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色古香(重生潘金莲之纵横人间)
馐郎夏亩兄恢栏冻觯磺蠡乇ǖ娜搜剑砍烁改福鼓苡兴兀俊?br /> 灵儿悲从心来:真是想念爸爸!
孙逸南正卖力地擦玻璃,好一会儿没听到灵儿动静,一转头,看到她正盯着凳子发呆,神情有些伤感,就知道她是睹物思人,想爸爸了。
怕她太伤心,孙逸南就打发她干点活儿,
“灵儿,去端盆水来,这上面的毛巾都脏了。”
“嗯?噢!好的,马上来。”
灵儿回过神,赶紧去厨房端水,又拿了一块干净毛巾,换下拖把上那块脏的,洗了洗,跟着一起擦起玻璃来。
孙逸南管上半截,她管下面自己够得着的,这一楼三面都是玻璃窗,费了他们俩一个多钟头才擦完。
孙逸南体格健壮没觉得怎么累,灵儿干了一上午,早就累得满头大汗了,还剩下客厅地板没吸尘,灵儿实在是没了力气,
“哎呀,好累。”
说完,她就软塌塌地躺倒在沙发上,一点儿都不想动弹了。
孙逸南把凳子什么的收拾好,又拿来吸尘器开始清理地板,见灵儿累那样,不免心疼,
“你呀,就知道逞强,才知道累呢,这么大一房子,哪是你一个人能收拾的。我看呀,以后咱也别自己折腾了,每周请保洁公司来打扫一次吧,费用也不贵,再说他们干得也专业呀,我们公司也都是请他们来搞清洁的,即经济实惠,还节省时间。”
孙逸南边推着吸尘器边瞅了瞅灵儿,见她不搭话,以为她睡着了,等吸尘器推到灵儿跟前时,她也不睁眼,碰到她的右脚,她就乖乖地抬起右脚,碰到左脚,就再抬起左脚,孙逸南看着她那样子,不仅好笑,看来真是累坏了。
好半晌,灵儿才声音模糊地回答,
“好吧,就听你的。谁知道打扫屋子这么累呀,以前都是爸爸打扫,每次他干完了,都兴高采烈的,我还以为挺轻松呢。”
孙逸南放下机器,坐到灵儿身边,仔细地看看她,才发现灵儿正掉眼泪呢。
孙逸南忙把她搂到怀里,安慰道,
()
“爸爸那是为了让你们高兴呀,你也往好里想想,别尽钻牛角尖。”
灵儿摘下头巾,把头埋在他肩膀上,眼泪是止住了,嗓子还有些沙哑,
“妈妈那时候,也说要请人来收拾,有一段时间还想雇个保姆,爸爸就是不让,说是他不喜欢外人进来指手划脚,请保姆更不行,爸爸总说‘每天对着个外人,我还怎么吃得下饭。’所以,爸爸就把打扫卫生的活儿给包了,从来不说累,妈妈这才不提了。现在想想,爸爸该多辛苦呀。为了这个家,他付出的太多了,我们却从来没想过,该为他做点儿什么。”
说到这儿,灵儿又想掉眼泪了。
孙逸南靠到沙发上,让灵儿更舒服地倚在自己身上,轻轻地拍着她的肩膀,等她慢慢平静下来,才缓声说,
“你也别这么想,就说妈妈吧,她做的那一手好菜,为的是什么?不就是让爸爸吃得高兴,心情好吗?哥哥那么努力学习、工作,不也是为了让爸爸,出去跟别人家的儿子一比,腰板硬吗?你还用说,你就是这个家的开心果呀!你给爸爸带来多少笑声呀!那是什么都换不来的。”
听着孙逸南的话,灵儿不仅“扑哧”一笑,他说的倒是很有道理。
雨过天晴!
第一卷 【0225】
灵儿心情一好,马上就觉得肚子饿了,
“我饿了,咱们中午吃什么呀?”
孙逸南看她又哭又笑的,刮了一下她的鼻子,宠爱地说,
“你呀,本来我想给你做顿好吃的,叫你这么一折腾,时间也不够了,只能吃方便面了。”
说着就要起身,灵儿赶紧拽住他,从沙发上蹦起来,
“我来吧,今天给你做个‘共学生面’吃。”
孙逸南还第一次听说有这种面,倒要尝尝。
不到十分钟,灵儿就喊,
“开饭啦!”
孙逸南走到餐桌前一看,不仅笑出声来,
“我还寻思,什么是‘学生面’呢,这不就是方便面吗?”
