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握天下_派派小说
叶原秋一震,不知他如何竟一语中的,直指关键,只能苦笑:“奴婢之前拒绝了殿下,背叛之名是洗不掉了。”
齐朗盯着她的眼睛,似乎要确定话中的真伪,好一会儿,才淡淡地说了一句:“尚宫拒绝不只是殿下吧!”
说完也不管她的脸色如何,齐朗冷漠地说了一句:“你回禀湘王的事之前,先代本相禀报太后,湘王的事,本相会处理的,娘娘不必费心了!”
“是!奴婢会禀告娘娘的。”叶原秋虽然不明白,但是,也不敢违逆齐朗的话。
“你回宫吧!”齐朗挥袖,转身离开夹道。
无论齐朗与紫苏的关系如何,在后世史书上,齐朗都是作为元宁的一代名相来记录的,虽然并非都是褒辞,但是,元宁一朝能与之并肩的臣子的确是屈指可数,而对于同时代的人来说,齐朗是最低调的一位议政大臣,与尹朔和谢清相比,他似乎也没有很明显的人脉与势力,可是,很明显,没有人敢于挑衅这位内阁宰辅的权力。
尽管资料零散,后世学者仍不得不承认,齐朗看似温和的处世手腕,实际是棉里藏针,在对手尚未发觉时,他往往已经给予致命一击,尹朔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不过,对后来的很多主君而言,齐朗一样的臣子是他们最想得到的,智谋才华尚在其次,最重要的是,齐朗在很多时候,会先一步将主君不便处理的事妥善处理好,只是这样的臣子是需要得到绝对的信任才能挥洒才智的,这一点就注定这种人可遇而不可得。
紫苏是信任齐朗的,因此,她很平静地听完叶原秋的禀报,一言不发地坐回书桌前。
“那就这样吧!”紫苏没有多说什么,自然也没有异议。
叶原秋也不再言语,默默地侍立一旁,直到赵全进殿,她才行礼退下。
“有什么要紧事?”平时这个时候,赵全是不会进殿的,紫苏并不喜欢宫人近身侍奉,赵全也有自己的职责,侍奉的时间就更少了。
赵全并不意外紫苏的问题,不解思索地回答:“三司正堂接到匿名投书,说南疆军资大多为劣质,军械司官商勾结,草菅人命。”
“什么?”紫苏不由大惊,失声质问。
赵全也是一头冷汗,惶恐不已:“奴才知道兹事体大,封口之后就来禀报了。”
三司正堂也下了封口令,赵全接到回报就扣住了线报之人,严令属下不得接触,随即就回来禀报了。
紫苏大惊之后,听到“封口”二字,便冷静下来了。
对于所有的君主,虽说是君如舟民如水,但是,君主最怕绝非民变,而是军变,民变可以安抚,可以剿灭,上位者有的是办法让那星星之火熄灭,军变却是燎原的火种,一旦点着,再想扑灭就难了,圣清与大正两朝都是因军变而亡,足以令后人警视。
元宁皇朝的太祖皇帝有句名言:“当君主失信于军之时,便是其失位之时。”因此,元宁皇朝对将士的抚恤不谓不厚不优,军功之赏不必说,军用物资的优先保障也是写入法典的,曾有位户部尚书戏言;“户部的新年第一大事就向兵部拨款。”
南疆正在做战,紫苏不可能不担忧,但是,转念一想,只是匿名投书,可信度上要打个折扣,而且,康焓也没有上书,此事属实与否尚未可知。
“今天议政厅谁当值?”镇定下来,紫苏转脸问叶原秋。
想了一下,叶原秋很快回答:“回太后娘娘,是谢相。”正因如此,齐朗才会在宫外拦到她。
“宣……算了!”紫苏收回出口的半句话。
三司尚未奏报,她难道用赵全的秘报与谢清说,再说,赵全也没有更详细的情况,还是再等一下吧。
“太后娘娘,大司宪、大司谏、大司察三位大人求见。”说谁谁到,紫苏话音刚落,外面就有通报。
“宣!”紫苏扬声吩咐,顺手合上刚批了一个字的奏章。
吴靖成他们三人联袂晋见当然不会是为其它事,行过礼,三份一模一样的信就呈到紫苏面前,飞快地浏览了一下,紫苏皱眉吩咐:“请齐朗和谢清立刻过来。”
“是!”赵全与叶原秋同时应声。
没有尹相?
