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枭雄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李处温不给他们涨租子,不是不想逼死他们,而是他从天朝回来后,就想着投靠天朝的心思。他也知道张扬对国内苛待佃户的地主是惩罚不小的,因此想给自己留个好名声,反正钱他已经敛了很多了。
村子里的人显然平时都很和睦,张根儿沉下脸色,但张三并没害怕,吐了吐舌头,又道:“那是要招兵?北边打仗打得凶,听说有了咱们南朝的兵器后,辽国已经占了些优势,或许李家说不定谁想去抢军功。李家不是军人世家,没有私兵,会不会是想找些佃户保护他们。”
辽国的汉人佃户,平时要给他们当牛做马,战争时候,也可能会被召集起来,当炮灰部队。作为主战力量契丹铁骑,他们惧怕汉人弓弩,常常是等炮灰部队冲垮汉人阵势,或者和汉人混战在一起时,才会冲锋,往往第一个倒在他们铁蹄下的就是他们自家的炮灰部队。汉人在辽国入伍,那和送死差不多。
张根儿见他越说越糟糕,脸色顿时一片铁青,怒斥道:“小三子,你再胡说八道,小心我揍你。你要还想说,就滚回自家说去,省的给大家惹祸。”
小三见里正真的生气了,这才吐了吐舌头,蹲在地下。
张根儿见众人脸上都有惊色,安慰道:“大家不要听他胡说,东家也是书香门第,怎么会去抢什么军功。”
众人点头附和着,只是心头却都不由蒙上一片阴霾。
终于在众人的翘首以盼中,一些穿着青衣的奴仆拥着一队车马缓缓出现在路边。
张根儿赶忙吆喝着让众人起来,迎上前给东家请安。
令众人奇怪的是,往日高高在上的东家今日也不是那么高不可攀了,甚至还有些平易近人。
众人刚刚行礼,李处温便道:“大伙免礼吧,我给大家带来一些衣物和粮食,你们还缺什么?都说说,我尽量满足你们。”
一众人看着李处温,都有些难以置信。
给他们东西?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吧,不给他们涨租子就罢了,还送他们东西?
一定是有什么阴谋。
张根儿虽然没怎么见过世面,但此时也闻到了些阴谋的味道,推拒道:“东家肯把田佃给我们,大伙对东家就感激不尽了,怎么还能再拿东家的东西?”
李处温却跳下马道:“你们不用瞒我,往年契丹人要的租税高,我也不能不多收些租子。这些年,你们受苦了,这不过是我补偿你们的。过两日,我们汉人皇帝就要北上了,以后这天下就是我们汉人的了。盼了百年,我们汉人皇帝终于来了,你们怎么能穿这些破衣服迎接皇帝呢。”
小三听到李处温的话,又忍不住叫道:“什么?天朝皇帝要来救我们了啊?”
“真是不知高低,你也配和我说话吗?”李处温心里鄙夷着,不过还有事情摆脱他们,也不好当场翻脸。“恩,辽国已经没了,以前的辽国都变成了我们汉人的天下,以后契丹族再也不能欺压我们了。”
一众流落异国的汉儿听得此消息,顿时都激动起来。
李处温骑马而来,已经感觉屁股有些不适,见他们还傻愣愣站在自己面前,只好给管家使了个眼色。
“张根儿,你还不请东家进村?”
