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离(出书版) 作者:十四夜
蟊常锲崴桑巴蛞怀鱿忠馔猓一峋∪χ阃送尬环较颍热灰坏阑匾驯黄苹担幢厝蕹雎贰!?br />
彦翎本要出声抗议,听到他后面的话身子微微一震,侧目看他,突然间“切”地一声扭过头去,不再说话,深吸一口气闭合双目,摒弃心中杂念,全部精神集中向隐藏在石壁之下的机关上。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即便是分出大部分精力留心四下动静,夜玄殇仍能凭掌心触觉感到彦翎紧绷的心神,而他自己身上也依稀渗出冷汗。过了许久,忽听“喀喇喀喇”连续几声响动,彦翎猛地舒了口气跌坐在他身旁。两人四周数块浮雕同时向侧移开,底下露出排排锋利的箭镞,每一支利箭都正对他两人目前的位置,数量之多足以将十余人瞬间戳成肉泥,便是以夜玄殇之胆大,一见之下也不由寒意丛生。
彦翎凑到石壁之前,赫然发现面前所有利箭都是特制的四面钩镞箭,箭身竟还加造了双道血槽,忍不住叫道:“我的娘啊,衡元殿里究竟藏了什么宝贝,值得楚王下这等本钱?寇契大师的机关虽说巧妙,却没听说如此狠辣,今天险些栽在这里!”
夜玄殇面对那寒光四射的箭镞,眼中隐着异样的沉默。石壁上灯火的光亮映射锐利的箭锋,于那片黑冷的色泽中若隐若现,“这机关并非寇契的手笔,应该也不是奉楚王之命所设。”
彦翎奇道:“此话怎讲?”
夜玄殇微抬下颌:“眼前这些都是刚造不久的新箭,寇契大师在后风国亡国时便已辞世,若是他设下的机关,必然年岁已久,怎会是这般情况?而且你曾说过,这里的监听铜管是通向少原君府,并非楚王宫。”
彦翎满目兴趣地半跪在旁,仔细看查机关的内部构造,随口道:“皇非职责所在,那铜管通往少原君府也不奇怪,但他再怎么厉害,也不可能凭空造出能和寇契大师匹敌的……”话锋一顿,几乎是和夜玄殇异口同声地道:“冶子秘录!”
染香湖上,桃林似血,一剑之伤,一步隐忍。
《冶子秘录》终归楚国,烈风骑如虎添翼,如今恐怕已经没有人能够估量出楚国,或者说是少原君府的真正实力。
彦翎苦笑道:“怪不得当初听说皇非得到《冶子秘录》,你那表情像是赌输了千百两银子样的难看。”
夜玄殇长叹一口气:“现在我才相信《冶子秘录》确实落到了皇非手中。”
彦翎不满地道:“我的情报怎么可能有误?染香湖一战虽是血鸾剑胜了逐日剑半招,姬沧却莫名其妙地将《冶子秘录》白白送给了皇非。但据我所知,宣国近来兵将调动频繁,显然是暗中备战针对楚国,好戏还在后面呢。”
夜玄殇微微感慨:“北域宣王,南楚少原,皆非常人啊!”说罢一耸肩,暂时放下此事,对彦翎道,“看够了没有?你若在这儿研究到天亮,我们的麻烦可就绝不止于此了。”
“啧,不愧是大匠寇契的杰作,真是叹为观止!”彦翎收起薄刀,自地上一跃而起,不料身形甫动,却和夜玄殇同时色变!
一阵机括转动发出的声响,如同数柄利刃一样穿刺敏锐的神经,原本已被阻断的机关突然毫无预兆地发动,强劲而密集的利箭,如同骤雨一般四面射来!
夜玄殇已来不及思索任何事情,大喝一声“快闪!”一掌将彦翎震离原地,往层层箭雨中稍纵即逝的空隙处送去。彦翎身子腾空而起,半空中从绝不可能的角度翻转,闪电般回手扣他手腕,猛地借力一带,反使夜玄殇先他一步向外飞出。然而利箭疾快,铺天盖地地笼罩了整个空间,身处机关中心的两人已没有任何躲避的余地,冰冷的锋矢直砭肌肤!
便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夜玄殇身子重重撞上石壁,墙壁上忽有暗门无声无息地翻开,两人身子骤然下坠,数支利箭随之射入,擦着他们头皮飞过,“叮叮咚咚”坠落身边。暗门乍开即合,两人眼前顿时漆黑一片,听到外面利箭落地堪比急雨的声响,半天才恢复安静,不约而同地靠坐在地,半晌都没人说话。
过了会儿,才听彦翎心有余悸地道:“天衣无缝,原来是这般设计,若这只是打发时间的小玩意,那寇契铸出的剑要厉害到什么程度?”
