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参同契





噬咭病笔恰≌飧觥袄ぁ钡淖饔茫醯淖饔谩4垦舨簧恳醪怀ぃ欢ā∫跹袅窖下@础?br /> 我们这个身体要返本还元,还得从这个上面锻炼。这个 时候“坤元”静极了,佛家叫做气住脉停,&养化生另一重 生命。不能叫第二重,已经好多重了。“乾父刚而主施,不 过施得一点真气”,乾卦阳气是属于父亲,“刚而主施”,就 是放射出来。其实施个什么?不过施出一点真气,不是精 虫,精虫只是个现象,而真气是推动精虫的后面那个生命力 量,这个东西道家叫做真气。我们用现代话来讲,没有别的 名辞,只好叫它生命能。
“坤母柔而主化”,坤卦属于母体,母体是柔的,主变化 不已。“须在中宫”,所以在这个中间而“时时滋育,方得成 胎”,时时在培养养分,必须要借住母胎。待胞衣一破婴儿 生下来,脐带剪断,胞衣就不要了,胞衣归胞衣,身体归身 体了。所以一层一层化生,懂得这个化生也就懂得修道的程 序了。
所以他说《参同契》的原文“故曰,刚施而退,柔化以 滋”,那个阳刚到了最高的顶要退。所以有时候观想头顶以 外那个最高处,光明放射以后,不能尽住在那个境界。“柔 化以滋”,到阴境界来了,什么也没有,光也不光了,身心 柔软,极阴的境界来了,不过中间一点灵明。这个时候滋 养,口水津液都下来。“此言坎离会合”,这叫做坎离会合, 就是这么一个修道过程境界。
这不是你打坐光在那里梦想能做得到的,你真要做工夫 才行,老实讲,需要功德的培养,要修一切善,这个很要 紧。功德是真的,决不是骗人,我们大家读道书,所谓仙佛 之道叫你修功德行善,这一部分都是马马虎虎看过去了。就 算是工夫做到的话,功德不够善行不够,莫名其妙地就会把 你破坏掉,破坏的境界多得很。如果你积极修满一切功德, 不一定打坐也会到达,非常奇妙,绝对绝对不是骗人的。世 上好多人学佛学道,这里求工夫那里求口诀,这里修一个法 那里修个法,以为悟了,得道了。如果功德不圆满,就算你 那个道堆到蛋糕那么高,马上也就化掉,没有用。这个是绝 对的定律,在这里我顺便讲到。 
你做到坎离会合,“产出先天”的“元神”就是另外化 身,禅宗来讲是恢复自己本来面目。产生先天的元神叫做 
“金丹妙用”,所以“成丹”不是说在肚子里头采丹,或者红 的、方的、长的,如果真有这么一个东西就要开刀了。你说 没有这个东西吗?有的,假使没有,或者你没有修成功,身 体最终就会坏,人就必然会死,就是这个道理。
什么是九还七这
下面《参同契》的原文又加一段理论了。这一段我本来 想把它跳过去,后来想想,还是讲一下,怕你们将来看道 书,碰到这些术语名辞搞不清楚。譬如说原文讲“九还七 返”,有些外面传道家气功的,要把肛门提起来一转,要九 转还丹,那是要命的事!什么叫“九还七返”?什么叫“八 归六居”?什么叫“男白女赤”?还有“金火相拘,则水定 火,五行之初”,这些你看丹经道书,随时碰到。尤其是现 在的人喜欢著书,大多数的理解连一点影子都没有,为了出 版销书,为了自己出名,都不管因果。现在我们看一下朱云 阳祖师的注解。
“此节,言四象五行,混而为一炁也。”太极生两仪,就 是阴阳,两仪生四象^太阴、少阴,太阳、少阳,四象生 八卦,八卦的每一个卦又有八个卦,一共八八六十四卦。这 是我们中国传统和《易经》对照下来所说的理论,讲宇宙生 生不已的法则,永远在演变下去。五行一一金、木、水、 火、土,金是肺,木是肝,水是肾,土是脾胃,火是心脏, 这是内在的五行。我们修道真正的元气归元了,学佛的讲是 气住脉停,这个时候是四象五行混为一炁,这个是炁,不是 气,不是呼吸的气。 

()免费TXT小说下载
上面讲到情来归性,坎离交媾,这个就是静定下来,气 脉打通了。“坎离既复为乾坤,则后天之四象五行,无不返 本还原矣。”水火回到乾坤,差不多要接近先天了,后天的 四象五行复返,“返本还原”,各归本位。真正宁静到极点, 你人坐在这里各归本位了,肺是肺,心是心,肝是肝,鼻子 就是鼻子,眼睛就是眼睛,耳朵是耳朵,寂然不动,归本位 去了。