灵儿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放到孙逸南跟前,解释说,
“这可不是普通的方便面,你看看,这碗里有火腿、鹌鹑蛋、虾米、小白菜,再撒上一层葱花,又好看又有营养,这可是我在学校里专门研究出来的,起名‘学生面’。怎么样?正宗吧?”
看孙逸南吃了一大口,她站在旁边盯着,就等着他发表意见。
“嗯,确实不错,啊——味道好极了!”
汤太热,孙逸南有点儿烫着了,边张着嘴巴,凉着舌头,边大声说道。
灵儿被他逗乐了,
“哈,怎么像广告语呀?”
她也坐到椅子上“呼噜呼噜”吃起来,边吃还边说,
“嗯,好吃,比我在学校时做的好吃。”
孙逸南笑着看她,夹了一块萝卜咸菜放到她碗里,
“你那是饿的,饿了什么不好吃呀,给你个窝头,你也能啃两口。”
灵儿“嘎嘣嘎嘣”嚼着萝卜,抬头看了他一眼说,
“哎,你一提窝头我想起来了,我那天在超市,看到有卖的了,还挺贵的,好像比馒头贵呢,哪天买给你吃。”
孙逸南一听,赶紧摇头,
“千万别买,小时候吃多了,现在想起来,嗓子还发涩呢。”
灵儿不信,
“吹牛,你吃什么窝头呀?那不是犯人吃的吗?”
孙逸南也不多说,怕灵儿听了心里难受。
他,忆起了年少时光……
孙逸南小时候,家里真是吃过不少窝头。
那窝头,就是用温水把玉米面和一和,团一团,挨着摆在锅帘子上,放蒸锅里蒸熟了吃,偶尔会搅进去一些青菜,那算是好吃的了。
这窝头刚蒸出来,吃着还挺软和,下顿吃,就硬梆梆的了。
童年时,孙逸南家里穷,爸爸是中学老师,但身体一直不好,常年在家养病,什么活儿都干不了。
整个儿家就靠妈妈一个人忙里忙外,他和哥哥要上学,还都是长身体的时候,除去爸爸的医药费,剩下来的那点钱,光买细粮,根本不够吃。
家里有点儿好吃的,都先让给体弱多病的爸爸吃,他们哥儿俩也懂事,从来不要。
大米和白面没法儿顿顿吃,经常是一小锅大米稀饭、几个白面馒头给爸爸吃,他们就是一大锅玉米粥和一大笼屉玉米窝头,菜里很少能看到肉星儿,那也吃得哥儿俩身体结结实实的,妈妈也整天笑着,虽然穷,但是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的。
孙逸南还常记得小时候的一件事。
有一年冬天,他们家还住着平房,要过春节了。
妈妈平时攒了点儿钱,过年寻思着,让两个儿子也能美美地吃上一顿馒头,就买了一袋白面,大清早就开始发面,十点多钟,就放到大蒸锅里蒸上了。
屋里热气腾腾的。
哥儿俩正是爱玩的年龄,今天却破天荒地不出去了,就眼巴巴地瞅着那蒸锅,一遍遍地问,
“妈,好了吧?什么时候开锅呀?这都蒸了多长时间啦?”
妈妈今天也特别高兴,瞅着哥儿俩笑的,
“快了,再过个十分八分的,就差不多啦,看你们馋的那样儿!”
