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泡影






“是啊,当初那小子用小扇轮,谁都以为是因为船小装不下大扇轮,所以不得不这么做,要不是鲁道兄执意要试试,恐怕我们还不知道这小扇轮虽然力弱,但是转得快,可以让飞天船飞得更快。”又有一个道人叹息不已。

这艘船一被仿造出来,其中的道理立刻就明白了。

“可惜这艘船和天剑舟还是有些差别,听说那天剑舟一日夜可以行进两万里,这艘船恐怕做不到吧?”一个正看着窗外的老道突然转头问道。

“肯定没有,大概在一万两千里左右,和空行巨舟差不多。”鲁道人并不掩饰,之前他说自己仿造天剑舟成功已经有些脸上发烧,如果再撒谎,那就太说不过去。

“够了!这东西最要紧的是容易制造,甚至普通工匠都能打造,只有扇轮需要费点力气,不过这也不算难,稍微学过点炼器的人都可以造出来。”中年道人连忙替鲁道人说话,虽然是鲁道人成功仿造天剑舟,可这件事是他提议的,也有他的一份功劳,否定鲁道人的话就等于是否定他。

“你难道打算弄一群人专门制造这东西?万一有异族的奸细怎么办?那几个门派掌握着天剑舟的制造方法秘而不宣,确实非常可恶,不过想想也不是没有道理。”一个长得颇为威猛的道士皱眉言道。

情况不同,自然想法不同,手中没有技术的时候,当然巴不得别人公开技术;但是掌握到技术后,就不希望更多人拥有,更何况这里面还涉及到异族,如果大家都逃了,将中土大陆拱手让给异族,到时候想打回来就难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算秘密泄漏又怎么样?魔门或许有本事仿造,同样是人,他们之中肯定也有擅长造器之辈,但是妖族和鬼族就不行了。而魔门、妖族和鬼族真的会那么团结吗?我看未必。”中年道人赞成公开技术,自然有他的想法。

肯定有人和中年道人的意见一致,所以他刚说完,另一个道人也跳出来说道:“现在的重点并不在于将好东西藏起来,而是要拉拢更多人。璇玑派前前后后拉拢多少人 ?'…'如果有人能够在这场大劫中存活下来,他们肯定在其中。”

“是啊!说一句不中听的话,我们现在的大敌不是异族,而是他们。”又有一个人说道。

话说到这里已经再明白不过,原本这艘船上的人都有些放不开,有些话不愿意说,现在有人开先例,众人也就没有顾忌。

“朝廷和璇玑派之间的关系也很紧张,而当今朝廷背后不是没有靠山,我们绝对有必要拉拢。”立刻有人想到连横合纵。

“佛门呢?要不要拉拢佛门?”一个干瘦的老道提出最敏感的问题。

众人顿时沉默不语,因为对要不要将佛门当自己人看待,联盟内部意见并不统一。有人和佛门交好,自然为佛门说话,同样也有人对佛门没好感,自然认为应该将佛门拒之门外,不过大多数人认为佛门可以利用,但是不能走得太近,更要避免被佛门反过来利用。

“佛门的实力比我们强,别到时候反客为主。”中年道人说出他最担忧的一点。

看到气氛异常压抑,鲁道人哈哈一笑,故意说道:“老邢那边不知道怎么样了?丙火聚灵阵应该不会太难吧?不就是用阳燧镜聚拢太阳真火吗?如果他那边没有进展,就算出海也没用,没办法修练怎么行?”

这招确实有用,众人的注意力全都转移过来。

比较清楚此事的还是那个中年道人,他犹豫一会儿,最后觉得有必要让大家更有信心,就说道:“快了,他那边大致已经成功,只是效率还差一些,其中肯定还有窍门,只是我们不明白罢了。”

这番话果然让众人都松了一口气,不过转眼间又有了新的烦恼。

一个老道愁眉不展地问道:“难不成以后所有的弟子都要转成火修?这样一来,我们还是剑派吗?干脆改成火修门派算了!”