张根儿闻言,这才反应过来,赶忙请李处温进村。
天下篇 第一百六十五章 金国的困惑
金国初起之时,对辽国势如破竹,巅峰一战在护步答冈,以两万兵马大破辽国七十万大军,之后攻城略地更是顺风顺水。只是没想到中原新兴的天朝,不但不再承认宋朝时两国结盟夹攻辽国的协议,而且居然打破前例向辽国出售兵器。辽国也派出精兵雄将守护中京,加上从天朝买来的坚甲利器,金国数次强攻都损兵折将,在一次辽国奇袭中,大军副都统阿骨打庶长子斡本(宗干)都被斩于马下。
金军主帅斜也自然不会善罢甘休,可惜数次强攻不过是徒增伤亡。耶律大石虚虚实实的突袭,也弄得金兵疲惫不堪。最后还是阿骨打主动认栽,令斜也撤兵。
金国见辽国不再软弱可欺,便生出议和之心。一个深山老林的小部落建立一个纵横数千里的国家,这是他们从未想过的,扫灭辽国更是想都不敢想。若不是耶律余睹投降,说辽国已经腐朽不堪,一吹便倒,他们也不敢得寸进尺的。
现在既然占不了便宜了,那求和也不为过。有了大量的奴隶和财富,完颜各部也不想再打仗了,于是在谋臣杨朴的建议下,金兵派出使团,去辽国议和划地而治。但辽国身后天朝虎视眈眈,随时可能收回燕云十六州,一旦归还燕云十六州,只剩中京道,辽国必然无法在两国间立足。在天朝的压力下,辽国也只能拒绝了金国的议和,在天朝扫灭西夏时,耶律大石也不得不发动反攻,希望能夺回一些失地。
辽国精锐本来便有着不逊金人的战力,只是往日被一些操练不熟的部队拖累。耶律大石掌管军权后,很快意识到了这点,组建了一支精锐部队充当突击力量,加上天朝的坚甲利器,辽国一反颓势,数败金军。连夺几城。
最后斜也亲带完颜部精锐兵马才在兴中府外挡住辽国的反攻,兴中府也成了金国抵抗辽国的前线重镇。驻扎了金国五万大军,内外都统军斜也亲自坐镇,蒲家奴、粘罕、挞懒等一众金国能征善战的悍将也都在此领兵,不过真正挡住辽国的不是这些将帅。而是一万完颜部野人。金国将领不过是在打猎之余,从野兽那儿学了几招,而辽国却已汉化百年,一些辽国上将更能熟读汉族兵书,但从指挥艺术上而言,金将是无法同辽国悍将相比的。只有那些悍不畏死地野人,才是真正令辽国将领头疼的。
“女真不满万,满万便无敌”。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却也可见女真野人的凶悍。尤其刚刚从冰天雪地、深山老林出来的金人,那更是悍不畏死。凶残麻木。辽国精兵虽然有坚甲利器,但碰上他们,也占不得丝毫便宜。
不过耶律大石也发现。女真野人只要在人间享受一段时间,战斗力便会大大降低。越早成编制的女真部队,战斗力便越低,这便是明证。金国上下也知道军队腐化地快,但却毫无办法。最先参战的士卒也都抢到了不少财物、女子。家中有这些诱惑等着,上了战场谁还愿意再冒死苦战。
因此耶律大石把一些残兵送给女真部队建功后。便收兵等待时机。
斜也哪曾吃过这般亏,被耶律大石的偷梁换柱之计瞒过,以为已经吞掉辽国精锐力量,便向金国皇帝阿骨打求援,准备再次发兵夺回失地。
正巧吴乞买从草原回来,他便带留守黄龙府的完颜各部精锐来援,准备夺回失地。
耶律余睹所带数千契丹兵也在援兵之列,只是耶律余睹却佯病留在黄龙府。
吴乞买大军刚刚到达兴中府,一个草原部落便侵入金国腹地劫掠。由于金国地广人稀,加上精兵大量南下,准备伐辽,那个草原部落居然一路劫掠,向着黄龙府而去。阿骨打一世枭雄,哪能忍受一个草原部落攻到京城的耻辱,赶忙派留守黄龙府的谋良虎带兵去阻挡入侵的草原部落。
在谋良虎追着草原狼骑跑远时,耶律余睹却突然带亲卫杀出黄龙府,加上草原部落暗留的一支骑兵保护。耶律余睹带着一家老小,成功地向草原跑去。
阿骨打听得耶律余睹带一家老小杀出城,顿时吐了一口血,亲自带着黄龙府所有能骑马地女真男丁直追耶律余睹,同时分命沿途各城兵马截杀。不过各城兵马也大多南下,残余守兵的几次截杀,都被耶律余睹冲破。
追到草原边际时,一直有病在身地阿骨打也终于不支,只好回返黄龙接受治疗。不甘失败的他严令亲卫统领斡鲁截杀耶律余睹,因此也把两千完颜部精兵丧在花荣的埋伏下。
可惜花荣初时不知道阿骨打亲自带兵追赶耶律余睹,不然他便是拼着损兵折将,也会带兵冲入金国,斩杀阿骨打。
耶律余睹叛逃地消息传到兴中府,也使得一群踟蹰满志的金国野人搁置攻打辽国的步伐。
不几日,阿骨打便也正式派出使团往辽国议和,顺便商量联合抵抗天朝之事,为了表示诚意,吴乞买带刚刚到达前线的援军再次后撤。
在金国上下看来,这次辽国必然会同意议和,只是使团还未传回消息,辽国的举动却再次震撼了金国,让金国上下都几乎吐出血来。
“什么,辽国南方边军全部向北运动?中京地兵马也向兴中府而来?”刚刚带兵返回黄龙府地吴乞买难以置信的问道?
