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旧事
却是纣王为了彻底拉拢截教,抛出了一个大大的诱饵,通天教主乃是一教之祖,自然会为截教考虑,吃下纣王的诱饵,当下一稽首道:“那贫道谢过人皇。“
既然吃了纣王的诱饵,通天教主自然要投桃报李,看了看四周,见到纣王身后的庄羽及孔宣众人,通天教主眼睛一亮,道:”没想到人皇手下竟还有这等高手。不说庄道友,便是那孔宣道人(不要问我为何通天教主一眼便知道孔宣姓名,向来是圣人神通广大,一眼便算出孔宣跟脚)可能也只有我门下多宝修为于他相当。“
纣王听了道:“教主过谦了。“不过心中暗暗把孔宣姓名记住,等回去后定要好生拉拢。
通天教主也不再孔宣身上多说,看了看庄羽身后聚贤阁的奇人异士,道:“贫道听说人皇你颁下招贤榜,召集天下奇人异士,想来这些便是大王招来之人,我截教即成为殷商国教,受殷商香火,自当护殷商永固,三霄、赵公明、龟灵圣母。你五人可入聚贤阁,为我截教代表,护卫殷商。”
赵公明五人站出,齐声道:“遵老师法旨。“
庄羽见通天教主如此大方,一次竟把嫡传弟子派出五位,忙道:“贫道代大王谢过教主大恩。”
通天教主见到诸事已毕,留下赵公明五人,带着其余众截教仙人离去。
第一卷 封神之战
—第九十一章 … 飞熊道人—
上文说道通天教主法架降临朝歌城,上清殿立,纣王封截教为国教,通天教主也让门下三霄、赵公明、龟灵圣母入殷商辅佐纣王。
却说西歧城中,丞相姜子牙正在苦修,这时姜子牙丞相府前来了一个小道士,守门的兵卫知道丞相也是道门中人,即使面前这人看上去还像一个小孩,但他也不敢怠慢,问道:“这位小道长,不知来我丞相府有何贵干?”
那小道士不是别人,正是奉元始天尊命下界的小道童,他名叫青鸾童子,与白鹤童子都是元始天尊身边道童。
青鸾童子也对守门兵卫一礼道:“贫道乃是玉虚宫弟子,特有事找姜师兄。”
那兵卫见青鸾称姜子牙为师兄,哪敢怠慢,忙道:“道长请先在此等候,我这就去为你禀报。”说完急匆匆跑进府内。
却说姜子牙,本在修炼中,被兵卫打扰,本来心中有些生气,但听说是玉虚宫来人了,忙压下心中怒火,出门迎接。
青鸾童子见到姜子牙出来,忙道:“见过姜师兄。“
姜子牙见着来人竟是青鸾,倒是一愣,道:“青鸾童儿,你不在老师身边服侍,到我西歧来有何事?”
青鸾见姜子牙以为自己是偷偷跑出忙解释道:“不是的,我是奉老爷之命前来找你,老爷有法旨。”
姜子牙听见此,忙道:“既然有老师法旨,快随我进屋说。”
姜子牙把青鸾带进屋内道:“青鸾童儿,老师让你来有何法旨?”
青鸾童子道:“老师让你尽快打下殷商。”
姜子牙听见元始天尊法旨竟是此,不由得一愣,道:“弟子遵法旨。”
青鸾童子见到姜子牙已经接了法旨,也不多做停留,自行离去,姜子牙却是满心疑惑,元始天尊为何下了这种法旨。
“你很疑惑?”这时,一个声音响起,只见一个身影出现在姜子牙屋内,姜子牙见到那个身影大惊,跪地道:‘弟子飞熊,见过老师。“
那人背对着姜子牙,道:“你很疑惑,为何元始会下这种法旨?”
“是!”
那人发出一声轻笑道:“纣王为通天立上清殿,受万民香火,通天成为女娲之后第一个受百姓香火的圣人,你说同为三清之一的元始会甘心吗?他等不及了,他要西歧打下殷商后,武王成为人皇后为他立庙。”
听了这人解释,姜子牙笑道:“那老师你的计划不是有更进一步了。”
那道人听了笑道:“对,他们阐截二教内斗,岂知最后还得便宜我西方。”那人回过身来,竟是准提道人。“那阐截二教岂知你这代天封神之人前世乃是我准提弟子。”
姜子牙道:“老师,不知何时弟子才能回西方教?”