“何以言之”,什么理由?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北方 之精也。”这是属于数理了。“天一”是说宇宙万有的开始, 太空中不晓得什么原因,有个旋转的力量,旋转形成一个气 团。这个气也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云,只是一股力量在转 动。慢慢这个气团先形成了液体,再不晓得经过多少万亿 年,这个液体搅动,渐渐凝结成块的就成高山,没有冻结的 就是海洋,平面的就是陆地,很久很久再慢慢出来人类。 “天一生水”就是数理哲学,宇宙万有,一切万有,只有一 个数就是一,没有二,二是两个一。“地六成之”,有形的就 六合了,东南西北上下,六样合拢来,所以“地六成之”。 有六有一,因此成七,所谓“九还七返”是这个意思,不是 在身上转了七圈。“北方之精也”,天一生水,水属于北方。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南方之神也”,两个一叫做二, 地二生了火,就是地心有热能。刚才讲地六是东南西北上 下。天怎么是天七?五行加阴阳就是七。天一生水,这是生 命的功能,现在有形的变成七。“地二生火”,又倒转来了, “天七成之”,七加二得九,所以“九还七返”。九者是阳数 之极点,单数是阳数。这个完全是用《易经》的数理说明。 “南方之神”,所以思想都在身体南方(上方〉的脑部。道家 所谓“还精补脑”,天一生水能够补脑,长生不老,这是真 的。人老了,Jing液也没有了,是脑下垂体荷尔蒙干枯,所以 精神不够,思想也迟钝,动作不灵敏。能还精补脑,这个脑 下垂体不再干枯了,就永远健旺。
“天三生木”,后天第三层属木,木属肝,东方;“地八 成之”,地下有八方,“东方之魂也”。在身体里,肝脏在右 边,这个西医跟中医过去争得很厉害,认为中医不科学。其 实中医所讲的左右,不是以肉体为标准的左右。他这个是假 定的方位,而且他是讲肝气,并不是讲肝脏的位置,是说肝 气的根根发动在左边。等于我们现在所讲的精气,肾脏明明 在下面,他说是上面来的,天上降下来的,南讲北,北讲 南,颠倒。实际上古书没有错,人体以背脊骨为中心,这个 神经是左右交叉的,中医是治根,病在左者其治在右,病在 右者其治在左,病在上者其治在下,病在下者其治在上,病 象就去掉了。所以要融会贯通,大家不要有成见,要为人类 的健康长寿而努力。
“地四生金”,地在西方生出金来,金是肺;“天九成 之”,天九到了极点了,阳数到了极点就是九,九以外没有 阳了; “西方之魄也”,魄属于西方,所以西方叫金精。“水 火木金为四象,并中央戊己土为五行”,这些代名辞先搞清 楚。“究竟所谓四象五行,只是坎离两物”,归纳起来,修道 就是神跟气两样事,也就是坎、离。
“坎卦从坤而出,北方之水属阴,本数得六,加以天一 之阳,便合成七数。离卦从乾而出,南方之火属阳,本数得 七,加以地二之阴,便合成九数”,所以叫“九还七返”, “火归本位”这一句话,假使你《易经》没有搞通,看丹经 道书,以为又要转九圈打七下。所以有些着相的修道人,呼 吸要吸几口,一定要向东方。我说北方不可以吗?北方还有 不空如来呢!不要着相,这都是执。
“今者北方之坎,返而归乾,南方之离,还而归坤,岂 非九还七返之象乎。”你工夫到了这一步,各归本位,寂然 不动,所以“北方之一,归于南方之七,共得八数。南方之 二,归于北方之六,亦得八数”,这个我们不多介绍了。“而 独云居者,盖北方之一,既归于南,止存水之成数,居其所 而不迁,恰好六数矣。”都是在数字上做游戏。这个“岂非 八归六居之象乎,又须知四象原是两物”,两样东西,卦名 叫坎离。“既然九还七返,自然八归六居矣。故《悟真篇》 单言还返”,到了宋朝以后,张紫阳真人著《悟真篇》,干脆 把这个七七八八九九六六都拿掉,“单言还返”,他说这样一。 来,倒是把它赤裸裸剥得很清楚,“益见造化之妙”,可见这 个天地造化的奥妙。
