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枭雄
吴用道:“大理也在集合兵马,广南西路数州也与大理联系不断,似乎连那越李朝也嗅到了些气息。”
张扬闻言暗道:这倒与近代八国联军入侵有些相似,不同的是现在中国貌似混乱,但也不用多长时间便可统一了,到时便轮到这些兄弟邦国哭了。只是百姓又要多受些苦了,叹道:“中原还真是块大肥肉啊,等朕腾出手来,一定扫平这些蛮夷小国。还有什么事吗”
宗泽道:“由于朝廷没有储备官员,河北各州只能以原来官员充任,能力上都有所不足。”
张扬道:“这也没办法,只能先让他们抵挡一阵了,明年该可以大考一次。情报部多加注意,不要再出现什么贪官。一旦出现,刑部核实后,立斩不赦。”
张扬又与众人商量一番政事,才挥退众人。
天下篇 第三十六章 再收豪杰
夏日的夜空格外的清澈,繁密的星星闪烁着、跳动着。
张扬刚刚走到延福宫外,心情便不由又放松了几分。
旧宫虽然建的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雄伟壮观,但独独少了些生机,一到夜晚便显得森严恐怖,便如一头巨兽一般潜伏在夜色中,吞噬着一切。而延福宫中凿池为海,疏泉为湖,空气中仿佛都透着一丝清凉。又有茅亭、鹤庄、鹿砦、孔翠等兽园,养有上千珍禽异兽,不时传来的鸟鸣兽嘶,也别有一番出尘去世之态。
别说颇有几分才气的宋徽宗,便是张扬也更加喜欢这延福宫。听着远处时隐时起的鸟鸣兽嘶,张扬也不由兴起几分夜游延福宫的兴致。
()好看的txt电子书
刚刚近的晨晖门,门口太监便高声喊道:“圣上驾到。”
还未进入延福宫,便听到几声奶声奶气的欢呼,张扬这才想起自己梁山的家眷也已都进宫了。
张扬可也是第一次当父亲,想到两月未见的孩子们,不由也加快了脚步。
温莲见张扬近前,忙率众女大礼参见。
张扬的长子振国却趁宫女行礼,摇摇晃晃的向张扬行来。
张扬见状,忙快步上前,抱起振国,笑着对众人道:“都起来吧。”
振国刚被张扬抱住,便奶声奶气的喊了一声父皇。
张扬见他这么快便又学会了这个新的称呼,不由乐的亲了他一口,笑道:“振国,皇宫好吗?”
振国虽然继承了张扬的优秀基因,比一般孩子要聪明早熟,但显然还不能回答这样的问题,只是牛头不对马嘴的说了个“抱抱”。
温莲见张扬对孩子喜爱,也是十分高兴,上前道:“振国还这么小,哪知道好不好。”
张扬见温莲小腹又壮观了许多,上前拥住温莲,笑道:“他可是朕的儿子,当然要比一般人聪明些。咱们的第二个孩子也快出世了,你怎么还出来接朕啊。我们快些回去吧,别让他在肚子里怪朕啊。”
温莲见张扬还是如此体贴,也是满心甜蜜,轻轻颔首道:“好啊,众姐妹知道皇上回来也都已等了一阵了。”
张扬见温莲对众女还是一如既往的宽容,也是心底暗喜,对众女道:“众人都到正宫一起聊聊吧。”说完便拥着温莲向正宫走去。
众人进的皇宫,张扬与众女聊了一阵,想起今日听到的方百花之言,便对扈三娘道:“三娘,朕娶你后,大部分时间都让你呆在家里,你有没有觉得闷得慌?”
三娘没想到张扬有此一问,闻言忙道:“先前有几位姐妹陪着,现在又有孩子,怎么会闷呢?”
张扬笑道:“那你就不想再骑马射箭了?”
