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握天下_派派小说
从夏承正的行辕,取道平关,再向北便是古曼了,几番交涉下来,虽不清楚古曼的意图,但是,成佑皇帝的所在,元宁还是有数的,取了最近的路,不过五天,齐朗就到了成佑皇帝的金帐所在,成佑皇帝也不矫饰,立刻让齐朗晋见。
“几年未见,景瀚风采依旧,半点没变!”一入帐,齐朗便听到成佑皇帝带笑的声音。
眼睛适应了账内的光线,齐朗才看清成佑皇帝的样子,不由微笑:“陛下也未见变化,依旧英武爽朗。”
“呵!——”成佑皇帝大笑出声,笑了好一会儿,才止住笑声,开口道:“与景瀚说话就是有意思!”
“再有意思也比不上陛下这次的布置啊!”齐朗扬眉轻笑,却切入了正题。
成佑皇帝闻言微微变色,随即笑道:“朕听说了,你正在为你的母亲守制!景瀚是气朕打扰你尽孝了!”
齐朗无声地冷笑,不承认也不否认。
“好了!既然来了,也不急着谈正事,先松散两天,这个时候,草原上的景致不比你们的山水园林差!景瀚,你先休息一下,然后,我们再慢慢谈这次的事件!”成佑皇帝开始说得轻松,最后一句却极认真的。
齐朗看向成佑皇帝,见他一脸正色,却是笑了,点头道:“不急!外臣一点都不急!陛下先忙您的事情!外臣多看几天风景,一点关系都没有!客随主便嘛!”说完,也不理成佑皇帝的神色,行礼请求告退。
这让成佑皇帝不着痕迹地皱眉,却仍然让他退下了。
“吕真,你怎么看?”成佑皇帝盯着帘门看了好一会儿,忽然出声。
吕真从后账走出,却没立刻回答,沉思了片刻才道:“齐朗似乎是负气行事,但是,他既有宰相器度,又岂会纠缠于这些细枝末节,臣以为,他另有计划!”
“我倒想知道,他在这儿还能做出什么计划来!”成佑皇帝冷言。
吕真欲言又止,随即听到成佑皇帝的叹息:“天下用间莫过于夏氏!朕本不以为然的……”
夏氏间者无孔不入,元宁与古曼对峙多年,永宁王的手段,成佑皇帝哪里会不知道,纵然这一次,他倾力破坏,仍然未尽全功,齐朗方才表现虽是负气,却也笃定无疑,让成佑皇帝无法不叹息。
几百年的积蕴不是那么容易打击的!
齐朗可以在北疆不问事的潇洒游玩,元宁朝廷与南疆的人就没有那么轻松,从一开始,齐朗就不是这计划中最关键的人物,但是,他的地位与才华却会引发成佑皇帝的误判,那也就够了。
永宁王的奏章仍是直送御前的密奏,阳玄颢很惊讶,也很犹豫,他不知道计划的可行性是否真的如永宁王所言的那么高,更何况还要协调两支大军的行动,他不知道这算不算冒险。
元宁南北边疆的常驻军太庞大了,以致于两位大将军必须谨慎地避嫌,最好不要有太密切的联系。阳氏家族对军权实力方面的戒心并不小,即使是夏氏,在前两代永宁王之后,也不敢轻易言及南方军务。如果按照计划行事,康焓就必须与永宁王密切协作,未免有些令人担心。
紫苏仍然拒绝参与政事,阳玄颢只能与朝臣商议,兵部并无异议,谢清也赞同,尹朔保持沉默,可是,阳玄颢仍然犹豫不决,这让谢清很担心,兵部的几位侍郎也很担心。
与朝廷的犹豫不决不同,康焓很快就同意了这一计划。康绪在他决定之前劝说他:“永宁王殿下有收复北疆之功,此次再建功业未免显眼;计划亦无不妥之处,为何不行?为将者,功无过于拓边!”
康焓不是圣贤,他只是一个将军。不想建功?未免太清高了!当然,康绪没有直言的一点就是,他接手南疆军务以来,功勋虽然不少,但是都不重,至少在朝中大臣眼里,比不得北疆的战果。事涉一方大将,朝中不会有流言,但是,未必没有不满、觊觑之人,他若再无建数,即使他有再深的背景,也必定会被撤换。
康焓用各种办法合理地调动军队,有条不紊地做着准备,朝廷的旨意却迟迟未到,到七月间,谢清辗转送来一封信,说明了情况。
不能说阳玄颢的顾虑、犹豫不对,只是,谢清更认同永宁王与齐朗的见解,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时候,朝臣中已经开经不乏对阳玄颢不信任的人了。
谢清只说明了情况,具体如何决定,还是要由康焓自己决定,康焓一个人思考了一天,对康绪说:“都准备好了,不试一试,对不起我们自己,不是吗?”