千变万化皆水火 
“二与七并,配成西方之金,色转为白”,“二与七并” 是五脏六腑都归位了,所以你坐起来,开眼闭眼,“色转为 白”,一片光明,不仅是头顶光明而已,自己整个身心内外 成了琉璃光体。所以有一个琉璃光世界,东方药师琉璃光, 如来就叫做延寿佛,那你当然长生不老,当然延寿了。 “一与六并,配成南方之火,色转为赤。白属金,赤属 火,取西方之金,炼以南方之火”,这还是靠这个气锻炼, 火代表热,火也是“意”,所以道家有两句话~ “开口神 气散,意动火工寒”,“意”就是杂念,一念不生就是温火烹 煎。意念一动,火工就没有了,一开口神气也散了,丹就炼 不成了。
“故曰,男白女赤,金火相拘。天一之水,从乾宫而出, 原是太阳真火”,从上面来到下面,原来是太阳真火。“地二 之火,从坤宫而出,原是太阴真水”,所以修密宗拙火要修 到下面发动,从坤宫来。所谓灌顶,金液还丹,玉液还丹, 顶轮脉打通就能够降下来。“直到一返一还”,上面甘露下 降,下面真阳元气发动了,也就是三昧真火发动了,最后 “方得以水归水,以火归火,复其原初本体”。这个时候可以 不饮不食了,不吃东西没有关系,里头所谓自有源头活水 来,不喝水也没有关系,中宫的元气永远充满。这个就是原 初本体,也就是情来归性,真正定的境界。所以,“故曰, 则水定火,五行之初”。“前云金火又何以云水火”,到这里 何以叫做“水火”呢?就是因为“盖后天造化之妙,只是一 坎一离,而千变万化,各异其名,以言乎坎离本位,则曰水 火”。注意啊!道书讲来讲去许多名辞,只是两样东西,性 与情、神跟炁、心跟身,以及坎离、乾坤,还有什么水火金 木一大堆。你们没有学过《易经》,所以就搞不清楚了。
“以言乎两弦之炁,则曰金水”,以每月阴历的上半月下 半月做代表。“以言乎甲庚之用,则曰金木。以言乎伏炼之 功,则曰金火,颠倒取用不可穷诘”。道家书上代名辞太多 了,说到金木叫做“庚甲之用”,道家有一派专修甲子、庚 申,有一派还很怪,六十天当中,碰到甲子或者庚申,说是 天人下降,村庄的人都不敢施肥,因为肥料是厕所中来的。 这两个天干是最重要的,其中有个妙用,我们现在没有时间 讲了,讲到阴阳五行那个学问再说。
“究只是水火二物”,究竟只是一个水一个火。火是打坐 热能发动,密宗讲拙火,就是三昧真火动起来,在显教就是 四加行得暖。水呢,就是灌顶甘露来了,佛经上就叫做“醍 醐灌顶”。“后天水火,虽分二物”,这个叫后天的水火,虽 然分成两样东西,“究只是先天一炁。坎离既已复为乾坤, 即此便是九还七返,八归六居,而化作先天一炁矣”,到了 这个时候,返本还元了,总而言之讲了半天,就是一念不 生,归到清净,身心气脉起了变化。这一步到了以后,下面 再作讨论,再说怎么样修。
这一部《参同契》里,所有的方法,前前后后都透露完 了,大家不要去另外找老师,这部书就是老师了,研究一万 遍十万遍,你就通了。有许多秘诀,他有时只讲一句,下面 不说了,又在别个地方再讲一句。你把它一对起来,全部口 诀都懂了,再用心去研究。 



大丹的基础 虚无不是虚空 来自虚无的先天一炁 混沌昏沉鴻涑 先天真一之水来了该如 性与情合身心一片
讲 
大丹的基础
接下去是《参同契》的原文:“上善若水,清而无瑕。 道之形象,真一难图。变而分布,各自独居。”这里是引用 老子的话“上善若水”,这句话包含体、用两方面;包含做 人的行为,也同时包含修道。所以说,经典的著作,一句简 单的话包含多方面。现在他引用的是道家做工夫这一面来说 的,“上善若水”是绝点纯清,没一点瑕疵的。这就是道体 的反映,不能说这就是道体,是我们后天生命中的这个道。 原来的本体,谈不到若水不若水,修道第一步工夫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