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枭雄
萧奉先见耶律延禧面生不豫,便道:“耶律大石仗着自己是皇室宗亲,屡次破坏大王兴致,大王何不令人把他打发回京,这样也就无人阻挠大王及时行乐了。”
耶律延禧闻言,不由双目一亮,便对一旁内侍道:“传他进来吧。”
耶律大石却不知这俩君臣心思,进来刚刚行了礼。耶律延禧便道:“朕刚要派人寻你,你便来了,也省却不少时间。朕刚得秦晋国王(耶律淳)奏报,目下金兵兵马调动频繁,欲要侵犯中京,只是前线粮草不足,为防蒺藜山之事再次发生,你可速往南京调运钱粮往前线。”
(蒺藜山之事——1117年辽国辽东大部分地区失陷于金,形势对辽极为不利。辽天祚帝任命南京留守耶律淳为都元帅、萧德恭为副帅,以收复辽东地区。耶律淳统领的军队由南京禁军、燕云民兵和怨军组成。耶律淳统领的几支杂牌军驻扎卫州蒺藜山一带。同年十一月,怨军两营军兵因无御寒衣发生兵变。耶律淳正在处置作过怨军、整顿军队之时,金军已逼近,只能仓促迎战。两军会战中,怨军首先战败,辽军随即大溃,金军乘胜占领成、懿、濠、卫、显、乾等州。)
其实此事前线早有奏报,不过耶律延禧以为金国刚刚攻下许多地方,还无法收服民心,安定地方,也无力再次侵犯,因此按下不提。
耶律大石却是此时才知此事,闻言,不由惊道:“既然中京告急,臣也不敢拖延,当连夜往南京调运钱粮。只是适才安肃军有数千援兵抵达,大王也要早做准备,以防南兵趁夜来袭。”
耶律延禧闻言,不由方寸大乱,看向一旁萧奉先。
萧奉先道:“大王放心,安肃军南兵不过三万,再有数千援兵,也处劣势,必不敢冒险出击。”
耶律大石忙道:“今日臣观南兵并不是一般草寇,不可小觑他等。大王还要早做准备。”
萧奉先反驳道:“南兵有火炮可以守城,如何会放弃利器,冒险袭营。大石林牙多虑了,你且去南京安排钱粮之事吧,若让中京丢失,才真正是动摇国本。”
另一佞臣萧德里底也附和道:“枢密使所言甚是,南国不过疥痫之疾,金国才是心腹大患,大石林牙还是早些上路的好。”
耶律延禧听得二人之言,也放下心来,见耶律大石还欲再说,便做出困倦的样子。
耶律大石见状,也知道耶律延禧已经有些不耐,但为了不再重演护步答冈之事,仍硬着头皮,道:“南兵有老将王焕和那杨家将后人统率,大王要早做安排才是。”
耶律延禧见他如此不识趣,只好道:“朕会派人安排的,你先往南京安排钱粮之事吧。”
耶律大石见皇帝心不在焉,也知道他是敷衍之语,但也不好再说,只好告退出帐。
待耶律大石出帐,耶律延禧马上便疲态尽去,又与众佞臣行乐起来。直到半夜,耶律延禧才令众人散去。
耶律大石出帐后,便直奔另一统军萧干(即奚王回离保,此人矫健勇猛,善于骑射,因屡败蕃兵,大辽天庆年间(1115年左右)被封为“奚国六部大王”兼总东路兵马事。)帐篷。
萧干对耶律大石才华也极为钦佩,听得他来访,忙出帐迎接。
二人并肩进的帐篷,耶律大石便道:“时间紧迫,我们也不用再执虚礼。适才夜幕降临后,安肃军有数千援兵进城,我恐南兵会趁夜来袭,你可令部下人不解甲,马不离鞍,暗自戒备,以防南兵夜袭。”
萧干闻言,奇道:“既有此事,林牙何不禀告大王。”
耶律大石叹了口气,道:“我已禀过,只是大王被萧奉先等人迷惑,并未放在心上,又让我往南京调运钱粮,我也得起身了,此处之事,便尽托将军了。”
萧干闻言,也叹了口气,道:“有萧奉先等人在侧,大王哪听得进忠言,林牙晋见之时,也该打听打听。”
耶律大石叹道:“是我疏忽了,我也得走了,呆久了,恐让萧奉先党羽知道,到时恐会再生事端。”
萧干道:“林牙放心上路吧,只要有我在,必保的大王平安。”
耶律大石闻言,也知道萧干一军能保的大王安全,便已经不错,也不敢再有其他奢求,拱拱手,便告辞而去。
深夜秣马厉兵,若无主帅命令,必有兵变之疑。萧干又不当值,也恐引起他人怀疑,只好暗自传令少数心腹兵马暗做准备。
天下篇 第二十七章 夜袭辽营
天兵探子悠然在辽兵大营绕了一圈,见辽兵并无暗桩,明哨也是松懈不堪,忙报回城中。
张扬闻信,不由大喜,笑道:“天助我也,众人听令,武松。”
武松听得点到自己,忙起身,道:“有。”
张扬道:“你集合亲兵队,令人衔枚,马摘铃,随朕出城。”
武松接令,自去集合兵马。
杨志三人闻言,也知道要有大行动了,当然不肯丧失立功的机会,都目光炙炙的看向张扬。
张扬扫了三人一眼,见三人都战意高昂,也满意的点点头,喝道:“张清、王焕。”
王焕二人听得点到自己,忙起身高声唱喏。
张扬道:“你二人率部从北门出城,绕往前方截杀辽兵。”
二人虽有疑惑,但也深信张扬智谋,当下便接令出去点兵。
张扬又对一旁杨志,道:“请义兄率部留守城池,以防辽人有诈。”
杨志虽然早知这个皇帝义弟艺高胆大,但闻言也不由惊道:“圣上难道要只以四千兵马袭营吗?”
