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枭雄
吐蕃兵逃走的消息自然也瞒不过天兵的哨探,辛兴忠听的吐蕃兵纷纷逃走,想起刚刚回营的皇帝,敬畏之余,也生出建功之心。
张扬刚刚歇下,听得辛兴忠求见,便又穿衣让他进来。
“圣上,吐蕃兵已经往潢州逃去,臣将请令追击。”
张扬摇头道:“黑灯瞎火的吐蕃兵逃不出多远,你去集合马军候命吧,天色一亮,你便出兵追击,赶着吐蕃溃兵去瓦吹寨。若瓦吹寨吐蕃兵关门不纳,你也不用攻击,等大军会齐再行攻打。”
辛兴忠闻言,忙接令而去。
天兵刚刚露出一丝曙色,辛兴忠便领等候多时的马军疾驰出寨。张扬留了五百兵马守卫安川堡,便也率大军往瓦吹寨而来。
目睹沿途村庄的惨象后,辛兴忠所领的马军也是各个杀气十足,在辛兴忠及时制止下才暂时保留了几百吐蕃兵的性命,辛兴忠撵着几百吐蕃兵到的瓦吹寨,瓦吹寨吐蕃兵刚打开城门,辛兴忠便带兵冲杀而进。在两千愤怒的马军冲杀下,享乐多日的吐蕃兵哪还愿意拼命,坚持不多时,便纷纷弃寨而逃。
天下篇 第六十三章 轻定西疆
还是有几百见机早的马军逃脱。
吐蕃溃兵回的潢州,为了免责,自然是竭力夸大天朝军力,深夜潜入安川堡的张扬也被大肆渲染了一番,本来便身手惊人的张扬,经他们一渲染,几乎成了魔鬼的化身。
占据潢州的吐蕃头领却是个惯盗,以往便不时率部族侵扰宋境,对宋军战力早有了解,又已探得此次天朝西来兵马是年前南下江南的西北兵,对天兵战力高强的说法自然不肯相信,至于那魔鬼之说自然更不肯轻信。当下便令人斩了几个为首的溃兵头领,又花重金从廓州、西宁州借来一万吐蕃兵,亲自带兵在安陇寨扎下营盘,准备抗击天朝。
()免费TXT小说下载
岂知西夏临走的一把火和吐蕃各部的劫掠使得不少熙河将士家破人亡,三军俱是义愤填膺,憋着一股恶气而来,上阵时都悍不畏死,战力自然比平日高了许多。张扬身手虽然没有逃兵描述夸张,却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抵挡。
张扬在瓦吹寨留了一千兵马守卫后,便又率大军马不停蹄的向安陇寨而来,到的城外三十里便扎下营寨。
夜幕降临后,张扬便又潜进安陇寨,发现吐蕃兵马并未加强戒备,自然不会手下留情,刺杀数百吐蕃大小酋长、头领,才又放了把火,扬长而去。
被夜袭号角声惊醒的吐蕃番子发现寨中大小头领几乎被刺杀一空后,两处借的兵马便匆匆退兵而去。潢州吐蕃兵没了酋长主战,也不敢停留。纷纷往潢州逃去。
张扬也不穷追。分兵驻守安陇寨后,才领大军缓缓往潢州而来。
湟州留守地吐蕃头领听得酋长已死,两路援军也撤退。便率兵往老窝逃去。
张扬轻松收复湟州后,便派人占领各处要寨,大军稍作休整,便又直扑西宁州。张扬又先行赶往廓州大肆刺杀一番,使得廓州兵马也仓皇退走。在张扬地刺杀下西宁州各处堡寨也迅即被攻破,吐蕃兵马本就是边界一些部落凑合而成。听得各处府寨头领纷纷被刺杀后,各贵族头领便不再愿意冒险,迅速撤军而去。
随着溃兵逃走,天朝有夜魔神助阵之事也逐渐传遍吐蕃,使得吐蕃各部数月内都不敢犯境。
张扬安排各人防务后,便直奔嘉州。
到的嘉州城外,便见到数十里连营和随风招展的天朝旗号。张扬见当先一营上空飘扬着花荣将旗,便往营中落去。
如今张扬地坐骑可是传遍天下了。张扬还没落地,军营守卫士卒已开始行礼迎接。一个当值的将领也迅速赶来接驾。
张扬也记得迎来的这个将领是花荣家人出身,由于作战勇猛,才被提为千夫长。还了个军礼。问道:“花将军可在营中?”
