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烟直 作者:马小禾(起点vip2014.5.31完结)
辅,不由得大喜。当下打定主意,不管这人说得好不好,自己都要维护这人,。
濮阳澈剧目望去,就见到一名中年男子,其貌不扬,身上一股浓浓的书卷之气,给人一种木讷的感觉。濮阳澈极力回想,但是想不起这人是谁,不由得咳嗽了一声。
那人似是看出濮阳澈不知道自己是谁,当即说道:“在下翰林院院士郭涛!”李辅不由得冷哼一声,嘲弄的看着郭涛,极是不屑。
濮阳澈笑道:“郭爱卿有何高见,请说。。”
郭涛躬身道:“陛下客气了!”
李辅冷哼一声。本不想搭理郭涛,但是见濮阳澈眼里流露出赞赏之色,当即温和问道:“不知在下忘了什么事?”
郭涛道:“古语有云: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如今,陛下既对天下百姓许下免一年的赋税之语。若是打破这个承诺,陛下的威信何在,自古以来,君子重诺,若是陛下不信守自己许下的诺言,只怕别人都不会再相信陛下许下的诺言,到时,陛下的威信岌岌可危。古来背信弃诺的人下场皆是可悲的,这件事可是比蛮荒、漠北叛乱还要糟糕。”
李辅虽觉得郭涛所说的极对,但是李辅久居高位,平日里诸位大臣见了他都要礼让三分。如今,郭涛一个小小的院士竟给他难堪,心有不忿,问道:“那不知阁下有什么高见?”
郭涛朗声道:“既然不能通过增收赋税来增加国库,但是李学士可能忘了剩下的三王。”
此言一出,濮阳澈双眼炯炯有神,想不到平日里其貌不扬的郭涛的想法和自己的竟是一致,当下大喜,他知道这件事已经成了一半了,这件事通过郭涛的嘴来说比自己所说的效果要好上很多倍,也容易被诸位大臣接受。
李辅未曾反应过来,问道:“三王怎么了吗?”
郭涛道:“敢问李学士可知除去漠北外,遥西、刃东、陵南各有军队多少?可知朝廷每年需花多少银子来养活这些军队,除此之外,四王所属的领地上都有一名将军镇守着,李学士可知每年需花费多少银两?”郭涛声音中气十足,郭涛的声音不断回旋在殿中。
李辅被一连串的‘可知’难住了,想开口说话但是不知道说什么,一脸阴沉的盯着侃侃而谈的郭涛,濮阳澈则是笑意盈盈的盯着郭涛,他很奇怪为何以前自己没有发现朝堂之上还有这样一位人才,登时大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郭涛微微笑了笑道:“三王各有军队六十万,且这只是官方的数据,确切的人数估计不止这些,但就这二百四十万的军队,每年朝廷都要拨给四王五万万两白银,且这些仅仅是供需,还没有算上每年拨给四王的军需用品。若是加在一起的话,每年拨给四王的白银占到每年税收的五分之一!俗话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敢问,若是削减了这笔开支的话,不知是足够供给开往蛮荒和漠北的军队的开支了,且,三王的一百八十万大军是否就是我天乾的又一支虎狼之师?再加上镇守四王属地的军队,漠北和蛮荒的叛乱兼职就像是跳梁小丑一般,根本不足以挂齿!”
郭涛的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字一句的传入众人的心房,不少大臣都心悦诚服,大家从来都没有算过这笔账,不想竟花费如此巨大,若是能够削减这笔开支的话,漠北和蛮荒的反叛果如郭涛所说那样,根本不值一提!
端坐于龙椅上的濮阳澈双目如炬,掩饰不住的激动,若不是碍于这是在上朝,濮阳澈真有一种拉起郭涛畅谈一番的冲动,但是濮阳澈隐藏好自己的激动,只淡淡问道:“不知大家觉得郭涛的建议如何?”
