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离(出书版) 作者:十四夜






  空气中弥漫着大战将至的气息,仿佛永远不会停止的铁蹄声,剑甲冷冽的寒芒与战马起伏的嘶鸣,且兰站在城楼之上注视着即将迎战宣国的大军,天际重云密布,曾经属于战场的记忆透过风雪扑面而来。但是这一次,她没有身穿战甲,亦无需上阵对敌,策天殿神宫肃杀的钟声似乎仍旧在耳边回响,从封锁长明宫到九华殿召集众臣,九公主临朝宣战,竟在金殿之上连斩三名怯战之臣,昭示天下,领兵亲征。

  短短两个时辰她来不及思考任何事情,敌兵压境,大军将发,有太多事情需要准备,太多状况需要处理,战马武器,粮草军需,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战争的胜负,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其他。直到此时三军整备,前锋铁骑在右卫将军靳无余、先锋将军楼樊的率领下进军北境,叔孙亦也刚刚从她这里离开,将同中军随后出发。

  且兰面对茫茫的云雪略微舒了口气,忽然听到城头守兵执剑行礼,禁军侍卫的脚步声随之传来。

  “参见公主!”

  且兰回头望去,只见子娆在禁军拥护下登上城楼,身后侍卫沿途停留,取代原来守兵,待到城上,便只余她们二人。

  此时子娆已换上一袭紧身战袍,素日惯穿的玄衣之外加了九凤飞天软丝甲,腰束紫金带,发挽玲珑冠,外罩银纹玄狐风氅,领口处饰以一双暗金夔龙标记,显示出独属王族高贵的身份,是为五族共主,四国同尊,如今九域天下,正将为此而战。

  城头冷雪如刃,漫天飞舞,子娆一直走到她身边,和她并肩看向外城兵行马动,片刻后道:“这似乎是我们第二次面对同样的敌人,宣国叛军实力不容小觑,所以我最多只能留八千禁军给你守护帝都,凡事你可与昔王商量决断。”

  且兰目送最后一批九夷族战士上马,微微转头。她亲自率兵出征,将帝都交给自己镇守,同时也带走了九夷族所有人以为牵制,只留下苏陵与墨烆这样对东帝忠心不二、绝不可能背叛的重臣,轻而易举便促成了双方完美的平衡。这份无形的心机,从容的手段,与九华殿上果断处置乱局一样令人惊讶之余更生佩服,“你相信我?”

  子娆目光掠过她清秀的面容,隐约一笑,“我相信王兄的选择。”

  且兰转回头去,蹙眉道:“宣军兵围玉渊,十三连城毗邻九夷故土,其实由我领兵才更加合适,这个时候你比我更应该留在帝都。”

  子娆移步前行,雪色飞扬,重重若舞,她在城池尽头驻足,一任寒风急拂战袍,抬头望向风雪之中飘摇无尽的江山,淡淡道:“除了子姓一族外,雍朝王师不遵任何人调遣,即使王后亦然。倘若王兄不临朝,我亦不出战,那仗还未打,恐怕人心已散。”

  且兰垂眸思忖,忽然听她问道:“为什么不采取行动?”她微微一怔,子娆转身相视,飞雪背后星眸冷澈,仿若透人肺腑,“刚才在长明宫中,你有机会调动外城守军,至少九夷族旧部会支持你,而昔王也有可能站在你这边。如果你那样做了,可能现在一切都由你来决定。”

  且兰迎上她的目光,道:“外敌来犯,女主夺权,以致亡国他人之手,这样的故事绝不会发生在东帝一朝,今日之王师绝非凤后当朝之王师,更何况王上安然无恙,而你也不会伤害九夷族人。”

  “你这么确定我不会对九夷族动手?”

  “倘若如此,那这一场仗,王族必败无疑。”

  子娆一瞬不瞬注视着她,突然轻轻笑了一笑,“王兄果然没有选错王后,无论何事,他总是对的,那么现在,我便将这王城交给你了。”

  与那双微挑的凤眸刹那相对,且兰心中突然掠过一个念头,似是云中冷冽的闪电,瞬间击破长空。长明宫前她兵围寝殿,真正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那时九夷族心存异念,可能现在已经举族沦为叛奴,就连王后也不复存在。不过短短的一瞬,她以权力为饵,便看清了所有人的忠诚与立场,亦做出了最佳的安排和选择。此时子娆却已转过身去,说道:“其实你心中明白,只要他在,根本没有人能够威胁王权,对吗?”

