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旧事
见到下面将士响应,白起飞身下台,落于战马之上,一举手中长剑道:“诸将士,随我再破这长平城。”
秦军却是转身随着白起向长平城杀去。
却说长平城内赵军,李牧刚逃,便见又大批秦军攻来,这些将领平时有李牧在上,却是一个个俯首听命,如今李牧不在,却是群龙无首,谁也不服谁,而本来军阶最高的副帅郭开,那些武将们,却是都不愿把自己的军队交给一个文人,如此长平城内却是一片混乱。
秦军越来越紧,远远地可以看见秦军之前有一面大旗,旗上写有前锋大将军白起,看见这字,赵军心中便是一颤,又见着旗下那个左手提枪右手握剑的将军,不是赵军传说中的杀神白起是谁。
当下赵军却是打乱,纷纷向城外涌去,却是欲逃出长平城,口中还不断呼道:“杀神来了,杀神来了………………”,那些赵军将领虽然尽力拉住自己麾下士兵,可是被白起杀名吓住的他们又怎会留下。
第三卷 人皇之争
—第十七章 … 唇亡齿寒司马尚出计策,权欲熏心吕不韦欲认子—
说郭开以赵王之命围杀李牧,李牧不敌逃走,却遇见宣,被孔宣一刀斩杀,就在这时,白起也领着秦军攻向长平城,城内群龙无首的赵军却是被白起的杀名吓得四处逃窜。
见着四处逃窜的赵军,白起一声冷笑道:“攻城。”说完一马当先向长平城杀去。
如今长平城内没有了统一的指挥,那些零散的抵抗遇见士气正盛的秦军却是很快便被攻破,在白起的带领下秦军杀入了长平城,肆意的杀戮着四处逃窜的赵军。
踏着血腥,殷郊走入了长平城内,白起翻身下马,单膝跪地道:“大王,长平城已被攻破,只有少数赵军逃走,下面如何做,还请大王示下?”
殷郊上前两步一把扶起白起道:“将军不愧为我大秦军神,那些赵军听见将军威名便已经胆寒了,如何能与将军一战。至于接下来,当然是一鼓作气,大破赵国。”
白起笑道:“属下遵命。”说完白起退下,整军向攻去。
秦将白起大破长平,又连破数城向杀来,赵王听见这个消息却是一愣,瞬间眼睛便变得通红,眼中杀意再也掩饰不住,冷声道:“白起,又是白起………………………”
却也难怪赵王这般恨白起,当初赵王即位时,却是雄心勃勃,而赵国也是当初七国之中与秦国并立的超级强国,可是长平一战。自己受了白起反间之计,以赵括换下了廉颇。www齐Qisuu書com网赵括不敌白起,长平一战,四十万赵军被白起活埋,赵国因此元气大伤,再也不复当初与秦国争锋的盛状。现在那传言已经死去地白起又出现了,而且又带着大军在长平城内打破了赵军。杀了大赵五十万大军,难道白起真是赵王的克星。
有了前面中白起计,以赵括换下廉颇,那还不知道自己又中计了,若是李牧还在,白起岂能如此嚣张,赵王却是连声长叹道:“郭开误我,郭开误我……………”
说到这儿,看向下面大臣道:“诸位爱卿,不知你们有何计阻挡秦军?”说完把目光看向下面诸大臣。
下面大臣却是齐低头。无一人敢答话。
赵王见此状,心中越发愤怒。看向殿内一角处一人道:“司马尚,你说该如何抵挡秦军?”
