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凉好个秋 作者:翡翠衾寒(晋江2013-03-26完结,宫廷侯爵,天作之和)
芯秋大方的拿过来签下自己的名字,“给,英哥哥留着做纪念吧!其实英哥哥不用伤心的,就算我回家了你还是可以来找我玩啊!”
怀英把纸收好,漫不经心的答应,嘴角露笑,回家?有了这个看你还怎么回家。
芯秋看他那小人得志的样子都忍不住快笑翻了,她既然敢签,当然是有恃无恐,只他还真相信那张小纸会有约束力吗?
两人在书房待了一下午,晚饭时间,王妃果然来说芯秋要离开的事,怀英当然很不高兴,表现的很明显,只是到最后也没有拿出下午签的契约书,芯秋还表示惊奇,难道他想开了,看表现也不像啊。
那就是还不到时候了?那契约书难道还有别的什么大用途,还是觉得只是王妃面前还不够分量,想她走的时候再用?
芯秋不理解,可也并不钻牛角尖,怀英再不高兴,芯秋回家的日子依旧定下了。就在两天以后,阔别二十三天之久的芯秋就要返回林府了。
作者有话要说:真冷啊~~
14
14、第十四章 。。。
十六一早,林府派来接芯秋的马车就停在镇远王府大门口了,可见罗氏对于接芯秋回家是多么的积极。
芯秋并赵妈两人去向王爷和王妃辞行,却没想到怀英早已经等在那儿了,无怪他今天没来找她呢,厅里大人多,芯秋不想引人注目,自动站那装乖。
两人行礼过后,芯秋抬眼看着王爷与王妃脸上奇怪的表情,似想笑又在那努力的忍着,反之怀英到与平时不同,严肃认真,再细看却又似乎带着点紧张。
赵妈向王爷王妃说明了辞行的意思,两人含笑听着,彼此之间又客套了一番。眼看就要结束,芯秋和赵妈转身都能走了,怀英忍不住了。
只见他猛的往前窜了一步,扯嗓子大叫:“等等,秋妹妹先不能走。”接着转头看向王爷,软软的叫一声:“父王…”
王爷端正脸色,故作庄严的问:“英儿可是还有什么事?”
“就…就早上我跟父王说的那些啊!”边说还边用手比划方形。
芯秋恍然大悟,这小子果真把那契约书交给王爷了啊!毕竟在一起待了快一月,对他还真有点了解了。
只见王爷疑惑的看着怀英,“英儿在说什么啊?怎么有话还不敢大胆的说了。”仔细观察,眼睛里满是笑意,好像都要溢出来了一样。
芯秋顿悟,感情这本该庄重肃穆的皇亲国戚是在逗他儿子玩呢,真是太幻灭了。
“父王,那…那张纸。”怀英满脸焦急,看样子都快哭出来了。
王爷招招手让芯秋过去,慢吞吞的从袖子里掏出那张她也很眼熟的纸,摊开来问她:“这上面的字可是你写的?”
芯秋摇头,翠生生的回答:“不是,这是英哥哥写的。”
“可我瞅着这上面还有你的名字呢。”王爷用手指点点芯秋签名的地方。
芯秋歪头,也用手指点点那儿,“这是芯秋的名字吗?芯秋还不认识呢。”
王爷愕然,半晌没再说话。
“秋妹妹不记得吗?前天英哥哥可是教过你了,这就是你自己写上去的名字啊!”小孩毕竟是小孩,太沉不住气啊!
芯秋略一停顿才说:“是吗?这是我写的?好多笔画啊,我一点都不记得了。”芯秋也忍不住恶作剧,反正现在她才四岁,也从没有学过认字,对笔迹那更是不可能了,她就还不承认了,看你们父子两怎么办!
王爷聪明的做壁上观,一句话也不说,怀英可沉不住气,“可是这个明明是你自己写的啊?”
“那英哥哥,这个是不是我写的很重要吗?”
