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气宗的形意宗师
其实薛清凌武学功力也极为深厚。他与周清玄同属华山双雄,武功相差不算太多。剑宗着重剑术的招数变化,而薛清凌练功偏偏注重力度,讲究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扬己之长,攻敌之短,提高其克敌制胜和防身自卫的能力。他特别讲究下盘重心的稳定,认为练武就是让自己身体在运动中重心逐渐下沉,使自己下盘重心稳如磐石。
下盘的重心一稳,则人就不会发飘,所有想作的动作都会得心应手。这时身体的能量会以重心为原点生发开来,放大开去。薛清凌幼年失怙,身体有了亏损,但他相信勤能补拙。因而他练功极为刻苦,是一代剑术大师。作为一代宗师,各路剑法皆在胸中。舞剑之时,他持剑在手,常收敛笑容,刷地亮开架式,两只眼睛像流星般一闪,眼波随着手势,精神抖擞地舞将起来。只见那剑就像一条银龙绕着他身体上下翻飞,左右盘绕,越舞越快。别以为他只是一味图快,该慢时,他亦剑若柔风拂面,又如白云行天,舒缓而自如。总之他舞起宝剑来,静若伏虎,动若蛟龙,缓若游云,疾若闪电,稳健而又潇洒。
此时薛清凌杖剑出击,心怀必胜之志。冬日的阳光射进他的眼中,使他的目光更加咄咄逼人。他专寻对方武功高强者进攻。只见锦衣卫一汉子打得忘形处,似乎忘记这是滴水成冰的日子,脱掉锦衣卫官服,只穿猩红的褂子,下着熟皮色崭新袴子,脚上是深蓝色布袜,裹在麻鞋中,在阵前混斗,如入无人之境,众多气、剑宗**倒在他的刀下。
薛清凌见状,挺剑截住这汉子,二人你来我往,好一场恶斗!薛清凌运用内功,那剑锋变得越发寒气逼人。这凶猛的气概震慑了那汉子,不觉连连后退。刹那间,薛清凌高大的身躯抢前几步,望着汉子眉心,一剑劈下。汉子举刀相迎,哪知薛清凌运此招足了力道,汉子挡剑用力过猛,“当!”手中的刀竟脱手而飞。薛清凌顺势变换手法,手起剑落,正中汉子脑门,涌出来的鲜血染红了他的头脸。但汉子眼睛还不服气地瞪着,接着一声闷响,跌倒在地。制服强敌,薛清凌又回身勇斗十余名锦衣卫高手,剑剑见血,招招不空。
周清玄亦不甘落后,奋勇争先,亦敌住一名锦衣卫高手。只见他两眼盯紧对方,眼神中有一股威慑力。接着举剑直刺,对方顺势阻挡,那知这只是诱敌的虚招。周清玄手腕一挑,剑刃一翻,便成了向下斩击之势。对方又举刀相抗,却被震得双手发麻,倒退三步。周清玄抢前几大步,朝着对方又是一记斜向反劈。几个回合以后,对方已经只有招架之力,无还手之功。周清玄看准机会,闪电般击出致命一剑,正中对方下腹。对方只觉腹部疼痛难忍,钢刀一摔,整个人栽倒在地。
气宗、剑宗众**见各自宗主如此神勇,倍受鼓舞,人人奋勇向前,个个争先杀敌。锦衣卫众人见大势已去,又无头领指挥,都是各自为战,遂无心恋战。先是个别人弃刀逃遁,接着是众人且战且退,随即一哄而散,朝密林里逃去。
气宗、剑宗众**见状,准备尾随追去,不使其逃脱。
周不疑打了个响亮的口哨,高声喊道:“师弟留步!”
然后拱手向周清玄、薛清凌二位宗主禀道:“掌门师尊、薛师叔,我华山二宗有隙,方使锦衣卫有机可乘。锦衣卫固然可恨,但那些锦衣卫力士和火器营的兵丁也是受人驱使,他们与我二宗并无过节,不少人还与我华山打过交道,望师父师叔放过他们,切莫赶尽杀绝。”
周清玄和薛清凌四目对视,觉得周不群说得有理,使被双方众**说:“不群说得有理。就放过他们吧。我气剑二宗今日通此劫难而不灭,也是天佑我华山派!”
二派**闻听宗主教诲,都觉有理,遂倚马可待停下追击的步伐,重新聚集在各自宗主的身边。
锦衣卫和陕西卫所的残兵见对方并未追来,也停下脚步倾听二宗宗主的话,深有感触。他们感到这一仗打得真是莫名其妙,都为了什么呀!此次打了败仗,他们都在为自己的出路担忧。锦衣卫还好,都是勋贵子弟,朝廷各个实权位置都是他们的叔伯姻亲占着的,说几句话打几场笔墨官司,这事情也就过了。谁会抓住不放?谁敢抓住不放?