两人心中同时一惊,连吴靖成他们三人也是惊骇无比。
“尹相要回避。”仿佛看出他们的疑问,紫苏淡淡地道了一句,却不是对他们任何一人解释,只是自言自语而已,但是,江槿却是眼角一跳——他是兵部尚书的亲弟,是否也该回避啊?
叶原秋去议政厅,赵全出宫去齐府,自然是谢清先到,紫苏没说话,直接把信给他。
“这不可能!”谢清第一反应就是这么一句惊呼,随退才想到失仪的问题,缓下语气,对紫苏说:“太后娘娘,虽然兵器由军械司查验,但是,历来兵部尚书都会抽验,尤其是南疆开战以来,据臣所知,每一批军资,江尚书都是亲自抽验,军械司不可能有机会做假。”
紫苏略略放心了些,可是,仍有些担忧,兵部的事,自然是齐朗最清楚,可是,他却迟迟未到。
第八章 大礼将成(中)
更新时间2006…5…22 21:06:00 字数:0
郑云颜十分恐惧地看着眼前的人,即使对方什么都没带,也没有任何动作,只是慢条斯里地饮着茶。
她再心存侥幸也不会认为这位大人是专程来饮茶的。
“湘王殿下到底想如何呢?不见到母子相残便心有不甘吗?”只见那人搁下茶杯,手指在杯口轻轻摩挲,语气平淡地问道。郑云颜心中一惊,目光下意识地看向湘王。
“殿下也的确是神通广大,可是,也未免太不将上谕当回事了。”
“圈禁之中,殿下居然仍能调动属下,在下不得不佩服!”
“齐相,殿下纵然罪在不赦,但是,也不容您加此莫须有之罪!”郑云颜打断齐朗的话,说得义正严辞。
齐朗冷笑——正是,当赵全到处找齐朗时,他正身处宗人府。
湘王却没有出声,郑云颜分明看到他的眼睛是睁开的,眼神一片清明。
齐朗看了郑云颜一会儿,才微笑着问了一句:“郑夫人深受殿下宠爱,殿下百年之后,是否也要让夫人追随地下啊?”
郑云颜的手不由一颤,只是因为掩在宽袖之下,并没有让齐朗看到,可是,她很清楚,齐朗的目的达到了。
谁会想死呢?
郑云颜很清楚,阳氏皇族从来都不在乎以活人生殉,尤其是没有生育子嗣的嫔妾,若是湘王过世,她一个侍妾,根本无需王命,只要王妃或世子的一句话,就必须为湘王陪葬。
更何况,入宗人府服侍以来,她知道的事情太多了!
“你……想……如何?”湘王费力地问道。
声音不大,不过寂静的斗室之中,齐朗仍听得一清二楚。
“在下请殿下为元宁治世虑,勿启两宫之衅端。”齐朗淡然开口,一字一字地道出自己的希望。
“呵……”湘王发出类似于大笑的声音,却很轻微,“齐朗!阳……氏皇……皇族……有……甘于……大……大权……旁……旁……旁落的……皇帝……吗?”
自从元宁立国,阳氏坐拥天下,阳氏皇族就不曾出过一个甘于寂寞的皇帝,为了掌权,他们可以对母后忍耐敬崇,可以对权臣低头,即使芒刺在背,他们也不会将应属于自己的权力拱手相让,他们可以对宠臣、宠妃加恩至无以复加,但是,从不曾有人敢于挑战皇权的威严。
阳玄颢是元宁的皇帝,也是阳氏的一员,他不可能容忍任何人长久占据应属于自己的皇权,即使那个是自己的母亲。
齐朗没有回答,只是重新向自己面前茶盏中倒入茶水。
“殿下,在下可不是来说服你的!”齐朗冷淡地开口,“在下不否认,陛下的确有圣明天子的资质,元宁历代皇帝也都有驾驭臣下的手段,正因为如此,元宁才会鲜有母后的摄政的情况,但是,一旦有母后摄政,历代皇帝无不是从母后手中接过权柄的,从无例外,殿下以为是什么原因?”
“在下今天来,只是想告诉您,太后娘娘对您已经是恼怒至极,您正在消磨掉她所剩无几的耐性,这一次,陛下的忤逆之举更是最后一根草……”
“咣!”