这司马尚也是赵国内一名将,不过比起李牧、廉颇等却是差上一筹,司马尚与李牧交好,这次赵王轻信了郭开之言,害了李牧。司马尚却是对赵王恨恨不已,如今听见赵王问到自己,却是一低头道:“如今秦军势大,而我赵国连败,军队数少,士气低落,末将却没有办法阻挡秦军。”
听了司马尚这等赌气之话,赵王却是一声苦笑,他知道司马尚怨自己听信小人之言,害了李牧性命。不过如今自己虽然悔恨,但是却没有任何办法补救。当下道:“司马尚,这次孤王确实错了,是孤王害了李牧将军,你怨我也是应当地,不过想我大赵,传承数百年,你乃是我大赵子民,怎可因为这些恩怨,弃我大赵安危不顾。若是你能助我大赵抵挡住秦国大军,事成之后,孤王定会为李牧之事,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见到赵王服软,司马尚本身又是忠义之人,又岂会因私怨而不顾国家安危,当下道:“大王,如今七国秦强六国弱,若是秦国吞并了我赵国,那秦国将会更加强势,而且没了我赵国拖住秦国大军,其余五国将会面对到秦国大军直接进攻,大王可派一能言善辩之人去右说五国,与他们讲明其中厉害之处,然后请五国联合出兵,攻打秦国,秦国本土受到攻击,秦军定会回师救援,那么我赵国的威胁便解除了。”
听了司马尚的话,赵王脸上现出喜色道:“唇亡齿寒,想来那五国定不会坐视我赵国被秦国所灭,司马尚,既然你提出了此计,便由你去游说五国君王。”
司马尚跪地道:“臣遵命。”
却说此时的咸阳王宫内太后宫中,一阵阵男子的喘息声和女子淫荡地叫声从宫内传了出来,这声音若是让人听见,定会心声怀疑,这乃是太后的寝宫,那这女子定是当朝太后赵姬,可是大王之父异人却早已经身死,那这男子到底是谁?这
也定会引起轩然大波,不过好在太后宫周围却是没有
这声音持续了一个时辰,方才歇息,此时太后寝宫内床上,却见当朝太后赵姬正躺在一个男子怀里,这个男子一手抚摸这赵姬的后背,一手揉捏着赵姬的丰乳。仔细一看,这男子却不是别人,正是如今大秦的丞相吕不韦。
原来自……从吕不韦把赵姬送给了秦异人后,最开始吕不韦怕两人关系被秦异人发现,因此再无发生关系,而后来秦异人与赵姬入了咸阳后,虽说昭王不喜秦异人和赵姬,不过昭王看在这二人是殷郊亲生父母,也派了不少武士暗中保护二人,后来吕不韦入了秦殿后,更是不敢与赵姬再发生任何关系,免得让人以此怀疑到自己那个儿子。到了现在,自己的儿子已经为帝,地位也稳固了,自己也官位丞相,秦国之内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再加上如今殷郊带兵出去了,这秦国之内却最属自己和赵姬权势最大,当下却是再也忍不住了,色心大发,借口与太后又要事相商,赶走了太后宫内那些仆从,欲与赵姬再续前缘,而赵姬这边,秦异人已死,赵姬却正在虎狼之年,却是性欲勃发,没有了男人安慰,却是寂寞不已,再加上自己本来就是吕不韦的女人受了吕不韦挑逗,却是半推半就,二人便这般再叙了前缘。
吕不韦抚摸着赵姬的后背,道:“太后,我还有一事要与你相商?”
赵姬抬起头来,看了看自己的男人,用手摸索着吕不韦的胸口道:“不韦,你有何事,说便是?”
吕不韦笑道:“想想当初,我把你送给了异人,到了现在已经十七年了,你我地身份都已经发生了变化,我由当初一个低贱的商人成为了如今七国之中最强国秦国地丞相,而你也从一个卑贱的舞女成为了秦国的太后,你说这世道是不是不可预测。”
被吕不韦这么一说,赵姬心中也不禁感叹:“是啊,当初我不过是个舞女罢了,只求能够让主人多宠我一点便是我最大的希望,这又哪能猜到今日我会成为一国太后呢!”说到这儿,赵姬眼中闪过一道惑色,问道:“你提这个干什么?”
面对赵姬的疑问,吕不韦却不回答,反而笑道:“当初我认为异人奇货可居,他成为大王后可给我带来大量的利益,于是让你怀孕后给你药物让你肚中小孩晚出生两个月,并把你送给了异人,却没想到异人未能成为大王,我们地孩子却成了如今大秦的国君。”
吕不韦说到这儿,赵姬的脸色却是变了,一把推开了自己躺着的吕不韦,面色阴沉道:“你到底要说什么?”
吕不韦毫不把赵姬的阴沉放在眼里,当下手臂一伸,不顾赵姬的挣扎,又把赵姬拉入怀中道:“如今我虽然成为了大秦的丞相,但是我现在始终还是外人,在那些秦氏宗氏眼中,也许我的地位还不如一个一般秦人官员,我不服,我的儿子是当今秦王,为何我却还得受那些宗氏们的白眼,他们能够随时地撤换我。”
虽说不能从吕不韦怀中挣脱,但是赵姬却是冷笑道:“吕不韦,你到底要做什么?”
