了,事成之后,我们再见吧。”
萧合达看到耶律南仙娇羞的神色,不由一阵痴迷,眼神炙炙的看向那位梦中魂牵梦挂的情人。
耶律南仙见萧合达如此模样,也不由一阵羞恼,却又不好
只能做足羞涩模样。
好一阵子,萧合达才醒神过来,深情的看着耶律南仙道:“南仙,我走了,很快我就会回来地,到时便再无人能分开我们了。”
萧合达生就一副破锣嗓子,此时却偏要做出深情地样子,顿时令耶律南仙有了反胃地感觉,强忍着胃里的翻腾,笑道:“恩,我等你。”
萧合达见耶律南仙一副妻子送别丈夫的样子,顿时满腔斗志的出去拼搏。
~~~~~~~~~~~~~~~~~~~~~~~~~~~~~~~~~
天军打败西夏大军后,轻松得了灵州。可惜城内的人已经被迁移一空,留下的只有一座空城而已。
天军灵州一战伤亡也不小,不过正规军圆阵未破,伤亡却不大。苗兵和各部族兵则被西夏铁骑冲乱阵势,伤亡过半。
为了安抚苗兵和各部族,张扬也赏赐了他们许多金银。
苗兵和各部族多还处于奴隶制,主要还是几个贵族说了算。只要有大量金银打赏,他们并不介意部下死了多少人,何况他们现在已被张扬绑在战车上了,上来容易下去难。党项族几十万精兵都被打的灰飞烟灭,何况他们总人口也不过几万地部族。
不过张扬以后还用的着他们冲锋陷阵,因此也打赏了他们许多。
一个民族的根本还是人口,人丁不兴,空有许多金银部族也无法兴盛,便是金银他们也未必保护得了。因此张扬才赏赐给他们许多金银,慢慢削弱各族实力,然后以我汉族的强大人口基数同化他们。
天朝麾下多有在西夏当过兵的,自然也有不少人混入溃兵中。萧合达半路收拢残兵的事情,第二日晚间便也传递回了灵州。
张扬得到这个消息,玩味之余,便也招来众人商议。
呼延灼闻言道:“萧合达出身辽国,此番半路截兵,恐怕有裹挟众人归国之意。溃兵若被萧合达裹抰走一半,党项人恐怕也会弃城而走。臣将以为我军应该火速进军,一举聚歼党项人,免得他们脱逃。”
关胜防地与萧合达属地接壤,对这位粗中有细的萧合达却是多有了解,萧合达与当朝太后的情感也多有耳闻。闻言道:“我听得萧合达钟情当朝太后,因此才留在西夏。若他索要西夏当朝太后,党项人必然不允,说不得他们还有一战。而且现在西夏还有十余万人马,若他们死守城池,必然会增加我军伤亡,不若分其力,再破兴庆府则容易许多。萧合达即使带兵还国,以现在辽国情势,必然也不敢得罪我国,圣上只要一纸圣谕,当可讨回西夏逃兵。”
张扬见关胜同自己观点一致,便也不再浪费时间,点头道:“关胜之言正合朕心,辽国如今已是日薄西山,不见得敢收留党项族人。若他胆敢收留党项族人,正好给了朕开战地理由。燕云十六州被他们占据百年,也该收回了。”
厅中之人多是武将,功名也都取自马上。听得皇帝有讨伐辽国之心,都是摩拳擦掌。西夏眼见已经灭亡在即,各人麾下却都伤亡不甚大,足可再支撑一场大战。
萧合达整顿了七八日,终究禁不住情思地煎熬,带兵进了城,好在党项族也有不少人赞成坚守,这才促成了坚守之议。
张扬探得萧合达大军进城,兴庆府随机堵门准备死守,便也挥兵进发。
兴庆府周围的卫城已都被西夏放弃,天军并没直接攻兴庆府,而是先分兵占了顺州、静州、怀州、定州。兴庆府便也成了一座孤城,即使要弃城而逃,也会受到各城拦截。
四城皆下,天朝大军这才慢悠悠逼至兴庆府城下,又在四门外挖壕沟阻断,既能防止西夏出兵突袭,也彻底断绝了西夏逃亡的道路。
()
天下篇 第一百一十二章 城要下,人要死的少
庆府前依黄河,背靠贺兰山,在冷兵器之时,不失为攻之地。与那十三朝古都长安地势颇有些相似,因此党项族强大之后便在这里建都立国。
不过兴庆府历史并不长,至今算来不过百年。
党项族初兴时,还摆不脱骨子里的游牧思想,打到一座城池便是统治中心,打到更大的城池再迁移,统治中心便如同他们的牧场一般,漂泊不定。
西夏奠基者李继迁时的统治中心便是从宋朝手里夺占的灵州。他的儿子李德明继位后,认为灵州地居四塞之地,不利于防守。1020年派::大臣贺承珍督率役夫,北渡黄河建城,营造城阙宫殿及宗社籍田,定都于此,名为兴州。李德明子李元昊(即西夏景宗李元昊)继位后,年又广建宫城,营造殿宇,升兴州为兴庆府。并于此正式立文武班;建立西夏统治机构。筑台城南,于天授礼法延祚元年(1038)十月十一在此受册,即皇帝位。西夏也算是正式建都立国。
以后西夏历代皇帝便都以兴庆府为都城,前朝崇宗李乾顺时期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主事者便是梁国正献王嵬名安惠,先后建有戒坛寺、高台寺、承天寺等。