张扬笑道:“朕的亲兵虽然只有四千,但俱是千里挑一的精锐,辽人再被火炮袭击,必然不敢死命抵抗,恐怕四千人还多了些。即使辽人有诈,恐怕也留不住朕这四千亲兵,义兄还怀疑朕的身手吗?”
杨志闻言忙道:“臣岂敢怀疑圣上身手,只是圣上乃一国之君,何必亲身犯险,不若让臣代圣上前去。”
张扬笑道:“朕一路北上,手痒多时了,义兄便不要与我争了,朕去去便回,义兄且摆下酒席等朕凯旋吧。”
杨志还要多说,见张扬已起身出屋,也知道以张扬的武艺,夜间恐怕还无人能留住他,便也自去安排兵马守卫。
炮手趁着夜色轻松的把炮架搬到营外,有几人甚至逼近到数十步的距离,迅速安妥炮架,只待营中火起。
张扬仗着变态身手,轻松潜进后营,见一处空地放着许多车辆粮草,便趁四下守卫打盹之际,闪身进入车辆之间,放起火来,霎时烟火冲天。
这里火势刚起,四下炮手也一起发作起来。火炮落处,炮声震响,如天摧地裂之声。守卫的辽兵几时见过如此声势,顿时抱头鼠窜,当值将领也禁勒不住。睡梦中醒来的士卒听得营内大乱,更是狼奔豕突。
萧干听得炮声,忙集合起自己心腹兵马,见营内已经多处起火,士卒又大乱,知道无法弹压了,忙领兵往耶律延禧大帐而来。
耶律延禧刚刚入睡,便被震天的炮声惊醒,听得外面大乱,更是全身发软。几个内侍不得不撑着他,才能给他穿上衣服。耶律延禧不待穿好外衣,便令内侍扶他出帐。
刚刚出的帐外,炮手的第二轮打击已接踵而来,其中一发火炮更是落在耶律延禧大帐旁边,震天的炮声和耀眼的火光顿时使得耶律延禧软瘫在地上。
()免费电子书下载
张扬又放了几处火头之后,便潜到中央大帐,正看到这一幕,见以武立国的辽国皇帝都如此孱弱,不由摇了摇头。见四周已经涌来不少士兵,便又闪进旁边一个大帐。
萧奉先刚刚穿好衣服,正要出屋,却见外面已经闪进一个黑衣人,刚要喝问,已被张扬打晕。
萧干战马也被震天的炮声所惊,萧干刚刚安抚好战马,行不多远,第三轮火炮却又接踵而至。等萧干再次安抚好战马,武松所领亲兵也已冲进军营。
萧干见一彪兵马冲营,也不敢接战,领兵马潜往耶律延禧大帐。
耶律延禧刚刚聚拢了一些亲兵,又见萧干带兵马赶来,也顾不得那些宠臣爱将了,忙道:“萧卿快护朕回京。”
萧干本即胆丧,又得皇帝命令,当下便拥着耶律延禧向北而去。
一些零星赶来的将士见状,便也尾随逃去。
张扬见外面兵马减少,便又闪到旁边几个大帐,把尚酒醉不醒的萧德里底,和几个吓瘫的佞臣一一打晕。
张扬出的大帐,见郁保四已经带人寻来,便也令他把几个大鱼集中起来,张扬自在大帐坐阵。
武松也不追赶逃兵,只是分作四队在营内绞杀着还未脱逃的士卒。辽国士卒也无心反抗,大部分人趁着夜色往北逃去,被武松四队合围的,便纷纷弃械投降。
半个时辰之后,营内便又恢复平静,几处火头也已被扑灭,只是空气中充斥的浓重焦味和一些还未死透的辽国士卒的呻吟声,显示着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
众亲兵虽然连日赶路,又经历了一场小厮杀,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使得众人都没有困意。在张扬的命令下,分监俘虏、清查营帐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直到天色微亮,才清查完营帐。
武松清点战果后,也是按捺不住心头的兴奋,直奔中央大帐汇报。
张扬正闭目养神时,听得大帐进来一人,睁眼见武松一脸喜意,便笑道:“战果颇丰吧?”