康绪回答他:“既然要试,自然是一举成功最好,不是吗?”
至此,南疆出兵已成定局。
七月十四,青州太守上报朝廷,依人不稳,有聚集之势,请求增兵。联系之前的北疆情报,阳玄颢下令康焓调三营精锐至青州驻防,同时东江大营全面戒备。
七月十九,东江都督急报,依人袭望城。济、苍、易三州调兵戒严州界。
七月二十四,依人动乱平定。乱首阿布依与残部逃入格桑高原。此时的格桑高原已经是战火弥漫的修罗场了。
在成佑皇帝调兵威胁元宁之后的三天,格桑高原上最大的部族——青代尔依部最先举起义旗,古曼残酷的镇压手段令各部震惊,但是,这不能使各部都参与对古曼的反抗,令各部无法忍受的古曼人对青教圣女的亵渎。
第一代青教教主出身青代尔依部,因此,青代尔依部供奉着青教圣物——摩尼尔石,那是只有教主可以碰触的圣物,各部都会派出一名纯洁少女终生守护摩尼尔石,这便是青教圣女,她们居于青代尔依部,但是,并不是青代尔依部的成员,即使与青代尔依部交战,也不能牵涉她们,可是,古曼人却违反这一原则,不仅强行扣押圣女,更闯入了供奉圣物的神帐,格桑高原各部惊怒不已。
在一名圣女自杀身亡之后,这种惊怒引发了不死不休的反抗。
古曼人对宗教采取的是宽容的实用态度,因此,他们无法理解康人的执着,成佑皇帝也不例外,这才让事情演变到了这种地步。
至此,格桑高原的情势已经完全不在古曼的掌控中。元宁军队却止步于边界,此时,康焓必须确认齐朗的安全。
“齐相若是出事,我们的功劳再大也没有用!”康焓是如此对康绪解释。康绪并不相信,反而一脸的怀疑,但是,康焓却半个字都不肯说了,他也只作罢。
康绪只是单纯地认为兄长不想与齐朗、谢清交恶。其实,对于康焓而言,他很清楚,置齐朗的安危于不顾意味着他必须有勇气直面仁宣太后必然的愤怒,此时,不想也无把握如此做,而且,齐朗一旦出事,谢清,甚至更多将筹码压在齐朗身上的世族家门,同样会迁怒于他。
成佑皇帝在接到元宁陈兵清支山口的急报后,的确有杀了齐朗的冲动,幸好将急报呈给他的人是吕真,也只有吕真能劝住暴怒中的成佑皇帝,即便如此,成佑皇帝仍然怒火冲天。
“不能杀?为什么不能杀?他敢玩这一手,朕还不能治他了?”
对成佑皇帝狂怒的质问,吕真倒是一点都不在意,这意味着他还有理智,尚可沟通,因此,他从容地解释:“第一,齐朗只是使者,元宁的突发状况是不能问责于他的;第二,齐朗是太傅,元宁重师道,他在古曼所承受的一切,崇明皇帝无论怎么想都必须为他讨回,陛下真的希望与元宁开战吗?第三,这个时候,齐朗本身就是与元宁谈判的筹码,杀?除了泄陛下一时之愤,毫无意义!”
“#¥*¥#%¥##……”成佑皇帝张口说了一大堆吕真完全不懂的话,不过,其中夹杂的几句古兰语,他倒是听明白,也就知道,的他的君主正在破口大骂。
“好了!”终于停止了发泄的行为,成佑皇帝喘了几口气,狠狠地说了最后的决定,“让他们给我继续好——好——地招待齐相!”
“是!陛下!”
“见鬼了!他们摆了我一道,我还要笑脸相对!”成佑皇帝余怒未平,“不要跟我说,这个‘突发事件’齐朗不知情!见鬼了!”
吕真低头不语,的确,齐朗不会不知情,相反,他很怀疑,这本就是齐朗的布置,顺势而为,出其不意——是他的风格!