历经多次扩建的兴庆府,城池呈长方形,城墙约有三丈来高,和中原的险要处城池相比算不上高。这也与游牧民族的攻击性有关吧,西夏建国更多时候还是处于攻势。宋军则更多地是据坚城要寨死守,偶尔出击,也迫于无法对抗西夏骑兵的袭扰,无力深入,三丈高的城墙足以挡住宋兵的短暂攻击了。
城墙先用土砖垒砌内外两壁和顶部。内外壁之间再以碎砖、石和黄土层层夯实,虽无法与中原外部以条石砌成的城墙相比,但建在这“化外之地”也算坚固了。
兴庆府原本南北各开着两门,东西各一门。但为了预防天朝火炮破门。此时都已被石头和土块堵实。因此天兵丝毫不用提防西夏兵突击。悠闲的在西夏弓箭手射程外挖了几道宽达丈余的壕沟,彻底断绝了党项族人突击或者逃跑的想法。
在城内靠近城墙地地方,西夏人则拆除了所有靠近城墙地房子,使得城墙内一片空旷。西夏兵可以在城墙下集结备战,少数突入城中地兵马也会受到党项族的人海攻击。
若从空中看,兴庆府便仿佛一座孤岛一般,随时可能被四周天朝大军淹没。只有一道城墙勉力守护着。
护城河则直接引自黄河,阔十丈有余,越发显得如今的兴庆府如孤岛一般。
大军扎下营寨,张扬便与众将来看城。
算不得高坚的城墙并不能给众人带来什么负担,尤其建国以后无城不破的战绩,更给众人增添了信心。
不过令众人奇怪的是城垛上都挂了棉网,上面挂着铃铛,偶有春风吹来。城墙上便响起一阵清脆的铃铛声。
花荣听着城墙上隐约传来地铃铛声。对一旁熟知党项族风俗的关胜,道:“关将军,党项族在城垛上挂棉网和铃铛有什么寓意吗?”
关胜出身河东蒲县。正毗邻西夏,关胜又出身武将世家,讲究的就是马上建功名,自然对这敌对的紧邻颇为上心。不过关胜想了半天,还是没想出有党项族有在城墙上挂棉网和铃铛的风俗。
张扬看着城上棉网和铃铛,却是眉头一皱,这个设置似乎是专门针对自己的啊。只要稍一扯动棉网,铃铛便会响动,寂静的夜晚自然逃不过城墙上巡守兵丁的耳朵。而且城墙上遍布棉网,自己也绝对绕不开棉网,看来自己能攀城之事已经被党项人发现了。只是张扬很奇怪哪里暴露了自己攀城地事情。
“这不是党项族地风俗,多半是为了防止有人夜晚攀城设置的。”
众人听得皇上的话,看着光滑如镜地城墙,实在无法想象有人能攀上去,所以先前也没人想到党项族为的是预防有人攀城,只是怀疑与党项族的风俗有关。
种师中闻言,恍然大悟的道:“韦州之战,皇上莫非便是攀城而入的?”
张扬点头道:“恩,朕原本还想着今晚再进城一趟,没想到西夏居然做了
备,看来这次得靠你们了。”
众将闻言,这才释然,也就皇上才能攀上这光滑如镜的城墙。虽然早已习惯了把皇上当作天神看待,但他们遇事也不习惯把皇上考虑在内。因为皇上的身手实在太过惊人,他们潜意识的自尊心也便忽略了皇上这一环。
为了恢复汉族尚武精神,张扬刻意提高军人地位。见皇帝只行军礼,不用跪拜,只是其一,其他生活中还有很多举措,提高了百姓参军的意愿。即使是官员升迁,军功也是一项重要指标。因此西夏大战一开,国内不论文臣武将都抢着要参战。可惜张扬只准了刘镇一人请求,其他全部驳回。参战众人却是摩拳擦掌,都想着能立几等功。
不过事与愿违的是,征伐西夏之战打到现在,够得上等级的军功只有有着入城刺杀和独身得城之举的皇上,当然皇上是用不着这些军功的,也没人敢给皇上评功。
三路大军数十员大将却是颗粒无收,西路众将都是捡现成,功劳都够不上评等论级,刘镇甚至有大意中伏的败绩。中路和东路则是仗着火炮之利才攻占了几城,接着与西夏兵的野战却没取得什么战果。还是后来张扬攻占沙川之后,才逼得西夏收缩兵马,他们才攻下夏州。好在张扬没有吝啬,每下一城便都给予一次三等功。
不过众将也知道这个三等功赏赐的成分更多,惭愧之余,却也有着一丝挫败感。
这帮人哪个不是武艺高强,身经百战之人,尤其在统一中原之时更是攻城略地易如反掌,也让他们生出一些骄傲之心。心中都认为自己不输给那些各朝封狼居胥、开疆扩土的名将,没想到攻打一个小小的西夏,便遭到了挫败,这让众人都有些尴尬。
尤其祖为武圣的关胜,一直想着成就一番功名,见当今皇上又是气吞山河的一代雄主,更是立志超越乃祖。一直严格的操练兵马,便是希望能打出一片天地来,也好名留青史。没想到打了数战,却寸功未立。
()好看的txt电子书
也亏得关胜所部操练精熟,因此才能在夏州城外野战时,让以野战见长的党项兵铩羽而归。
眼见已经攻到西夏都城,又有皇上出马,原本以为已经没了立功希望的关胜,听得张扬决定把这关键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