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泡影






两个人登上山顶,女孩东张西望,疑惑不解地问道:“哥,这里就是翠羽宫?地方好大啊,但是感觉不到仙家气象。”

“前山是世俗道观,是达官显贵们进香祈拜用,修道之人怎么会住在这种地方?”谢小玉解释道。

“那么我们来这里干什么?”小钗问。

“这里相当于翠羽宫的门户,这里的人就是帮翠羽宫看门。”谢小玉当然不会说他和翠羽宫的弟子没什么交情,所以没资格直入后山,需要前山的人帮忙通禀一声。

“现在应该怎么做?”小钗又问。

谢小玉也不懂,他是第一次来。不过他装得很明白,提了提烧香的篮子说道:“我们先去上一炷香。”

翠羽宫前山很大,前前后后居然有七座大殿,第一座大殿供奉的是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五位星君,第二座大殿供奉东、南、西、北四方神明,越往里面供奉的神明地位越高。

谢小玉眯着眼睛,看着大殿上弥漫的神力。

这同样也是神道之法,翠羽宫传承自十尊者中的兰仙子,显然这位兰仙子在攻破神皇帝都的时候也得到了一部分神道传承。

那七座大殿并不是谁都能进,谢小玉还没走到第三座大殿就被拦了下来,拦住他的是一个中年道姑。

不等道姑开口,谢小玉取出那枚玉佩说道:“我想见玉佩的主人,请帮我通禀一声。”

中年道姑接过玉佩一看,顿时神色一变。

这枚玉佩是一块红翡,雕成朱雀的模样。那只朱雀展翅欲飞,就像要从玉佩脱身而出一般,绝对不是凡品。

她把玉佩翻到背面一看,只见上面刻着一个“韵”字。

中年道姑手微微一抖,她首先想到的就是姜涵韵。

“你先在这里等一会儿,我去去就来。”中年道姑拿着玉佩就往后走。

在最里面的那座大殿旁有一座小院,布置得颇为雅致,院子里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抚琴而坐。

中年道姑托着玉佩来到少女面前,将谢小玉求见的事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这是姜师姐的东西。”少女微微一皱眉。“你说那人二十五、六岁年纪,身边还跟着一个女孩?”

“没错,那个男的像是修士,不过我看不出他的境界,女孩绝对没修练过。”中年道姑连忙回道。

“看来又是一个来拜师的。”抚琴少女很不以为然,不停翻动着那枚玉佩。

每年托关系走门路想拜入翠羽宫的女孩子不计其数,她已经看得多了。翠羽宫有自己的一套规矩,再怎么托关系都没用,她在意的是师姐的玉佩怎么会落到那个男人的手里?

“那边我怎么回答?”中年道姑连忙问道。

“晾着他。”少女不屑地说道:“这块玉佩也不知道是偷还是捡的,连我们后山都进不了的人有什么可在意?”

中年道姑一阵为难,但是她拗不过少女,无奈地转身回去。

到了前面,她只能板着一张脸朝谢小玉说道:“姜师妹不在,等她回山之后,我自然会替你回禀。你先下山去吧,应该用不了多久,也就两、三天的工夫。”

“那枚玉佩呢?”谢小玉的脸顿时冷了下来。

中年道姑一阵尴尬。按理说既然没有帮人通禀,就应该将玉佩还给人家,但是她根本拿不出东西。

看到中年道姑这模样,谢小玉已经明白肯定出了意外,玉佩根本没有拿给姜涵韵。

他现在有些后悔,刚才应该听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之所以没这么做,完全是因为尊重翠羽宫。

“小妹,我们走。”谢小玉含怒说道。

小钗看到兄长发怒,原本对翠羽宫的满腔热忱顿时冷了下来,冷笑一声,说道:“哥,天下女修门派多得是,并不是只有这一家。”

