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怜黛心玉娇溶
窬晡炊ǖ奶罚捶⑾帜侨耸蔷灿疤玫闹鞴堋ァ?br /> “王妃小心。”
水溶脸色已变得苍白,额角有隐隐的汗滴,目光冰冷如三九严寒之凛冽北风,看向那边的混乱。
忽听“哎哟”一声娇呼,元妃的身体生生的扑倒在地上,石板坚硬,她痛得蹙起眉头,地上那些珠子发出柔和光芒,黛玉眉头微蹙,被水溶拥在怀里动不得,只有吩咐一旁的丫鬟:“还不去把元妃娘娘扶起来!”
晴雯因被边上的小丫头拉了一把,幸好没有摔倒,却离得元妃最近,听了黛玉的吩咐,便弯下腰去,伸手把元妃扶起,小丫头们也都凑上去,元妃狼狈的被她们扶起来,发髻散乱,膝盖处隐隐渗出血腥的红色。
“娘娘恕罪,那珠子奴婢平时戴的久了,不想松了绳子,散了一地,累娘娘受伤,奴婢万死莫赎。”那绿衣女子正是早起太后刚封美人的谨贵人的贴身丫头,她见元妃受伤,急忙上前,跪在地上连声请罪。
“妹妹言重了。”元妃忍着膝盖的疼痛,看向绿衣美人的目光带着一丝愠怒。但她知道此时不是发作的时候,便把心中怒气强忍下去,脸上绽开一个淡淡的微笑,“本宫没事。”
“嫂子没事吧?”秋茉愤怒的看了一眼那边正在演戏的元妃和绿衣美人,转身走到黛玉跟前,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一番。
“妹妹放心,我没事。”黛玉淡淡一笑,感觉到水溶搂着自己的手臂在微微的颤抖,知道他的怒气已经隐忍到了极点,再没有认出来说话,他便要爆发了。
“混账东西!”皇上听到黛玉的一声‘没事’之后,方移开关切的目光,转身冲着绿衣美人呵斥了一句,目光蓦地变得冷冽。
“奴婢一时疏忽,求万岁爷恕罪。”绿衣美人再次跪倒在地,连声求饶。
元妃摇摇晃晃闪到一边,禁不住惊出一身汗来,俏脸瞬间变得煞白,她极力保持着脸上温柔笑意,袖中纤细的手却已经打起颤来。
“来人,把她带回宫中,关进宫监,听候处置。”皇上浓眉紧蹙,吩咐左右的护卫。
“皇上饶命,奴婢一时疏忽,不是有意的,皇上……”绿衣美人惊呼一声,瘫软在地上,手中几颗残留的珠子也撒落在地,艳红色的香珠血滴子一般在青石路面上跳跃着。
“咦?”子詹突然从人群里冲出来,快步走到那绿衣美人的身边,伸出小手一把抓住她的手腕,另一只手在她的手心里,抽出了一根红色的丝线,“这就是你那串红麝珠的线吧?怎么——”
“啊——你胡说什么?”绿衣女子原本还在狡辩,以为自己做的天衣无缝,可以侥幸逃过这一劫,谁知罪证被一个小毛头给抢了去,她也顾不得看那孩子的面目,便劈手去夺那丝线,同时手上用力,把子詹推倒在地上。
子詹吃痛,大叫一声:“哎呦,我的屁股!”紫鹃忙上前去,扶起了子詹,发现子詹的屁股底下有几颗红麝珠,原来是它垫得子詹的屁股更痛些。
早有护卫上前,把绿衣美人扭倒在地,夺过了她手中的红线,交到皇上的手中。
“好狠毒的女人!”太妃此时站在皇上身边,看着那根红线,那原是专用来串珠串所用的丝线,应该是坚韧无比的,这根线的断口齐刷刷的,一看就是用利器割过,只有细微的一丝连接处出现了毛茬,可见断珠之事是有预谋的。
皇上的脸色铁青着,看着跪在地上吓得说不出话来的女人,沉声喝道:“你把朕当傻瓜耍?”
“奴婢不敢……”
“如果朕记得不错,你该是谨贵人宫里的人吧?”皇上说着,目光往一侧漂移,看了一眼站在一边战战兢兢的谨贵人仇锦华。
仇锦华立刻跪倒地上,顾不得路面上泥泞的雨水,哭道:“皇上明鉴,这贱人是臣妾宫中的宫女不错,但这红麝珠,却是元妃姐姐今儿才送她的!”
()免费电子书下载
元妃大惊失色,立刻指着谨贵人尖声叫道:“你胡说!”