吕不韦笑道:“我要与我的儿子相认,我要告诉他我吕不韦才是他真正地父亲,到那时,还有谁能够小瞧我。”
此话出口,赵姬却是面色大变,道:“不行,不行,政儿从小便是被秦王养大,他心里对嬴氏一族的感情及深,他如今对我很好,不过是因为政儿孝顺,念及母子亲情,但是若是让他知道这事,我真不知道他会怎么对待我。”
不过吕不韦可不这么认为,已经不满足如今权势的他冷笑道:“父子亲情,不容断绝,这个儿子十七年了一直认别人为父,是该我要回自己的儿子的时候到了。”说完不顾赵姬的叫声,穿衣起身,向宫外而去。
第三卷 人皇之争
—第十八章 … 得密奏班师回朝,闻声音捉奸在床—
说白起帅大军先破了长平城,然后大军长驱直入连破大急,召集群臣商议,后有司马尚建议派一能说会道的重臣游说五国,让五国联合出兵攻打秦国,而并一边的咸阳王宫之内,丞相吕不韦与太后赵姬旧情复燃,吕不韦不满现在的权势,欲让殷郊与他父子相认,以此博得更大的利益,不过赵姬却是不许,二人争论却是不欢而散。
这边却说司马尚,受了赵王之命前往五国游说五国国君,如今秦国一家独大,其余五国当然不希望看见秦国再强大一步,更何况这五国之内还有三教势力,他们也不能坐视庄羽一统七国,夺得人皇之气,因而司马尚一劝,再加上三人推波助澜,这五国联军攻秦之事却是达成了协议,五国大军整军被发,向秦国函谷关攻去。
五国大军浩浩荡荡杀向了函谷关,这等大事如何瞒得过秦国安插在各国之中的探子,在探明消息后,消息飞快向远在赵国的殷郊传去。
就在这几日,秦军在白起的带领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下拿下了半个赵国。
这日,殷郊正在与白起、孔宣商量接下来该如何进攻,这时门外传来声音道:“大王,宫内有密信传来!”
三人停下交谈,殷郊笑道:“把密信拿来吧。”话毕,便见一个小将手拿一卷轴,把卷轴递给了殷郊,殷郊打开一看,面色微微一变。
见到殷郊色变。孔宣和白起心中疑惑,开口问道:“陛下。发生何事了?”
殷郊一阵苦笑道:“赵国联络了其他五国,那五国结成联军向我函谷关攻去,朝中大臣希望我班师回朝。”
听见五国联军齐攻函谷关,孔宣和白起面色也是一变,孔宣向殷郊一礼道:“陛下,函谷关乃是我大秦门户。不容有失,臣建议还是先弃赵国回师救援函谷关。”
听了孔宣建议,殷郊又把目光投向白起,白起一阵皱眉道:“陛下,如今赵国大败,国内人心惶惶,正是一举攻破赵国的大好时机,不如陛下和蒙将军先帅二十万大军回援,这边由我带领剩下地军队继续攻击赵国,不让赵国有喘息之机。”
嗯?殷郊却是一阵犹豫。函谷关的重要性殷郊自然知道,乃是大秦门户。函谷关一破,怎个大秦便如一个裸女摆在一群色狼面前,可是如今却又是破掉赵国这个大患地最好时机,想要放弃这个机会,却又舍不得。仔细把孔宣和白起的建议比较了一下,点点头道:“便依白将军之计。由你帅大军继续攻击赵国,孤王和蒙将军则班师回朝,准备抵抗五国联军。”
孔宣和白起听见殷郊下了命令,二人齐跪地道:“末将领旨。”
三人商议完毕,出了营帐,三人便把秦军分为两部,其中一部随白起继续攻打赵国,另外一部则被殷郊和孔宣带领下向函谷关而去。
由于殷郊心犹函谷关战局,却是率领大军一路急行军,赶回了函谷关。得知了五国联军虽然已经集合完毕,如今正在函谷关外数百里之外。但是这些日子却是未曾前进一步,这倒让殷郊疑惑不已。
殷郊却是不知,不是五国联军不愿意趁秦国还未准备好时便大军进攻,一举破掉函谷关,而是刚一集合的五国联军如今正面临着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便是这联军统帅是谁?
这个问题却并非是一般的争权夺利,要知道大军统帅乃是一支军队命令下达者,联军的任何军事行动都是由他制定,如此重要的位置,五国联军地各方统领却是都不愿把这个位子交给别国之人。
毕竟谁都不愿意把自己国家的军队交给一个他国甚至可以说是敌国之人统领,要是在攻打关隘时,他使出一点小手段,让其他国家与秦国相拼,两败俱伤,但他却保留实力最后渔翁得利怎么办?
因此,五方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