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离(出书版) 作者:十四夜
微风拂衣,天光倾洒,只见他单手执箫,随意吹奏,一缕箫音便自那清淡薄唇,温润暖玉间徐徐流淌,轻轻逸出。分明是极简单的箫声,曲调亦极柔和,但却偏偏,刹那之间,在极致的清澈与优雅中生出极其肃杀的冷凛之气。
仿若沧海横波,风卷云涌,仿似万年虚空,黑暗空无。
下方摇头摆尾的群兽,突然全部安静了下来,接着无论是翱翔空中的异鸟,还是威风凛凛的狮虎,无不收敛了威势低头俯首,慢慢地,有条不紊地向来路退去。也不过就是片刻,无数异兽尘羽不惊,退潮一般渐渐远去,而营前所有的士兵在惊讶的同时,亦都从心灵最深处感觉到一股强大的威慑,仿佛君临天下王者的目光,就那样不动声色透心入微,令得一切臣服,无从抗拒。
这样极具侵略的探知力,极其无情的压迫力,却来自如此清逸的箫声,如此出尘的一曲,天光下平静的神容,温润冷冽,莫测如斯。
子昊修习的九幽玄通,原本便与巫族奇术同源同宗,若是有意为之,摄魂夺心轻而易举,更何况他此时的修为,早已出神入化,突破玄通心法最高一层,直达生死之境,含夕的摄物夺虚术虽然神奇,但和九幽玄通相比不过小巫见大巫,召唤群兽这样的小事,对于他人或者不易,但于子昊也不过举手可为。
下一刻,所有的将士守军,都放下了武器,不约而同,向着行城方向叩首跪下。
且兰等人皆是侧身让开,不敢僭越受此千军一拜的重礼,虽然子昊没有刻意施压,但他们每个人的心中,亦与这三军将士一样,都涌起威严肃穆之感。
箫声止,风云清。
所有人中,唯有含夕仍旧靠在子昊身边,软了话语,幽幽轻道:“子昊哥哥,姬沧毁了楚国,害死了我的亲人,你就让我一起参战好吗?我要亲手替楚国报仇,替王兄和皇非报仇。”
子昊将玉箫交还给她,淡道:“战场厮杀并不适合你,你一日在朕身边,便处于朕的保护之下,无需手染杀戮。”
幽静的目光深澈如许,似星似海似若怜惜,又似一片阒暗之夜,含夕身处其中,不由也收敛了顽皮的性子,接过他递来的玉箫,不再出言坚持。
她难得这般温顺乖巧,且兰却与叔孙亦相视一眼,两人目中都掠过担忧的神色。
东帝起驾回宫时,含夕一直缠在子昊身边说这说那,且兰便略缓脚步与苏陵二人同行,叔孙亦低声建议道:“殿下,不妨考虑调昔湄昔越至御阳宫随侍含夕公主,时刻贴身伺候,以免有些闲言传到公主耳中,惹出不必要的麻烦,王上想必也不会反对这样做。”
且兰点了点头,却又轻叹道:“只怕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就算王上也不好处置。”
苏陵在旁目送那跟随东帝离开的红衣身影,温文眉宇之间亦有着三分无奈,世上没有绝对正确的战争,亦没有绝对错误的仇恨,每个人的命运都从开始便已决定,当这天下陷入乱局的一刻,身上流淌着楚国王室血脉的含夕,便也注定了要承受这份乱世的宿命,承担楚国争雄九域惨重的代价。
叔孙亦取出一封密报,说道:“遥衣刚刚带回勃言王子的密报,殿下找个方便时间转交王上,含夕公主在侧,臣等就不入宫面呈王上了。”
且兰听他话中有意,接过来看了一眼,神情微微震动,“皇非。”
叔孙亦迎上她的目光,“不错,少原君日前在宣国连斩赤焰军八员大将,慑众立威,姬沧却只喜不怒,日日与他同进共出,有求必应,只差未将军权一手相交。”
如今的赤焰军中,几乎无一人敢再言少原君为敌,皇非每日与将士相处,上至最桀骜的大将,下至最普通的战士,无不对他敬畏有加,较之姬沧亦不遑多让。而皇非亦将昔日烈风骑最凌厉的战术,最有效的训练方法倾囊相授,甚至亲自指点每一名将士,令得原本便所向披靡的赤焰军兼容二家之所长,战力越发提升得恐怖。
“姬沧好胆量,好大的赌注。”且兰不由动容,这一消息若让含夕知道,也不知是喜是忧。当初接天台一战,所有人皆以为少原君阵亡,烈风骑因此惨失主帅,溃不成军,终被宣国与王师联手所灭,但唯有叔孙亦、苏陵、且兰等几个核心人物却都清楚,所谓皇非身亡的消息传播虽广,但当时并未见到尸身,亦无人目睹实情,只不过因是东帝亲自动手,由不得人对此生疑。实际当日在战场上,东帝最后一招并没有施尽全力,斩草除根,反而借当时乱局,亲手将皇非送向了最大的敌人,宣国。
