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枭雄
来。
张扬也被异样的快感征服,疯狂的挺动起来。
韦妃只觉后庭仿佛插入一个多热的铁棍一般,火辣辣的痛。但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还是咬牙迎合着。
其他三女看着那截巨物在韦妃的菊花中不停出入和韦妃煞白的脸色,心底也是暗惧,对韦妃的勇气也更加钦佩。
良久张扬才在韦妃的一声尖叫中停歇下来。
韦妃也身子一软,爬到张扬怀中。
张扬见韦妃粉脸煞白,白洁的额上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也不由怜意大起,让朱慎妃拿来一块汗巾,温柔的为韦妃擦起汗来。
韦妃见张扬亲自为她擦汗,后庭的疼痛也觉轻了些,忙按住张扬的手,微声道:“怎敢让圣上动手,臣妾自己来吧。”
张扬笑道:“难得你今晚倾心伺候朕,朕也投桃报李。”
韦妃伏在张扬胸上,踟蹰良久,终于怯怯的道:“妾也想为圣上生一个孩子。”
张扬闻言,才知道韦妃今天牺牲后庭的原因,不过往昔不想让徽宗嫔妃生孩子是怕她们对徽宗旧情难忘,灌输孩子一些对自己不利的思想。对韦妃张扬还是比较放心的,闻言笑道:“好啊,朕也想多要些皇子,日后好帮朕处理事情。”
韦妃心愿达成,不由大喜,又主动献上性感的红唇。精力旺盛的张扬很快便又一柱冲天,莫青莲便也咬咬牙献上自己的后庭。
张扬见诸女纷纷搏命,也不再养精蓄锐,奋战半宿才昏昏睡去。
天边刚刚露出一丝曙色,张扬便醒来准备与温莲诸女去告别,看着旁边四个赤裸羔羊,不由心里又是一热,脑中绮思一生,下体马上立正。
大腿还搭在张扬身体上的莫青莲便也被强劲的打击惊醒,后庭的疼痛顿时再次袭上心头,秀眉不由微皱,但见张扬正看着自己,以为张扬又要欢爱,只好又移动下体去迎合张扬。
张扬也看到莫青莲初醒时的表情,抱了抱莫青莲,道:“朕还有事要办,你伺候朕穿衣吧。”
莫青莲闻言,也松了口气,忙起身寻找张扬衣服。
张扬又把搭在自己身上的一只玉臂轻轻推开,才得以起身。
莫青莲伺候张扬穿好衣服,才想起自己昨天的心思,但又不好出口相求,只能一脸希冀的看向张扬。
张扬对昨晚莫青莲的服务也是相当满意,见莫青莲欲言又止的样子,想了一下,笑道:“又添了一人,这儿有些挤了。今天你去西边再挑一个阁子去住吧,然后再到旧宫去选两人做贴身侍女。”
莫青莲听得心愿达成,忙叩谢张扬。张扬又往正宫与温莲道了别,便乘鹰往渭州而来。
天下篇 第五十九章 军心所向
里,要不是刘延庆要保持战力,约束士兵,恐怕行军速度还可以再加几分。
待听得皇帝阵斩西夏皇帝,西夏兵马已撤退后,众将领便也不再约束战士行军速度,但松了口气的士卒们速度反而慢了下来。毕竟从去年十二月开始调兵南下,接着便是与摩尼教众苦战,之后又北上奔袭,一直没有休整,还能行军已是不错。只是对家人牵挂,才使得众人不辞辛苦的连日行军。
只是到的鄜延路后,鄜延路的士卒听得还要按原计划支援渭州后,便没了动力,行军速度也慢了许多。其他几路的士兵则听得西夏兵马在攻占地区烧杀掳掠,心牵家人,仍然保持着高速行军,对鄜延路士卒也渐生不满。
刘延庆也知道鄜延路士卒的心思,但刚刚归顺天朝,天朝皇帝又英明神武,他也不敢把自己的第一件事便办砸,只好几次申斥鄜延路统帅黄迪,令其提高行军速度。但连日强行军的劳累和对再次远离家人的反抗情绪一起爆发起来,黄迪也无法可想。
刘延庆为了避免几路军马冲突,只好领其他兵马先行,令黄迪随后而来。这一分兵,便使得鄜延路士兵行军速度更加缓慢,甚至开始有士兵潜逃回家看望家小的。黄迪只好令各级军官加强监督,扎营后便禁止士卒出外走动。
黄迪看着懒洋洋的士卒,也是焦躁不已。刘延庆今日已率部到的渭州,休整几日便要去攻打吐蕃占领地几州了。下午便发书来催促自己领兵赶去。可这些兔崽子一个个都想回家看看。要逼急了他们,搞不好会弄成兵变。可以现在地行军速度,自己铁定会误了大军开拔日期。到时自己也逃不过一个贻误军机的罪名了。
黄迪正想着如何能令士兵们加快行军速度时,却听得前营一阵喧哗。
“兵变。”黄迪脑中迅即闪过这个念头,赶忙领亲卫往前营赶来,到的前营却见士卒们正指着天空盘旋地三只巨鹰议论,当中的一只鹰背上还依稀可以看到一个身穿亮黄袍的人。
“圣上便以三只神鹰代步,天上恐怕是圣上。将军赶紧令人接驾吧。”一个机灵点的亲兵对黄迪道。
黄迪见不是兵变,刚刚放松的神经顿时又被皇帝驾临的消息搞地紧张起来,赶忙呼喝着让众人跪倒接驾。
张扬三鹰轮换,赶了一日,才看到脚下的兵营,看他们服饰和旗号应该是黄迪率领的鄜延路兵马。不过张扬未收到刘延庆分兵的消息,不知他们为何会与大队人马分离,也不敢贸然落地。等黄迪率人跪下。张扬才示意神鹰降落。
黄迪见过礼,便忐忑的问道:“圣上这是从哪里来啊?”
