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气宗的形意宗师
食的准备了。没想到的是,这位李总管…。“只是这小琉球一年三熟,现在这里的人手都去田里面插秧子了。恐怕没有这么多闲散人手,帮着搬运粮食上船了。”
“没事没事,既然贵处困难,那我们就少…”说到这里周不疑突然回过神了,“人手不够?这事李管事不用担忧,我们船队上面有不少的人。”
“小的担心的就是这个。”李管事说道“小琉球上全是八闽乡农,可少侠带的,尽是些浙江的流民。万一要是和本地的百姓接触起了冲突,恐怕会生出事端。”
周不疑摇了摇手,笑道:“李管事多虑了,我这船上众人。若是有一人胆敢惹是生非,我定然严惩不贷。造成损失,周某双倍偿还。”周不疑还以为李管事担心的是什么,没想到李管事竟然是担心的这个,周不疑这下可放宽了心。这一路上,虽说折损了些有经验的农夫,可也勉强把框架给搭起来了。到底效果如何还不好说,但是起码目前不会有人敢擅自脱离,不听招呼的了,因为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敢这么做,下场就跟前面那几个人一样,扔到海里喂鲨鱼…
周不疑的船队,共有九艘,都是福船。他所乘坐的旗舰,也是物资粮秣存放的船舰,树三桅;主桅高4丈;船长20丈;舱五层;船面设楼高如城。是大明朝震慑七海藩属海贼的军国重器一一大福船!要说这大福船,也不是周不疑自己的,这本是朝廷军用的大福船,民间本就不该持有。只是当年为了海上行商,林远图腆着一张老脸去求了永乐天子,才从龙江造船厂定制了二十艘大福船,为了弥补与周不疑之间的嫌隙,狠下心送了周不疑其中的一艘。当然,大福船上本该配有的各类重型武器自然是没有的,林远图的老脸再值钱,也不至于让永乐天子发昏送他二十艘足以在海外开疆立国的军国重器。
大福船上面,除了五十个华山的外门弟子和周不疑、胡不悲、卓不凡、崔不破、灵霄、韩月儿、楚琪琪七人,就是堆积如山的粮食、稻谷、垦荒工具、一些弓弩还有一些锻造之物了。至于那两千多的浙江流民,不对…现在只有一千九百多人了。这一千九百多人分别被安置在八艘寻常的福船上。由于周不疑的恶趣味,每艘船上的流民都被编成队,队率则是华山外门的几个弟子担任。每天的口粮,都是当天中午送去,固定分量,由队率酌情分配,分配剩余有队率带回旗舰,等待下一次配发。队率夜晚不在所管辖船只上过夜,而是由临时指定的两个巡查在该船巡逻。
因为都是高来高去的武林中人,也不用什么船板,两艘船靠近之后,一跃而过。相互之间联系紧密来往密切,又因为粮食储存在旗舰之上,粮舱大门上的七把大锁也是周不疑等七人分别持有钥匙。最为要紧的是,周不疑的卧榻就放置在粮舱大门处。从福建到小琉球这一路上,也就没有出过大乱子。
不过也有一些人叫着吃不饱或是抢夺他人食物一类,不过最终的结果就是被对率一剑刺死,抛尸海中。其中定有不少冤屈者,不过在海上,周不疑对这群华山外门弟子的威慑力空前的减弱,也就不好严惩,只能是等着到了吕宋后,再行归置了。
而在台湾靠岸,是周不疑准备切除部分毒瘤的计划的一部分…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艘大如城垣的福船停靠在海岸边,无数流民组成了九条长长的队伍,好似传送带一般把一代代的粮食运上了旗舰。
“都给我抓紧!谁要是敢偷懒,爷们非揍死他不可!”
“范仁,过来。”卓不凡招呼着。可范仁非但没有动弹,反而问道:“七少爷,有什么事情么?要没事我还得看着这群吃白饭的干活儿。”
范仁是宝鸡一个村庄里的地主的儿子,他哥范不尚因为资质尚可被剑宗的彭不得看重,收录到内门之中。而他,因为资质驽钝、根骨寻常,本是要被赶出华山的,也是他大哥向彭不得求情,才将他留在华山脚下的华山别院,做了一名外门弟子。平日里看到卓不凡之类的内门弟子招呼,跑的比谁都快,可就这么几天的功夫,就敢不理会卓不凡了。
卓不凡也不羞恼,取出来一本账册。翻了一阵,找到了想要的东西过后,念了起来:“范仁,二队队率。贪图田二丫美色,**未遂,以克扣口粮逼迫田二丫就范,谁知田二丫生性刚烈,不愿就范,竟然活活饿昏。若不是恰巧被巡查发现,便是白白饿死。哦,还有逼迫队员签署佃农契约,挑动无赖张四宝起哄作乱,逼迫水手将船只开回福建,要不是胡师兄发现及时。范仁,你现在应该是福建的一个小地主了吧?”