皇非与姬沧,少原君与宣王,谁能想象这二人联手之威,谁又敢与这样两个人,同时为敌,正面交锋?如此筹谋,如此险局,只要一步错算,便将面临全盘的毁灭,皇非的复仇与宣国的铁骑,足以令整个王域,整个帝都毁于一旦,化作一片烈火地狱。然而那个人不留退路,亦无迟疑,只手倾国,便这样在宣国之上悬起了一柄绝世利剑,那冰冷的剑锋,直指赤焰军最为柔软的心脏。
第二十章
飞雪,长空。
一只苍鹰振翼高飞,掠过茫茫江山,直上九天苍穹。穆都邯璋一连数日大雪纷飞,城池山野遍覆苍茫,无边雪落,令同样是一片素白的王宫更添几分萧杀与肃冷。
白幡映雪,铺天连地,哀钟鸣响,丧仪满城。
偌大的邯璋城空无一人,除了自卫所不断驰出,防守各处要地的铁甲精兵,往日热闹喧哗的国都静若死域,在东宫禁令之下,所有百姓都被限制出入,所有商旅都被驱逐出城,街上行人绝迹,店铺闭户,唯有纷扬不止的大雪和阵阵急促的兵马声遍布街巷。
西宸宫中,所有穆国臣子已经守灵三日,稍后先王灵柩出宫入葬,跟着便将举行新君登基的大典。
这三日内,不知有多少人夙夜未眠,不知有多少臣子出入东宫,不知有多少令旨频繁传出,不知有多少军队调动布防,如许不安的暗流在整个穆国汹涌流淌,就像是渊海之下隐藏了万丈熔浆,灼热的气息于风雪深处沸腾,一旦找到喷涌的出口,便足以改变,甚至摧毁一切。
颜菁纵马进入两道宫门之间的广场,看着禁宫戍卫精兵频繁调动,流水一样驰向九门重地。
在他身后,是改变形容秘密进宫的夜玄涧、彦翎,以及女扮男装的殷夕语,众人皆以帽檐遮住大半面貌,四周亦都是实际隶属冥衣楼的统卫府亲兵,所以不虞被人发现。
自从确定了老穆王的丧讯,双方所有谈判的基础全然崩塌,情势急转直下,失去了老穆王这重顾虑,不但夜玄涧,就连夜玄殇自己也无法改变最终的结果,以雷霆手段褫夺王权已成了唯一的选择。
换上侍卫服饰的夜玄涧压低声音道:“未免引起过大的动乱,卫垣的白虎军已借换防之机驻扎各处城门,随时可以应付任何突发局面,我们想要速战速决,便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王宫,尽量减少伤亡。”
“太子御突然调白虎军换防,不知在打什么主意。”彦翎接口道,“由统卫府指挥的外戍军兵马并非核心禁军,只负责驻守王宫外城,倘若太子御龟缩不出,我们是否要强行闯宫?”
外戍军向来负责王宫外九门安危,与白虎禁卫一内一外,乃是穆国王宫两重坚实的防线。宫中九门十八处卫所分别驻军,总数超过两万,几乎与白虎军兵力相当,只要一声令下,整个外戍军可迅速封锁宫城,抵挡并粉碎一切来自宫外的突袭,但涉及到宫内的情况,便无法在第一时间做出有效的反应。
前方禁宫庄严的大殿矗立雪中,层叠飞檐挑破天空,划出道道凛冽的痕迹。
颜菁皱眉道:“强行闯宫很可能会两败俱伤,败者固然搭上全部身家性命,胜者也不过惨胜,这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结果,但却不能不做最坏的打算。”
殷夕语道:“除非颜将军能够说服虞肖,令白虎禁卫全然站在我们这边,否则太子御负隅顽抗,恐怕无法避免两军自相残杀的局面。”
颜菁有些头疼地道:“那日在燕子楼虞肖险些对三公子动手,幸好给我及时阻止,没有惹出乱子。后来我曾经试探过他,当然并未透露太多秘密,他的态度暂时无法确定。”
最不愿发生内战的夜玄涧此时却显示出冷静的决断,断然道:“倘若只能与禁军正面冲突,任何迟疑都将影响穆国未来的命运,无论虞肖如何决定,当战则战,穆国绝不能落在太子御手中。”
殷夕语赞同道:“最多破釜沉舟,事后跃马帮可全力支持三公子以重金招募军队,一支禁军的损失我们还承受得起。”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彦翎轻轻打了个响哨,学足了夜玄殇平日漫不经心的样子,“现在便看谁的拳头硬,运气好,我看夜玄殇那小子运气一向不错,否则怎么到现在还完好无缺,没给太子御大卸八块?更何况我们还有殷帮主这大金主在,太子御若不识相,一把火烧了禁宫干净!”