三娘闻言,脸上不由闪过一丝向往,白了张扬一眼,摸着又微微隆起的肚子,嗔道:“我们一成亲,就怀了兴国,我哪敢再骑马。兴国刚满月,便又有了身孕,你让我什么时候去舞枪抡刀啊。”
张扬闻言,不由得意的笑了笑,才不无歉意的道:“那等我们第二个宝宝生下来,咱们便不要孩子了,朕每天陪你骑马射箭。”
三娘闻言,忙道:“人家都说多子多福,怎么能不要呢,我虽然喜欢骑马射箭,但到底不是女人本分,等孩子们长大,我再教他们吧,看他们骑马射箭,一定就像我一样。”
张扬见三娘思想还是比较传统,不由笑道:“那也行,等朕平定了草原,咱们再去那里纵马也不迟。”
众人又闲聊了一阵,张扬见几个孩子都已瞌睡,便道:“天色不早了,大家都回去休息吧。”
众女闻言,便也都告退而去。
温莲见众人都出屋,才低声道:“妾已快临盆,不能伺候圣上了,圣上不如去其他姐妹处吧。”
张扬闻言,笑道:“你当朕是种马啊,两个月没见了,朕可有许多话要和你说啊。”
温莲闻言,不由更感幸福。
两人聊了半夜,方才拥着入睡。
次日,张扬处理了一些政务,便令人传来邓元觉和同方腊一起被救的王寅、石宝、司行方。
几人都是从各地退守到帮源洞后,与方腊一同被擒,本来自思必死无疑了,没想到被押到南京后,才从狱卒那里听说改朝换代了,他们也暂时被抛在南京。接着又被天朝人马救了出来,之后便被软禁在皇宫,虽然不缺衣食,也未禁足,但每日无所事事的生活还是使得他们郁闷不已。今天几人一起去向方腊请安之时,才发现方腊的住处已经人去屋空,他的妻妾子女也一同消失。众人问了侍卫才知道张扬封他为安乐公,已经搬到了内城的新宅。
方腊称王后的转变,众人也早已习惯,对他的不告而别,众人也只是叹息了几声,只是也更加迫切的期待天朝天子的召见。
四人进的大殿,见龙椅上高坐的张扬如此年轻,也是吃了一惊,刚要行礼,张扬已道:“四位免礼吧。”
()好看的txt电子书
王寅也不想让他看轻自己等人,只是人家有救命之恩,才要行礼,闻言,便也顺势起身,抱拳道:“多谢天朝皇帝救命之恩。”
张扬见他用江湖礼节拜见,不由也是一乐,笑道:“大家都曾是江湖中人,也不用绕弯了。方腊已经降顺了天朝,朕召你们来是希望你们可以为朕领兵,扫平天下,你们也痛快些给朕一句话。”
王寅在摩尼教中也已计谋见长,其他三人闻言便都看向他。
王寅道:“圣公降顺与否与我等关系并不大,我等起兵原是为民请命,并不是要为哪一家打天下。这些日子我也已听得皇上一些作为,确实是大快人心,但皇上并未从根本上均贫富,贫苦百姓仍旧无寸土安身立命,与我等所谋相差甚远,因此不敢遵旨。”
张扬昨日从方腊话中也早知道许多摩尼教首领对教义并不十分遵守,现在闻此之言倒也没多大奇怪,笑道:“王将军见解不俗,难道将军认为均分土地便能使百姓都过的好起来吗?”
王寅点头道:“若能使耕者有其田,朝廷再轻徭薄赋,百姓自然可以生活安康。”
张扬笑道:“那你说汉朝耕地多还是宋朝耕地多?”
王寅想了一下,道:“这个我不清楚,不过汉朝疆土广阔,应该不会少于宋朝。”
张扬却是清楚的记得各朝历史,闻言道:“汉朝耕地略少于宋朝,但是宋朝人口却远大于汉朝,现在朕若均分土地,百姓也不过可以勉强糊口而已。朕要的不是这样的结果?”
王寅皱眉道:“皇上是要开疆扩土后,再重分土地?”
张扬点头道:“正是。现在若朕均分了土地,百姓便可以糊口了,即使日后朕从四周取得土地,日后百姓也必然不愿意背井离乡,朝廷要移民必然难度极大。而且现在新朝草创,人才缺乏,也无那许多人力均分土地,不若等上一年半载,再重分土地。”
王寅闻言,难以置信的道:“皇上以为一年半载便可以扫平天下,又开疆扩土吗?”
张扬点头道:“不错,不用一年,朕必然可以扫平西夏,到时便先往西夏移民,每人要至少分田十亩,才真正可使百姓,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王寅这几日虽然也听了不少张扬的神话,但他也参与了不少方腊的造神运动,对那些神神鬼鬼的并不以为然。闻言摇头道:“西夏数十年为患,皇上要用一年铲除,恐怕有些不易吧。”
张扬笑道:“辽国上百年为患,朕也不过用了一个月逼得他要纳款求和,西夏又算得什么?”
王寅闻言,惊道:“皇上已经击退辽兵了?”