谢小玉也不多话,带着妹妹往山下就走。

中年道姑越想越感觉不对,这不像有求于人的样子。

瞬间,她想起小院里那位内门师妹是因为做了错事才被罚来这里,根本就是个惹祸精。

想通之后,她连忙发了一道信符,这道信符化作一点火星,朝着后山飞去。

前山和后山就隔着五、六里,那点火星眨眼就到。

翠羽宫的后山和前山完全不同,也和霓裳门的风格迥异。这里没有气势恢弘的大殿,也没有祥云缭绕的琼楼玉宇,后山就像一片密林,到处都是参天古木,还有许多奇花异草。

这里也有房子,不过房子被树木遮挡着。

火星穿过一道无形的屏障,径直投入一座同样雅致、地方也大了许多的院子里。后面是一幢充满岁月沧桑的大木屋,这幢木屋一半嵌在山壁中。

姜涵韵当然没有外出,不过这里也不是她住的地方,而是翠羽宫的藏经阁。此刻殿中坐着十几个人,大部分年纪和姜涵韵差不多,只有几个人年纪稍微大些,为首的是一个美妇人。

此刻,她们每个人身旁都放着一堆书。

翠羽宫和璇玑派关系颇近,和官府同样也走得很近,所以天宝州出的那些事她们早就知道了。

自从谢小玉的事传回中土,各大门派都在做同样的事,那就是将藏经阁里的书籍全都翻一遍,特别是那些杂书,更是一本都不放过。

姜涵韵伸手接过信符,一扫之下顿时愣住了。

“涵韵,有什么事吗?”美妇转头看了过来。

“师叔,外门的一个接引弟子说有人持着我的玉佩来找我,还带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像是来拜师,但是让雪师妹挡回去了。”姜涵韵微微皱起眉头。

此刻她正思索那会是什么人。

她确实给过几个人玉佩,但是那几个人如果要见她,根本用不着这么麻烦。

“如果是来拜师的,那就算了。”美妇并不在意。和抚琴少女一样,这种事她看得多了。

想不到她的话音刚落,姜涵韵猛地站了起来,脸色都有些白了,嘴里说道:“不好,说不定是那个人。”

底下的人全都抬起头来,惊诧地看着她们的大师姐,她们从来没有看过大师姐如此失态。

“涵韵,你想起是谁?”美妇再次问道。

姜涵韵欲言又止,看了看底下的众位师妹。

美妇眉头微皱,挥了挥手。

刹那间,四周的景色全都变了。她们不再身处于藏经阁内,而是到了外门,就站在那个抚琴少女面前。

“雪师妹,那块玉佩拿来给我看看。”姜涵韵神情凝重地说道。

“师姐,那只不过是……”抚琴少女想要解释。

“快,拿来给我看!”姜涵韵提高嗓门,这一次几乎是吼出来的。

少女吓了一跳,赶紧从荷包里掏出那枚玉佩。

姜涵韵接过玉佩只看一眼,顿时愁容满面:“应该是他。”

“那人是谁?”美妇也感觉事情不妙,再次问道。

“我总共送出六块玉佩,这块是送给银麟洛文清。”姜涵韵说得很含糊。

“洛文清……璇玑派。”美妇立刻明白了。

“那个人不可能是洛师兄。”抚琴少女连忙说道。

“当然不是。这个人以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在修行,所以从来没有来过我们这里。他和洛师兄交情深厚,所以洛师兄才会借他这枚玉佩。”姜涵韵越想越气,她已经猜到谢小玉为什么来这里。除了让妹妹拜在翠羽宫门下,另外一个意图恐怕是透过她和洛文清取得联络。

“那个人难道是四子七真中的某个人 ?'…'”抚琴少女心中忐忑。

“不是。”这次回答的是美妇。

她转过头对姜涵韵说道:“现在只有死马当成活马医了。你先追下山去看看,或许他还没走远。”

姜涵韵答应一声,一道遁光从脚下飞起,瞬间飞上云端。

“师父,我是不是又做错事了?”抚琴少女可怜兮兮地在一旁问道。

“你啊!”美妇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她这个徒弟老是惹祸。

“对了,师父,那个人到底是谁?大师姐好像很在意他似的,你却说他不是四子七真中的人。”抚琴少女好奇心起,忍不住问道。

美妇看着自己这个徒弟,实在有些哭笑不得。

“说嘛。”少女撒娇道。

“真拿你没办法。”美妇轻叹一声:“那人应该就是传闻中的剑宗传人,在天宝州击杀九空山两位真君的谢小玉。”

“原来是他。”抚琴少女瞪大眼睛。

第十一集

第一章 定约

翠羽山的前山并不高,从山顶到山脚也就两百余丈,一路上全都是三丈长、两尺宽的青石台阶。

此刻,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就站在山顶上朝着四周眺望。她想找到一男一女,可惜目力所及的范围之内,看到的全都是上山下山的香客。