整个朝堂又是陷入了沉寂之中,谁都不愿意当出头鸟,濮阳澈又问道:“不知李学士意下如何?”
ps:
呼唤一张推荐票、、、、
正文 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藩
李辅也是对郭涛的分析心悦诚服,但是觉得郭涛在朝堂上憋得自己说不出一句来,感到大失面子,当下道:“郭院士所言甚是,但是,该如何削减三王的开支用度,又该如何让三王心悦诚服的交出自己的军队?郭院士也说,君子贵在诚守诺言,三王皆是追随先帝开疆辟土的勇士,与先帝并肩作战,为天乾立下了汗马功劳,先帝曾许诺,有福同享、有难同担,最终天乾彻底消灭了外敌后,先帝裂土封王,封赏了当年功力最大的四位勇士,就是如今的四王,司寇尊那个叛贼暂且不说,可是剩下的三王并未有什么过错,且对我天乾忠心耿耿,如今先帝驾崩不久,若是就此削去三王的军队,只怕会寒了众人的心!”李辅的一声‘郭院士’本是尊敬之意,可是李辅说了后面的话,这‘郭院士’三字在众人听来就有一股嘲讽之意。。
满堂大臣交头接耳起来,你一言我一句,大家都觉得李辅说的对,濮阳涧驾崩不足一年,尸骨未寒,若是此时就削了三王的权势,只怕别人会说濮阳家忘恩负义,俗话说三人成虎,一传十十传百,到时就算有人想为天乾效力,也会犹豫不决吧!
濮阳澈静静的看着窃窃私语的大臣们,一言不发,他要看看,郭涛能否担当大任。。
李辅得意洋洋的看着郭涛,心想‘小子,虽说你却是有几分学识,但终究是嫩了些,看你如何驳斥!’,一脸傲然之色。
郭涛面不改色,朗声道:“李学士所言极对!”
李辅心道:“小子。算你识相!”但还是道:“郭院士谦虚了!”
郭涛笑了笑道:“但是李学士毕竟是年事已高,不知是否思想也是僵化了,其他书友正在看:!”
李辅怒道:“你、、、”但是碍于濮阳澈的面子,且又是在朝堂之上,只得忍住自己的怒火,和善道:“不知郭院士有何高见?”面色虽温和,但是语音确实极为阴冷,还带着一丝嘲讽之意。
濮阳澈则是露出感兴趣之色,他要看看这其貌不扬的郭涛如何驳斥堂堂大学士。
郭涛丝毫不惧。依旧朗声道:“在下并非有意冲撞李学士,在下也认为李学士说得极对,只是,李大学士难道忘了一句古话吗?得时者昌,失时者亡,说的就是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国家就会愈加昌盛,我们固然要守诺重义,但是我们并不是一下子就革去了三王的职权。。我们只是让三王削减自己的军队,这样国家不仅可以省出一大笔花销,并且也可解决暗中存在的一个隐患!先帝励精图治,开创了天乾盛世,且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三王本就不应该有如此大的权势,或迟或早都会威胁到陛下的统治!防患于未然总是好的!”
郭涛身高不大,相貌也平平。并没有什么出色之处,但是此时的郭涛双目炯炯有神。说话条理清晰、铿锵有力,郭涛扫视朝堂上的每一个人,但是那些大臣竟不敢与之直视。
顿了顿,郭涛继续道:“譬如说现在的漠北,小小的一个边陲之地叛变,竟能够使得大家食不知味、寝不得寐。竟能够成为国家的心腹大患,照例说,漠北这样的属地,若是叛变,顶多就是蜉蝣撼树,根本不值一提,但是现在却让我们为之焦头烂额,这是为什么?这就是因为漠北和蛮荒有着实力强大的军队,他才能够叛变、才敢与天乾反抗!那在下再问,如今,天下还有三王,若是三王如同漠北一般反叛,合而攻之,那么望京就算是铜墙铁壁,也抵挡不住三王的虎狼之师!所以,不管三王是否有这种心思,在三王还未行动之前,在这一切只是我们的猜测之前,不如就将这颗种子毁灭,若是任其生根发芽,长成苍天大树,到时就悔之晚矣!孰轻孰重,李学士应该能够明白!”
整个朝堂鸦雀无声,大家都折服于郭涛的言语,濮阳澈拍手大笑道:“好!郭爱卿真当是我国的良臣!得此一人,夫复何求!”
李辅脸色铁青,濮阳澈如此说就是在说自己位居高位,反而不如一个小小的翰林院院士有用,当下道:“郭院士所言甚对,但是若是三王不服,不愿意削减军队呢?岂非又要惹出腥风血雨?蛮荒、漠北之患未除,又添新疾,到时内忧外患,天乾岂不更加岌岌可危?”