“放肆!”这样狗咬狗的滥戏没人愿意看下去。皇上一摆手,对边上的护卫道:“把她们三个,都给朕押回去。不用去宫监了,直接送大理寺监牢,吩咐王怀恩派人严加看管。”
护卫们答应一声,上前来把元妃,谨贵人和绿衣美人带走。
水溶一直咬着牙,愤怒的目光目送三人没了踪影,搭在黛玉肩上的手心里,汗水把她单薄的衣衫湿透。紫鹃早就拿了油纸伞来。在背后为二人撑起,挡住了逐渐变大的雨丝。
太后坐在掬月亭里,平静的品着茶,对外面的事情充耳不闻。原来,这也不过是她的主要目的,成败与否,她也没什么在乎的。
皇上看着三个妃嫔被带走,心中的怒气并没有减少多少。只是看着细雨中相依而立的水溶夫妇,心口又隐隐的疼痛起来。
“皇上,雨大了,快进去吧。”太妃看着皇上慢慢苍白的脸色,和他不着痕迹摁在心口的手指,抬起手,挽起他的手臂。这孩子,跟皇兄太像了。
“恩,皇姑母请。”皇上转身,和太妃一起入亭,看上座上淡然品茶的太后端坐在那里,便上前躬身施礼:“儿臣给母后请安。”
“皇上一来,这北静王府的园子更是热闹了。外边的事情处理完了?”太后笑笑,抬抬手示意皇上坐在她身边去,又疼爱的看着他,轻声问道:“你的脸怎么这么白?可是哪儿不舒服?”
“没事,朕听说太后高兴,来北静王府中赏园,所以特来凑个热闹。不想还没落座,边看了一出谋害北静王子嗣的好戏。”皇上也淡淡的笑着,看着太后的目光别有深意。
“哦,你说这话倒是提醒了哀家,张德喜,哀家给北静王妃准备的礼物呢?”太后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连声叫张德喜。
“在这儿呢,太后。”张德喜捧着一个黑檀木的盒子上前来,躬着身子,等候太妃吩咐。
“嗯,林王妃,这是哀家送你的礼物,盼着你给北静王府生个小世子,也让你母妃尝尝抱孙子的乐趣。”太后呵呵笑着,一张老脸似展开的菊花。
黛玉忙上前行礼,谢恩后,结果那个黑檀木的盒子。
“看看吧,看喜不喜欢。”太后微笑着说道。
黛玉回头,把盒子交给水溶,然后抬手将盒盖打开,却见里面是一块一尺见方的白玉山子,雕刻的是‘竹下品茗’,雪白的和田玉上,精雕细琢,一对品茗的老人神态悠闲,举止文雅,身后的竹林葱茏茂密,脚下的泉水线条流畅,似乎还能听见咕咕的泉声。最难得的是,那竹林上端,茂盛的竹叶上,白玉之中带着些许翠色,乃是玉中翡翠。十分难得。
皇上坐在太后身边,虽然离得远些,但也能看个大概,心中暗暗诧异,为何母后这次出手如此大方,竟然送了这样一个价值连城的东西?如今北王妃尚未生产,不过是怀孕两个月有余而已,按说也不是什么值得庆祝的日子。此时送这个,那待人家产下麟儿之时,又当送什么呢?
但黛玉素来心细,在仔细端详完这块山子之后,脸色苍白,脚下一晃,甚至有些站立不稳。
水溶感觉到身边的人一晃,忙腾出一只手将她扶住,轻声问道:“玉儿,不舒服吗?”
“没……没事。”黛玉把心中的惊慌压下去,稳了稳心神,对着水溶轻轻一笑。
水溶的心又揪了一下。好久没见到过黛玉这样苍白无力的微笑了,恍惚中,水溶又想起了第一次见到她时,王沐晖的母亲突然晕倒,众人慌乱后,她对自己那一下客气的微笑。
“来人,请云太医到紫竹舍。”水溶回头,吩咐了一声,把手中的沉檀木盒子交给了紫鹃,“好生收着,本玩刚回来还要细细的欣赏。”
“是。”紫鹃答应一声,抱着盒子转身下去。顺便去请云太医。
“太后,皇上,宴席已经齐备,还请太后和皇上及众位娘娘登船游湖。”水溶转身,对着上位躬身行礼。
“哎,对,咱们登船游湖去吧,哀家在这儿等了好久了。来,琴儿,扶着哀家。”太后说着,抬手扶住了宝琴,手上略一用劲,宝琴忙低下头去,听话的搀扶着太后起身。
“妾身略感不适,稍有失陪。请太后恕罪。”黛玉心中的确不舒服,太后赏赐的东西如针刺一般扎在心头,让她心绪不宁起来。
“溶儿,你陪玉儿去紫竹舍歇息一下,请太医给玉儿把把脉,太后和皇上,有母妃和你妹妹陪着呢,总是一家人,太后和皇上不会怪罪你们。”太妃脸上微笑着,心中着实担忧得很。谁知道刚才那一下子,有没有惊着自己的宝贝孙子?