准提道人笑道:“你放心吧,只要封神之战完毕,你代天封神之后,便是你回归西方教之日。”
准提道人仔细看了看姜子牙,脸上出现一股怜惜之色,道:“苦了你了,你本是洪荒异种三眼飞熊,是我西方教最有希望成圣的弟子,如今为了我西方教大业,竟做出如此牺牲。”
姜子牙面上也显出激动之色,道:“若非老师当年出手救下弟子,弟子早就成为那些大妖的食物。若非老师教弟子,弟子也不过是一个小妖,弟子不过把一切还给老师罢了。”
准提道人听了姜子牙话,更是愧疚,道:“我徒,你放心吧,你的金身舍利子被你接引师叔保存在十二品莲台中,只要你回到西方教,便可恢复以前的修为。”
姜子牙脸上也现出激动之色,跪地道:“弟子谢过老师。”
准提道人抚摸了一下姜子牙的头,笑道:“你是我唯一的弟子,老师不为你打算还为谁打算。而且老师也多有对不住你的地方。”说到这儿,准提没有再说下去,道:“我先走了,你如今修为不在,一切都得小心。千万别被阐教中人看出破绽。”
姜子牙道:“老师放心吧,弟子会小心的。”
准提道人笑了笑道:“如此我便先去了。”说完身形又消失在屋内。看着准提道人消失,姜子牙叹了口气道:“金身留着还有什么用呢,知道被算计的东方圣人会放过我这个未成圣的小人物。”
想了想自己,乃是天地初开,鸿蒙未辟天地间第一只飞熊,生有三眼,第三只眼上可探三十三天,下可查九幽,威力无穷,幼时神通未显,差点被那些大妖怪吃了,后来被准提道人救下,收为弟子。姜子牙天赋异禀,修为进展快速,短短万年便有准教主修为,号飞熊道人,但由于生性淡薄,加上准提道人暗中隐藏,西方教中出了接引、准提外一直不为外人所知。后来封神之战快要开始,准提道人机缘巧合下算出了代天封神之人乃是自己弟子,算计之下,让自己唯一弟子飞熊道人转世为姜子牙,并为他蒙蔽天机,后拜入元始门下,成为代天封神之人。
第一卷 封神之战
—第九十二章 … 武王点将—
上文写到姜子牙前世竟是准提道人弟子飞熊道人。
却说姜子牙出了相府直往王宫而去,王宫护卫见姜子牙来忙进宫禀报,不一会那护卫便回来并带来武王命令,让姜子牙进宫。
入得宫中,却见武王坐在殿内,姜子牙忙上前一步道:“老臣姜尚拜见大王。”说完便欲下跪给武王见礼。
武王忙起身把姜子牙一把扶住,把让姜子牙跪下,道:“相父不必多礼,不知相父来见孤王有何要事?”
姜子牙道:“大王,老臣请求大王立即发兵,攻打殷商。”
武王闻言惊道:“相父,为何这般着急,纣王如今表面上改过,如果我西歧如今发兵,定会落人口实,坏了我西歧仁义之明。”
姜子牙见武王拒绝,又劝道:“大王,如今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了,如果再不发兵,西歧可能再无翻身的机会了,难道大王真的情愿一辈子做一个诸侯。”
听见姜子牙如此说,武王大惊失色道:“相父,到底发生何事?”
见到武王害怕,姜子牙心中暗笑,忙解释道:‘大王,纣王改过,姑且不论真假,便是他那罪己诏便使得本来观望的诸侯彻底中立起来,而一些本来助我们的诸侯也开始观望。而且纣王不断施恩给百姓,如今朝歌周围百姓已经不断传出纣王仁义之明,而他又取得女娲娘娘的原谅,最近更是立招贤榜招到无数奇人异士,又建了上清殿,供奉上清圣人,如此截教彻底站到殷商战线上,如果再不动手,纣王的仁义之名将越来越大,而与截教、女娲的关系将会越来越好,到那时西歧便是再出兵,也再无取胜的机会,只有趁现在纣王的美名还不算太大,与截教还不是很密切,发动最后的攻击,否则悔之晚矣。“说完,看向纣王,眼角闪过一丝笑容,他知道武王定会答应,作为一个野心勃勃的诸侯王,他怎么甘心一直做一个诸侯。
武王想了一会,眼中目光越发坚定,道:“好,召集群臣,商议起兵反商之事。
见到武王答应,姜子牙忙把群臣召集到大殿之中,武王高坐殿上,姜子牙上前站到群臣之前道:‘大王,臣姜尚有事起奏。“
武王知姜子牙要说什么,但样做不知道:“相父有何事?”