张扬见王寅嘴巴张的老大,不由笑道:“不然朕怎么会从前线返回。”
王寅几人好半天才消化了这个消息,互相看了几眼,便一起跪下道:“我等愿为皇上鞍前马后效劳。”
张扬下来扶起四人,道:“有四位猛将相助,扫平天下指日可待。你等便先领万夫长衔,待军中有了空位,便打马上任。”
四人闻言,忙谢过张扬。
王寅又道:“江南摩尼教众多为贫苦百姓,还请皇上要开恩善待。”
张扬笑道:“百姓们追求的不过是好日子,朕会满足他们的。摩尼教众朕也会一视同仁,不过却不准再有传教之事。”
佛道二教在中原根深蒂固,都被张扬变相禁止,而摩尼教自传入中原,便被各朝严禁,因此王寅才担心张扬会对教众不利,听得张扬并不追究过往,忙跪倒叩谢。
张扬又与众人谈了半晌,见已是午时,便又在集英殿赐宴四人。
天下篇 第三十七章 西北军降
太阳还未落山,大军便又扎下了营寨。
虽然连日行军颇累,但也没人愿意早早钻进闷热的帐篷,都三三两两的呆在帐篷外面乘凉闲聊,不少人窃窃私语着,又左看右望的,一副生恐别人听见的样子。
吴璘见四周无人,便对一旁的哥哥道:“你说秦凤路是不是真的被西夏和吐蕃侵占了。”
吴玠此时已升为副将,瞥了血气方刚的弟弟一眼,正色道:“这件事不过是梁山贼人为扰我军心散布的谣言,以后不要再在军营谈论,若让别人听见,我也救不了你。”
吴璘见哥哥拿太傅的话来搪塞自己,不由摇头道:“这里又没其他人,哥哥何必骗我。昨晚我见你躺下后翻来覆去睡不着,若你相信太傅所言,又怎会睡不着呢。依我看,此事多半是真的。西夏建国后,便不停的侵犯边境,若得知张扬占了东京,还能不出兵啊,西北兵马又多被调走,只剩种家兵马,如何能抵抗住西夏。”(宋朝西北大将多出自种、姚、折、刘几个将门,民间常把各将所带兵马称为某家军,便如后来岳家军一般)
()好看的txt电子书
吴玠闻言,叹了口气,道:“也许吧,但我们身为宋朝军人,自然该先护朝护国。”
吴璘道:“可我们的家小还都在西北啊,东京城高河深,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打下的。况且现在军心已散,太傅这几日治兵虽然严苛,也未见多大效果,每天都有不少士卒逃走。照这样下去,明天恐怕也无人愿意冒死攻城了。”
吴玠叹了口气,道:“本来太傅身边还有个马扩出主意,可听说刚出南京他就单骑出走了。现在剩下那个只知道奉承的董耘,恐怕此战也胜负难料了。”
马扩在剿灭方腊一战中,多出良计,在军中也渐渐有了些威望。吴璘闻言,道:“你说他是不是已经知道这仗打不得才先走了。”
吴玠摇头道:“也许吧,马先生虽然足智多谋,但一直未受太傅重用,攻打京师多半是董耘的主意。东京城高粮足,我军又只有八万人,短期肯定无法攻下东京,时间一长,梁山兵马定会回援,到时胜负难料了。况且还有王庆部虎视眈眈,若他侵占了南京,大军便进退两难了。而且马先生的家小都在东京,也许梁山用一封家书便能招降他了。”
兄弟二人正说间,营门外又响起一阵低沉的号角声。
二人听到这个哀鸣般的号角声,脸色都有些悲伤。
吴璘叹了口气道:“不知哪营兄弟又被捉回来了。”
吴玠见四下士卒已经开始集合,忙道:“别说了,快去集合兵马吧。”
吴玠集合妥兵马,等候不多时,便有人来传令。吴玠也只好带着手下向营前走来,走不多远,便可以看到营外又竖起了几十个木柱,上面都吊着逃跑的士卒。
有几个还未断气,但脖子被绳子勒住吊着,脸已经被憋成了紫红色,手脚又都被绑住,只能痛苦的蜷缩着身体。
看到曾经的同袍被吊死,吴玠也有些伤悲,虽然想快步离去,但在旁边监督的官员注意下,只能压住脚步,慢慢的向前挪着,让后面的士卒充分体会逃跑的下场。
终于不长的一段路走完了,吴玠也无心再管那些士卒,便快步向自己的帐篷走去,手下士卒也各自向自己帐篷走去。
夜幕逐渐降临,为了防止有人趁夜出逃,营中可说三步一岗,五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