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枭雄
使杀了自己,也能骗过下人,轻松出的府邸。有他们做内应,辽国也不愁不亡,更何况自己即使殉国,也难保族中其他人不叛变,毕竟辽国大势已去。但叛国对他而来却又太过残酷了。
“听说萧大人很宠爱你的幼子啊,他还没见过很多东西呢吧?萧大人若真的喜欢他,也该为他想想。萧干正考虑间,李处温突然冒出一句。
萧干晚年得子,最割舍不下的便是幼子,被李处温点中命门,顿时哆嗦了一下,叹了口气,道:“罢,罢。既然两位大人看得起我,我敢不从命。”
李处温和回离保松开萧干,笑道:“识时务者为俊杰,萧大人地选择一定会青史留名,后世契丹人也必为萧大人今日的选择自豪。有了萧大人帮忙,京城大势已定。”
萧干疑道:“回离保大人地奚军和我掌握的兵马在京城兵马中只占少数,城中主要防卫兵马还是皇上的部下,只靠我们恐怕还无法成事吧?”
“我已把怨军收买,剩下兵马如何守得京城。我儿为宫中侍卫,宫中侍卫也收买了许多。到时我们还可控制皇上,让他们投鼠忌器,京城不难掌控。这两日,耶律大石多半也会轻骑进京,我们只要截下他,说不得中京兵马也能控制。举国归顺,这是何等大功,到时你我荣华富贵,用之不竭了。”
说到得意处,李处温不由哈哈大笑。
天下篇 第一百六十二章 猢狲散
红日西坠之时,燕京府北门一阵鸡飞狗跳,进出城的百姓都躲到远处,奇怪的看着清道的达官。
一看那些仆人的服饰,便知道来人身份显贵。只是以往那些达官贵人都是清晨出城游玩,晚上回城。像今日这般日落后,才出城的倒是罕见。
城门口当值的牙将见主帅和几个朝中大佬到来,赶忙迎上前见礼。
耶律匀骨点头道:“人还没来吗?”
当值牙将禀道:“没有,末将已经派了人在城外打探,只要大石林牙到得城外五里,末将便会知道。”
耶律匀骨转头对李处温等人道:“看来大石林牙还在路上,关城门的时辰快到了,我们等会?”
李处温点头道:“再等等吧,大石林牙接到圣旨,必然会连夜赶路,算算日程,今天他们也该到了。”
耶律匀骨闻言,便也点头道:“那我们上城墙去等吧,各位大人请。”
萧干看了眼,向同行的晋王敖鲁斡道:“殿下先请。”
这晋王敖鲁斡虽然出身游牧民族,但长的却长身玉立,白面书生一般,便是到了中原也是少有的俊俏哥儿,而且他比中原书生多了些英武之气。无论在哪里,都是一个出众人物。
湘阴王当政时,晋王敖鲁斡便做出了许多政绩,成为了皇位的最有力继承者。可惜后来被权臣萧奉先陷害,母亲被赐死,母舅耶律余睹被逼叛投金国,他也被夺了实权,虽然没有夺他王位,但已然无望继承大统。
没想到他父亲在位时,没了继承大统的希望。在他叔父当权之时。事情却又出现了转机。
晋王敖鲁斡已经知道耶律淳病重,要传位给他之事。只要等到耶律大石来,他们便可一起进宫拜见皇上,有这几位政要支持,他便能一展手脚了。
不过事情还未决定,他也不敢轻狂。弯腰道:“几位大人德高望重,敖鲁斡怎敢失礼,你们先请。”
萧干看着尊老敬贤的晋王敖鲁斡,不由闪过一丝悲意,不忍心再看他,低头默默向通往城墙上的马道走去。
敖鲁斡却没看出萧干突然的失落。请回离保、李处温和耶律匀骨上的城头,这才随后上城。
城下当值牙将见上官没让他跟随,便也识趣地在下面把门,为免破坏几位显贵兴致,又令士兵驱赶百姓去走其他城门。
几位权贵显然已经习惯了这种事情,敖鲁斡本来想制止,但见众人都在远眺沉思,又是特殊时机。也只好装作没看见。
()好看的txt电子书
百姓们显然也习惯了这种统治,并没人反抗。守门士兵一吆喝,便纷纷向其他城门走去。只是不知道其中又有多少人无法归家了,城内地还好点,城外的,说不得便得露宿野外了。
眼看天色渐黑。远处却只有零星几个归家百姓到来。
负责燕京防务的耶律匀骨职责在身。见几人各有所思,只好道:“或许大石林牙有事耽搁了。关门时辰已过,我们不妨先回吧。”
萧干闻言,眼角却扫向李处温。
李处温又向城外看了眼,这才不甘的道:“那我们先回去吧,明日再来候大石林牙吧。”
萧干这才点头道:“李大人说的是,今天大石林牙看来是来不了,我们先回吧。”
众人下的城头,刚刚上马,却听得城外传来一阵马蹄声。
当值牙将朝外望了一下,喜道:“将军,有我等人,应该是大石林牙到了。”
果然,不多时,风尘仆仆地耶律大石便出现在城门外。
耶律大石看到京城最有权势的几人都在城门处迎接,也是一愣,赶忙勒马,喘着粗气道:“各位大人怎么都在此间?”