“你怎么知道的?”被说破劣迹的范仁听到自己所作所为竟然被记录的清清楚楚,方寸大乱。
“不管我怎么知道的。范仁,你违背大师兄的命令,鱼肉队员,好像是死罪啊。”卓不凡看着范仁慌张的样子,有了一种猫戏耍老鼠的感觉。
“死罪?”范仁突然想起来,在建立队制的时候大师兄的确说过鱼肉队员,是死罪一条,可自己当时并未放在心上。只想着自己好歹也是华山弟子,周不疑应当不会为了几个流民而杀掉自己。哪知道周不疑真的是言出必行,自己这次要没有什么好办法,恐怕是难逃一劫了。
范仁好像已经看见,卓不凡割下自己的首级,提在手上狂笑…
第二章抵达吕宋
几人被押了过来,个个垂头颤抖。范仁认得,都是跟着自己作威作福的朋友。这几个从犯一路上战战兢兢,还存着生还的念想。他们罪责或者还轻,但自己横竖逃不过死,鱼死也得拼个网破。范仁已吃了秤砣,冷眼观望,见卓不凡得色依旧似无防备,心下稍解,盘算着猝然一击。从犯到了甲板,个个跪倒在地,也不消去按,一磕到底。卓不凡当众宣读他们的罪行,便更似捣蒜。范仁耻笑他们没有骨气,更恼的是竟没人愿意周旋到底,单凭自己,到底不是敌手,暗自骂道:“习武之人这点血性都没有,那还练什么功夫?”
卓不凡按着脑袋一个一个从左到右宣判,都只丢了句“死罪”。第一个听了已吓软在地,等到最后一个,竟忽而扑起,抱住卓不凡的腰。范仁本拟等他到自己面前忽下杀手,谁料竟已有人发难,时机错过得等下辈子了,箭步上前,拔剑砍去。卓不凡的功夫在内门算不上多么厉害,若是几个人一哄而上倒也有些胜算。但那几个从犯已吓得傻了,没有死搏的心思,突遇此景也只惊愣,错过了机会。
见有个人影扑来,卓不凡着实吃惊,自不量力的人若真量起力来可真不容看轻了。全先机已失,没能避过,往后一个踉跄,总算立住了没摔倒。论剑术、内力,他无一不占尽利处,但如此上前环抱,蛮搅硬干,虽是个必死的势头,但也不易对付。运力于掌,本拟是拍死这人,行招一半谁想右手边范仁已冲了过来,不等这招使老,反掌拍出。若是从左边上来,右手相救终有不济。范仁偏是右边来的,慌乱间自己也步法错乱,扑面劲风所至,径掀了个跟头。这几下都是电光火石间,余人尚未看清,便是范仁的剑也只拔了一半。范仁既然栽倒,那拼死的外门弟子也不过是送死而已,待收掌回击,重重拍在脑侧,便松手仰面倒地再不能动了。
最终自然是范仁和另外几个罪业深重的队率一起去见了祖师爷,人头被卓不凡割了下来,挂在他们作队率的那个福船的桅杆上示众,不在话下。
祛除了毒瘤,重新安排好了队率,在小琉球补给充足的船队又一次出发了。一路上风平浪静,很快就到了吕宋岛
不知道应该说是周不疑他们幸运还是倒霉了。不知为何,他的船队偏离了航线,并没有到达目的地大港。而是到了吕宋岛东部的一个小海湾,周不疑船队上的水手找遍了整个海湾也没有找到一个良港,只好是选了一个不算太差的海岸停靠。周不疑知道自己定是偏离了航道。不过事已至此,只能是先安顿下来,然后再慢慢寻找前往大港的路径。不然将近两千人的吃喝拉撒,全在船上,那可真叫人吃不消的。更何况周不疑本就是打算在吕宋开一块土地,供给货站,要是真的在大港等几个吕宋控制牢固的城池停泊。近两千人的船队,在吕宋也是一支不小的力量了,恐怕会惹来无数目光关注。这时候的吕宋,风云乍起,土王和各个部落的长老都在跟许柴佬明争暗斗,周不疑在此地有毫无根基,贸然涉入其中,并非好事。
上了岸,不论是周不疑、胡不悲、卓不凡、灵霄这些高手,还是那将近两千的流民。都感到一阵的轻松。人啊,只有踏踏实实的站在土地上,才能获得无限的力量,才能感觉到自己还活在这个世上。
国人向来讲求衣食住行,离开了船只,就意味着他们需要为自己建造出来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幸好之前周不疑就是想着自己找块地方开辟出来做根基,以后不用在粮食方面受制于人。工具带的倒是挺全面。斧锯凿铲,都带了不少。面前又是一座热带雨林,在勤劳的浙江人民手里面,又一座原始森林遭到荼毒,无数幢简易房屋将要拔地而起。