那名老道的忧虑也是其他人的忧虑,大部分的剑修五行属金,金被火克,五行精气中最不适合剑修的就是丙火精气。

“听说璇玑派已经这么做了,所有仆役一半转修剑修,另外一半转成火修。九曜、北燕山、碧连天、摩云岭、翠羽几派还在犹豫不决。”

中年修士也不知道答案,同样为此而头痛,璇玑派倒是给出答案,不过这个答案未必能借鉴,毕竟璇玑派不是纯粹的剑修门派。

众人再次沉默。大劫将至,他们都忧急如焚,脑子里却偏偏如同浆糊般,对将来之事充满茫然。

而此刻对将来之事看得最清楚的莫过于璇玑派,因为璇玑派和剑宗传人关系密切,这也是剑派联盟最不甘心的地方。

“最近他们毁掉不少灵脉,不知道在干什么?”一个道人轻声说道。

看不清楚未来,就只有盯着看得清楚的人,这是没办法的办法,所以璇玑派的一举一动时刻被人关注着。

“想必又有什么新花样。当初在天宝州的时候,剑宗传人没少折腾,一转眼已经过了好几年,想必又有新东西要拿出来。”鲁道人酸溜溜地说道,他好不容易才仿造出天剑舟,那边却又有新东西,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段日子以来,鲁道人一直在想,若是得到传承的人是他该有多好?那剑宗传人心思太多,兴趣太广,又不擅长造器,如果换成他,创出来的东西恐怕是现在的百倍。

鲁道人心思单纯,那名中年道人的心思就不单纯,他也露出一丝羡慕之色,幽幽地说道:“这是人家的本事,可惜不能为我所用。”

“璇玑派的人搞出那么大的动静,难道我们无法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刚才发话的那个人再次问道。

“难!这一次他们对秘密守得更严,我们在九曜、碧连天的人都不知道内情,甚至连那些太上长老也大多对此一无所知,好像只有几个掌门和曾经做过掌门的老家伙知道。”中年道人早就得到消息,他也曾经动过念头,可惜碰了一鼻子灰。

“那就麻烦了。”刚才询问的那个人喃喃自语道。

“还不是因为九曜的丁忘情让他们有所戒备。”一个老道怒不可遏地说道。

鲁道人却是第一次听到这件事,脑子立刻转起来,不过他想的和其他人不一样,他擅长炼器,自然是从这方面考虑,很快他就有了结论。

“新造出来的东西应该不会很大,不需要那么多人打造……毁掉灵脉肯定是和灵气有关……难不成他们打算带走灵气?”

此刻有资格登上这艘飞天船的全都是道君高人,而道君有大把的时间挥霍,所以精通造器的人不在少数,听鲁道人这么一说,很多人开始动起脑筋。

“这倒是有可能。摩云岭不是将那座磁山炼成几颗玄磁珠吗?或许那小子有办法把灵脉也炼成类似的东西。如果换成在以前,这种法门没什么价值,但是现在却不同了,反正都要走了,干脆竭泽而渔。”一个道士若有所思地道。

中年道人也想起一件事,他一拍脑袋,恍然大悟般的说道:“我听过一件事——碧连天正琢磨着用类似丙火聚灵阵的方式,聚敛癸水和壬水两种精气,最近璇玑派也派人过去,好像要和他们一起研究。”

“这倒是可以理解,碧连天的法术都和水有关。俗话说:水火不容,丙火聚灵阵对他们一点用都没有……不过这件事应该和剑宗传人无关。”鲁道人对谢小玉颇为关注,他发现谢小玉造出的东西都是对他自己有用的。

“那倒是。剑修大多以庚金为主,研究丙火还有点道理,毕竟丙火克庚金,对先天大敌肯定要有了解,再说剑修大多擅长造器,也用得着火;水就不同了,大部分剑修对此并不感兴趣。”中年道人原本以为又发现一条线索,此刻转念再想也觉得不太可能。

“肯定是那几个门派不想被一个小子看笑话,所以打算搞出点东西,我还听说璇玑和九曜两派合作,在想办法聚敛星光。”这帮道士各个耳目灵通,立刻有人证实这个猜想。

“本来就应该这么做,求人不如求己,我们没有设计图,不也将天剑舟造出来了吗?如果能知道他们现在又弄出什么东西,我们肯定也能仿造。”

鲁道人此刻正志得意满,在仿造天剑舟的过程中,他已经发现谢小玉造的这些东西并不高深,只是从来没人想过。

鲁道人自然豪气万丈,可在一旁的人就不敢接口,他们既没有这个把握,不敢说剑宗传人造出来的东西他们肯定能仿造出来,也没这个门路,此刻连九曜派的太上长老都不知道璇玑派用那些灵脉干什么,知道的只有各派掌门,难道让他们抓一位掌门来严刑逼供?