可是那群兵丁可就回不去了,他们都是老实巴交的底层军人,没有什么亲属在朝中位高权重,为这次任务失败背书,多会落在他们的身上。这群军人深知朝廷的仁厚道义下掩藏的冷酷无情,如此铩羽而归,等待他们他们将是黄泉之路。他们都是精壮汉子,当然不甘心如此下场。他们的出路行在?有的人决定从此浪迹天涯,**江湖。也有人见周清玄和薛清凌二人为人和善,通情达理,决定加入华山。
由两百多名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或许锦衣卫算不上?)组成的大军就这样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降的降。除了锦衣卫诸人,无一人返回。念着同生共死一回,返回西安的锦衣卫众人号称火器营全没。这是锦衣卫自建立以来从未有过的败绩和耻辱,更不要说这一百多的精锐是朱九是通过关系借来的。是役锦衣卫的颜面尽失,也是朝庭的颜面尽失。为了掩饰锦衣卫的这次惨败,朝庭从来不提起此事,并不准有片言只语留存于世间,记载于书籍,权当没有发生。因此数百年来,人们找不到有关此役的半点官方记载;只是点点滴滴流传于民间。
不过,这次气、剑二宗的胜利也是惨胜。二宗死伤弟兄百余人。周清玄清点气宗,精锐**中只剩下周不疑、岳不群、胡不归等数人。薛清凌清点剑宗,精锐**中只剩下杨不弃、楚不明、宋不伤等数人。两宗都元气大伤。
大战结束,山谷复归于平静。不知什么时候开馆,山里又刮起了白毛风,天气阴沉,天幕低垂,满天是厚厚的、低低的、灰暗的浊云。巍峨挺拔的华山主峰淹没在浊雾之中,大雪又纷纷扬扬地下了起来。远山近岭如披玉甲,更有千树“梨花”竞相开放。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山野,摇撼着古树的躯干。山风呼啸,怪声地怒吼着,咆哮着,仿佛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它的驯顺的奴隶,它可以任意地蹂躏他们,毁灭他们。群山轰鸣,似雷霆滚过,林涛澎湃,如惊涛击岸,华山上树木苍劲的枝条在狂风中挣扎,发出凄厉的尖叫。天空中见不到一只飞鸟,就连骄傲的苍鹰,也不敢在这样的天气里,试试它的翅膀。听着大自然雄壮的冬之交响,想想刚刚结束的这场恶战,此时的山风、飞雪、林涛、低云,似乎成了大自然对这场恶战的回音。
……
此次变故,起于双方的争雄,终为奸人所乘。周清玄扪心思过。自己见识浅陋,居然没有看出锦衣卫对气、剑二宗所包藏的祸心,居然轻易应邀去西安当什么教头,结果使自己身陷囹圄,给了锦衣卫和奸人柳清言可乘之机,这才引出了这场灾祸。周清玄起想越觉内疚,心中感念对不起祖师。原打算自裁谢罪,却被时常留意他动静的周不疑拦下。
周不疑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好不容易才使他打消了这个念头。他决计不再尸位素餐,要将掌门之位传给周不疑。周不疑决非那种觊觎高位的人,坚辞不就。周清玄称自己有此念头决非自今日始,自己早就看好周不疑,认定其为可造之才,平素即悉心栽培。在此次恶战中,周不疑即表现出过人的胆识、果断和冷静,完全具备了作为宗主的素质。
通过这次大变故,只是促使自己早下决心而已。周不疑称自己年轻辈分低,恐难当此大任。周清玄却说周不疑武功高强,人品一流,头脑清醒,遇事冷静,定能服众。周不疑还是面有难色。周清玄见状,发动众**苦苦相劝,周不疑这才勉为其难,登上宗主之位。办完此一大事,周清玄从此退出江湖,带着吕清铖隐居后山思过崖,不再过问武林中事。(未完待续。)
第一章新的时代
比之周清玄,薛清凌自责更重。他深诲自己无识人之德,居然只自重柳清言的所谓聪明才智,对其言听计从,而未认识其人品之低下,用心之险恶,手段之卑劣。这次气剑争雄,就是这个这个武林败类一手撺掇起来的。当时自己想得很简单,就是要使同为华山派的气、剑二宗分出个高低雌雄,说穿了一口“气”。