李处温上前道:“我们算的大石林牙今日该到了,特意在此等候。”
说着又叹了口气,道:“皇上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大事还是早些定下为好。”耶律大石点头道:“那我们这就进宫吧,各位大人请。”
众人拨马向皇宫而来,耶律大石道:“皇上怎么突然病重?”
李处温摇头道:“皇上这几年本来便体弱多病,登基为帝后,每日操劳国事,这才不支病倒。这几日天朝捷报频传,皇上体忧国情,病情便越来越重了。”
众人策马疾驰,耶律大石还没打问几句,便已到得宫外。
皇宫自然不是谁都能进的,一众从人在外等候,只几个辽国权贵向高墙深院的宫中而去。
燕京府的皇宫也是模仿中原历代工程而建。进地宫门,便是一道长长的甬道,两边是数丈高的城墙。单是这长长的过道,便会给人压抑的感觉,皇家自然也会变得和两边墙头一般高高在上。
若是普通人,走在这冷清的过道中,说不得便会发足狂奔了,只是这一众人却都是宫廷常客,这甬道和自己家后院差不多,走的自然是慢条斯理。
对这段路耶律大石也不陌生,往日路过也是闲庭信步。只是今日耶律大石却感到有些压抑,心头直跳,仿佛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一般。
一直在留意耶律大石的李处温,见他眉头紧皱,便悄然退后几步,离他远了些。
耶律匀骨也发现耶律大石神色有异,问道:“大石林牙怎么了?”
耶律大石强笑道:“一路马不停蹄地赶来,或许是有些疲倦吧。总觉得这甬道阴森森的,有些不舒服。”
回离保闻言,脸色不由一变,看向李处温。
李处温微微摇了摇头,笑道:“也是,中京离此有近千里。大石林牙辛苦了。本来应该让林牙休息一下地。只是皇上病情严重,不得不谨慎些。”
也行真是自己太过疲劳了,这皇宫中能出什么事?
耶律大石暗暗握了握拳头,让自己保持清醒,自接到圣旨后,他便没日没夜的奔驰而来。两个眼皮直打架。
“现在正是国家危急之时,怎可只考虑个人安危。我们快些进宫吧,大石还挺得住。”
决定了大统传承,便能休息一下了,传位给晋王敖鲁斡,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当今皇上确实有些老了。便如同这暮气沉沉的大辽一般,如何还能指望他重振家国。
走到甬道之中时,几个带刀侍卫却匆匆而来,看似要出宫的样子。
到得跟前,几个侍卫弯腰行礼,便站在一旁让几个权要先过。
()
众人并不负责宫中防务,也无权过问侍卫之事,因此只是点头示意一下。便继续向前走去。
走不几步,耶律匀骨便听后面一声拔刀之声。心知有变,赶忙一个侧身,把前面耶律大石撞出前去,同时转身拔刀。却觉手腕一紧,已被旁边地萧干按住。旁边一个侍卫已经上前把刀架在耶律匀骨脖子上。
旁边晋王敖鲁斡也被回离保和一个侍卫制住。
耶律匀骨见回离保和萧干居然一起叛变。不由惊怒交加。知道一场政变又要发生了,扭头看向耶律大石。却发现耶律大石居然被他撞得摔倒在地,也已被一个侍卫制住。
完了,完了,难道除了晋王敖鲁斡,这族中还有什么人能稳定大局吗。
耶律大石本已疲累不堪,被人撞得摔了一跤,刚刚反应过来,却发现一同来地几人倒有三人被制住了。不由怒喝道:“你们要干什么?”