中年道人的眼珠咕噜乱转,好半天,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我有个想法。璇玑、九曜、碧连天、北燕山、摩云岭、翠羽宫这些门派是用不着考虑了,肯定不会和我们合作,但是有一个门派却未必……”说着,中年道人看了看四周。

船上有不少聪明人,已经有人明白了,其中一个人抢着说道:“你是说太虚门?”

“没错,太虚门一开始并不算在那几个门派中,而且太虚门和那群人没有任何关系。”中年道人解释他为什么敢这么想。

“我听说剑宗传人好像得过太虚道尊的一些秘传。”刚才那个人有些不太肯定地说道。

这个传闻是从天宝州传出来,有人信,也有人不信,

“那是假的,我早就查过,那只不过是一个下贱蟊贼逃生保命的招数罢了。”中年道人嘿嘿一阵冷笑,他之所以敢肯定谢小玉和太虚门无关,这是最大的原因。

想查清楚此事其实并不困难,当初谢小玉传授给李福禄他们的招数很多人都看过,甚至还亲身领教过;之后大家各奔前程,那些人自然不会替谢小玉保密,只要有心去查,肯定会有结果。

第二章 天下第一

中土并不在中间,从地理上说,其实是在东边,之所以称为中土,是因为这里是玄门发源地。

当今天下是玄门的天下,各个大陆起什么名字自然是玄门说了算。

在中土还有一个中州,这个中州和中土一样,从地理上来说也不是在中间,而是在东部偏北,在上古年间原本称为月州,并不叫中州,之所以改成这个名字,是因为太虚门就在这里——或者说得更确切一点,是因为李太虚选择这里建立山门。

李太虚是万年前的天下第一人,太虚门是天下第一门派,哪怕现在佛门完全压倒道门,佛修遍布天下,数量是道门修士的十倍,也不敢争这个天下第一。

中州方圆千里,又是中土腹地,绝对是一等一的繁华,不过这里却没有衙门,也不受朝廷管辖。

这是特例,唯一的特例。

这是因为李太虚不喜欢朝廷,他早年曾经当过兵、抛头颅洒热血,结果却被人陷害。

这位太虚道尊心胸并不宽广,在大劫之后,照他的本意,根本没有打算设立朝廷,而是让各道门管束,结果出了很多事,最后不得不设立朝廷,由世俗中人管理世俗世界。

不过即便如此,李太虚还是有设立改朝换代的规矩,照他的话来说,朝廷只能是道门的孙子辈,朝廷能不能存在要看道门有没有人,他更不想看到眼皮底下有朝廷,所以整个中州只受太虚门管辖,和朝廷无关,甚至是朝廷的禁地。

和其他门派不同的是,太虚门并不在深山中,而是在城内。

这座城很普通,和一般的城没有两样,并不特别繁华,也不显得荒凉,城内有座小山,或者说是土丘,高不过五十余丈,从山脚到山顶的台阶正好一千九百九十九级,山上除了树木茂密,并没有特殊的地方,那些树木也都是碗口般粗细的普通树木,顶多只有百十年的时间,景色也只能称得上秀丽,比起那些名山大川来绝对差得远。

太虚门就在这座小山头上,没有人能想象得到,鼎鼎大名的太虚门只是一座小道观。

这座道观确实很小,前后只有三进,左右有两座偏殿,大殿内也就十几个道士,看起来全都像普通人,为首的是头发花白的老道。

原本老道正在做法事,突然停了下来,随手一招,立刻有个道士走过来,问道:“师父有什么吩咐?”

“外面有客人来了,你出去接一下吧。”老道放下手中的法铃,转身朝着偏殿而去。

老道一走,其他道士也停下动作,去做各自的事情。

此刻,在上山的台阶上,有三个人正拾级而上。

这三个人,其中一个就是那中年道士,不过这次并非以他为首,为首的是一个老道士,此老白发白须,红光满面,皮肤光滑如婴儿,穿着一件八卦仙衣,头顶束发紫金冠,手持一柄拂尘,行走时仙衣飘摆,拂尘摇逸,很有几分出尘的味道。

老道道号紫煌子,是天剑山的掌门,中年道士叫朱辉子,是老道的师弟。

紫煌子三人降落在城外,并且一路用走的,别说遁法,连轻功都不敢用。

当初陈元奇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