好吧…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伐木工在伐木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吕宋岛的土著部落,看规模是一个不小的村寨,看起来越有有万户人家。伐木工偷取财物不小心被土人发现了,土著们为了保卫自己的领地与外来的侵略者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好吧…我承认这些都是废话,其实就是一个伐木工看见这村寨有着不少的黄金装饰,心下贪婪,想要偷偷去拿他几块,谁知道竟然不小心被土著捉了个正行,土著原本打算将其杀死后,腌制成肉干,伐木工为了保命告知土著,周不疑的船队上储藏得有大量的粮食工具以及一些做工精良的兵器。土著的部落首领贪念大起,准备干他一票。
洪武五年正月,吕宋国派遣使者进攻明朝。永乐三年,也就是三宝太监第一次下西洋的时候,途径吕宋,奉旨册封当地明人领袖**人许柴佬为吕宋国总督,统揽该国军政大权。不过,虽说吕宋这时候算是一个国家,所在岛屿也是以吕宋冠名。不过…许柴佬这位吕宋总督所能控制的范围…也不过是吕宋岛的北部,在吕宋岛的中部,有一个能与之抗衡的国家一一冯嘉施兰。而即便是吕宋国所谓的全境,明廷册封的所谓吕宋总督许柴佬也不能完全控制,大大小小的部落首领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主人,若不是当年郑和宝船船队的规模宏大,船坚兵利让这些大大小小的部落长老心生畏惧,许柴佬也无法控制吕宋了。不过尽管如此,吕宋国国境之内还有不少蛮荒之地、土人部族,有的跟吕宋贵族交好引为奥援。有的…则是占地为王,心怀叵测。很遗憾,周不疑就碰上了这么一伙人。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郑和下西洋巡莅菲律宾群岛时,奉永乐帝诏书封**旅菲侨领许柴佬为吕宋总督,统揽该国军政大权。
然而在‘明史外国传’中似乎并无许柴佬其人其事,只是说“吕宋居南海中,去漳州甚近。洪武五年正月遣使偕琐里诸国来贡。永乐三年十月遣官赍诏,抚谕其国。八年与冯嘉施兰入贡,自后久不至。”
‘明史宦官传’里面更没有提到郑和是否真的册封了许柴佬,明实录国榷在永乐三年十月的记载中也并未提到许柴佬其人。只有一本叫做《西班牙人到来以前菲律宾的千年史》据说提到了这个人,但是有没有我没看过这本书,也不知道。
第三章落脚之地
“昝巴,你确定那个明人说这伙人不是大明朝廷的军队?”看着高大好似小山一样的福船,部落首领秂厹匒突然萌生了几分退意。他听族里的老人们讲,在不知道多久前,具体多久他们也不知道,只知道一个叫做大明的庞大部落派了一个叫郑和的人,率领了一支庞大的船队,经过了吕宋,强大的吕宋国王和吕宋城里面居住的长老们匍匐在郑和的脚下,将部落的统治权交给了一个叫做许柴佬的海盗。难道说这是郑和的船队?要是是大明的船队,自己敢去抢东西,那就是找死!
“首领,刚才那个明人说了,这只是一个叫胄布衣的明人的船队。跟郑和没有关系,况且你看。只有几个拿着剑的武士,还松松垮垮的不成样子,其他的都是普通的仆役。”昝巴肯定的回答道。“首领,做一票吧,要是这一票干下来,今年冬天就好过了。”
“仆役也不好对付,你忘了许柴佬那个海盗手底下的一千奴仆了?那可是连大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