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枭雄
邓元觉闻言,也知道无法抵挡天朝兵马,且教中首脑还指望人家搭救,叹了口气,便也领方百花向兵部衙门而来。
吴用正考虑如何处理那些战俘之时,听得方百花求见,不由皱了皱了眉头。圣上走时,已经说了要留住方腊一行人,她也算安分,每日只是在自己院里躲着。自己刚刚得知方腊下落,她便来求见,难不成兄妹间还有什么联系不成?
虽然心里疑惑,但还是令人请方百花二人进来。
方百花与邓元觉进来,便跪倒行礼。
以往二人见张扬都只行江湖拱手礼,吴用见他们行此大礼,也是大奇,但面上却不表露,让二人起来,道:“你们在此住的可习惯?”
方百花道:“多谢大人垂询,皇宫景色怡人,并不逊江南风景。”
吴用见方百花低眉下气,全不见以往的外国使节高傲。便又道:“住的习惯就好,那些宫女可堪使用?”
方百花忙道:“一切都好。”
吴用又闲扯了几句,才道:“不知今日二位来所为何事?”
方百花见他终于谈及正题,便也道:“我听闻今日天朝击败了南京和两淮兵马,不知大人有否探出小女子兄长下落。”
吴用闻言,点头道:“不瞒姑娘,方腊一行人已被押解到南京应天府,只是现下我朝还无足够兵力去攻打南京。”
方百花自从离了江南,便与哥哥失了联系,此时乍听得哥哥下落,亦不由双眼一湿,但想到此时只有自己才能救兄长,不由强忍着激动,道:“天朝既然已经击溃南京兵马,何不趁势收取南京?”
吴用摇头道:“童贯大军已经渡江北上,我军实力还不足分兵防守南京和东京两处。而且还有王庆在侧虎视,他手下兵马虽然多是乌合之众,但也裹挟了二十余万人,也不可大意。”
方百花道:“大人若能救得我兄长,我愿发文使江南各地教众归降天朝,还请大人考虑一下。”
童贯围剿方腊之时,有数只军队南征,未来得及援救方腊,因此也逃过一难。之后童贯虽然留了三万人马绞杀,但一时间也无法剿灭几只方腊残部,加上童贯率主力北上,使得义军也少了许多顾忌,断粮道、联手合击,一时间宋军反而落了下风,江南可说一片混乱。
吴用听得此言,不由也有些心动,只要圣上擒杀了童贯,便可收降西北精兵,若能再收降方腊残部,江南便也没什么反抗力量了。想到此,便道:“圣上走时,已留过口谕,一定要救出贵兄长众人。只是现下兵力紧张,此事操作起来还有些难度。请姑娘先回去等候消息吧,我与众人商量一下,看如何可以救出人来。”
方百花闻言,也知道吴用已经心动,当下便与邓元觉告退而去。
吴用想了一阵,便令人招来水军头领张横、张顺和万夫长项元镇。
众人见过礼,吴用便道:“方腊一伙人已被押到南京,项元镇可选三千精兵与水军从汴河抵达南京,趁守军收拢溃兵之时,夺取南京,之后迅速把方腊等人押回东京,不得延误。”
三人接令,便也各去点兵。
天下篇 第三十一章 南京之行
李文道虽然带大军去勤王,但为防王庆偷袭,还是留了二千兵马和偏将李昊守城。韩世忠麾下虽然也有二千兵马,但因为是在别人地头,也得受他约束。方腊众人也被关进了南京大牢,但却不准韩世忠部接手大牢防卫,而是让他们每日巡守四门。
韩世忠刚刚领兵到的南京应天府,便得知陈州已被王庆手下统军大将段五率兵侵占。因此韩世忠接了守卫城门的任务后,并不敢放松。
解元看着进进出出的百姓,想起在江南的作为,不由叹了口气。自己入伍虽然是为封侯拜将,但也不无保护百姓之心。可在江南之时,为了减少摩尼教的抵抗,大军却整村整村的屠杀百姓。如果都是摩尼教众,也无可厚非,可许多时候,仅仅是为了鼓舞士气,便纵容士卒在村内烧杀抢掠,甚至有将官为了陪葬品,掘坟取财,凶残比之西夏党项人入侵边境时亦不遑多让。
解元以为自己到江南是围剿反贼,拯救百姓,可江南百姓似乎并不欢迎大军,从杭州到青溪,不断有布衣百姓拦截着大军。即使实力悬殊,他们也义无反顾,因此也才引来后面的大屠杀。也许他们并不需要自己的“拯救”。
正考虑时,却听得一阵旁边传来一阵清脆的马蹄声。
解元迎上前,道:“我已在城外派了探马,王庆贼兵并没东进的迹象。将军在营内歇息就行,何必冒暑巡城。”
韩世忠摇头道:“世事难料,谁又能想到一日之间东京便陷落了呢。大伙小心些,免得失了城池。”
二人正说间,却见城外远处一骑奔行而来。
到的近处,飞身下马,报道:“十里外有上千兵马向城中而来,旗帜是城中禁军的。”
()
解元对那些整日躲在军营混吃等死的禁军可没什么好感,闻言嘲道:“这些兵老爷,今天怎么出城了?”