一道机关居然计算时间两次发动,是算准了倘有人能破坏第一重机括,则非但精于此道,亦会发现面前乃是出自寇契之手的绝妙机关。依人之本性,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遇到顶尖的对手,即便是潜入敌境的情况下,也难免会为此耽搁一点儿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破除陷阱的得意和对新事物的专注会使人的警惕性无意中下降,而第二重致命的机关便恰在此时发动。
方才两人死里逃生,不得不说侥幸,这般罕见的巧妙机关以及对人心细致入微的测断,隐在其后的少原君,究竟要借这天衣无缝的利箭防范些什么,仅仅是藏于衡元殿中的稀世之宝吗?而这突然出现在身后,意外地救了两人性命的暗道,又通向何处?
夜玄殇长吐一口气:“去看看有没有出口吧。”
“这次算我们命大……”彦翎从地上爬起来,忽然间目光一凝,对夜玄殇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夜玄殇亦察觉暗道中正有人往这个方向走来,两人迅速闪至暗处。
“好像是这附近传来的动静,我们分头看看。”随着有人说话,脚步声越来越近,待到近前突然停住,一个身着烈风骑禁卫服饰的人在此低头,正见方才落地的几支箭矢。
箭锋生寒,冷芒忽绽!
一道剑影毫无预兆地自黑暗中闪现,血光轻溅而逝,彦翎及时伸手托住那侍卫软倒的身子,慢慢将人放下。对面传来另外一个侍卫的招呼:“定是你听错了,有什么发现?”
彦翎随即压低声音,模仿先前之人回答道:“奇怪,你过来看看这是什么东西?”
薄刃在对方出现之时一刀毙命,刀锋在彦翎指间打了个漂亮的旋转消失不见,他对夜玄殇指了指两个倒霉的侍卫:“是烈风骑禁卫,怎样?”
“暗道定然通向少原君府。”夜玄殇将一件禁卫衣服丢给他,彦翎一把接住,故作夸张地叹气道,“龙潭虎穴啊!看来今晚是赶不及回去睡个安稳觉了。”
深深黑暗之中,夜玄殇抬头一笑,剑眉轻扬:“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第51章 第十九章
利剑、长戟、坚盾……一排排一列列无法估算多少,随着空间不断拓宽,暗道不断向两侧生出分支,剑甲的数量亦逐渐增多,眼前便如一个完整齐备的武器库,足以装备上万军队的兵器不为人知地陈列在少原君府与楚王宫之间隐密的地下。继续前行,金铁相交的声音越来越清晰,炙热的空气不时涌入,使得暗道之中越发闷热,而出口处的情景更是令人蓦然心惊。
面前宽阔的空间分布着近百个巨大的火炉,每个火炉前都有三两个工匠正奋力挥动铁锤,炉火、烟灰、汗水以及不绝于耳的锤炼之声交织在一起,一柄柄长剑、一支支矛戈在烈焰之上逐渐现出锐利的锋芒。火炉近旁,另有工匠汲水、搬柴、运送铁石和各种完成的兵器,近百人来来往往丝毫不见混乱,分工合作井然有序。由此而外,每隔数步便有两名烈风骑禁卫居高临下执剑戈而立,显然是担负着警戒及护卫的职责。
夜玄殇和彦翎一进到此处,立刻压低帽檐站到出口旁边空缺的位置,不远处有个身着统领服饰的人向这边打了个手势,似是询问可有异常情况,彦翎精通各国军中令号,急忙举手回应,顺利蒙混过关。
少原君府邸之下竟设有如此规模的兵器制造场,不知是因着谨慎还是对此意外的震惊,夜玄殇显得十分沉默,灯火底下不为人知之处,一双剑眉隐隐蹙起。
“看出来了吗?这些人并非是普通的工匠。”彦翎的声音几不可闻地传入耳中。四周火光明亮,场中情形一目了然,除了几个年纪较大的冶剑师外,其余尽是烈风骑营下工兵,从彼此训练有素的配合可以判断,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之士。此时此刻,唯有从彦翎所处的角度才能看到夜玄殇眼底翻涌的情绪,可见他心中决不像表面这般风平浪静——多年来穆国以举国之力相抗的楚国,掌控着大楚军政强权的少原君,即便是作为并肩御敌的盟友,依然是如此地令人生畏。
夜玄殇凝重的神情让彦翎感到莫名的压力,想到如此装备的烈风骑将是怎样的锐不可当,又将给穆国带来何等威胁,心中不由后悔为何不早些设法将《冶子秘录》从皇非手中盗出:“皇非这次虽然占了先机,《冶子秘录》的正本却还在衡元殿,只要我们顺便弄出来,至少在兵器上不会输于楚国。”
夜玄殇亦压低声音道:“此地不宜久留,先想办法离开再说。”彦翎点头会意,正盘算着如何从众人眼前安全脱身,前面突然传来石门开启的响声。
“见过君上!”
