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妇的小日子+番外 作者:彤华馨兰(小说阅读vip2013-11-27完结)





    “可不是,瞧见灶台外的一袋米吗?就是今天的饭,我可是饿了两天了,待会儿总是要像前几天那样撑。”
    乡亲们开始了简单的闲聊。上次晚儿认亲都没那么澎湃,这仗势,看着都喜人。
    “你们呀,也别光顾着闲聊,来几个人,把猪骨头斩了,我们这正等着下锅炖萝卜呢!”出来一个农妇,嫌弃地看着他们,男人就是好,光吃不做。
    “我来!”
    “我来!”
    很快就有人自告奋勇
                  
第87章
    厨房里,方若晨主厨,其他人协助她。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她能把简单的菜色做得美味。香喷喷的菜一锅一锅地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若晨,你可真是好手,这些菜呀,被你弄得如此色香味俱全,真是难得!”妇女们闻着香味就感觉到舒心,这么一大锅,做起来很费力。
    “婶婶说笑了,若晨哪里有那本事,主要是材料好!”方若晨谦虚地说道。都是肉类,就算厨艺再差的人,也不会做得多差。
    闲聊过后,以往的仇视眼光都散去,妇女们开始奉承她有能耐,夸赞她头上的簪子做得巧。
    来的时候已经料定要给村民们礼物了,她从外边拿过家里带来的簪子,放在灶台上,由她们挑选。
    农人们,多半是没钱买头饰的。回娘家也没什么礼物,有了这些簪子,送给娘家兄弟的女儿,多少也是个面子。
    “若晨,以后若是有什么需要相帮的,我们家定然不会推辞。”得到了礼物,妇女们开始说奉承话。
    她微笑地看向所有的人,她们的巴结,没有让她得意忘形。
    “呀,都在呢!“方媒婆走进来的时候,看到方若晨,多少有些尴尬。她家拿了十二斤稍微差点的猪肉,对于之前那样对她,心中很是歉意。
    媒婆出门,惯常用的是一张巧嘴,她走到方若晨面前,像对待亲闺女一般牵起她的手,很是疼惜,“若晨呀,都是方媒婆不好,往常对你太过分了。”
    “都过去了!”对于那段不堪的记忆,方若晨怨恨过,站在乡亲们的角度上看,似乎合情合理,也就释怀了。
    “不,是我污水遮了眼才害你差点送给朱老爷,你放心,我定然会寻找一门顶好的姻缘给你。”方媒婆歉意加深,难得她大度,不计较。
    “那可要麻烦方媒婆多多留意了,不仅是若晨,咱们村,长开的姑娘,可是多得很呀,您可得留意了!”方若晨感激,像她这样的人,能有好人家看上的话,定然是天大的恩赐。
    “留意着呢,以后,我方媒婆,定要做好姻缘。”说开了,方媒婆有了台阶下,顿时乐呵呵地自我抬高身份,“咱们村,哪家人成亲,没有我方媒婆的功劳?不是我爱吹嘘,只要让我牵线的,都是上天定好的姻缘。”
    她这么一说,很多人不赞同却不得已附和,谁叫她戳和村人的姻缘呢?得罪了她,后辈可是要遭殃的。
    “呀,聊着呢!”赵寡妇在门外听到她们的对话,不屑地进来,“方媒婆,嘴里说得如此好听,我这寡妇的如意郎君呢?怎么不见你捎带过来呀?”