张扬道:“我从东京来的,其他几路兵马现在在什么位置?”
黄迪听得张扬问及大队,额头顿时开始冒汗。惭声道:“其他几路兵马今天已经到了渭州了。”
张扬见黄迪表情尴尬,又见四周士卒无精打采的样子。道:“你们是军饷没有发足,还是粮草供应不足?”
黄迪可不敢再得罪兵部大佬,赶忙道:“都不是,将士们转战半载,都有些思家了。路过家门口又无法停下看看,将士们有些情绪而已。”
张扬看了看四周的将士,才暗自责怪自己地疏忽,现代军队还可以通过电话什么的联系家人,可古代与家人却很难联系。又刚刚经过一场大战,让这些普通士兵和大禹治水一般,过家门而不入,似乎要求高了些啊。其他几部到的自己家乡后,要让他们再次离家作战,恐怕也很难。
古代作战士气作用又很大,即使强行让他们攻西夏,恐怕也没什么战力。到时还会使西夏团结对外,弄不好反而会搞成一场溃败。看来朝中众臣对自己信心也过足了,不然不会看不出如此西北兵马已经不堪再战了。自己可以刺杀几个人,可攻灭一个国家靠得还是大队军马。
看来今年是无力进攻西夏了,张扬无奈的摇摇头,道:“你部不用去渭州了,全军将士放假一月,分作两拨回家探亲,之后在绥德军集结操练。”
黄迪可不想让新皇放弃自己麾下,那样自己也就没什么前途可言了。闻言忙道:“将士们只是有些劳累,只要在渭州休整几日,还是可以上地战场的。”
张扬拍了拍黄迪肩膀,笑道:“黄将军多虑了,是朕疏忽了。各军已转战半载,是该休整一下了,其他几部也会休整地。”
黄迪闻言,这才松了口气,让亲兵传令下去。将士们听得皇上准许众人回家,不由纷纷高呼万岁,更有不少人当场就要求回家。
张扬见群情激昂,便又当众宣布道:“愿意回家的,可先登记,每人加发一月饷银做路费。”
众士兵谢过张扬,便各自往后营去领赏。张扬又吩咐黄迪带余部往绥德军运动,确定了一下渭州方向和距离,便乘鹰往渭州而来。
不消一个时辰,便也望见几个军营,从旗号上看,正是西北其他几路兵马。不过张扬也并没急着落地,又飞了几里,便看到残破不堪的渭州城,城外的村庄更是全部被夷为平地,离城稍远些的村庄更是到处散落着百姓的残骸。城外的土地还带着一丝血色,微风中也仿佛还夹杂着一阵阵呜咽。
张扬转了一圈才发现,渭州只有西门开着,但也是戒备森严。城西、城北更是一片灰烬,不少地方还冒着淡淡的余烟,可见西夏兵这场火放的多么大。往西飞了上百里,入目的却尽是大火后的残迹和一些侥幸逃得性命的百姓。
飞了百里,张扬的心中已被愤怒充斥,也不忍再查看下去,转而往刘延庆大营飞来。
天下篇 第六十章 种家归顺
城。刘延庆没接到兵部命令,也不敢擅自攻打渭州,只好在城外扎下营寨。哪知营盘刚扎下,泾原路将士便开始叫嚷着要回家探亲,熙河、秦凤兵则请求继续行军,夺回家园。
刘延庆虽然准备休整几日,但也知道善门难开,一旦让附近士卒回家,恐怕出兵时没几个人可以按时回来。若大军无法遵照兵部命令按期开拔,自己的仕途便也完了。
刘延庆正与各路大将商议如何稳定军心时,听得皇帝驾临,赶忙出帐迎接。
张扬与众人见过礼,回的大帐,略作寒暄,便道:“城内种家兄弟是什么态度?”