齐朗的话没有说完就被一声瓷器碎裂的声音打断,他看了一眼,发现是郑云颜失态地撞落一旁书案上的笔洗。
“出去!”湘王轻斥,却不是对齐朗,而是郑云颜,很显然,室内的三人都不可能会错意,郑云颜一脸惨白地退了出去,但是,并没忘记向两人行礼。
“我可没有齐相说的那样厉害。”仿佛意识到了什么,湘王的声音尽管虚弱,却流畅了不少。
齐朗起身,走到榻前,平静地打量着这位已近人生末路的王爵,在他的眼中看不到临近死亡的混浊,只有一种看透之后的解脱。
“殿下,请不要让陛下与太后之间再无转寰之地。”齐朗认真地恳请。
湘王再次笑了,看着齐朗的眼中浮现出嘲讽的神色。
“本王为先帝尽忠一生,齐朗是打算向太后尽忠一生了,看到本王的今天,齐朗,你丝毫无感觉吗?”
齐朗静静地听完,手缓缓地收回,一言不发地离开囚室,走出曲折的通道,再次看到苍穹之时,他不由地舒了一口气,转眼就看到被亲随制住的郑云颜。
“齐相大人。”郑云颜低头行礼。
齐朗没有理会,只在走过之时,冷冷地扔了一句话:“郑夫人灵秀非常,自会选择对自己最好的路!”
一路通行出了宗人府,齐朗甚至没有遇到一个人,想来宗人府的当值者还是很聪明的,只听他亲随的一句话,就知道齐朗无意留下来过宗人府的记录。
“出城!”齐朗上马车前吩咐。
城外三十余里就是素河,齐朗到了河边才命令停车,下车后,也不带随从,一个人沿着河岸走着。
素河落日是成越的名景,只是此时并非夕照之时,而是红日当头之时,素河里的碎冰映着日光,很是炫人双眼。
齐朗抛出手心的物件,看着那个小东西砸到堤石上,跳进河水中,眼中浮现出一丝冷笑。
为先帝尽忠,的确,在先帝任命的顾命大臣中,唯一真正为先帝尽忠的是湘王,可是,不见得他就对阳玄颢尽忠。
阳氏皇族的高傲真的能让他对一个孩子低头称臣吗?
齐朗与先帝相处的时间不长,可是,他很清楚,先帝是个很清醒的帝王,也许没有明君之举,可是,他的确能够把握皇朝的方向,也能看透臣下的本质,湘王不是个甘愿称臣的人,身为嫡皇子,他本该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却因为端宗的偏爱,与皇位失之交臂,先帝不可能敢将大权交给他,否则,遗诏大可直书湘王辅政,而不是任他为顾命大臣,由皇后裁决军国大事。
毕竟兄弟绝对不是可以托负家业的人,皇族之中更是如此。
湘王如何察觉不出,只是,不甘、不愿,仍要对皇帝尽忠,于公、于私,他都只能站到紫苏的对立面。
天下臣子,皆同此心!
齐朗冷笑,拂袖转身,将湘王的话一并抛离脑海与心田。
从今往后,先帝的顾命大臣只剩他与尹朔,还有永宁王了。
回到成越城中,齐朗没有回府,而是上了一家常去的酒楼用餐,从早上离开议政厅,他是滴水未进。
刚下箸,就听到楼梯上一阵脚步声,显然是直奔自己的雅间而来,齐朗微微皱眉,不太想理会。
“少爷,是赵全。”亲信随从低声禀告。
“让他进来。”齐朗不能不理会,赵全不会无故地就这么急找来。
“齐相,太后娘娘召您立刻晋见。”赵全也不喘口气,一进雅间就说明来意。
齐朗再次皱眉,但是,仍然放下筷子,起身离开,这里显然不是谈话的地方,至于那一桌菜,自有亲随会处理。
“赵公公,出什么事了?”马车动起来后,齐朗才出声问赵全。
赵全不敢怠慢,详细地说明:“有人匿名投书三司正堂,说南疆军械有问题。”
齐朗一下子瞪大了眼睛,下一刻却又敛起惊讶之色,仔细思索起来,随即抬手敲车壁。
“少爷?”车外立刻有亲随问道。
“去兵部!”
“齐相!”赵全不解地轻呼,紫苏可是要他立刻晋见啊!
“没事,今天是随阳当值,他主管户部,对兵部的运作也有些了解,太后娘娘此时应该已经不忧心了。”齐朗淡淡地解释。
赵全沉默了,静静地坐在车内的一角,他并不愿意与齐朗起什么争执,尽管,他很清楚,因为他手中的密探,齐朗对他谈不上恨之骨——他还没有胆量将暗桩设到齐朗身边——可是也绝对没有好感,再加上郑秋的事,齐朗是十分乐意对付他的。
假如发生争执,紫苏的态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