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枭雄
李纲正忙着分调军马时,听的皇帝召见,只好再跑回大殿。
()免费电子书下载
徽宗见李纲满脸汗珠,也有些难以启齿,便给了蔡攸一个颜色。
蔡攸却是奸猾,会意出列,却也不说自己意思,只问道:“李大人,你一定能保的皇城不失吗?”
李纲见是皇帝宠臣蔡攸,知道他的意思多半便是皇上的意见了,当下正色道:“贼势浩大,城内禁军又不过三千。下官不敢保证成功,但下官愿死守皇城。不成功则成仁。”
蔡攸满脸赞赏道:“李大人果然是忠贞之士,实乃我等楷模。”
李纲听的蔡攸夸赞,刚要称谢。
蔡攸却又道:“只是万一皇城失守,大人殉国后,圣上又何以自处?”
李纲闻言不由一愣,虽然自己敢以性命守城,但若说让天子冒险,实乃大不敬之罪。但天子一走,军心便也散了,皇城便也无法守了。
蔡攸见李纲无言以对,便又道:“李大人虽然忠勇,但却有失考虑。本官以为当调集禁军,护圣上突围,待圣上到达安全之地,再调集精兵夺回京师。不知李大人以为如何?”
李纲闻言,才知这对君臣打的是逃跑的主意,愤然道:“太祖立朝,至今百年有余,虽有几次败事,但未曾有人轻言放弃京师,既无前例,我等又岂可为后人开此先例?”
徽宗闻言,也面有惭色。
蔡攸见李纲胆敢拂逆自己,声色俱厉喝道:“大胆李纲,你要把圣上置于险地来换取你忠臣之名吗?”
李纲也抛开顾虑,对徽宗叩头道:“臣只知主忧臣死,今日圣上陷于险境,臣也有不可推卸责任。臣愿领兵死守皇城。圣上若执意要抛下社稷宗庙,可即刻令诸班直保护圣上一人突围,若等贼人合围,恐怕圣上便走不了。”
徽宗闻言,也顾不得计较李纲用词,喊道:“殿前都虞候听旨。”
殿前都虞候却是统领内外诸班直,平日负责皇帝的宿卫和仪仗队。闻言,忙出列奏道:“圣上且慢,诸班直将士的家属都在东京,宫门一开,恐怕他们便会四散去保护家人。实在不堪重任。”
徽宗闻言,不由愣道:“那朕该如何办?”
蔡攸听得逃跑无望,也没了主意。众人正慌乱间,却见一将进来奏道:“蔡老太师欲领家人到皇城避祸,岂请圣旨。”
徽宗闻言,忙道:“快请老太师进来。”
李纲却道:“此时贼人恐怕已经攻进内城,百官家眷多在内城,若宫门一开,恐怕便无法关上了。若贼人趁势袭来,皇城恐怕便不保了。”
徽宗闻言,忙道:“既然朕封你做皇城守御使,万事即由你做主,你且去安排吧。”
李纲闻言,便奏道:“圣上放心,微臣一定竭尽全力,只是城中兵马短缺,臣想请圣上下旨让宫内宦官上城守御。”
徽宗此时只能依靠李纲,闻言忙道:“准奏,卿有何差使,尽可自行抉择,勿用禀告朕了。”
李纲闻言,便也下去安排守城诸事。
蔡京与众大臣家眷听得皇上拒开宫门,又听的四处喊杀声不断,只好又躲回家中。
张扬领兵攻占内城四门后,并未急着攻打皇城,只是令各部封锁内外城门,贴榜安民,招降、围剿散兵游勇。
不到一个时辰,内外城便也恢复平静,外城平民百姓多听过梁山替天行道之事,见梁山军马只是斩杀一些趁火打劫的散兵地痞,便也放下心来。
内城一些显贵、富户却是提心吊胆。街上巡逻马军清脆的铁蹄声,便仿佛敲在众人的心上一般,让人忐忑不安。
张扬待内外城平静,才带兵逼近皇城。
皇城周长五里,建有楼台殿阁,建筑雕梁画栋,飞檐高架,曲尺朵楼,朱栏彩槛,蔚为壮观。城门都是金钉朱漆,壁垣砖石间镌铁龙凤飞云装饰。
李纲见梁山军马逼来,也知道贼人马上要攻城了,忙令墙上弓箭手准备射击。
张扬看着城墙外面露出的一部分景观,便大为赞叹,也不忍战火毁坏了皇城,打马出阵,喊道:“我乃梁山张扬,城上士卒听着,宋朝天数已尽,合当灭亡,尔等若开城出降,尚不失富贵荣华,若执意顽抗,战火一起,恐无法幸免。”
()免费电子书下载
李纲闻言,不由心思一动,招来两个神箭手,道:“你们可能射中他?”