  万千宫宇在大雪之中连绵耸立,在这九域至高之处,一切归于脚下,人与天地同在,红尘杀伐,仿佛皆是尘埃,而人与人之间,却似乎更加容易感觉彼此的心思,以及自己真正所求。“话虽如此,但那时候我仍旧担心,亦的确有过你所说的念头。”且兰沉默片刻,说道,“只是我不认为九公主是那般糊涂之人,而且除了王上,我还相信另外一个人。”

  “昔王苏陵。”

  “对,我相信他甚至更胜王上。”

  “苏陵堪比昭公,国事尽可托付。他将一切都安排得很好,好到自己可以放手。”子娆低声说道,那一瞬间眼神之中光芒落尽,唯余暗云飞涌。且兰一时未听真切,“什么?”

  “你会是个很好的王后。”子娆却只抬眸一笑,“时间到了。”

  大军拔营的金号声便在此时响起,穿透乌云穿破苍穹,中军王旗徐徐升起,战士们在护城河前举剑齐呼,风雪席卷而过,仿佛狂潮燎原,直冲天际。

  “王师必胜!”

  “你放心,我绝不会让姬沧的军队踏上九夷一步,只要是我王族的领土,一分一寸我都会让他们用血来偿还。”

  子娆轻轻抬手,王城九门同时响起如雷震喝,透过她冷澈凤眸,北域之战铁血的帷幕在万里江山之间轰然拉开。

  作者有话要说:之前因为出版停更了一段时间,卷五写了一半,再更新一些给大家,后面根据出版方要求还是会适当停更,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还请大家原谅。

  一直觉得文字是一种心情,不想把这个作为自己的工作,也不愿因为出版而匆忙赶稿,所以从来更新不是很快,实际上写得也非常慢,很多时候不是不想更新,而是的确没得更…很多年来支持着我的读者们,常常觉得十分抱歉,让你们等过了高中等大学,等过了毕业工作,又等过了结婚生子,漫长地陪伴故事中的人物,也宽容着我的任性。

  因为不是专业作者,平常总是有些琐事在分心,实际上这份稿子签约之后自己有些后悔,怕赶得太急最后虎头蛇尾。这个故事的框架比较大,多线进行的方式也是我第一次尝试,还是想慢一点写,考虑的仔细一点,所以完稿的时间不敢确定承诺,之前十月也只是出版方预计,如果让大家感觉失望了,还请多多原谅,希望最后能用一个完满的故事回报你们。



  第二章

  云城玉渊,少陵关内十三连xxx城首当其中的边塞要地,陡峭的城池建于两江交界的险峰之间,汐、沩二水抱关而下,在禁谷之前形成半月形的鸿沟深流,仿佛整座城池临渊带水,深不可测。其城东临夙岭,依绝涧深谷之险,西通越峡,百里高峰险壑,唯有一条碎石古道盘旋崎岖可通城内,北方则与长息山脉之内的合璧城遥相呼应,中有三重关隘彼此连通。每逢雨雪,玉渊四面云深雾绕,半隐绝岭,是以有云城之称,亦因此极难攻破,素来是王域边境面向漠北的军事要地。

  少陵关为宣军所破,合璧同时失守,玉渊守军开闸放水,连汐、沩两江而成宽阔的护城河,断绝一切通道,再加上王域连日大雪,使得玉渊城深陷雪雾,几不可见,宣军铁骑暂时沿河驻兵,没有立刻发起进攻,然而主力大军源源不断抵达汐水河岸,重兵压城。

  残阳西沉,遥遥没入大江,高崖深涧自云霞之中退入黑暗,越发显得嶙峋狰狞,一弯明月,自峰谷尽头挂上天际,在漫山积雪上映出黯淡而清冷的微光。

  一道黑色人影,倏地自峡谷上方冲下,快到谷底时身子向前弹出,几乎足不沾地攀上崖间古木,连续数个翻身便已到达对面,向着驻扎在上游的宣军大营而去。月光时隐时现,在山间照落重重的暗影,那人周身黑衣,潜形匿迹,但行动却是迅如猿猴,不过片刻便已穿过半山密林,出现在临近军营的江边,越过此处,便是宣军营地外围的防线。

  山风吹起雪雾,突然间黑衣人身影一闪,隐入突出的岩石之后,不远处山崖之上隐约的声音迎风传来。

  “……已按君上吩咐……我们的人……支崤……安排妥当……”

  “……知会……多加留心……人多眼杂……”