郭涛大笑道:“没想到李学士年纪大了,胆子也小了!”
李辅大怒,三番两次被人说年纪大了,难道是想说自己年衰体弱,不足以为天乾效劳吗?李辅冷哼一声,本想发作,但是瞥见濮阳澈笑意盈盈的看着郭涛,眼中的赞赏之色丝毫不加掩饰,李辅毕竟是沉浮于宦海仕途的人,当下也不说什么,不喜形于色,只平静的看着郭涛!
郭涛笑道:“三王是否是我天乾的臣子?”大家都一阵无语,三王肯定是天乾的臣子,大家都不知道郭涛为何要如此发问,只静静的等着郭涛的下文。
郭涛朗声笑道:“三王既是天乾的朝臣,那是臣子就该安守本分,听从号令,不应该存有僭越之心,若是三王不愿意削减军队,那必定是心中有鬼,趁此机会,还可看出三王是否对天乾忠心耿耿,若是三王不愿意,那就打,打得三王怕了,那他就愿意了!”郭涛说的时候,有一种睥睨天下傲气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整个人看起来也多了一股难言的气质!
就连李辅本想出言驳斥,但是眼见郭涛目中似汪洋大海深不可测,心中起了惧意!只得沉声站在一旁!
濮阳澈大笑道:“好!爱卿所言甚合朕意!来人,赏,即刻封郭涛为翰林院掌院院士!”
众人心里大惊,郭涛从从四品官职一跃成为正二品官职,连升四级,这是天乾史上从未有过的,当即对郭涛刮目相看,濮阳澈如此,意在将重用郭涛!重任看郭涛的眼光都有了不同。
正文 第一百三十五章 温水煮青蛙
郭涛跪地道:“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濮阳澈笑道:“爱卿快快请起!”
郭涛谢恩后站起身,濮阳澈接着道:“那依爱卿言下之意,该如何削减三王的军队?”
郭涛道:“回陛下,三王是跟随先帝征战四方的功臣,为天乾立下了汗马功劳,且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三王在属地上颇得人心,势力也尤胜从前,且威信极高,本来就是赋税不足,国库才空虚,殿下就以此为名,勒令三王在一定时间内削减军队。。三王之势并非一朝一夕就积累成的,同理,削减三王的势力并不能急在一时,只能是一步一步来,且天乾当务之急是打败漠北、蛮荒两大强敌,这二路叛贼皆形成了气候,也只得慢慢来!故而,三王之事,也只能从长计议,就像温水煮青蛙一般!”
濮阳澈道:“什么是温水煮青蛙?”
郭涛道:“回陛下,温水煮青蛙就是说将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而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加热,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当青蛙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知不觉被煮死在热水中,同样的,对三王来说,我们可以一步一步慢慢削减他们的势力。时间久了,当三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就算是三王想反抗,但那时已经失去了反抗的力量!”濮阳澈笑道:“此举甚妙!”郭涛道:“但是陛下削了三王的兵权,三王难免怀恨在心,陛下不如就恩威并施。据微臣所知。三王膝下各有一儿一女,陛下如就给三王的儿女一个封赏,陛下可封赏三王之子为世子,封三王之女为郡主,这样不仅可以平息三王的愤怒,还可彰显出陛下宽厚待人、体恤旧臣!如此,天下人就不会妄自议论陛下了!”濮阳澈笑道:“此计甚妙。一石二鸟!难怪故人要说: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好,这件事就全权交给爱卿去办!”郭涛道:“属下必定竭尽所能办好此事!”李辅忙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濮阳澈道:“李学士,这有何不妥吗?”
李辅道:“陛下,自古世子的称号皆是要承袭父辈的爵位之人才能称做世子,若是陛下封赏了三王之子为世子,。。岂不是将三王所属之地世世代代交由三王之后管理了?”
濮阳澈笑道:“李学士。是否你果真是老了?”
李辅老脸发红,但濮阳澈不是郭涛,当即问道:“还请陛下言明。”
濮阳澈笑道:“君子重在守诺,诚如你所说的,父皇曾说过与四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父皇的意思就是让四王的后代都得享荣华富贵。朕现在只是想削去三王的势力,并不想剥夺他们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