一番说笑,众人皆被逗得莞尔,冲淡了紧张的气氛。前方马蹄声响,远远一名亲卫驰马而至,到了面前滚下马来,呈上绘有白虎金纹的令牌,高声禀道:“太子殿下有令,传召将军与虞统领入宫,并命外戍军立刻封锁宫城九门,从现在起,任何人无东宫令符不得出入,违者立斩不赦!”
颜菁与夜玄涧等交换一个眼神,不知太子御又有何打算,领命而去。
颜菁进入东宫,通过几道关卡,转入通往承澜殿北门的御道,把守的侍卫已由外戍军变成白虎禁卫,随行近卫亦在此停步,再往内去,全部人马便皆是东宫嫡系亲卫,除去太子御的命令之外,不会听从任何人指挥。
整个穆王宫中,唯有东宫三殿拥有人数在五千左右的独立兵马,其他地方的防卫皆由白虎禁卫负责,共有超过两万的禁卫分头驻守禁宫内城,包括西宸宫白虎殿以及四苑八宫三十二大殿,足以在任何时候掌控宫中任何情况,所以禁卫统领也一向都是太子御心腹之臣。虞峥意外身亡后,太子御非但对其疑虑尽消,更放心任用其子虞肖,目前整个禁卫兵马皆由他一手统调。
颜菁作为军中上将,更统领外戍禁军,即便是素来目中无人的东宫亲卫亦颇看他颜面,隔着长阶,一名亲卫长迎上前来,“殿下正在等候将军,刚刚还命我们派人去催,将军里面请!”
颜菁认得是太子御身边当值的首领侍卫萧让,寒暄笑道:“雪又下得大了,兄弟们多有辛苦!”
萧让叹道:“谁不知眼下情势非常,只盼稍后登基大典能顺利进行,不过殿下调尽都城精兵,还不是只等那夜玄殇送上门来。”跟着压低声音道,“颜将军可听说朝臣中有人公开支持夜玄殇,其中似乎有白虎军大将。”
颜菁目光一动,当即问道:“萧老弟此言何出?”
萧让平日与他略有交情,私下透露道:“东宫接到密报,不久前夜玄殇曾在燕子楼现身,与白虎军将领当众拼酒,殿下闻讯自是大怒,传召将军和虞统领恐怕便是为了此事,将军当心莫要触了霉头。”
颜菁心头暗凛,燕子楼之事发生时老穆王仍旧在世,那时双方并未变成不死不休的局面,尚存最后一丝转圜的余地,夜玄涧希望促成和谈,夜玄殇故意现身施压,原本无可厚非,但太子御出乎所有人意料动手害死老穆王,彻底踏破底限,如今双方已是箭在弦上一触即发。由于太子御对都城的控制减弱,燕子楼的消息整整迟了三日,无巧不巧正在此时传入东宫,眼前任何错误的应对都可能导致全盘皆输。
太子御突然下令换防,将白虎军全部调离宫城,显然已经疑心防备,虽说未必直接怀疑到卫垣,但也打乱了原本的计划,令他们失去胜券在握的可能。他与虞肖那日虽也在场,却是在楼上厢房,未曾直接参与,亦不可能有人知道此事,除非虞肖因杀父之仇当真投效太子御,那情况便十分不妙。
想到此处,颜菁不由微微色变,但眼前已经绝无退路,只能硬着头皮先行入殿。
通向承澜殿主殿的回廊两侧左右各列十名带甲亲卫,兵戈利亮,刁斗森严。见到二人,几名亲卫同时执戈致敬,萧让止步退往门旁,不再前行。
颜菁步入大殿,虞肖已先他一步到达,正跪在当中殿前,因着家国双孝,一身雪白铠甲不缀任何装饰,就连盔上金缨亦作素色,更衬出年轻将军干净犀利的眉目。旁边除了数名隶属东宫系统的御卫将领以及掌管要务的太子宫臣,另有四名黑衣人漠然立在屏风之侧,人人目光精邃,气度森然,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