随着四周侍卫们整齐的致礼,少原君步履潇洒,含笑而至,身边一人雪衣白袍,姿容明美,正是他的同门师妹,如今的九夷族女王且兰。夜玄殇和彦翎见状吓了一跳,连忙有样学样,同时不着痕迹地退往深影处,以免被皇非发现不妥。
皇非显然并未在意周围,一边和且兰轻声笑谈,一边向前面冶炉之处走去,“君上!”旁边几名冶剑师纷纷抬头,唯有正中一人仍聚精会神地注视着面前炉火,仿佛丝毫没有察觉少原君的驾临,而皇非亦抬手止住他人出声提醒,静立其旁,微笑看着炉火中渐渐成形的长剑。
“哧!”一道白烟自寒泉水中直冒而起,那冶剑师猛地抬头,蹙眉凝视手中新铸之剑,熊熊炉火赫然映出他额角一个墨黑的刺字,使得那张原本英俊的脸显出几分凶狠之色。
纵然早已得知寇契大师之徒宿英乃是楚国重犯,且兰仍忍不住心生惋惜。只因依照雍朝王典,曾受黥刑之人在任何一国都终身不得入仕,所以即便是权倾大楚的少原君也无法名正言顺地予他官职身份,这对于曾任后风国司祭、寇契大师的亲传弟子来说,无疑将为终生憾事。
此刻宿英凝视手中之剑,目中难掩失望,一皱眉,挥手斫向后面的试剑石,却不知身后有人,利刃划出一道寒光,毫无预兆地向皇非身上劈去!
开金断石的剑气,眼见斩中皇非,四周顿时一片惊喝!却忽见火光一盛,白袖飘扬,宿英的剑不知如何已到了皇非手中,同时一抹精光爆绽,赶上前来阻拦的侍卫们纷纷后撤,却是皇非随手震剑,后发先至将他们逼退。
“不得无礼。”眼光淡淡一扫,皇非依旧面带微笑,打量手中寒光凛凛的长剑:“如此难得的利器,想必花费了不少心血,宿先生何以竟要亲手将它毁去?”
宿英似是未从震惊中恢复过来,紧盯着面前男子,之前握剑的手垂在身侧微微轻抖,直到听见皇非问话,才猛地后退一步,屈膝跪下,“失手冒犯君上,宿英死罪!”
皇非轻笑一声,这才侧首看他:“不知者何罪?先生言重了。”
刚才皇非出手夺剑只在交睫瞬间,唯有且兰在旁看得清楚,知他非但连换了三种精妙手法阻断宿英剑势,那剑上足以将坚石一分为二的真气亦被他随手化于无形,难怪宿英震惊失色。只是,这震惊之中隐约有着些许复杂的意味,再看皇非,带笑的神情也似乎别具深意。
这时皇非忽一扬眉,略略振腕,手中利刃爆起一簇刺目的精光:“先生好像对这柄剑并不满意?”
宿英收敛目光,垂首道:“粗劣凡品,不值君上一观。”
皇非笑道:“我听人报说,此处每日都有上百柄利剑出炉,却没有一柄能被先生认可,所以今日特地来看一看。”
宿英姿势不变,声音显得十分沉闷:“或许要让君上失望了,宿英恐怕此生都难铸出一柄上品之剑。”
“哦?”皇非眉峰一动,看向他的目光略略锋利,“不知在先生眼中,什么样的剑才算是上品之剑?”
不必抬头,宿英亦能感觉到那注视中的压力,沉默片刻:“或者君上听说过,昔日在皓山剑庐,先师曾历十余年时间铸得一柄剑,在宿英眼中,那便是上品之剑。”
皇非道:“你指得可是那柄曾引起后风国储位纷争,足以和浮翾剑相媲美的无名之剑?”
宿英道:“不错,先师一生铸剑,唯有此剑令他老人家引以为傲。”
皇非问道:“既然如此,剑却为何无名?”
宿英道:“先师不曾为剑命名,只因那剑自出世之时便已因铸者之名而难掩光芒。更何况,剑之闻名不在其锋利与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