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师





  张流冰一皱眉:“这是什么样的地方,碑林、塔林?”
  游方摇头道:“不对,那些去处仍是地气属性过于强烈,虽适合最后的淬炼,却不适合此时的你。没去过古玩旧货市场吗?越大越好。”
  张流冰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多谢前辈指点!”
  游方一摆手:“同道中人江湖偶遇便是有缘,指点你几句只是随口之劳,不要忘了将我方才的话转告你父。今后我还会询问消息,请问如何联系你?”
  张流冰赶紧将自己的手机号码、办公电话、电子信箱、通信地址都说了出来,又想起寻峦玉箴的“正事”,还想再多说几句,只见眼前一花,“李丰前辈”的身形一闪一飘,就似魅影般消失于路旁的树丛中。好高明的身法,眨眼间就毫无痕迹,仿佛刚才根本未曾存在。
  想从内心深处真正的震慑一个人,有两种手段:一是指点他尚不了解、却又非常关切的玄妙;二是展示他最擅长、最自信的本领,却比他更加高明。游方在张流冰面前,两种手段都用上了。
  张流冰最擅长的就是身法,不愧“流冰”之名,而游方抓住他一次还不算,最后不动用神识等秘术手段,就是展现身法功夫离去。
  他的身法本就比张流冰高明一点,而且暗中运转内劲蓄势已久,不打招呼突然而去当然显得飘忽莫测。另一方面张流冰刚才查看玉箴有些耗神过度,影响到感官知觉的敏锐程度,因此觉得游方消失的更加诡异。
  张流冰定在原地,震惊之色半天也没有退去。“李丰前辈”在他心目中已经是高明的不能再高明、神秘的不能再神秘、佩服的不能再佩服的高手!其实游方的功夫比他强不了多少,无非是领先一步化灵觉为神识,更兼有一柄煞气凌厉的几乎无法控制的宝刃。
  等他回过神来,立刻飞奔出中大校园,不顾时间还是凌晨,在车上就给父亲打了电话。
  游方并没有走远,在暗中看着他打完电话匆匆开车离去,心中暗道:“混的很不错嘛,夜里出来练功还开着宝马。今天已经搞定了你这个空子,将来在广州如果手头紧,房租伙食费就有着落了。”
  ……
  张玺真去澳洲了,随国内钢铁企业矿价谈判代表团一起去的,他倒不是为了参与铁矿石价格谈判,而是借这个场合确定明年的船运业务计划。本计划两天后才回广州,但是这天后半夜接到儿子从国内打来的电话,提前结束行程一大早就赶往墨尔本机场,乘机回到香港。
  张流冰也没闲着,当天驱车从广州前往香港与父亲汇合。一见面,张玺再次详细询问了事情的经过,尤其是查看那枚玉牌的情形。
  然后父子两人去拜访了张玺的一位叔父,也是当年亲眼见过寻峦玉箴、且完全信得过不会走漏风声的自家人。
  那位老叔父见了张流冰拍的几十张手机照片,又输到电脑中放大观看,连连点头惊讶不已,与他记忆中的寻峦玉箴是一丝不差。张玺让叔父暂时莫要对任何人提起,又马不停蹄带着儿子回到广州,当时已经是半夜了,直接来到中大校园。
  张玺可是一位老江湖了,在永芳堂前重新模拟昨夜的现场,他亲自“扮演”游方,让儿子重复昨天的一举一动,尽量不要漏下任何一个细节。待到永芳堂后张流冰被“抓住”之时,张玺也是惊疑不已。


  张流冰印象最深刻的是那犀利无匹的煞气,张玺想到了陆文行的佩剑秦渔,因为它是与寻峦玉箴一起失踪的。但他不敢肯定“李丰”完全是凭借一柄煞刃才有如此威势,毕竟儿子形容的太可怕了,高手既然不欲伤人,一般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张玺却不清楚游方还不算真正的高手,动手时刚刚化灵觉为神识半秒钟都不到,没有丝毫的经验,已能够激发器物的灵性,却差点控制不住秦渔的煞气。——这谁能想到?