韩世忠刚从其他三门巡逻而来,闻言,摇头道:“城中留守禁军并没出去,这些人来得蹊跷,马上关闭城门,再请李将军前来。”
身后亲兵闻言,忙分头去传将令。
城外百姓见要关城门,联系起近日各处不时爆发的战事,也知道事情有些不对,忙挤着往城内涌来。
韩世忠见状,忙令人强行关门。
百姓哭喊着被推出城外,看着城门慢慢关上,顿时有些不知所措。
韩世忠上的城墙,见百姓还挤在城门下,便喊道:“城外有兵马驰来,为防奸细混进城,城门暂时关闭。这里恐怕会有战事,乡亲们先往乡下躲避吧。”
城下百姓闻言,不由大惊,纷纷四散而去,有几人又纠缠了一阵,看到远处出现一队兵马便也赶紧逃去。
那队兵马却是从东京溃退而来,到的城下,见城门关闭,便呼喊着让韩世忠开门。
韩世忠也不知真假,只是让他们在城外等待。
在城外的人喝骂声中,留守偏将李昊带着一百兵马缓缓踱上城来。
韩世忠虽然与他同级,但南京守备走时,让李昊为主将守城。因此韩世忠不得不上前,抱拳道:“城下有一干兵马自称是本府禁军,请将军辨认一下。”
李昊闻言,点点头,挥手让几个手下趴到城头去辨认。这些禁军平日操练不勤,聚众赌博、吃酒却是常事。虽然不同属,但互相间也多有相识的,便指道:“这个是孙如虎。”又道:“这个是李擒龙。”
李昊见状便对韩世忠笑道:“你太小心了,放他们进来吧!”
韩世忠闻言,虽有疑惑,但也怕引起两军冲突,只好命解元带人把住城门两边,方才放残兵进城。
当先一个指挥使与李昊恰是相识,进的城内,便奔到城头,道:“将军,大事不好了,李文道大人已经在东京战死,大军也被打散了,恐怕天朝便要来攻打南京了。”
李昊闻言,惊道:“天朝主力不是已经调到西北和河北去了吗,怎么还能打败大军?”
那指挥使想起那日耳边惊雷般的炮响和被炸得粉身碎骨的手下,身子不由一抖,颤声道:“天朝有威力惊人的火炮,声音便仿佛炸雷一般,更能把人炸得粉身碎骨,岂是我们可以抵挡的。不少兄弟害怕天兵再来攻打南京,路上便都散了,剩下的兄弟要不是家小在南京,恐怕也不敢回来。还请将军早作准备吧。”
李昊闻言,不由脸色大变。八万兵马都败了,自己手下这几千兵马又如何守城。
韩世忠虽然不看好李文道所带的杂牌大军,但也未想到八万兵马会如此快的失败。见李昊已有怯意,忙道:“童太傅大军已经过江,我们只要坚持到童太傅北上便是大功一件。”
李昊闻言,眼珠一转,强作镇定的道:“韩将军言之有理,请韩将军在这里收拢一下溃兵,我去找知府大人商量一下,看如何守卫城池。”
韩世忠闻言,也不虞有他,朗声道:“遵令。”
李昊又拍了拍韩世忠肩膀,这才领着手下往城内而去。
那个指挥使想了一下,也跟着李昊而去。
解元见李昊走远,才道:“那李昊刚才眼珠乱转,似乎有事瞒着我们。”
韩世忠想了想,道:“无非是想让我们打头阵而已,我等转战西北、东南,岂惧小小战阵。若让他们守城,我还不放心呢,我们下去收拢溃兵吧。”
午后时分,便不断有溃兵进城。
韩世忠正令人查问一拨溃兵时,却见城外又行来数百官兵。韩世忠便派人让他们在城外先等候一下,哪知传令兵过去后,他们并不停留,反而骂骂咧咧的向城内而来。
韩世忠正要派人再次警告他们之时,却突然注意到他们脚下沉稳有力,并不似其他溃兵一样疲惫不堪,兵器衣甲也十分齐整。韩世忠忙喊道:“关闭城门。”
话音刚落,身边查问的那些溃兵中已有数十人暴起发难,砍翻旁边数十个守兵,占住城门,城外兵马也冲锋而来。
()免费TXT小说下载