()好看的txt电子书
“是地,辽国仿佛要倾力一搏的样子。谙班勃极烈斜也请求再次支援。”
吴乞买听到使者再次的确认,真有吐血的冲动了,他带兵从黄龙府到兴中府,只箭未放,便收到还师的命令,刚刚退兵回来,解散兵马,前方却再次求援了。
吴乞买血红着眼睛,站起来,喊道:“皇兄下令吧,这次我不带兵打下中京,决不回来。”
阿骨打本就有病在身,一路追击,又被耶律余睹成功叛逃和斡鲁的战死双重打击,病症便更严重了。往日熊一般的汉子,此时已经略显削瘦,咳了咳,挥手道:“现在不是冲动的时候,你先听听杨先生怎么说。”
(历史上阿骨打确实是一年后病死的,不是杜撰。)
阿骨打口中的杨朴,是渤海人后裔。年轻时,以博学雄才考中辽朝进士。为人慷慨,素有大志,多智谋,并且十分熟悉儒家之道和封建典章制度,但辽国当时萧奉先弄权,不善逢迎,又无钱财的杨朴,并没得到重视,只是在知枢密院内做个校书郎的闲职。
阿骨打起兵伐辽后,他投奔女真,并很快成为了阿骨打最信任的谋士。到了愚昧的女真部落,钻研过汉族文化的杨朴,便更显得智深如海。用汉族千年处世哲学,对付几个野人,自然是轻而易举,很快便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匠者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必巧;师者人之模范,不能使人必行。大王创兴师旅,当变家为国,图霸天下,谋为万乘之国,非千乘所能比也。诸部兵众皆归大王,今力可拔山填海,而不能革故鼎新,愿大王册帝号,封诸蕃,传檄响应,千里而定。东接海隅,南连大宋,西通西夏,北安辽国之民,建万世磁基,兴帝王之社稷,行之有疑,则祸如发矢,大王何如?”
一篇劝谏书,杨朴成功的让阿骨打听从了自己的劝谏,建国称帝。杨朴也成功的成了开国功臣,之后阿骨打更是有事必问杨朴。
吴乞买对这位智深如海的汉人,也不敢无礼,压着怒气道:“契丹人疯了吗?眼看天朝便要向我们动手了,居然调南京道兵马北上,难道他们想向天朝投降吗?”
杨朴对辽国的举动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却不愿表露出来,摸了摸颔下长须,点头道:“投降倒是未必,但他们也不敢和天朝开战。依我看,他们多半是准备归还燕云十六州,让天朝没有北上的理由。汉人向来讲究师出有名,只要辽国归还燕云十六州,他们没找到合适的理由前,是不会向辽国动武的。”阿骨打弟斡带却问道:“那他们怎么就无故入侵我国,又杀了我们二千儿郎?”
杨朴闻言也不由一窒,在他学习的书本中,中原那是礼仪之邦,汉人都是注重礼仪的,便是打仗也要师出有名。没想到这次耶律余睹叛逃的事件中,汉人展示的却是狐狸般的狡猾。
天下篇 第一百六十六章 举国归顺
杨朴想了想道:“汉人兵法讲究虚虚实实,也许比起儒家来,天朝皇帝更信奉兵家吧。”
阿骨打坐了一会,已经感觉有些累,努力的挺直腰杆,道:“汉人的事再说吧,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辽国的举动?”
众人看着难掩疲惫之色的阿骨打,也不由心下叹息。人的生命总是如此脆弱,即使是强横如阿骨打,也逃不过生老病死的轮回。
斡带道:“这还议什么,就让四哥再带我们去兴中府走一遭,会齐五哥兵马,一鼓作气打下辽国中京,省的辽狗再和我们藏猫猫。”
斡带一开头,阿骨打子侄也纷纷附和起来。
阿骨打却不置可否,转头对杨朴道:“杨先生,怎么看?”
自杨朴投奔金国后,阿骨打便对他青睐有加,即使是登基为帝之后,也尊称他为杨先生。
士为知己者死,加上杨朴有着以前在辽国的落魄经历,他对阿骨打的赏识更是感激。为了金国的政务更是鞠躬尽瘁,金人不通礼仪,他便翻阅中原历朝史书,制定礼仪;金人不识字,他有事便亲自去找他们谈。
杨朴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金国的长久,但刚刚从深山老林出来的金人哪能理解他的苦心。在他们看来,占领的地方百姓都是他们的奴隶,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