姜子牙道:“大王,纣王无道,天人共弃,我西歧理当伐之,如今黎民受苦,我西歧理当替天行道,讨伐殷商。”
武王听后为难道:“相父,父王去世时留下遗诏,纣王乃是君,我西歧乃是臣,我西歧不可以臣伐君。如若我西歧讨伐殷商,违背父王遗诏,谓之不孝,以臣伐君谓之不忠,我怎能行此不忠不孝之举。”
姜子牙道:“大王此言差异,我西歧乃是仁义之邦,如今纣王无道,残害黎民,大王怎可为了自己名声不顾天下子民,臣请求大王出兵伐纣。”说完跪在地上。
后面群臣一看便是这君臣二人在演双簧,而且纣王如今已然改过,如今颇有仁义之名,但他们乃是西歧臣子,自己未来以和西歧绑在一齐,虽然心中不屑二人的表演,但也一齐跪下,齐声呼道:‘臣等请求大王为了天下黎民起兵伐纣,臣等请求大王起兵伐纣……………。“
看着下面群臣齐呼,武王慢慢站起,手一压,下面群臣停止呼声,武王道:“竟然诸位大臣如此请求,孤王变为了天下黎民,起兵伐纣。”
下面群臣齐呼:“大王英明。”
武王看着下面群臣,一股气势油然而生,道:“姜子牙听旨。”
姜子牙上前一步道:“臣在。”
“孤王封你为大将军,统领三军,起兵伐纣。”说完从御案上拿出一块虎符递下。
姜子牙上前接过道:“臣遵旨。”
“南宫适?”
“臣在。”
“封你为先锋官”
“臣遵旨。”
如此,武王拜完将,道:‘如今诸将以拜,待各军准备好后,便可起兵伐纣。“
随着武王一声令下,西歧猛然间变成一只战争巨兽,兵马不断集结,不过两日,便集齐百万大军,那日兵发之日,武王身穿黄金甲,立于西歧城前上,手上端着一碗酒道:“诸位将士,纣王无道,我西歧当讨伐之,孤王再次等待诸位凯旋归来。干“说完把一碗酒一饮而尽。
下面将士齐声呼道:“万胜、万胜、万胜……“
姜子牙也骑着四不像上上了战车,道:‘诸将士出发。“带着道法,声音犹如话在耳边传入西歧将士耳中。
诸将士道了声“诺”,举起刀戈,向远方行军而去。
第一卷 封神之战
—第九十三章 … 邓九公兵阻金鸡岭—
上文写到武王拜将,以姜子牙为兵马大将军,起兵伐纣。
却说西岐士兵一路进发,没有任何兵马阻路,这般一路杀到金鸡岭,这时,前面哨兵飞快回来禀报道:“禀丞相,前面有一支兵马阻在金鸡岭。”
姜子牙闻言,喝住大军道:“停下大军。”
大军停下,前面诸位将军过来,问道:‘丞相,为何停住大军?”
姜子牙道:“有哨兵报前面有大军兵阻金鸡岭,诸位将军,你们谁愿上前查探。”
南宫适上前一步道:“丞相,末将乃是先行官,便有末将前去查探。”
见到南宫适主动请缨,姜子牙一喜,道:“好,南宫将军,你领一标人马,前去查探。记得,如果敌人势大,不可莽撞,退回便是。”说完拿出一根令箭扔下,南宫适捡起令箭,跪地道:“末将定会首战取胜,不负丞相所托。”说完退了出去,自领一标人马,前去查探。
南宫适带军来到金鸡岭,见到金鸡岭上一支大军立于岭上,岭上竖着一大旗,上书一大字“邓”。南宫适上前一步喝道:“我乃是西岐大将南宫适,前面是何人,为何阻我西岐大军。”
南宫适喝罢,前面金鸡岭大军中走出一人,身穿白银甲,手中提着一柄大刀,那银甲将军身边立有一女将,生的面若桃花,但如今身上却又有一股肃杀之气。
那银甲将军上前道:“我乃是殷商三山关总兵邓九公,听闻西岐西岐竟敢兵法我殷商,特前来阻挡。”
南宫适听闻对方那是殷商总兵,心中一惊,道:“邓将军,纣王无道,天下百姓民不聊生,我家大王为天下百姓计,兵伐纣王,将军何不弃暗投明,与我等一齐为天下百姓谋个太平。”
听了南宫适话,邓九公面色一变骂道:“西岐小儿,大王如今仁义之名远传四方,何来无道之说,倒是西岐武王,为了一己之私,竟然妄动刀兵,以臣伐君,乃是大大不忠不孝之辈,南宫将军你有何不弃暗投明投我殷商,我定会在大王面前保你一命。”
听见邓九公不光拒绝了自己,还出话想劝降自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