“当然,有了这个,秋妹妹你就不能离开这儿,要一直陪着我。”怀英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
芯秋都要翻白眼了,她又不是他们家佣人,怀英还真以为她这是签卖身契了。眼珠一转,计上心来,故意大声嚷嚷:“不要,我要母亲,我要回我家,这个才不是我写的,我从来没写过。”
怀英跳脚,扯过纸张让芯秋看,“这就是你写的,你前天写的。”
“不是,不是。”芯秋哇的大哭。
王爷王妃看这一团糟,都一副头疼的表情,王妃把芯秋拉到跟前,用帕子轻柔的擦掉芯秋脸上的泪。
王爷抽过怀英手中的纸,“好了,这事就到此为止。”转头看着赵妈,“芯秋的东西可都收拾好了?”
“回王爷,都已经收拾好了。”
“那就好,马车可都安排妥当了?也不必怎么样了,把芯秋安全送到家。”高人一等的姿态,显露无疑。
怀英一听就不乐意,“父王…”
王爷瞪眼,“休要再胡闹。”
到是王妃,很不舍得芯秋,心中也很感激罗氏,加了一句:“回去对你母亲说,过几天我带英哥去看你们。”芯秋答应着。
这次是真正的辞行了,芯秋自动忽略怀英不舍的眼神,带着赵妈大踏步的向外行去。
林府一如既往,二十多天并不算多长,至少比起原来一走几年要好许多,所以家人并不太激动,只说晚上一起吃饭当作欢迎芯秋回家。
芯秋回自己的小院先去休息,躺下了却如何也睡不着,细想来,她跟林府还真没缘份,到现在为止,一共住了还不够一年时间。
是不是因为她本不该出现才造成了现在这种情况,她不知道,可既然已经在了,她还是要好好生活的,能拥有第二次生命也是很难得啊!
想的太久,芯秋渐入迷梦中。
林徽下朝回家,笑的合不笼嘴,朝服也不急换,就向着罗氏的院子里去。夫妻两人进了内室,关起门来说悄悄话。
林徽撩袍子坐下,喝一口桌上的凉茶,“你可知今儿下朝我碰到谁了?”
罗氏赶忙把茶又给林徽满上,“到底碰到谁啊?看把老爷你兴奋的,难道还能是佛爷现了真身不成?”
“哼!妇道人家。今儿一下朝,镇南王就把我拦住了,跟我说了一大通,说咱们芯秋是个小福星,是个旺己旺人的命,还活泼伶俐、惹人疼爱的,这一去就带好了怀英,反正把咱们闺女夸的…哎呀!那是没话说。我听他那意思,似是有意让怀英与我们芯秋定个娃娃亲啊!”林徽神情得意,跟穷人突然捡了十两金子似的,根本憋不住。
罗氏略一思索,“老爷,王爷怎么会突然对我们芯秋感兴趣了?不会有什么别的吧!”
一提起这个,林徽更是喜不自胜,把芯秋与怀英在王府签契约书的事原原本本的给罗氏说了一遍,罗氏自也是狠笑了一通。
话题转回定亲的事,罗氏并不像林徽想的就那么好,斟酌的开口:“老爷,我觉得这事咱还得从长计议…”
“你懂什么,这亲事对芯秋可是大有好处。”
罗氏忽的站起,怒目而视,“是对你好还是对芯秋好?”
林徽看罗氏有生气迹象,赶忙补救,“当然我们是还得再考虑,不能那么急。”
罗氏这才又坐下,不急不缓的说:“老爷你也别怨我想的多,想当时芯秋才周岁时郭姐姐也有这意思,我觉得两个孩子小,把话题岔了过去,后来芯秋被迫离开,这事自然搁着没人再提,现在芯秋刚回来,这就又提起了,两个孩子都顺顺利利平平安安还好,若是有什么事,莫不要平白给孩子背上不好的名声吗?再说,说句不好听的,谁知道那孩子张大了会是个什么样?我觉得这事咱也真不用急,如果两个孩子感情好,有缘份,就是现在不定亲也一样能走到一起的。”
林徽觉得罗氏说的也有道理,他只觉得这门亲事好,这些细的地方他还真没想那么多,细想想,这的确也都是隐患,为了两个孩子都好,还真不能就这么应允了。
“幸好王爷让我回来与你商量,我没有一口答应,不然明天还麻烦了呢。”
罗氏笑笑,“那老爷可得想个妥贴的法子把这给圆过去啊!”