那二人用的都是强弓,看了看距离,道:“可以。”
李纲道:“如此便好,只要贼首一死,贼人势必各自散去。天下社稷便托于你二人之手了,请二位出手吧。”
二人闻言,便也点点头,各自取出自己爱弓,弓开满月,觑的亲切,手指一松,两支利箭便离弦而出。
张扬也早看到李纲身旁两人动作,只是并不躲闪。
李纲眼看那两箭便要射中张扬,不由大喜,刚要夸赞二人。
却见张扬右手一抄,已把二箭抓在手中。接着取下鞍上神臂弓,暴喝道:“也看我神箭。”
话音未落,李纲身旁两人已惨叫着掉到城下。
李纲见张扬箭法如斯,也是大骇,但并不退后,只是指挥着兵马上城墙防御。
张扬见状,便也令人去调集各军神箭手。
~~~~~~~~~~~~~~
天下篇 第七章 悲哀的死谏
李纲看着城下不断调动的兵马,先前的一丝信心也早飞到了爪哇国。
张扬调集齐一万弓箭手,便又朝城上喊道:“现下出降尚可保的一命,否则兵戈无情。”
城上诸班直将士虽然都有些心动,但见李纲提剑在城墙上巡逻,又无人领头,也不敢乱动,只好暗暗祈祷满天神佛保佑。
张扬见城上无人答话,便挥手令盾手掩护弓箭手出阵。
李纲却是文人出身,在城上见了这许多弓箭手,也不由大惊,下意识的便喊道:“注意躲避。”
城上将士本来准备射击,闻言便也都躲到城垛后面。
梁山弓箭手意外的安全进入射程,在测距手试射一箭后,便都弓开满月,朝城上射来。
上万只箭矢顿时便使得城头一暗,密集的箭雨顷刻间便覆盖了玄德门左右上百丈城墙。城上无甲防护的弓箭手顿时死伤惨重,李纲右臂也中了一只流矢。蚀骨的疼痛使得李纲险些晕了过去,但尽忠报国的念头却使得他挺起身来,正要命令弓箭手起身攻击时,却见城下弓箭手又潮水一般退去。
李纲见城上不少士卒中箭倒地,发出一阵阵声嘶力竭的惨叫,忙道:“马上救人。”
由于城内兵马短缺,皇城又有四门需要防守,因此李纲也没安排什么预备队。城墙上幸存士卒闻言,便抢着扶起伤员,向城下逃去。
城头的将官见李纲指挥再次犯错,不由对守城也没了信心。
张扬拍马出阵,见城墙上乱作一团,便喊道:“我给你们半个时辰考虑,时间一过,我便正式开始攻城。城上主事的也可去请示赵佶那昏君,此时出降,我尚可保全他性命。”
城上众将士闻言,也都松了口气,贪婪的呼吸着,补充刚才因紧张而缺少的氧气。
太监总管冯浩被李纲逼到城头后,便害怕不已,刚才缩到城垛下,眼见身边一个小太监被利箭穿胸,顿时吓得屎尿齐流,闻言,便爬到李纲跟前,道:“皇城恐怕守不住了,还是请圣上拿个主意吧。”
李纲闻到脚底的异味,顿时皱眉不已,但也知道皇上抗战之心本来便不坚,此时若去通报,说不准他还就真降了。闻言道:“圣上既已令我守城,岂可再去烦扰圣上。众人且随我死守城头,敢下城者杀无赦。”
众将士闻言,也都暗叹了一声。
那些宦官、太监更是面如土色,站立不稳。
冯浩是三朝老太监,平日一品大员都得巴结他,也养成了跋扈的性格,根本未把这个从四品官员放在眼里,闻言也顾不得自己现在窘样,喝道:“你敢隐瞒军情不成?”
李纲平日并不敢得罪这些无事尚要生非的皇帝奴才,但此时已抱定以身殉国之心,见这奴才又要狗仗人势,不由喝道:“圣上准我全权负责皇城守御,你若不服,可踏下这城头一步试试?”
冯浩却是未看清形势,哼道:“本官伺候三朝天子,还需看你一个太常少卿的脸色吗?”