没想到柳清言包藏着如此之祸心,竟然**武林,和锦衣卫联起手来。看他的架势,不仅仅是要消灭气宗,还要消灭剑宗,甚至整个华山派。如若得逞,自己如何对得起剑宗先辈,华山派祖师!薛清凌心中的悔恨简直无以复加。幸亏在最后关头大家识破了锦衣卫的祸心和柳清言的伎俩,双方联合起来,在悬崖边奋起,方携手图存,自救二宗于危难。
薛清凌有深厚的道学造诣,信奉道家学说。清静无为是他尊奉的信念,尊道贵德,天人合一是他的最高信仰。他反思自己这许多年来的所作所为,有违自己的本心和信念,深陷于名利场之中。通过此次劫难,他似乎已大彻大悟,决定出家为道。至于剑宗内部大小事务,甚至他的继任者,他也全不作安排。他认为剑宗之兴衰,全在天道自然,非人力可为。天兴剑宗,则剑宗自兴,天灭剑宗,则剑宗自灭。
从此以后,薛清凌携其妻韩清秋隐居朝元洞,终日念经打醮,悔过自新,不问世事。
周清玄时代结束了。与之同时结束的,是五岳剑派之中,华山派一家独大的局面,虽然比起原来整个华山派只剩下一个清字辈长老(如果不算风清扬的话),五个不字辈**,剑宗的三个不字辈**还被赶出华山的局面好上很多。还留下来一个先天境界的大高手坐镇后山,可是,往日那般华山派以一派之力力压五岳,领袖群伦抵抗魔教,势追五大门派的日子。从此,一去不复返了。江湖,在失去了华山派这个庞然大物之后,将会如何演变?一切,都不得而知。
周不疑承袭了华山掌门之位,虽然借着那场恶斗,剑气两宗合二为一,华山派归于一统。可周不疑却不敢有丝毫的懈怠,非但不觉得轻松,反而觉得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这次与锦衣卫恶斗,实是被逼上梁山,决非气、剑二宗任何一宗的本意。周不疑明白,此次虽获惨胜,但和锦衣卫的仇算是结下了。锦衣卫是朝庭鹰犬,势力强大。和锦衣卫结仇实为下策中的下策,不得已而为之。锦衣卫决不会善罢甘休。况且在锦衣卫后面的是朝庭。以华山派的力量,不管个人武功多么高强,也断无可能与朝庭对抗。
面对如此危局,接下来该怎么办?周不疑寝食难安,夙夜思虑。从前作为大**,他可以不考虑华山派前途,因为有掌门师尊在,跟着走就成了。但现在他作为一派掌门,事事他都必须深思熟虑,必须为众**前程和性命作想,必须为华山派的未来着想。周不疑思前想后,觉得为今之计,绝不能坐以待毙,非常时期必作非常之安排。
周不疑已从被俘的的火器营精锐那里获知,这次他们前来剿灭气宗,并非是锦衣卫指挥使赛哈智的意思,更不是才登基不久的今上旨意,甚至宫中至今都不知道这码子事儿,全都是锦衣卫陕西千户所一手策划、实施,是朱九这名锦衣卫在陕西掌舵人的意思,只是他的个人行为。
或者说,是太宗皇帝驾崩过后,虽然今上东宫因为先帝打压并未训练新的十三太保,也拿不出人来代替他们,可今上与文官实在走得太近,朱九这帮潜邸老人在太宗还在朝的时候可没少得罪这群措大。而今太宗龙驭上宾,今上登基临朝,要是拿不出来点儿说得过去的功绩,塞哈智是指挥使,又是个老实人,安安稳稳的还能熬过这一任。可朱九他们这些人,恐怕今上驾崩,太子登基亲政之前,都不会有什么大用了。
而华山派,高矮胖瘦正好。首先华山派名望极大,直追少林武当峨眉崆峒昆仑这五大门派。可内部又为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理由分为两宗,收拾起来比起其他势力相对较弱的门派还要轻松。于是乎,十三太保们决定!就华山派了!
不过虽然十三太保也算得上是天子亲军、天子近臣、甚至…天子家奴,颇得皇上信任。但当今陛下表面上宅心仁厚,可几十年的太子做下来,暗地里疑心颇重,最怕的是臣下拥兵自重,谋反篡位,觊觎皇权,因而对臣下防范甚严。锦衣卫虽专为皇上服务的特务组织,皇上一方面高度信任,但另一方面又严防其为一人所专。此次锦衣卫陕西千户所不禀告皇上领取旨意,就擅自派兵外出,决下等闲之事。
这在皇上那里事态可大可小。若无人在皇上那里生事,则事态可小;若有人在皇上那里生事,则事态可大,甚至可以大到治罪杀头的地步。而那锦衣卫陕西千户所千户朱九或者说十三太保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