武松笑道:“正是,此战我军俘虏辽兵八千余人,战马五千余匹,还有许多兵甲钱粮未及清点。”
张扬也知道此战收获必丰,不说俘获人马,便是辽国皇帝亲征所带钱银必然也不在少数,加上自己俘虏的大臣、将士也可大卖一笔了。但对接受的徽宗诸班直战力却还不知,当下问道:“我军伤亡情况如何?”
武松道:“折损十三人,有一百多人受伤。”
张扬闻言,也放下心来,点头道:“传朕口谕,此战亡者赐家属银百两,田百亩,伤者赏银二十两,其余将士赏银十两。”
张扬又嘱咐武松几句,便让他去把几个俘虏押来。
武松出帐不多时,便听得营中不时响起欢呼谢恩之声。
天下篇 第二十八章 处理战俘
一夜间辽国皇帝的大帐便换了个主人,平日仗着皇帝恩宠,可以安然高坐的宠臣爱将,此时也不得不战战兢兢的看着主位上那个似乎正在熟睡的年轻皇帝。
一个大将终究还有些武人的勇直,站了一阵,见并无人招呼他们,也没人去叫醒天朝皇帝,当下便冲张扬喊道:“南国小子,快些放了我们,免的让我国铁骑踏破中原。”
武松虽然现下身份不同了,但强人脾性一时也难改变,加上对张扬素来敬重,见他敢对张扬不敬,不由大怒,一脚踹翻那汉,拔刀便要砍人。
一个人在突然面临死亡之时,可能还能硬着脖子充好汉,但若让他等待死亡,思前虑后,却又是一种煎熬。
张扬不过是为使辽人胆落,才闭目养神,此时才装作被惊醒的样子,喝道:“住手。”
武松闻言,等刀锋逼到那番将脖子上,才不甘的收住刀。
那番将感觉到脖子上闪过的一丝寒意,顿时软倒在地上。
张扬见其他番人已经再无高傲,便也道:“你们能听懂汉语吗?”
辽国虽是北方外族,但自建国后,并没排斥汉人的文化、制度,反而重用汉人,对汉文化加以提倡。辽国高层更是多有喜好中国文学者,加上对中原文化的仰慕,使得不少辽国高层都通晓汉语。
萧奉先见张扬问话,忙道:“我等自小仰慕中原文化,汉话也都会说。”
张扬点头,道:“如此便好,你们先说说各自姓名、官职。”
众辽人虽不知张扬打的什么主意,但也不敢迟疑,挨个报上自己的官名。
张扬听完,只知道那萧奉先和萧德里底是史上记载的辽国权奸,其他人姓名虽然未听过,但能住在耶律延禧附近,想来也是一些宠臣。若是少了这帮人,也许辽国还可以再振兴,但杀了他们,对张扬眼下却没多大好处,而且他也不需要辽国长期抵抗金国。相反让辽朝继续溃烂下去,等张扬腾出手来之时,还可以轻易攻取北部几州。此消彼长,也暂时保住了众佞臣的性命。
张扬还未说话,便听得帐外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接着一个亲兵便进来报道:“定北王求见。”
张扬道:“请朕义兄进来吧。”
杨志进的大帐,见有几个畏畏缩缩的辽国文武在,便大礼参见张扬。
张扬见杨志进来之时神采飞扬,已知道王焕、张清二部战果辉煌了,也不提兵事,笑道:“义兄怎么一早便出城了。”
杨志笑道:“圣上天威,大破辽国,王、张两位将军已经押俘回城。圣上必然整夜未合眼,臣来请圣上进城休息。”
张扬见一旁辽人都竖耳听着,便又道:“王焕和张?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