说完起身便往城下走去。
李纲见他如此张狂,也是大怒,左手勉力提起宝剑,便把冯浩砍倒在城头。
城头众人见状,不由大惧,也无人再敢出声。
李纲正令城上士卒准备滚木礌石间,却见一骑奔来,喊道:“圣上传皇城守御使李纲进见。”
李纲闻言,不由一愣,但也不敢抗旨不遵,只好骑马直奔大殿。
原来那些宦官见李纲守住玄德门甬道,便趁搬运滚木时,互相掩护着,令一人溜往东华门下城去禀告皇帝,军情自然也被夸张了许多。
徽宗听得梁山只一轮箭雨,便使士卒伤亡过半,忙令人去传唤李纲。
待李纲进殿,徽宗看到李纲右臂上的箭只,更是相信了几分,颤声问道:“皇城果守不住了吗?”
李纲虽有心死战,却到底忠字占了上风,也不敢瞒哄皇帝,愧道:“贼势浩大,先前臣也低估了战场的残酷,贼人只一轮箭雨,各军便伤亡数百,臣只能以死报君了。”
徽宗闻言,叹了口气,道:“既然如此,也勿用多伤士卒了,开城降了吧。”
李纲闻言,惊道:“那样圣上会背上胆怯之名,臣既无能使圣上成为一代明君,又怎可见圣上降贼,为后世所讥。”
徽宗虽然一生无所作为,但也颇想千古留名,联金灭辽,恢复燕云,便有此意。闻言,也是一愣。
蔡攸却又出列道:“圣上此举只是为挽救数千将士性命,后世自会有公论。且圣上只有保重龙体,才能看到以后各州雄师光复京师。”
徽宗本来便怕死,考虑了一下,终究还是觉得性命要紧,当下便也就坡下驴,道:“蔡卿所言极是,众臣随朕出降吧。朕闻张扬仁义广播,想来也不会难为你们。”
李纲听的天子真要向一个草寇降顺,不由大气,一咬牙,便拔出臂上断箭,一股鲜血顿时喷溅而出。李纲却不看右臂伤处,拿箭抵住咽喉,道:“天子若归降草寇,当为千古丑闻,臣辅佐不力,也无颜再见世人,臣闻文死谏,武死战,当为臣子本分,微臣便以死谏圣上收回成命。”
说完,便左手一送,用箭头刺穿咽喉,眼见不活,但身体却未倒地,眼睛也是死死盯着徽宗。
群臣见李纲死谏,也都有些羞惭,一些忠勇大臣也纷纷出言请皇上收回成命。
徽宗也有些摇动,但又不忍抛下这花花世界,一时间也是踟蹰难决。
蔡攸却又出列,斥道:“你等只思为自己名声着想,若抵抗死于贼手,我等众臣自可博得忠臣之名,但圣上却会落下一个暴虐无道,咎由自取的名声。现下出降,尚可使宫内将士、大臣念圣上活命之恩,岂非好过天怒人怨。”
徽宗闻言,也暗道:看来自己终究逃不过后世众人唾骂了,不如出降,还能多活几时。又思及高俅昔日‘及时行乐,以期不负韶华,况人生如白驹过隙,若不自寻欢乐,未免老大徒伤’的媚言,便也打定主意,但话到嘴边,又不由叹了口气,道:“众臣无需多言,随我出去迎接张扬吧。”
说完便向外走去,走到李纲尸首边时,只是叹息了一下,并未多留。
众臣闻言,也都纷纷跟着徽宗而去。只是心境却各有不同,宦官不过是换了个主子,倒也并未有多少担忧,尚存一些忠诚念头的大臣则是叹息不已。蔡攸则考虑如何向张扬说明自己劝降徽宗的功劳。
片时间,大殿便只剩李纲孤零零的站在中央。
徽宗想及以后便要做别人俘虏,也是垂头丧气,脚步自然不快,后面大臣中也多有年老体弱的,速度不异蜗牛犁田。
蔡攸却是急着去邀功请赏,又恐张扬开始攻城,见徽宗无精打采在前面慢慢捱着,便道:“圣上且快些吧,若张扬限时到了,恐怕就要攻城了。”
徽宗闻言,也只好加快脚步向宣德门走来。
张扬眼见时间快到,正要下令弓箭手出阵时,却见宣德门缓缓打开,徽宗已领着文武大臣出降。
天下篇 第八章 运筹帷幄
()
虽然内外城官兵并未抵抗多久,但短暂的厮杀也已激发出梁山军马身上的戾气。徽宗出的皇城,被梁山兵马气势一逼,便觉脖子发凉,仿佛一柄剑已经悬在头上一般。平日的皇者威仪也早不翼而飞,双腿开始不停的打颤。看着远处骑马缓缓走来的张扬,刚才在宣德楼的几许欣赏也化为恐惧。平日威严的脸庞也第一次出现讨好的表情。
张扬带着亲兵队和董平一部缓缓靠近皇城,手中霸王枪看似无意的转动着,但枪鄂反射的阳光却始终刺着徽宗的眼睛。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