“花将军一大早就进城去了,其他几营将军仿佛也都去了城内。请圣上往大帐歇息一下。臣将这就派人去请华将军回来。”
张扬摆手道:“不用了,你给朕准备一匹战马,朕进城去吧。”
嘉州正处在苗汉交界,中原大乱后,各部苗人便陆续发难,所过之处,烧杀掳掠,无所不为。好在知州王文把沿边诸县乡百姓惨状传告全城,城内百姓齐力守城之下,才保的城池不失。直到杨温、张开、花荣三部增援,才把各部苗人击退。经过多日的修养,城内也才稍微恢复了些生气,但街上行人也并不多,还有不少人身穿孝衣,足见守城的惨烈。
孤儿寡母地啼哭也使得城中的气氛压抑不已。
张扬进的城中,便被城中的气氛所感染,心情也沉重了不少。
杨温、张开、花荣、杜壆、方杰、鲁达六将正与嘉州知州王文在府衙商议善后事宜时,听得皇帝到来,赶忙出府迎接。
张扬在府前下马,见与花荣并肩出来的一个清癯老者身着知州官服,便留神打量了一下。他虽然近月都在西北用兵,但各地战报也是昼夜不停的送到手上,对拼死守卫城池的王文也是十分欣赏。见他一只手臂软软垂在体侧,不由暗自点头。看来王文果然是个奋不顾身的文官啊,难得还能顾全大局,没被个人感情蒙蔽眼睛。
王文见皇帝下马,便率后面众小吏按天朝文官跪礼,俯身行礼,刚刚弯腰,已被张扬扶住。
张扬笑道:“众人都免礼吧,王卿伤势可有好转?”
王文见皇帝刚刚见面,便垂询自己伤势,不由心中一热。虽然他是宋哲宗朝进士出身,也是两朝为官,宋哲宗、宋徽宗都曾见过,但哪受过这种待遇。加上封建社会天子被渲染地高高在上,王文还真有些肝脑涂地的冲动。好在修身养性数十年,才压制住叩头宣誓的冲动。虽然听说皇帝平易近人,但还是不敢直视皇帝,垂睑看着御脚道:“只是皮肉伤,已经不碍事了,多谢圣上垂询。”
张扬笑道:“知州亲冒矢石守城,实为百官典范,等朕回朝一定亲自书文表彰。”
王文被皇帝垂询伤势,已觉受宠若惊,可不想再成为百官眼中刺,闻言忙道:“微臣不过尽忠职守,怎敢领圣上如此夸赞。”
“尽忠职守虽乃本份,但大难临头之际,险有人能记起自己职责。这个夸赞你还是受得起的,朕便是要让天下人都知道职责所在。”
如今各州多是原宋朝官员,虽然张扬相信自己传言中地神迹和一系列大胜可以震慑他们,但也知道单靠震慑无法让他们倾心出力。虽然不少人喜欢高官厚禄,但对不少人而言,皇帝的一纸褒文更有杀伤力。
王文虽然不想接这道圣旨,但见皇帝主意已定,也只好谢恩。
天下篇 第六十四章 收服苗人
虽然六部同时收到增援嘉州军令,但花荣部清一色马军,又新配备了西夏精良战马,早其他五部近十日便到的嘉州,闻言道:“自我部抵达嘉州后,便有苗夷部落开始退却了。等杨、张二位将军率兵赶至,我们便一举击溃了苗夷,并俘虏了一万多苗夷。杜将军领三万兵马到达后,不少苗夷部落便递上降表,要求赎回俘虏。圣上处理辽国和西夏俘虏都是这样的,臣将也想比照处理,只是王知州一直坚持无条件释放苗夷,这才耽搁至今。”
张扬通过战报也大略知道二人间分歧,点点头,看向王文,道:“王知州与苗人打了数十年交道,朕想听听你的看法。”
()免费TXT小说下载
这段时间王文一直在努力说服花荣等人放人,但却一直无法成功,见皇帝垂询,赶忙道:“苗人异常凶悍,但却极为相信鬼神之说,此次我朝能轻易击溃苗族,除了三位将军所部兵马精锐外,新式火炮也起了很大作用。百炮齐发,许多苗人便跪地乞降。加上圣上的轻退辽国和西夏的神迹传到这里,使得苗人这才不敢再战。只是苗人穷困,若令其拿重金赎回俘虏,定然会使其生活困窘,到时难免再铤而走险。不如释放他们,以显示圣上仁慈,使其归心,当可换来数十年平静。”
花荣自起兵以来,虽然一直处在前线,但在延安府军力悬殊。呼延灼为保护马军。也未让他出战。剿灭王庆之战,也是在王庆大军在外,张扬又收降李助的情况下。收拾的残局,并未获得多少战功。此次好不容易领兵与苗人战了几场,获得些功劳,当然不愿让王文把战功再归到火炮上,闻言反驳道:“王大人莫非认为火炮比我们三部所得功劳要大?”