韩世忠忙带亲兵来杀城内内应,奈何那些溃兵也是精锐之士,死战不退,缠斗片刻,城外兵马便也冲进城来。
项元镇也挺枪敌住韩世忠,城外埋伏的精兵也一起涌进城助战。
韩世忠麾下虽然也是精锐,但分兵守卫四门使得兵力大减,战不多时,便落了下风。
双方正血战之时,身后却冲来一骑,喊道:“将军,李昊带人杀开南门兄弟逃走了。”
原来李昊下了城头后,便直接回家收拾了细软,一听到天兵入城,便带人从南门逃走了。
韩世忠闻言,不由一愣,手上一慢,已被项元镇逼开大刀,扫下马去。
项元镇喝道:“胜负已分,降者不杀。”
解元见韩世忠已被几个天兵按住,便也带领手下降了。
项元镇又令人放开韩世忠,好言安抚。
韩世忠对宋朝也已失望至极,见状便也降了。
项元镇便令人搬了府库钱粮和方腊众人,径返东京。
~~~~~~~~~~~~~~~
天下篇 第三十二章 北疆平定
童贯正踌躇满志之时,却听得南京留守已经率各州联军去勤王了。气急败坏的童贯也顾不得体恤士卒,一面祈祷梁山贼子可以多抵抗几天,一面催促军马往东京而来。
到的宿州之时,却听得南京联军大败,童贯忙招来两个心腹谋士商量。
董耘道:“可以爆破的火药,东京早已研制出来,只是一直保密。梁山贼人想必是从东京获得配方的,南京兵马未见过火药之威,才一败涂地。我军在睦州已经用过火药,士卒也多已见识,不惧贼人火炮。且贼人未能趁势占据南京,足见其兵马不足,太傅正可挥兵北上,夺回京师。”
童贯闻言,点头道:“先生所言甚是,我军便直攻东京吧。那李文道一心抢夺功劳,落得身死兵败,正是报应。”
马扩却道:“此时虽然是出兵良机,但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贼人劫了南京府库,我军粮草已无法接济。东京城又易守难攻,大军必然无法快速攻下东京。太傅还得先派人从各州筹措粮草,方好攻城。”
童贯闻言,眉头也是一紧,若从各州筹措的话,短期内定然无法凑足。若使得梁山兵马回援东京,以梁山兵马的强悍,到时恐怕又胜负难料了。想及此,便对董耘道:“先生可有其他良计?”
董耘闻言,自然也知道童贯对马扩的主意不赞成了,但要不从各州筹措,便只能就地解决了。西夏倒是也从攻占地方劫掠,但那是异国土地,若从自己国家强征,还无那样的先例。虽然感觉不妥,但想到夺回东京后的功劳,还是道:“太傅可以以朝廷名义,向百姓征借,南京多有豪富之家,不需几日,便也可凑足大军所需粮草。”
马扩闻言,忙道:“征借军粮,恐怕会激起民变,日后恐怕也会遭言官弹劾。”
童贯想了一下,挥手道:“不用多说了,一切以尽快恢复京师为重。我们便先往南京,筹足军粮便直攻东京。”
童贯领军到的南京,便开始大肆搜刮百姓,尤其是那些家中存粮甚多的豪富。使得那些原本惧怕天朝,期待恢复宋朝的地主阶级,也对宋朝渐渐失望。
~~~~~~~~~~~~~~
辽国天祚帝耶律延禧逃回南京后,便令人收拾细软,准备逃亡西京大同府避难。
辽国留守官员听得皇帝大败而回,忙一齐往朝堂商量对策。众人等了半天,却不见皇帝出来。
晋王耶律敖鲁斡却深知其父本性,见后宫并无人出来传旨,众大臣又乱成一团,便朗声道:“各位大人稍安勿躁,本王自去宫中请父皇。”
晋王平日处事果断,颇有贤名。只是权臣萧奉先欲拥立其妹所生秦王,上次诬陷耶律余睹众?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