耶律大石三人身手不凡,李处温本来还躲在后面。
见制住他们,这才出来,看着三人惊怒地眼神,笑道:“三位都是人中俊杰,我也就不绕***了,天朝已经准备北伐了,辽国破亡在即。我等已经归顺天朝,现在你们被擒,我们已经可以控制京城局势了。识时务者为俊杰,三位想必会作出正确的选择。怎么样,你们可以告诉我你们地选择了。”
耶律匀骨原本以为是族内又有人篡权,万没想到他们居然要卖国,顿时愣在当场。
晋王敖鲁斡已经斥道:“我大辽对你们不薄,你们为何叛国?”
“杀。”
侍卫没想到敖鲁斡仅仅反问了一句,李处温便冷冷的说出这么一个字,不由一愣。
众人也是愣愣的看向李处温。
李处温却盯着侍卫道:“没听见我地命令吗?”
那侍卫触到李处温狠厉的目光,不由打了个哆嗦,手腕一拉,敖鲁斡一腔热血已经喷洒而出。
耶律匀骨和耶律大石看着眼中生气渐失的晋王敖鲁斡,也是一阵绝望。王室中最有威望的王子便这样去了,没了他,宗室再无人能把契丹族团结起来了。
李处温见二人面如死灰,也为自己这一招暗鸣得意,晋王敖鲁斡便是辽国的最后希望,只要抹掉他,那契丹人反抗的欲望便低了许多了。
晋王敖鲁斡在宗室中虽然不是才能最高地,却是威望最高的。因为他是前皇帝湘阴王耶律延禧的儿子,血统上比之耶律淳都更名正言顺。前番篡位,耶律大石几人便想拥立晋王敖鲁斡的,只是李处温却认为他年轻识浅,不堪重任。加上耶律淳当时手握燕京兵权,他也想坐坐那皇位,一直不表态,没有耶律淳的点头,政变之事是万难完成的,众人便也只好拥立耶律淳。
因此这次耶律淳病危,他便也提出传位给晋王敖鲁斡,也算众望所归。
晋王敖鲁斡便是辽国王室最后的希望,除掉他,再无人有威望号召契丹各部,到时契丹各部分裂,便也再翻不起什么大浪了。
萧干见李处温如此心狠手辣,赶忙道:“大局已定,天朝十万大军已经过的拒马河,十万草原狼骑也整装待发,两位将军便降了吧。兵戈一起,生灵涂炭,两位也知道草原人地野蛮,一旦他们入境,到时必然血流成河,还请两位大人为契丹各部想想。”
回离保也道:“天朝皇帝天神下凡,气吞山河,这一片天地怎能束缚住他脚步。归顺天朝,未尝不是契丹族的新生,奚族和契丹族也可以继续并肩作战,青史留名。”
耶律大石脸色变幻一阵,叹道:“哎,希望如二位大人所言,耶律大石愿降。”
第一个难,效仿简单。
不多时,耶律匀骨便也同意归顺了,只是要求他们保证不得再大肆屠戮契丹皇室。
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同是写北宋地,《北宋仕途》,已经近二十万了,一本慢热型书,有兴趣的不妨去看看。下面是简介:
二十一世纪的沈欢穿越到了十一世纪的中国,在这里,中国古代最牛气最强悍的改革家王安石就要走向台前,把持天下大权,在这个风起云涌地大时代里,他该何去何从?有了他,历史还会出现“北宋”这个词么?什么,他要做一个站在司马光背后地人?是在背后为他遮风挡雨还是下黑手捅刀子……且看一个现代人演绎的北宋新史。
天下篇 第一百六十三章 捧杀
肆虐了一日的太阳,虽然万般不甘,但还是逃不过自然的法则,沉入了地平线下,最后的挣扎也只是留下一道血一般污浊的晚霞。
无奈的妥协后,耶律大石和耶律匀骨也变得垂头丧气,不再敢抬头正视这大辽的最高权力机构,更无颜去见辽国皇帝,只想早早回家歇息。
()
李处温却也没得意忘形,想了想道:“既然两位大人与我们同心了,我也不想再让京城流血,希望耶律匀骨将军能先把京城兵权交出来,这几日两位将军最好都闭门不出,也不用再见客,免得生出什么误会。等天朝皇帝北上之时,我们会为你请功。”
虽然他们貌似在死亡面前低了头,但李处温并不敢大意。他们毕竟是辽国王室,若是迫于形势,假意?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