第十三章 长路漫浩浩(上)
更新时间2007…6…28 8:14:00 字数:0
长路漫浩浩
《元宁实录&;#8226;顺宗卷》
崇明九年八月初七,大军越清支山口。
崇明九年八月十三,大军克罗显,擒乱首。
崇明九年八月十五,苏达扎呈奉请表。
格桑高原是地广人稀的地域,所以,康焓接到永宁王“安!进!”的密信后,根本没有分兵去占领各个城池,而全军直逼罗显。罗显城不仅是格桑高原的中心,更是康人的圣地,攻克罗显,让苏达扎臣服,康人也就臣服了。
康焓以大将军的半幅天子旌旗收下了苏达扎的奉请表,自圣清皇朝德宗二十六年,格拉桑尔郡王阿克烈反叛,至略失去格桑高原的统治权五百余年后,元宁皇朝重新让康人称臣。
对于这一切,成佑皇帝比阳玄颢早四天知道,但是,一切都已无可挽回,康焓以前所未有的犀利指挥用兵,永宁王用严阵以待的北疆大军防范他的任何行动。至略的庞大在这个时候便是莫大的优势,永宁王可以用人海封锁每一处关隘,监视古曼人的一举一动,并作出实质的威胁。成佑皇帝不得不考虑取舍。
直到这个时候,成佑皇帝才再次想起,应该见一见那个一点都不着急的齐朗。
齐朗也正等着成佑皇帝的决定,他不担心对方要杀自己,但是,若是古曼强行扣留他,也不会是太过份的事情,因此,当陪同的古曼大臣转告他,成佑皇帝宣召他时,他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实在暗暗松了一口气。
“景瀚这些天很悠闲快活吧?十部的景致,你似乎都游遍了吧?”成佑皇帝依旧以爽朗的笑语招呼齐朗,齐朗也笑道:“古曼的风物自成一格,别有趣味,此前都未能细赏,这次总算如愿了!”
双方都在话中留了三分余地,十分克制,因此,谈话的气氛一直保持在平和的水准。
格桑高原绝非必争之地,又只是对古曼称臣,对于成佑皇帝远谈不上至关重要,最初的暴怒更多的是针对齐朗如此设计他而产生的情绪,搁置几天,再思考这个问题,成佑皇帝对于取舍很快就有了决定。
从各方面了解的情况中,成佑皇帝已经知道至略人对所谓的全境旧土是何概念,而至略人对之近于狂热的追求更是令他迷惑,吕真告诉他:“至略曾经的强盛对于所有的至略人都如同一个最美好的梦。因为那梦曾经以最明确的方式真实存在,因此,梦也就成了理想!沉浸其中最不可自拔的便是元宁的天子!为了那个梦一般的理想,阳家人可以仁泽天下,也可以冷酷残忍,之于他们的任何人、任何事,甚至于任何的感情,都不可以妨碍这个梦的实现!”
如果紫苏听到这番话一定会惊讶,因为,吕真的说辞是那样熟悉,在夏氏的秘记中,在最初的最初,夏汐澜会选择支持阳渊昊,便是因为,那个男子背对满天的晚霞,看着城墙边蜷缩的难民,很认真地说:“我想结束这个乱世。我们至略人不应如此凄惨地生活,我心中的至略应该是像圣清皇朝那样的强大帝国,足以保护她的子民平安和乐地生活,如果能够做到,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这位元宁的太祖皇帝后来又说过:“如果不能光复至略全境,谈什么强大……”
也许敌人的确是最了解你的人!吕真对至略、对阳氏的看法正确无误;齐朗对成佑皇帝的认识也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虽然那片高原对成佑皇帝算不得必争之地,但是,齐朗很清楚,成佑皇帝也没有轻易让出的打算,他仍然尽一切努力想维护古曼的利益与权威,同时,齐朗更清楚,格桑高原并非他最关切的目标——成佑皇帝的目光始终投向东方。
后世的古曼学者总是惊叹于成佑皇帝超越时代的眼光,在世界还没将眼光投向海洋时,这位皇帝就已经在努力为古曼寻求一个出海口,当然,具有同样目光远非他一人,至少,元宁皇朝就从未停止对海洋的探索,对优良海港同样充满志在必得的兴趣。
齐朗并不清楚成佑皇帝是否想得出海口,但是,成佑皇帝有多么渴望得到一块富饶的土地作为古曼的粮仓,他却是很清楚。
对于成佑皇帝而言,如果用格桑高原可以换到一块产粮的富庶之地,他也不会有任何意见。齐朗就是看透了这一点,才敢于让康焓急攻罗显,造成既成事实,迫使成佑皇帝作出让步,以换取更多的主动。
当然,成佑皇帝选中的就是周扬的白河平原,他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