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离(出书版) 作者:十四夜
对吗?公子可以相信,面对洗马谷这片祥和的土地,九夷族至少不会做王族的敌人。”
苏陵点头道:“好,希望公主能永远记得此话,公主请随我来吧。”
众人离开九夷族暂居的地方,开始继续往山谷深处而去,一路上快马不停,深入终始山腹地,终于在日落前来到了此行的最终目的地。
除苏陵外,包括子昊亦是第一次来到这深隐于群山中的峡谷,沿途看似悠远平静的山林中实际暗哨重重,若无人带路,根本无法接近这方圆数十里地。且兰是多年带兵之人,一路发觉这峡谷设兵布阵防御森严,竟如一个严谨有度的大军营,不但隐秘,而且易守难攻。倘若有心屯兵至此,纵有皇非、姬沧这等人物率大军前来,怕一时间也难以攻克。
不多时到达岭前,与初时只见鸟飞猿啼、古木参天的山涧相比,阵阵呐喊冲杀、剑戟相交的声音顿时清晰地传入耳中。偌大的山谷腹地开阔平坦,足以容纳数万人齐聚,远处飞骑扬尘,驰骤纵横,似是轻甲骑兵正在交锋对阵;近处令旗翻舞,变幻无穷,却是步兵演练阵法。众人并未深入,只从旁观看,但他们刚一出现,前方点将台上便有两人转头看来。苏陵事先已得子昊吩咐,遂将手中马鞭一摆,示意他们不必来见,两名将领遥遥欠身致礼后,继续督促战士操练。
众人下马,子昊在这处高丘之上静静看了一会儿,便问苏陵:“多少人?”
苏陵略作思量,答道:“五十万。”
大家闻言都吃了一惊,不约而同齐齐转头再往谷中看去。且兰先前虽隐约猜出些端倪,乍入谷时心中的震惊仍未平复,不想历来韬光养晦的昔国竟暗藏了这样一支精兵,但再三审视,却觉得这里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有五十万大军,那几乎已与整个楚国的兵力相当。
几人皆面露疑惑,唯有子昊神情如旧,不带半分惊讶,只淡淡应了一声。
只听苏陵继续道:“三万骑兵,两万步兵,洗马谷屯兵五万,备马三万六千匹。谷中将士,非勇武者不入,非志坚者不进,非死忠者不留,兵、器、骑、射,有一者不知则不取,入谷三年,有一者不精,自请军法处置。自主人传令之后,我用了三年时间挑选这些人,又用了三年时间以最严酷的方式训练调教,主人若要用这些人,一可当十,十可当百,五万,便是五十万。”
子昊始终不曾回头,此时俯视整个山谷,各处布置尽收眼底,清冷面容之上隐含了一丝极淡的赞赏。
他身后的苏陵一袭长衫儒雅,不染分毫兵锋戾气,若非腰畔长剑提醒他绝世的剑术,很难令人想象他领军布阵的模样。然而就是在他手中,调教出了足以和天下任何一支军队抗衡的精兵。
日暮四合,苍翠如染的山岭已渐渐笼入霞色交织的余晖之中,万山如海,托起无边无尽燃烧的云火,在天地间展现着寂没前最后的壮美,亦将此君臣二人的身影融为一体。
子昊迎着夕阳看了看天色,轻轻一合目:“很好。”转身迎上且兰讶异未平的目光,笑了一笑:“明日我们去冶庐,看看十娘这几年又研究出什么好东西了。”
且兰不禁问道:“冶庐是什么地方?”
子昊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冶庐是为这数万将士炼戈铸剑之处。寇十娘是后风国冶剑大匠寇契的女儿,洗马谷有苏陵,冶庐便由她来主持。”习惯性地负手身后,不料肩头骤然一阵锐痛传来,牵得眉心略紧。神情却未变,只是本已走到了马前又停了脚步,顿了顿,对墨烆微微抬头。墨烆会意,上前牵了马匹随行,一行人缓步往谷中走去。
且兰心中越发惊奇,当年楚、宣两国亡后风时,曾兵围皓山以求冶剑之术,寇契怒折数把名剑,焚山毁家,冶剑之术自此失传,不想竟尚有传人。默默随他走了一会儿,忽然道:“精兵、良将、快马、利剑,奇谋、绝阵,我今天才知道,原来九夷族根本就不是你的对手,你只是不屑与我为敌罢了,这三年复仇,可真真是一个笑话啊!”