林徽坐去罗氏旁边,伸手搂住罗氏,“太太就放心吧!为夫会把这事处理好的。”
话题结束,夫妻两人就滚一起去了。晚春午后,暖风熏人,适合调情,促进交流。
芯秋很无聊,芯秋很无奈,芯秋的日常生活就是:请安、早饭、跟罗氏学刺绣、午饭、午睡、跟罗氏聊天、晚饭、睡觉。
芯秋离宅斗很远,因为她爹是个正统的老婆迷;芯秋离长毛很近,如果再没有什么事发生的话。
综上所述,芯秋想改变,也正在至力于改变。
上辈子就是个平凡人,除了读书与画画,一直也没有别的爱好,现在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到是可以把上辈子没学过的都经历一下。
她只愁要怎么把自己的意见传达给父亲母亲,她现在才四岁,不知道跟父亲母亲提这个他们会不会接受,会不会觉得奇怪,至少她就没见过两个姐姐要求学别的,她们整天只会绣花。
都过了几天了,芯秋一直找不到机会说,渐渐都有点泄气了。
又一日晚饭后,林徽性致颇高,把几个孩子并罗氏一起拉到后花园的翠微亭中,说要来个亭中座谈会。
红木嵌大理石桌面的大圆桌,同款的鼓式坐墩,几人依次坐下。
大家长首先发言:“这园中景色不错,满园花开,空气也好,我们一家人正该一起享受享受。”
芯秋只一种感觉,她爹这是受刺激了吧?还满园花开呢,这一路过来,她就只看到了那几株梨树开着丛丛白花。
“父亲今儿心情好,做儿子的当然要陪着了。”景松随和的说。
林徽看看一圈的孩子,一副满足的模样,笑的见牙不见眼,“好…好…今儿可真是太好了。”
全家人围坐一桌,气氛和谐,林徽张口说要考考两个儿子,芯秋预感自己的机会来了,不禁竖起耳朵仔细的听。
“那父亲就念首诗,你们来接下半首可好?”景松景枫点头,林徽略一思索,开口道:“我的上半首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景枫摇头,景松来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随意…”景松接不下去。
芯秋立马不客气的接过话来,“我知道,是‘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话落,全家人都看着芯秋,林徽饶有趣味,问:“芯秋可知这诗出自何处?是何人所作?是何意思?”
芯秋一概摇头,她可不知道这时代有没有王维这人,还是少说点好。
林徽又问:“那你怎么会这首诗?”
这个芯秋早想好了回答:“是空闻大师教过。”
众人恍然,疑虑一扫而光。林徽始觉女儿很聪慧,着重培养,不定也是才女啊!遂问芯秋:“秋儿想不想知道这诗什么意思?想不想学更多的诗词?”
“想啊!父亲要教我吗?”事情正按芯秋要的往下发展。
“那父亲请人专门来教你可好?”芯秋露出笑容,不住点头。
改变生活第一步,首战告捷!
作者有话要说:唉~根本发不上来~
15
15、第十五章 。。。
芯秋多了一位老师,生活渐渐忙碌起来。
此刻,她正在专门为她学习而单独辟出的两间厢房中,端正的练字。
她上辈子喜欢画画,中学时也学了几年素描和水粉,高中还练了三年的钢笔字贴,但对毛笔字可是一点研究也没有,架着胳膊三只手指捏着那细细的一支,笔头软不隆冬的根本没有着力点,芯秋表示,她学的真的很费劲。
其实她最初的目的只是想打发一下无聊的日子,并没什么想法要把自己培养成什么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才女模式,在她的印象中,这年代可是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才女一般可没什么好下场,几乎除了□就是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可怜人,一般人家的闺女就是会读书写字,也根本不会抛头露面的有很大的才名传出。
又不是在现代,多学一点那是有技术傍身,在这儿,学的再多那也是嫁人生孩子伺候公婆的命,而她,也不想把自己摘出来独树一帜。
老师姓李,是个二十五六的青年,长相一般,只通身的气质一看就知是个读书的,据说学识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