    赵寡妇不止一次催促方媒婆给她找个合适的人家。
    “赵寡妇,这可怨不得我。你自个不要梨花坊的,偏要外村人。我依你,这老腿,走遍了几个村落,就是没遇到一个合适的。”方媒婆还真是有意去外村找过合适的人家,有合适的,来打听后,便离开了。
    赵寡妇知道自己的名声不好,悔恨之余,只能无奈,抱着胳膊的手肘放下来,冷哼一声出去了。
    “乡亲们,这赵寡妇也是可怜的,咱们呀,能照顾点就照顾着吧。”方媒婆一改常态,同情起赵寡妇。
    看着村民们和睦相处,方若晨疑惑,难道就因为年初她出资买了六头猪仔,就把村人的心全部收买了?似乎不合情理。
    事情还真不是那么简单。村民对她友好有五个理由:太公分猪肉;宫常顺常来,他们觉得她有后台;短短时间,她挣了一些银子;里长认她为干亲;她比以前多了一些神秘气息。
    赵寡妇走在外边,为了掩饰失落,对着村民秀眼波。
    “给你,给你!”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她的裙子被人抓住,她回头便看到晚儿拿着一个木簪子递给她,“好看,好看。”
    看着晚儿脸上的笑容,她蹲下来,接过那木簪子,认真地看着晚儿,只有小孩子,才不会在乎人的好坏。
    “晚儿!”邱明山走过来抱起她。
    “舅……”晚儿笑呵呵地喊着。
    有家人,真好!赵寡妇露出羡慕的眼光。
    外边桌子摆好,兄弟姐妹为了相聚,把桌子拼在一起。减少了桌数,上菜的时候,相对来说就简单多了。
    一盆一盆的菜从厨房里递出来,没到一张桌,就在桌上的碗里舀入一些,每个都是满满地装着食物。
    一张桌共有二十道菜,主菜都是肉类,唯一清新的是少得可怜的大白菜,这还是村长家里特别种植的。
    “乡亲们,都入座了!”村长在祠堂上的主座上,伸出手对着大家说道。围着桌子的乡亲们纷纷入座。
    “乡亲们,今年除夕,咱们梨花坊过得并不俗,都是祖先显灵啊。让我们一起对着祠堂的先祖们跪拜一番!”他主动跪下,村民们纷纷走出来,在空隙里跪下。三拜大礼过后,站起来从桌上拿起一杯酒水,倒在地上。一阵欢呼。
    吃饭之前,村长命人把准备好的炮仗放在祠堂天井上,点燃,噼里啪啦一阵子,开始吃饭。
    每张桌子都是尊老爱幼,互相夹菜,笑呵呵地享受美食。
    “大伯,爹,三叔,四叔,一年到头,咱们好不容易相聚在一起,我们这些晚辈,敬你们,祝你们长命百岁。”方有财带领方家兄弟姐妹站起来,举着手中的杯子,对着四位父辈敬了一杯酒。
    晚辈如此有孝心,四兄弟感动得热泪盈眶。
    “爹,我们也敬你一杯!”邱明山举杯对着邱丰耀说道。
    “爹,女儿不懂事,给你添麻烦了。”邱若雅同样站起来端起酒杯,喝下一大杯酒,烫的她直呼气。笑翻了周围人。
    “村长,我也是方家人,太公分猪肉,没我们的份,这是什么道理?”正在大家吃得正欢的时候,方四阳与胖媳妇气冲冲地走过来。如果不是别人告诉他们村里每个人都分了十多斤猪肉,他还不知道呢。
    “方四阳,你不是把户籍割到外村了吗?不是本村的人,怎么可能分到猪肉呢?”村长淡定地说道。说起来,还是他方四阳瞧不起梨花坊的人,前段时间偷偷找来村长,说要把户籍割到柳家村做上门女婿。鉴于他人不太好,村长同意了。
    “方四阳,先不管你做不做上门女婿,就说村里的事务,那些你是沾上边的?平常欺负乡亲们也就罢了,过年过节的,还要扫兴?这就是你们的不是。”
    方四阳本想辩驳什么,他看到方若晨犀利而又恨意的眼睛,想起那天晚上的事,心中很是惧怕。
    “哼,不就是十斤猪肉吗?我家大把!”他媳妇拽着他往外走。
    他一走,大家继续高兴地吃起东西。
   
                  
第88章
    这一顿饭,乡亲们吃了整整一下午,尽管桌上的菜凉了,他们还是高兴地吃一点说一点,直把肚子填的装不下一滴水为止。
    暴饮暴食的结果是很多人争着抢茅房。
    男人们在外边闲聊,妇女们收拾碗筷放到灶台前。三三两两蹲在天井里刷洗。
    “各位婶婶、嫂嫂,大锅里还有猪骨汤,大家伙儿拿一只干净的容器盛一些回去,留着炒菜时增加味道也好。”方若晨走进来到那个锅里看,还有那么多肉,不拿点回去,真是可惜了。
    煮菜的时候,她细心地把留下一些骨头煲汤,为的是留下鲜美的汤汁,过几天做菜的时候可以放入一些,增加味道。
    村妇一想到过几天就没有猪肉,有汤汁入菜也好,当时怎么没想到呢?对她更是感激。每家拿自家最大的碗,盛了一大碗,用香蕉叶盖住,拿着芭蕉丝缠住,这样就不会倒出来。