子昊抬了抬眸,但笑不语,肩头疼痛令半边身子极为不适,始料未及的一丝疲惫使得他不想多说什么,而有些话,原本也不必说。或许她已经看出端倪,或许她永远也不会想到,九夷之战,原本就是他一手促成的契机,步步经营的赌局。整整七年,重华宫中那个女人何其精明,倒也真费了不少心思。
倾一国而算天下。并不强大的九夷族,不过是他信手拈来的一枚棋子,进退杀伐何曾由己,但昔日在王城之中,曾有一个人猜出了他的谋划——一个最应该阻止,却最后毫无保留支持了他的人。
长明宫中短暂的密谈,隐晦的话语牵出缜密的布局,最终归于一个惊人的秘密。九夷族的女王,那个高雅聪慧的女子,将她的性命,她的女儿,她的国家和族人,以一种平静而奇特的方式交到了他的手中,换取了他一个承诺。她曾说过的话,使且兰成为了他身边最重要的人之一,终将随他步入另一方更加复杂的棋局。
既有前因,必生业果,天地循环,无非如此。唯一不同的便是,他知,而她,未知。
有些事情,知道的太多,不如不知。
当晚几人便宿在谷中精舍,轻云遮月,空山幽静,长夜中隔壁房中一盏青灯始终亮着,将一道清寂的影子映上轩窗。且兰便抱膝坐于榻上,隔着深沉的黑暗看着那孤单的灯火静静出神。
帝都一战之后,从漓汶殿到兰台,从酒肆到洗马谷,短短数日她想了太多的事情,如今的九夷族,如今的天下,昔国、楚国、帝都,还有……东帝,那个险些使整个九夷族万劫不复,又突然将无限光明送到他们眼前的男子。
隔窗相望,孤灯影深,那削瘦的身影中似乎蕴藏着奇异的力量,会令所有人不知不觉追随、信任、敬服,抬头冷月清亮,恰如他傲然的眼神,即便在翻天覆日、变幻莫测的风云之下亦清晰从容。纵然明白随他同行,必将面对更加险恶诡谲的阴谋,更加惨烈无情的杀伐,但谁又能回头,谁又能挣脱他漫不经心抬眸一笑?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某非王臣。他们都只是他的子民,注定的命运。
这一夜且兰毫无睡意,待到凌晨方合目调息了片刻,天空刚刚露出淡青色的微光,谷中已有人马往来操练,渐渐传来属于战场与军营熟悉而遥远的声音。且兰起身步出房门,意外地发现子昊独自站在庭中,正负手沉思。他听到脚步声回头看来,见是且兰,原本笼着一片静漠的脸上淡淡转出笑容,眸清似水,眉若春风,恍然吹散微凉的晨曦。
且兰亦报以微笑,举步上前:“我以为你来这里会检阅军队,让他们明白谁是真正的主人,现在看来,你似乎并没有这个意思。”
子昊微微垂眸笑了一笑:“有苏陵在,何必我麻烦?”
且兰轻叹一声:“我现在知道了,为什么像苏陵这种人会对你死心塌地。”
子昊与她对视片刻,目光投向遥远缥缈的天际,清澈的晨光丝丝落入眼中,如浸深潭。他淡然道:“我需要他们做的,是无论我在与不在都一样。可以因我在而更好,却绝不能因我不在而有分毫混乱,想要如此,唯有让他们放手而为才行。”
且兰并没有听出他话中别有含义,只是略觉奇怪:“这样将兵权交于他人,难道你不怕事有万一吗?”
子昊洒然而笑,只说了四个字:“用人不疑。”
说话间只见苏陵和一个黑衣女子结伴而来,乍见那女子,子昊怔了怔,随即唇畔展开一缕温煦的笑容。
那女子看起来要比且兰大上几岁,已不算太年轻,也说不上十分漂亮,但眉目间明媚的风韵却使得她整个人就像一朵盛开在极致的花朵,似有一种奇异的魅力,令人一见之下便不由自主被她吸引。未到近前,便听到她轻快的笑声传来:“十娘见过主人!主人难得来一趟,也不事先告诉我,若知道主人到了,我昨日便进谷来了!”