刘延庆道:“种师道还没决定归顺朝廷,臣将刚刚到的城外十里,他便传书警告。不过经过前段时间与西夏兵马的大战,种家兵马想来已是十不存一,而且城内将士奋战近月,恐怕也无力再战了。臣以为他不会拉自己家族和麾下兵马为宋朝殉葬。”
张扬也知道宋朝西北武将基本都是世袭的,边州职位基本都是父死子继、兄死弟继,要说哪家愿意给一个已经灭亡的王朝陪葬,张扬都有些不信。闻言笑道:“那你认为他是什么意思?”
()
刘延庆不无妒忌的道:“臣以为种家是在待价而沽,现在圣上亲自来此,也算给足种家面子了。圣上只要派人给城内传旨,令种家兄弟出来接驾,他们想来会顺阶下台。”
张扬闻言。笑道:“若说朕突然驾临此地。恐怕他们还有疑惑。这样吧,你给他们传令,便说朕要单身往城中与他们一晤。让他们准备一下吧。”
刘延庆闻言,忙道:“种家兄弟虽然不敢冒犯圣上,但渭州城内定有忠于宋朝的亡命之徒,若圣上有个闪失,天下乱矣。”
张扬已试验过各种场景,只要自己全神戒备。自己几乎可以躲开所有的冷兵器,而且天色马上就要黑了,到地晚上,更是自己地天下。不过张扬对这些刚过归降的边将也没多少好感,更不想让他们世代镇守一个地方。为了给众人留下不可战胜的印象,笑道:“无妨,朕地寿元早有天定,凡间兵器伤不了朕。你若相信朕的话。便令人给城中传信吧。”
张扬出自天界的说法,如今可是传遍天下了。刘延庆等人更是知道张扬夜闯大营,刺杀童贯众人之事,闻言心中却也都信了几分。虽然还有疑惑,却也无人敢当面质疑皇帝。
张扬见刘延庆吩咐亲兵去传令。又道:“朕来时已吩咐鄜延路兵马改往绥德军,秦凤路、环庆路、泾原路三路兵马也各回驻地吧。全军休整,士卒准假一月,可分批回家探亲。”
刘延庆闻言,忙道:“吐蕃兵马尚占据着四处城池,熙河兵又只剩一万五千余人,只此一军恐怕无法收复失地。”
张扬笑道:“朕会亲自领兵前去,打退吐蕃小丑,一万五千兵马足矣。”
众人听得皇帝亲自出马,便也释然了,只要圣上往城内转几遭,恐怕没有几个吐蕃贵族敢在境内多留一秒。若要进攻吐蕃,各军现在也确实没那个战力了。
张扬见众人没了意见,便笑道:“马公直、折可世、刘镇三位将军送朕一程吧,刘将军坐镇大营可也。”
刘延庆忙道:“圣上稍等,臣将很快便能集合兵马。有大军逼城,也好警告种家兄弟不要轻举妄动。”
张扬笑道:“不用了,种家兄弟想来也是知进退之人,将士们转战半载,这趟冤枉路便不要走了。我们走吧。”
刘延庆还要说话,见张扬已率先出帐,只好领人恭送出营。
……………………
城内种家兄弟听的张扬到来,还要单身进城,心下也是大惊。
天朝早已发来诏书,种家兄弟仍然担任原职,又因抵御西夏,各有授爵。种师中也属意归顺天朝,但种师道尚不肯松口,因此才把刘延庆拒在城外。
但种师中听得是皇帝亲临,也不敢再拖延,使者刚走,便道:“天朝皇帝愿意单身进城,已见诚意。天威难测,若我们再拒绝他,恐怕会给我种家带来灭族之祸。而且麾下将士跟着我们抗战西夏,已是十不存一,他们好不容易熬到西夏退兵,难道哥哥要让他们再死在自己同胞手里吗?刚才刘镇也已回书,天朝皇帝并没杀害赵氏一人。纵观历史,哪次改朝换代,先朝王室无不惨遭屠戮。天下大乱之际,能出现如此仁慈英明之主,正是苍生之幸,难道哥哥真要逆天行事,让这城中百姓再遭一场大难吗?西北各家边将也已都归顺天朝,哥哥欲以我?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