  更让张玺心惊的是,在那种情形下,“李丰”仍然能轻松抓住张流冰而不伤人。作为父亲,儿子最擅长的本事很了解,自忖就算换做自己,稍不留神也不容易办到。
  其实游方抓的并不轻松,差一点就让张流冰跑了,但张流冰本人的感觉大不一样,事情拐了一道弯转述总会有点偏差。况且张玺虽是高手但也不是所有功夫都强,单纯论拳脚身法之灵活游滑,比游方还差点。
  更重要的一点是游方后来表现出的“高人风范”,竟然将寻峦玉箴大大方方交到张流冰手中,丝毫不担心他会带着东西溜走。
  离开永芳堂后又来到那盏路灯下,张玺问儿子:“那位前辈就这么将玉牌交到你手中,也没在一旁盯着你吗?”
  张流冰:“是的,李丰前辈站在树下,背朝我有一丈多远,连看都没有看一眼。”
  张玺心有余悸道:“儿啊,你幸亏没有乱动念头,企图拿着寻峦玉箴溜走。他那么做,一方面是让你好查看仔细,另一方面也是在试探你,同时试探我们张家人的行事之风。”
  张流冰微怔道:“试探张家?”
  张玺:“那人必然与我寻峦派大有渊源,带着传承信物而来也必有用意。如今想接触寻峦派的核心,当然是找我、陆长林、包旻三人。看来他还有所疑忌,故此要试探各家的反应以及行事之风,似有暗中考察之意。”
  张流冰:“那他的目的是什么呢?”
  张玺:“这还不是你所考虑的问题,此事暂且莫要声张。我看此人对你的印象应该不错,否则不会开口指点你的灵觉修炼。”
  张流冰:“我觉得李丰前辈的指点相当有道理,令我有茅塞顿开之感,您以为呢?”
  张玺沉吟道:“我不是不清楚你的情况,但是作为我儿子,你的生活优越,且不缺秘法传承,所以只要中规中矩按步就班习练,肯下功夫日积月累最终水到渠成则可,其他的事都看自己的悟性。而我平时太忙无暇多管你,如此习练也可磨一磨你的纨绔浮躁之心,所以就没有特意指点太多机巧。
  而那位前辈一见到你,就能看出以你的情形如此淬炼灵觉有不妥之处,如此倒也罢了。最难得他指点你的锻炼之法,其设法之巧妙、对症之精准令人佩服。虽是简简单单一句话,能信口拈来,这份深厚的功底连为父都自叹不如。有些事讲究机缘,其实你的积累已经够了,昨夜遇见那位前辈就是你的机缘,往后就按他指点的方法锻炼灵觉,对你早日掌握神识定然大有裨益。“
  张流冰:“有机会我一定得好好谢谢那位前辈,但他原本是想见你的,如果不是遇到我,说不定你就能见到他,也好问清来意。”
  张玺笑了:“来意已经托你转告,还想怎么问?流冰啊,你还是缺点江湖经验,那人就是冲你来的,本来就没打算直接见我。很可能他早已发觉你在此淬炼灵觉,昨夜故意在永芳堂前等你。”
  他考虑的事情自然比儿子更多,假如来人拿着寻峦玉箴直接找到他,会出现什么情况不好预料。以张玺的身份自然会尽力留下师门传承信物,至于他用什么手段留下可说不好;如果来人不想给的话,也不敢肯定会出什么事情。让张流冰验玉传话,试探张玺的反应,是最稳妥的办法。
  至于转告的那句“受人之托信物只能交到寻峦掌门之手,而寻峦派如今无掌门则不便相交”,似是大有深意,让张玺很是捉摸不透。
  是偶尔得到寻峦玉箴想私下要点好处?有可能但又不像。难道是与本门大有关系的高人,得到陆文行的遗物并受遗言所托,前来整顿寻峦派如今群龙无首不成体统的局面?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啊,那么他在暗示张玺设法收拾大局成为寻峦派掌门吗?
  张玺近三十年来对寻峦派的基业发展居功甚伟,而门派传承仍然处于一种无人主持大局的状态,他内心中不是没有想法,自认为是最有资格做掌门的人。可惜包旻与他彼此不服,而陆长林占据最有利的条件偏偏不是那块料,历史遗留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无论如何,“李丰”在张玺心目中也成了一位高人,而且非常有可能与寻峦派传承大有渊源。假如真是这样,他找回寻峦玉箴再得到这等高人相助,有很大的希望实现心中所想,就算不为私心,历代祖师爷恐怕也不愿看见寻峦派如今的局面继续下去。
  流冰这孩子不仅没有看清那位高人的面目,连名号都未问清楚,究竟叫李丰、厉风、倪峰……都不能确定,更没有留下联系方式。不过没关系,对方既然找上门来试探,迟早还会再联系的,等着见机行事便是。
  张玺这个老江湖有些事情猜对了,有些事情则完全想错了。游方在他面前算不上高手,但是江湖手段的确很高明。在牛然淼老先生面前游方尚且不怵,更何况隔着张流冰这个“空子”给张玺安门槛呢?