  话语断断续续,一时听不真切,黑衣人自岩石之后探出身来,只见前方山崖上一个白衣人背月而立,正和一个身着宣军服饰的人说话,月光照落白衣,使人感觉到他卓然不群的气质,却无法看清真正的面容。

  黑衣人潜□形,悄无声息地向前滑出,瞬间离山崖处近了丈余,但当他甫一动身,那白衣人忽然转过头来,一道锐利的目光,隔着数丈距离穿透暗影直盯人心。黑衣人本是隐藏行迹的高手,不由大吃一惊,本能地曲身向后闪去,不料眼前雪华忽现,那袭白衣已然出现在他后退的路上。

  那人缓缓回身,他脸上戴了一副精致的黄金面具,月光之下俊美森然,几若来自冥狱的神祇。黑衣人身形疾变,忽然像游蛇一样滑向岩石之间,荆棘草丛如水般向两侧分开,眼看其人便要没入深不可见的暗影中。白衣人的手便在此时动了一动,冰石雪地上倏然蹿起血色的火焰,不过轻微一闪,

  黑衣人身形生生凝住,脸上面巾一裂为二。

  月夜森森,一缕赤艳的红光不偏不倚锁在他咽喉之处,剑气丝丝直砭骨髓,令人感觉血肉成冰。黑衣人手中现出一双利爪,但为剑气所迫,却一动也不敢动。

  那人目光下移,看向他领口处露出的一簇火焰形状的暗记,“风字营斥候?”

  他的声音从容不迫,却有种令人折服的气质,黑衣人目光微闪,认出来人,“风十二参见君上。”他后退行礼,同时略带狐疑地看向对面的宣军将领。那将领站在数步之外,身着普通的宣军战袍,似乎从来没有见过,但不知为何却让人感觉有些眼熟。

  血鸾剑上微芒似火,月光沿着剑锋蜿蜒流烁,显得美异而诡谲,“风字营连夜派人赶回,可是有什么军情?”

  风十二收回目光,低头道:“回禀君上,前方斥候发现王师踪迹,正沿天水道向玉渊而来。”

  “是吗?多少兵力,目的何处?”

  “兵力不超过两万,据我们得到的情报判断,他们最迟明日便可到达,当是取道飞狐陉,以解玉渊之围。”

  “领兵者何人?”

  “帝都右卫将军靳无余,原九夷族先锋大将楼樊,其后大军由九公主亲自带兵。”

  “九公主子娆。”

  “不错,确实是九公主。”

  黄金面具之后,那双俊冷的眼睛似乎微微一眯,皇非点头道:“很好,回营复命去吧。”

  风十二应声后退,临去前复又看了那旁边将领一眼,忽然间想起什么,心中微微一震,当即施展身法全力向宣军大营赶去。

  “就这么放人走吗?”乔装潜入宣军的方飞白有些意外,近前沉声道,“风字营斥候大都熟悉烈风骑,他很有可能已经认出我。”

  皇非目送斥候离开,道:“放心,即便认出你是谁,他也没有机会说出任何事情。”

  方飞白皱眉道:“君上何以如此把握?”

  山月斜照,黄金面具之上似有寒光微闪,黑暗深处俊冷的眼睛折射出淡淡的杀机,“因为一个死人无论知道什么秘密,都已经不可能再开口了。”

  风十二的尸体在汐水上游被发现时,距离宣军大营只有数步之遥。一道整齐的剑痕自他喉间裂开,一直延伸到胸前三寸之处,鲜血自伤口汩汩流出,当他被抬到宣王金帐之前时尚未停止。

  位于中军之内的金帐灯火通明,白玉钩,七龙柱,琉璃帘下碎金铺地,花香如缕,伴着幽幽烟雪之气,仿佛琼台玉殿为众军环绕。篝火的影子在黎明隐约的天幕前徐徐跳动,此时帐外几名将领的脸色亦被映得阴晴不定,透露着一丝凝重的气息。

  “是封血锁喉的手法。”隐字营上将白信看完尸体沉声说道。晨光之下,他有别于其他将领的白色战袍让人显得有些文

  弱,但熟悉隐字营的人都知道,他是赤焰军中最为精明的战将,更加精通刑、医之道,他可以从俘虏口中得到任何消息,也能看出一具尸体之上透露的所有信息。

  “人在大营之外被杀,而且手法如此狠辣,莫非有敌人潜入军中?”风字营上将晋师沉声道,“凭风十二的武功,居然一招致命,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我知道风十二功夫不错,但他并没有和来人动手。”白信站起身来,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