水溶答应一声,和黛玉一起,目送太后皇上等人慢慢等上那只楼船,方转身往紫竹舍呃方向而去。
因天朝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倒有大半州郡濒海,皆多河泽湖泊,国人长擅治舟。
舟上构建数层,玲珑如楼,号称“楼船”,制舟之际良闻诸国。这御舟自然极为宽敞明亮,宝顶华檐,飞牙斗拱,如同一座水上楼台。
()
飘荡湖中,丝弦歌舞接着水音更显飘渺悠扬,眺望两岸杨柳垂碧,夹杂无数的灼灼繁花,不远处轻笼在烟雨里层叠楼台,在濛濛细雨间便如一卷最完美的画轴。
皇上立在这精致奢华的船头,看着那边一片紫竹林,心中感到一阵阵的不安。
蝶语轻歌 第16章 论纳妃李代桃僵
一湖新荷嫩绿,风凉似玉,船舱内有十几岁的小戏子在唱曲,歌喉如珠,正是说不尽的风光旖旎。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觥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唱到梦字,声音已经极低,如梦似幻,舞姿极柔,便如随风之柳,在漫天花雨间低迴而下,随着余音袅袅,旋得定了,臂间轻缕缓纱如云,纷扬铺展开去,终于铺成一朵极艳的花朵,盛放在红氆氇上。盈盈一张秀脸,便如花中之蕊,衬得一双明眸善睐,目光流转,顾盼之间,闪烁着淡淡的愁思,太后和几位妃嫔已经喝起彩来。
太后的酒量极好,这原是当年流放的时候,每晚睡不着觉,独自一人喝闷酒时练出来的,今儿太妃特地备了一坛子“梨花白”,此酒入口甘醇,清香甜润,实则后劲十足。是女人的最爱也是最怕。——喝的时候是享受,但不用几杯就会烂醉如泥,这女人喝醉了可是会出丑的。
皇上手指摩挲着酒杯,上好的和阗白玉,腻如羊脂触手生温,杯中酒色如蜜,隐约带着芬冽的香气。只是他心系那边的紫竹舍,无心品尝。
云轻庐把手从黛玉的手腕上拿起,轻叹一声,摇头道:“受了些惊吓,不过幸好没扭着腰,胎儿无碍,只是王妃心绪不稳。一会儿在下看着丫头们煎一剂安神汤,王妃服下,略睡一觉,也就好了。”
“嗯,有劳云大人了。”黛玉笑笑,表示自己没什么大碍。水溶的脸一直白着,心中的恶气未出,这股劲儿恐怕是拗不过来。
“王妃客气了。”云轻庐笑笑转身对着水溶又道:“王爷,下官先告辞,一会儿叫人送安神汤来。”
“嗯,太后在船上,就不请你过去了。”水溶点点头。目送云轻庐离开,转身叹了口气,把黛玉抱在怀里,舍不得放开,“玉儿,太后赏的那件东西,是不是有什么古怪?”
“王爷,可曾听说过竹子开花的故事?”
“竹子开花?”水溶有些惊诧,古书又说: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众人只道竹实乃十分珍惜罕见之物,并未有人计较竹子开花之事。
“王爷久居北方,这些事没听说也不足为奇,可是在南方,盛传一种说话:竹子开花,散尽繁华;竹花结米,子散妻离。”黛玉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里带着恐惧和悲伤。记得母亲死的那年,院子里的竹子开满了小花,洁白洁白的,细细闻来有淡淡的清香。原来黛玉小,不懂事,还把那竹子花采下来拿给母亲看,当时母亲含着眼泪轻叹一声:看来是该离开的时候了。
从那之后,黛玉深信不疑:竹子开花,乃不祥之兆,意味着死亡降临。
“怎么还有这种说法?”水溶惊道,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王爷叫人把刚才太后赏的东西拿来,仔细瞧瞧,就知道了。”黛玉无力的靠在水溶的面前,悲伤的往事让她心神俱裂。
水溶的心一沉,揽着黛玉的手臂更紧,沉声问道:“难道有什么古怪?”
“那竹下品茗原是我家的东西,不知如何辗转,落入太后手中,如今她又请了雕工那么细致的雕琢改变了原有的模样,亏了她舍得花银子,这只山子若是没有一万两银子的雕工,恐怕是不成的。那竹子开花雕刻的惟妙惟肖,跟妾身当年见过的一模一样。只是这?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