这几日地争吵也使王文摸清了这些武将地想法,也不想得罪这些开国功臣和皇亲国戚。说话时已把众人功劳放在前面,见花荣还是出言诘难,不由面色有些为难起来。
张扬可是想提拔王文做边防重臣的,也不想他与众将产生隔阂,摆手道:“花卿也别急,王知州所言也确实有理。朕早听闻苗人多信鬼神之说,说来这苗人倒也与我们是一家。”
众人却不知张扬说的是现代之事,闻言都往那虚无缥缈地天界想去。
张扬却也不想便宜苗人。更不会拿那许多枉死百姓去换取数十年平安,想了想,道:“现在大理和越李朝已经侵占了广南数十州,大军也无时间在这里与他们长期纠缠。朕可以释放俘虏。但各部要宣誓效忠,各部落再按二丁出一的比例组建一支兵马。随朕南下攻打大理,不然,朕便挥兵攻破各寨。王文,你可通知各部,让他们两日内给朕答复。”
苗人本来就生性凶悍,加上常年出入山林,都有一身好武艺,平日苗汉便常有纠纷。若能让苗人中精壮从军,便也好管理了。而且通过这几日与苗人使者接洽,王文也知道张扬的不少神话已经传遍苗族各寨,不少苗人都认为张扬是天神下凡,加上不少土司(苗族首领)被捉,各部落已无心与天朝作战。而且宋朝时苗族便也有去西北助战挣钱的经历,何况现在光是俘虏便有一万五千多人,许多部落都是大半男丁被俘,他们必然会选择归顺。苗人联营一旦分化,其他部落便也无力拒绝了。
王文略一沉吟,便也道:“圣上高瞻远瞩,实非我等可及。”
大理毕竟是个国,而苗人不过几十个大小部落,攻灭大理国显然比剿灭几十个部落功劳要大。而且花荣这几天也实地查看了各地地势,苗人基本都在深山老林扎寨,即使与苗人再战,自己的马军也派不上什么用场了。即使自己争得三军统帅,那些深山老林也不利大军作战。现在朝廷又是用兵之时,若以极大代价去剿灭苗人,恐怕圣上也不会答应。想通其中利弊,花荣便也不再阻挠。
其他众将见皇帝金口已开,花荣又不出头,便也纷纷出言赞颂。
张扬摆手止住众人如潮赞颂,道:“王文升作成都府路经略使,总管一府军事。”
王文听得自己一下升成了封疆大吏,赶忙叩头谢恩。
张扬又勉励了王文几句,转而对众将道:“广南百姓还在受大理屠戮,苗族已无再战之力,你等也不用再在此逗留。杨温率部留守嘉州,等各府粮草运来,便押送往前线。其他各部由花荣率领,明日往虚恨部运作,准备攻击大理建昌府。”
众将闻言,忙行礼接令。
苗族各部落使者本来便都在嘉州打探消息,王文刚刚把张扬旨意传到,便有几个土司被捉的部落同意了,其他部落正犹豫间,次日却听得城外大军已经向虚恨部开去。把新式火药当作九天神雷地苗人自然不会认为绣木寨栅可以保护自己,次日下午幸存便一起往嘉州来朝拜新皇,各部落兵马也都带来城外,一来壮胆,二来也备新皇挑选兵马。
数十个苗族土司、头领进的城中,早有小将领到府衙。
王文执政却是甚为公正,平日也十分注意保护苗族利益,几个附近苗族土司看到王文在府前迎接,脸上不由现出几丝惭色,到的跟前,便一起下跪叩头请罪。
王文赶忙扶起众人,把众人让往院中。
众人刚刚进的院中,便听得天空传来一声响亮的鹰鸣,闻声望去,只见三只巨鹰正从远处疾飞而来。数息间,已从天边远处飞到衙门上空。到的近处,巨鹰更显威猛,似欲扑击众人一般,几个胆小的土司已经开始慌乱的后退。却见一道身影自鹰背上纵身而下,空中翻了几个筋斗,便稳稳站在众人身前。
众土司见王文俯身叩头,口呼万岁,才知道是皇帝到了,赶忙下跪迎接。几个勇悍地土司见皇帝从数丈高空轻松落地,也更加确定天朝皇帝乃神人下凡之说。
张扬见众人眼底的畏惧,也知道自己这场戏没有白演了,与众人见过礼,又斥责了众苗人一番,便让各族挑选精锐伴驾南征。
天下篇 第六十五章 攻入大理
是郁郁葱葱,士卒们行走在这青山绿水间,也并无多少疲倦。加上对张扬历来战绩的迷信,也并不担心失败,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