  当初打碎梅瓶之前只有五秒钟时间,而昨夜在张流冰面前那么长时间,足够小游子安好一连串的门槛了。
  但游方可没打算立刻再与张家父子联系,至少短时间内不会。昨夜偶遇张流冰事先也没想到,趁势为将来搞定寻峦派埋下伏笔而已,就似下棋留后手暂时不必再动。
  按游方自己的打算,刘黎交待的三件事需要按步就班的来,先练剑有真功倚仗,然后去寻找阴界土在云游中继续练剑,直至将秦渔的灵性完全养成,同时自己的秘法真功修为大进,最后再去搞定寻峦派。
  当务之急不是搞定寻峦派,而是搞定变得有些不太“听话”的秦渔。
  第六十八章 夜总会
  永芳堂周边是一个开放的场所,市井传说中的凶灵之地,夜半无人之时一般人不会随便来溜达,但是游方这种人就说不定了。假如那夜有人不小心看见了他与张流冰,说不定也会认为自己见鬼了,关于永芳堂的鬼故事又会多了一个,鬼多了两条。


  大凡这种地方,可能时不时都有习练秘法者光顾,这些年来此淬炼灵觉的绝对不止游方与张流冰两人,“鬼”也不止闹过一拨。地方虽“好”,但不够隐秘,游方可不打算再去了,至少不会在深夜里独自一个人去练功,再碰上什么人闹穿帮可就不好了。现代社会,表面上似乎看不到传统门派、秘法世家的痕迹,但其传承的底蕴不可小看,听说向左狐所在的松鹤谷向家自己就有各种适合锻炼灵觉的场所,传人平日习练很方便也很隐蔽,不必像游方这样跑到这种很可能会“撞鬼”的地方来。
  张玺一门比不上整个松鹤谷向家,但是他的儿子继承秘法比一般人容易多了。游方的悟性再好,若不是碰上刘黎,如今恐怕还在懵懂困惑之中呢,能否入门都说不好。
  但游方也有自己的传承底蕴,若不是莫家原八大门的自幼“熏陶”,哪来如今的江湖小游子?
  环境对人的影响太重要了,这便是人世间的风水。
  游方住的那套房子,有最后一间还没租出去,但是房东林音已经不再关心了。广州这个地方消费不低,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若没有住房按揭、子女上学等其他负担,每月一千七也足够一个人生活了,更何况游方与屠苏都是一次性付了一年的房租。
  林音已经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寻找李秋平的“事业”当中,上网发帖寻人、登晚报打豆腐干广告、在人流很多的各大商场、超市门前散发印有李秋平头像的传单。她还去了三年前曾工作过的中学,也是李秋平作为校友曾捐助的地方,希望校方发动社会各界校友的力量,帮助寻找李秋平。
  曾经的同事们几乎都向她投以异样的目光。在外人看来,这个女人不过是仗着年轻漂亮,不安于中学老师的本分,跟着一个大款走了,被人包养了三年玩够了、被抛弃的怨妇而已。
  校长很有涵养的问她:“小林,你以什么身份来做这件事呢?”很委婉也很明确的拒绝了她的要求。是啊,林音与李秋平没有法律上的关系,如今是不相干的两个人,她私下里寻人是自己的事,但是以什么身份与理由到学校寻求帮助呢,寻找曾经的包养者继续包养她吗?学校是断不会帮这种忙的。校长说话还算客气,但其他老师的议论与嘲讽就很不好听了,这不能怪别人没涵养,是林音自找的。
  林音受尽了白眼,心酸自知,却没有放弃。有几次,竟然将传单发到了中山大学门口。游方见此情形有些后悔,不该将一年的房租都交了,林音这么找人当然需要花钱,日积月累也不少,平均每个月的房租都不够她花的,花完了怎么办?不论做什么,生活总该有个计划。
  游方却不太好管这件事,只是告诉林音,无论是谁宣称有李秋平的消息,一定要先通知他,再与对方接触,并强调这是谢警官特意交待的,林音很听话的答应了。
  屠苏对林音的遭遇十分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