    回家的时候,虽然身上背着桌子碗筷,但是,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笑容满面,这辈子,都没有如此铺张过。
    “村长,明年的猪仔,也由我家出吧!”散场后,方若晨走到村长面前,递给他三两银子,“多余的钱,时候到了就买点鱼放入公家鱼塘,来年过年会更加好。若晨无能,也只有这点能相帮的。”
    她这样做,无非是想让村民们记挂她的好,做起事来,也会顺畅些,遭遇什么不测,还有村人帮着。一个人的根,是本真的依靠。
    村长本来就在发愁明年的猪仔的事情,要是让村民们出钱,他们自家都难过,怎么拿得出?她的主动出资,解决了他一大烦恼。
    “若晨,乡亲们不是白眼狼,他们懂得你的好,以后,你不会再受委屈的,好好过日子吧!”村长殷切地说道。
    “村长说得是!”她点头,找了个托词告辞离开了。
    回到家已经是傍晚时分,烧水全家人简单地擦洗后,穿上新衣裳,围着桌子上的火盆取暖。
    晚儿与村长的孙子宗儿玩闹一番,现在已经困得不行,在方若晨的怀里睡着了。
    “爹,我们真要熬到天明吗?”邱若雅屡屡打着哈欠,她实在是太困了。
    “那当然,除夕自然是要‘熬百年’辞旧迎新,来年才能一帆风顺。”邱丰耀把手放在小盆子上烘烤。
    “若雅,忍忍吧,熬过了今晚,吃完新年第一顿饭,你想睡多久就睡多久。”许久不出声的方禾开口了。吃饭的时候,他好多次想跟兄弟说话,怎奈他们没有一个开口,他也不好说什么。
    等就等吧,邱若雅打起精神,走到门外,看到附近隐约的灯火,在夜晚中显示,很是壮观。偶尔还能听到小孩子的嬉闹声。
    梨花坊的除夕守岁很是热闹。远在江陵的杜府,同样灯火辉煌。亭子中央,杜老爷与黄竹轩对坐,桌面摆放棋子。
    偌大的家,儿子不在家,一点过年的影子都没有,杜老爷一点过年的喜悦都没有。
    黄竹轩,人在他乡,思乡情怀深重,不想在客栈呆坐,便到这里寻找温暖了,哪知道感觉更凄凉。本来他要回家过年的,待不上几天就又要离开。
    杜老爷久久不下棋子,最后干脆吩咐下人端走棋子。“竹轩呀,这些日子,光是运送那些物什,就跑了好几趟,辛苦你了!”
    “不辛苦!”黄竹轩略微摇头,他不知道多高兴呢,可以避开崔莲开的频频注目,多少自在点。
    “竹轩呀,不是杜伯伯不提醒你,你常年在外,留下妻女在家,总是不好!莫要等到回家后,妻女生疏了才惋惜。”杜老爷感慨,年轻人,总是那么冲动,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说走就走,从不记挂家中是否安好。杜墨的离家出走,给他很大的警醒,他一直在想,他是不是对儿子要求苛刻了?
    “杜伯伯,竹轩是身不由己!黄家有条祖训,当家人买卖不成,不能在家久待!”黄竹轩苦涩一笑,他是个倔强的人,不把生意打点好,他不会回家的。家里的生意,经黄老爷那一代,挥霍了不少,他接手的时候已经是个乱摊子,他不想方设法夺取商机,怎么能挽救那些缺口?
    “哎,黄家的祖训苛刻了!难为你了!”杜老爷叹了一口气,这年过的,一点激情都没有,还不如不过呢。
    黄竹轩心中明白,就算他回家过年,还不是守着书房冷冷清清地度过。这么多年,他不就是一直都这样过的吗?偌大的家,看起来风光,真正关心他的人,很少,大家都把他当成是刀枪不入的铁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冷静了。
    “老爷,少爷来信了!”小厮递上一封信。
    “快拿来!”杜老爷急切地说道,等了很久杜墨的信件。
    “杜墨这小子,也不知道要找些什么,叫他回来成亲,也不愿意,真是操碎了心!”杜老爷看完信件,放在夹衣里。
    “杜伯伯莫要伤怀,杜兄自有打算。”黄竹轩宽慰,很大程度上,他是羡慕杜墨来去自如的身份。
    彼此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仰头看着天空,淡淡的云层,带着彼此的心思,飘散得很远。
    又过了一会儿,小厮再次报备,说崔小姐在门外走动。
    崔莲开一个待嫁女子,就算是个女药师,有点身份,大半夜来杜府,也是不合情理。杜老爷听完,脸色顿时拉下来。如此不礼貌的女子,招待了也是丢了面子。
    黄竹轩皱眉,为何他走到哪,她都要跟随?这样的女子,有何留恋?对她弥留的一点好印象荡然无存。
    崔莲开在门外走了很久,都没有看到黄竹轩出来,刚想上门询问,却被寻来的崔师傅拦住了。
    “莲开,你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