她的心里充满忧急。

翠羽宫并不属于最早知道大劫将至的门派,只是这段日子气氛诡异,加上她们和官府联系密切,所以天宝州发生的那些事第一时间就传到她们耳中;其中剑宗传承和飞针之术重现绝对是令人震撼的大事,而且两者都和上一次天地大劫有关,不由得让她们产生无限遐想。

女人大多敏感,所以翠羽宫高层一合计,立刻感觉到即将有大事发生。

天宝州发生的那些事里,璇玑派的身影若隐若现。翠羽宫和璇玑派交情一向不错,所以她们找相熟的璇玑派的人问了一下,结果璇玑派的人大多吞吞吐吐,或者顾左右而言他,只有两个交情最深厚的人私下给了一些暗示。

那些暗示无不指向万年前的那场大劫。

确认这件事之后,翠羽宫上上下下顿时感到恐慌起来,没人比她们更了解大劫的恐怖。

这半年来,她们拼命为应付这场大劫做准备。

此刻,那个公认的应劫之人突然找上门来,简直就是落到水里的时候突然抓住一根浮木,没想到雪丫头冒冒失失地将人赶走了。

姜涵韵绕着前山转了一圈没有找到人,心中越发焦虑。稍微犹豫一下,她从纳物袋里掏出了一个八卦罗盘,朝着四面八方照了起来。

以往她用此法,就算不能立刻找到她要找的人,也至少会有一点线索,但是这一次,罗盘上的指针转动不停,完全失去作用。

“涵韵,应劫之人自然有天道庇护,一切易算之术对他都没用,你就别费心机了。”

半空中一阵扭曲,一群女人突然出现在姜涵韵身旁,其中就有刚才那个美妇。说话的则是另外一个女人,看起来只有三十岁左右,布衣荆钗,十分朴素。

恐怕没有人会想到,这样一个朴素如同村姑的女人居然会是翠羽宫的宫主。

事关重大,美妇没敢隐瞒。姜涵韵急着找人,她则禀报宫主,其他长老也跟着知道此事。

“他走得太快了吧?”姜涵韵咬着嘴唇说道。

“这不奇怪。他现在一身麻烦,不知道有多少人找他。”宫主轻叹一声。

“他总应该留下一点痕迹吧?”旁边一位女长老问道。

宫主眯着眼睛,缓缓扫视着四周,显然她和谢小玉一样也修练过瞳术。不只是她,女长老中还有两个人也做着同样的事。

好半天,宫主摇了摇头。她什么都没发现。

“那个人对隐匿逃遁之术非常精通,在天宝州的时候他可以带着一大群人躲过土蛮的搜索,现在全天下的人都在找他,他肯定更加小心。听说此人有个精于土遁之术的同伴,如果我猜得没错,他十有八九土遁走了。”

“土遁走不远,应该还在附近。”一个女长老立刻手结法印,朝着地下打去。

地面上顿时激起一阵波动,那波动朝着四面八方荡开。

好半晌,那名女长老一脸难以置信地回道:“居然没有。”

“翠羽山中水脉无数,他潜入地下后,随便找一条水脉,片刻间就可以远去百里之外。”宫主心思灵巧,立刻猜到谢小玉用的办法。

“这或许是天意。”美妇说道。她当然要为自己徒弟减轻一些罪责。

“大家先回吧。”宫主摆了摆手。

众位女长老答应一声,各自散去。

看到大家已经离开,宫主转头对姜涵韵说道:“徒儿,你有什么想法?”

姜涵韵知道瞒不过师父,连忙回道:“我想他应该不会走远。”

“说说你的理由。”宫主笑着点了点头,显然这也是她的看法。

“在元辰派的时候他一心修练,连元辰派的外山门都不去,和自家师兄弟也甚少交往,自然更没有别派的朋友,除了我们这里,能帮他和璇玑派联系上的就只有九曜派、碧连天、北燕山和摩云岭……或许还要加上太虚门,但是这五派都被盯得很紧,他去的话就是自投罗网。”姜涵韵说出自己的猜测。

“还有呢?”宫主继续问。

“还有一些只是我的猜测。前一段日子传来消息,谢家潜藏在晋元府,可惜被一个年轻和尚带走。现在他和他的妹妹同时出现,所以我猜那个年轻和尚或许和他是一伙的,甚至可能就是他本人改扮。不是传闻他修练的是佛门剑修之术吗?”姜涵韵心思和她师父一样细腻,少少的讯息却让她们看出很多东西。

“继续说下去。”宫主笑着催道。

“他绝对不会放心让家人远离。既然他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