平时看着哥儿俩吃窝头,妈妈也心疼,但日子也得计划着过呀,起码得让他们吃饱,别这个月顿顿吃好的,下个月连窝头都吃不上了,那可不行。
今天,终于可以让儿子也饱饱地吃上一回白面馒头了,看他俩直抿嘴那副样子,平时爸爸给他们吃,他俩还直说,
“爸,您吃吧,这窝头比馒头好吃。”
说着话,还真把那硬邦邦的窝头,大声嚼着,砸吧着嘴,吃得喷儿香的样子,让她这个当妈的,看了都心疼。
“你们两个馋猫,快靠边站着,再等会儿,马上就好啦。这不到时候,把蒸锅打开呀,出来那馒头还不如那窝头好吃呢,整个儿一死面疙瘩。别催啦,啊,再耐心等会儿。”
娘儿仨就站在锅边,你一句,我一句说着,都兴高采烈的。
那心情,就是过年的气氛。
…………………………………………………………………………………………………………………………………………………………………………………………
第一卷 【0226】
那一年,也不知是哪里闹灾,讨饭的特别多。
哥儿俩正等得心焦呢,院门外来了两个讨饭的。
一男一女,一看像是两口子,虽然穿着破旧,但还利利索索的。
那男的背有些驼,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军用棉袄,右胳膊肘处破了,露出里面的棉花来,肩上搭着个大布口袋,前后都是半开口的,里面装着乞讨来的粮食,轻飘飘的,没多少,手里端着一个缺了口的大陶瓷缸子,眼珠子乱转,显得很老练。
那女的脸颊清瘦,短头发,穿着一件碎花棉袄,也看不出个年龄来,站在那儿,还有些不好意思,只是盯着那热气腾腾的蒸锅看。
一望她身后,还背着个小男便孩,看模样也就三四岁,正睡着呢,仔细端量还眉清目秀的,只是好多天没洗了,脸上有些灰尘,显得憔悴。
闻着锅里飘出来的馒头香味儿,那男的就冲妈妈说,
“大姐,俺们一家三口都饿了好几顿了,您就行行好,给俺一个馒头吧,俺媳妇是个哑巴,不会说话,俺那孩子还没吃过馒头呢,大姐,您行行好吧。”
说着,还往前凑了凑,把个陶瓷缸子举得老高,满脸的乞求。
妈妈平时就是个热心肠的人,心地也善良,最看不得别人受穷挨饿。
她一见那娘儿俩可怜样儿,二话不说,掀起蒸锅,把洗净的锅帘子摆在旁边,又舀来一大碗凉水,先把两手放到水里浸一浸,然后就边吹着眼前的蒸汽,边麻利地从蒸锅里往外捡馒头,还不时地用凉水沾沾手,那蒸汽太烫了。
三两下,就把上面那层大帘子上的馒头都捡出来了,转回身看看那女的,又问那男的,
“哎,你们装哪儿呀?有东西装吗?”
那男的看着白面馒头,直咽口水,想着能给他一个吃就谢天谢地了,一回神,听妈妈这么说,有些没明白过来,
“啊?您说什么?”
“我是说,这些个馒头,你们用什么装呀?”
妈妈热心地冲那两口子说,就差没去摸那孩子的脸了。
那男的这才明白过来,赶紧上前,
“哦,有,有,有!在这儿,这儿有的是地方!”
他把身前的口袋给抻开,乐得露出一口黄牙,他万没想到:
这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好心人!
“来,你抻着,我给你往里装。”
妈妈眼睛都不眨一下,就把那帘馒头,全都装到那男乞丐的口袋里,一个馒头,碗口大,足有三两重,七八个白胖的家伙,把个口袋抻得胀鼓鼓得,沉甸甸地往下耷拉着,妈妈看着满意地笑了,
“这回,你们呀,两三顿不用饿肚子了。”
“真是谢谢大姐,谢谢,您真是菩萨心肠呀!老天爷保佑您,真的,俺们全家,谢谢您的大恩大德!”
这时候,那男的才露出真情来,不断地谢着,那女的虽然不会说话,但眼里有了泪花,跟着那男的一个劲儿鞠躬。
“谢什么,谁没有困难的时候呀,你们这也是逼不得已,谁愿意出来讨饭,看人脸色呀。”
()免费电子书下载
妈妈忙摆着手,不让他们再鞠躬,这会儿她倒不好意思了。
那一家人,边谢边往后退着走了几步,然后才慢慢转身往外走,妈妈往前送了一段路,边走还边嘱咐,
“那馒头趁热吃吧,凉了就不香了,快趁热吃吧!”
直送到他们转出院门,妈妈才乐呵呵地回过身来,看到自己的两儿子傻愣愣地站在那儿,她还直说,
“多可怜的人呀,咱们可比他们强多了,你们天天有的吃,有学上,可得珍惜了,看看那些讨饭的,多不容易呀,背井离乡的。”
回到屋里,洗洗手,转到锅边,又习惯性地在那碗温乎了的水里沾了沾手,把上面那层帘子拿了下来,放到一边,
露出下面一层小帘子,那里剩下来的是五个馒头,
“好啦,轮到你们吃了,还剩下五个呢,要不是寻思你们等了那么长时间,我真想把这锅馒头都送给他们呢。”
哥儿俩一人拿起一个馒头,香喷喷地吃起来。
当时,他们真以为妈妈能那么干:
一个不留全送人!
他们那好心肠的妈妈,也不是没干过那事儿,等把吃的都给送出去以后,才想起来,自己家人还没吃呢,这就是他们那个妈:
一辈子尽为别人着想。
那时,他们家虽然物质上很贫乏,精神上却是富足的。
爸爸只要不卧床,就会去买书,他对书的痴迷程度,远远高于其他物质上的享受,为了省钱,买的自然是旧书多,但那些大多已经看过,所以,为了淘到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