寇十娘的父亲生前曾与商容有结拜之义,后风亡国时商容设法将她救出,带入宫中抚养,在离司之前,一直是她照料子昊起居,直到商容奉命出宫,她才随之一同离开。这时到了面前细细打量子昊,只见子昊苍白的面色,柔声叹气:“主人。”
“十娘,不过几年未见,怎么便学会长吁短叹了?”子昊含笑望向她,目光柔和而愉悦,“本说今日去冶庐看你,你倒先来了。”
十娘道:“冶庐那边尽是些破铜烂铁,荒山野岭又闷又热,到处都是飞灰扬尘,主人去哪里干嘛?若是为了看剑,我已替主人带过来了。”
子昊目蕴浅笑:“如此听来,十娘倒像是来找我诉苦的,打发你去那种地方,一待便是数年,也着实委屈你了。”
十娘同他说话倒不像别人那般始终存有敬畏,顿时笑道:“主人算是说对了,我今天来还真是想请主人准我离开冶庐一趟。”
“去看看你的剑。”子昊一边缓步向前走去,一边问道,“突然想要下山,可是为了那《冶子秘录》?”
十娘道:“主人已经知道了,当年皓山大火,我以为此书已然焚毁,可聂七传了消息过来,这书竟在楚国重现踪迹。《冶子秘录》是家父毕生心血所在,其中记载的冶金、铸剑、机关之术,比我凭记忆所知要详细百倍。主人,这本秘录绝不能落入他国之手!”
此事聂七前几日便请示过,子昊微微颔首:“秘录的真伪唯有你能分辨得出,我也有意让你下山一趟。子娆现在正在楚国,你可与聂七一同前去,一切听她安排。”
十娘大喜道:“多谢主人!”
说话间几人已来到一方试剑石前,十娘带来的数样兵器陈列于此,刀、剑、枪、戈、矛、戟一应俱全,都曾经过她精心改造,分外实用锋锐。她一一指点介绍,子昊静静听着,目光落在其中一柄乌鞘长剑上,略一抬头,“此剑寒意深敛,锐气静藏,在这些兵器中当为上品,你却为何避而不谈?”
十娘微微一震,随即自嘲般地叹道:“主人好眼力,这柄剑乃是我采若耶之金铜、赤堇之银锡、茨山之铁英化了三年时间铸造而成,说起来也算是难得。”她带剑出鞘,往试剑石上随手斩下,一声清鸣,长剑斫石而入,现出深深痕迹,剑身却完好如初。十娘抚剑长叹,眼中隐有遗憾,“但当年在父亲手中,这只能是一柄弃剑,便是师兄在此,十娘也不敢卖弄。”
子昊接过剑来:“铸剑铸心,顺其自然便好,切忌急功近利。”
十娘道:“十娘不敢懈怠,倘若铸不出好的兵器,岂不误了主人大事?主人放心,十娘绝不会马虎,待取了《冶子秘录》回来,必让咱们军中将士人人都佩得浮翾剑那样的利器。”
子昊失笑道:“你也恁地贪心,浮翾剑乃是上古神器,岂容人手一把?
十娘看了看且兰,弯眉浅笑:“那如此难得的剑,主人怎么就赠给了且兰公主?主人是知道的,这浮翾剑可是当年白帝赠与玄女如夷的定情之物啊!”
子昊闻言浅笑不语,转头时温润的目光落至且兰眼底。那幽深的注视融入了山林间明净的阳光,若有一丝复杂难言的意味,仿佛包容了天地万物,历尽了人间繁华的一声叹息,无尽低沉感慨。
他便这样看着且兰,似想知道她会说些什么。且兰却被似他的目光摄住,脑中竟一片空白,思绪凝滞,顿时双颊飞红。见她如此,子昊眉梢微微一动,终于放过了她,负手转身,抬眼间却望向了千山云外遥远而未知的地方。片刻之后,他才淡淡笑道:“情之所至,何必系之俗物。十娘,你着相了。”
如常的笑语落入耳中,蓦地令身边几人同时生出异样,山风之中青衫淡渺,那种无从把握的感觉令人心头无由一空。十娘和苏陵对视一眼,目带询问,苏陵好似有话要说,但注意到子昊的脸色,最终却没有开口。
第16章 第十六章
山阴古道,两匹骏马飞驰而过,白马之上的男子墨色长衣,神情沉着冷酷,正是日前曾在沣水渡遇袭的穆国三公子夜玄殇,身旁一骑紫燕马与他并驾齐驱,马上女子玄衣飘飞,貌若仙姝,便是数日来一路与他同行的子娆。
两骑快马折过山坳,突然不约而同地放缓速度,夜玄殇眉峰一轩,手勒缰绳,一边拍了拍马匹以示安慰,一边对子娆道:“穿过前面山涧便是魍魉谷,我们把马留在这里,带进去反是拖累。”
子娆同他一起翻身下马,此时马儿似乎十分躁动不安,频频踏蹄嘶鸣,已不肯再前行?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